不要为外在而劳动,成为工作的主人
不要像一个被强迫者那样劳动,也不要像一个将受到怜悯或赞扬的人那样劳动,而要使你的意志直指一件事情,即像社会理性所要求的那样劳动。
人的生命,至少有一半是交给工作的,如果我们为了外在的某样东西而工作而丝毫没有一种内动力,工作就会变成无休无止的苦役,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正如加缪描写的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的境遇:他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严厉的惩罚了。
不过,更多的时候,工作的动力和价值感不在于工作本身有趣与否,而在于我们有没有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让自己成为工作的主人。
“成为主人,而非客人或仆人”,这就是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并由衷地将其做好的秘诀。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是美国导弹驱逐舰“本福尔德号”的舰长。1997年6月,当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尔德号”的时候,船上的水兵士气消沉,很多人都讨厌待在这艘船上,甚至想赶紧退役。
但是,两年之后,这种情况彻底发生了改变。全体官兵上下一心,整个团队士气高昂。“本福尔德号”变成了美国海军的一艘王牌驱逐舰。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用什么魔法使得“本福尔德号”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这是你的船!”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对士兵说:“这是你的船,所以你要对它负责,你要与这艘船共命运,你要与这艘船上的所有人共命运。所有属于你的事,你都要自己来决定,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你是这艘船的主人,而不是乘客。”
从那以后,“这是你的船”就成了“本福尔德号”的口号。所有的水兵都觉得管理好“本福尔德号”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工作是自己的事,我们不仅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而且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我们每个人都要具有与公司共命运的职业感,如果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把公司当成是自己的,都以合伙人的心态来工作,积极主动,自觉自愿,不但我们的公司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我们自身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行动方案
把公司当做自己的,需要做到的有:
1.全心全意地投入你的工作岗位
自己的工作士气要自己去保持,不要指望公司或是任何人会在后头为你加油打气,为你自己的能源宝库注入充沛的活力,全心全力投入工作。
2.把自己视为合伙人
一位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曾经说过:“为我工作的人都得具备成为合伙人的能力,要是没有这样的潜力,我宁可不要。”
3.迎接变革的需求
企业需要的是高性能的员工,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自我成长,否则根本不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保持地位。你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是终身学习并保持不败的地位;第二则是成为老古董,并且被时代的洪流给抛在后头。
不要不情愿地劳作
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而且,让你心中的神成为一个保护者,一个有生命的存在的保护者,一个介入政治的成熟的男子的保护者,一个罗马人,一个统治者的保护者。这个统治者像一个等待从生活中召唤他的信号的人一样接受了自己的职位,无须誓约也无需别人的证言。
国外有所知名大学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对1960年到1980年毕业的1500位商学院学生进行调查。这些毕业生被分成两组,第一组是一群想先赚到钱,然后才去做真正想做的事的人。第二组则是一群先追求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认为以后财源自然会涌现的人。
调查结果显示,想先赚到钱的第一组占83%,有1245人。甘冒风险追求个人兴趣的第二组占17%,有255人。20年后,两组共产生了101名百万富翁,其中只有1人属于第一组,有100人属于第二组!
报告的撰写人布洛尼克在结论中说:“绝大多数人致富都是因为心底深埋激情且不断行动的结果……他们所谓的‘幸运’来自他们对自己所喜爱的领域的无限的激情。”
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毕业生都会很现实地选择那些高薪、稳定的工作,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不情愿的劳作,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这样违背本性的工作,其实是在磨灭自己的本性。找工作就好比是结婚,如果选择的是喜欢的人,那么即使以后再苦再难也会觉得可以忍受,也会有幸福的感觉。
在美国西雅图有个很特殊的鱼市,在那里买鱼是一种享受。那里的鱼贩们充满了欢声笑语,他们面带笑容,像合作无间的棒球队员,让冰冻的鱼像棒球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
有人问鱼贩们为什么那么快乐,鱼贩告诉他:前几年这个鱼市是个最没有生气的地方,因为大家整天都在抱怨。直到后来,大家认识到与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改变工作的品质。于是,他们开始试着把卖鱼当成一种艺术。从此以后,一个创意接着一个创意,一串笑声接着一串笑声,他们的鱼市成了附近生意最好最热闹的地方。这种工作氛围甚至吸引了附近的上班族,他们常到这儿来和鱼贩用餐,感染他们乐于工作的好心情。
实际上,并不是生活亏待了我们,而是我们亏待了自己,我们要么逼自己去做不喜欢的工作,要么就是不停地抱怨,把工作当做苦役,要么就是非要别人催促着才极不情愿地开始劳作。这种被动的工作怎会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呢?幸福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成功的事业需要我们主动地去拼搏。工作,要来自于真心的喜欢,如果拿出大长今“做食物的时候,要想到让吃的人脸上浮现出微笑”那种精神来做事业,就没有我们达不到的高度。
行动方案
1.顺从于本性,不违背内心的梦想,选择喜欢的工作。
2.自愿工作,主动工作,不成天抱怨,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3.有自己的事业目标,顺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往高处攀爬。
4.思路决定出路,当在工作中遇到瓶颈的时候要多开动脑筋想办法,要学会有效率地工作。
P17-20
很多国际领导人包括丘吉尔和克林顿在内都将《沉思录》作为床头书,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可以帮助他们在处理天下忧的同时,保持自己心情的平和;在面对繁华的尘世时,不忘记对自身的把持。
——梁文道谈《沉思录》,《东方早报》2008-07-08
我时常回到《沉思录》这本书,翻阅其中的段落。无论是遭逢社会的风波还是个人的不幸,我都能从中读到一些让我的心灵沉静下来而继续努力的句子。它像一个忠实的老朋友,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何怀宏
马可·奥勒留的这本书算是少有的经得住读的书之一。对于一切想沉思人生与社会的人,它都会有一些启示。
——翻云路
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旷世奇人于无意间为我们留下这一部《沉思录》。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之一。
——粱实秋
《沉思录》的主要思想是让人们对生活中那些可能带来压力的变动和挑战处之泰然;在意图改变世界之前先改变自己对世界的态度。我强烈向每一个人推荐此书,特别是那些正在经历各种考验的人,更应该好好读这本书,而谁没有接受过生活的考验呢?
——[美]T.霍普
《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美]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和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艳红、赵一、赵红瑾、齐红霞、陆晓飞、赵广娜、王非庶、张保文、杜莉萍、许庆元、王巧、杨婧、张艳芬、许长荣、王爱民、李琳、李伟楠、王鹏、杨英、李良婷、上官紫微、杨艳丽、于海英、宋桂花、姚小维、金望久、刘红强、付志宏、黄克琼、胡以贵、张乃奎、毛定娟、齐艳杰、李伟军、魏清素、陈志华、何瑞欣、叶光森、王艳坤、徐娜、付欣欣、王艳、杨巍、黄亚男、曹博、冉云、陈小婵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编辑这样一本书也是一种享受。我们希望把他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传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章 工作让你发现生命的本质,在工作中学会享受生活的艺术
o工作是你在宇宙中存在的职分/3
o工作是合乎本性的事/6
o那些热爱他们各自的技艺的人都在工作中忙得筋疲力尽/9
o每一义务都是由某些部分组成的,遵循它们就是你的义务/11
o不用借口推脱自己该尽的义务/14
o不要为外在而劳动,成为工作的主人/17
o不要不情愿地劳作/19
◎第二章 在互惠中共生,学习与人相处与团队合作的艺术
o有缺点的人也是我们的同伴,不要迁怒于他们/23
o很乐意且毫无嫉妒之心地给有才能的人开路/26
o从任何人的身上,都要学有所获/30
o以积极的目光看到他人的优点/33
o我们天生是要合作的,如同手足/37
o不要对犯错的人愤怒,而是平静地向他展示他的错误/40
o维护集体利益:那对蜂群不好的东西,对蜜蜂也不是好的/42
o不要将对他人的恩惠记在账上/45
◎第三章 价值至上:每个人都致力于最有价值的创造
o径直选择那更好的东西,并且坚持它/51
o做最小的事情也要参照一个目标/53
o工作时:精力充沛、宁静致远、不分心/56
o道德品格的完善在于,把每一天都作为最后一天度过/59
o不要像仿佛你能活一千年那样行动/62
o过一种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东西确实是很少的/65
o如果你在履行你的职责,就做好手头要做的事/68
o不要不加考虑地被事物的现象牵着鼻子走/71
o把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你就丧失了做别的事情的机会/74
◎第四章 理性孕育德行,自律方能自由
o节制是理性动物拥有的德行/79
o意志自由才是真的自由/81
o理性的动物是互相依存的,忍受亦是正义的一部分/84
o在任何时候都要依赖理性/87
O控制情绪,才能不受干扰地尽责于自己的义务/90
o不环顾别人的道德堕落,只是沿着正直的道路前进/93
o远离奢侈的简朴生活方式/95
o我们必须抓紧时问/98
◎第五章 宁静是最佳的职业心境
o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103
o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看到和珍惜眼前的幸福/106
o剪除心灵深处那些让人烦恼不安的欲望/108
o满足而宁静地利用障碍来训练自己的德行/111
o在任何环境和疾病里欢愉如常/114
o毫无炫耀地接受财富和繁荣,同时又随时准备放弃/117
o浮生一梦,淡泊名利/119
o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122
o远离对未来所有事情的焦虑/125
o保持宁静,考察自己应该做什么/128
◎第六章 在自省中超越:问题的根源、机遇的种子均在于自身
o自省:关注别人对自己蔑视的原因/133
o一个人不应当听从所有人的意见/136
o美是归于自身的,不把赞扬作为它的一部分/138
o靠自己,不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的灵魂之上/140
o取消不必要的行为,丢弃不必要的思想/143
o不陷入无聊的窝里斗/146
◎第七章 思考是无往不胜的利器
o每时每刻都要坚定地思考/151
o走正确的道路,正确地思考和行动/153
o从一个整体看事物,注意事物之间的关联性/155
o如果我错了,我将愉快地改变自己/158
o别轻易说“不可能”/160
o仔细地倾听,尽可能地进入说话者的心灵/162
o有理智的人把自己的幸福安置在自己的行动之中/165
◎第八章 在变化中学会柔性生存
o如果受到阻碍,把你的努力转到被允许的事情上去/171
o把握现在:唯一能从人那里夺走的只有现在/174
o懂得化劣势为优势:从与它对立的东西中为自己获得手段/177
o失败时再回去从头做起/179
o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接受所有发生的事情/181
o生活中坚定地站立,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进攻/184
o适应你命中注定的环境/186
◎后记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千年之前所写的书,是我们温总理天天读的书,是他即使读了一百遍还想读的书。当我坐在电脑前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正是温总理再次赶赴四川灾区的时候。在余震不断的四川灾区,真心希望总理一路平安,同时也希望能借这本书表达对总理深深的敬意。
《沉思录》是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劳顿之中所著,在那个战乱不断,洪水、地震、瘟疫等灾难频繁的时期,马可·奥勒留以其坚定精神,夙兴夜寐地工作。他在位的大多数时间,特别是后十年,基本上是在帝国的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度过,所以这本书也叫做《马上沉思录》。
《沉思录》不是一本为了出版而写的书,而是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是一本在纷乱复杂中安顿自己灵魂的书。《沉思录》也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心灵对话,那种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声音,带着甜美、高贵和忧郁的气息,引人深思。他用谦逊和优美的笔调诉说着平实而又发人深省的话语。也许他的心太累了,也许他的心灵需要舒缓,在淡淡的哀伤之中,他说:“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人忘川。”同时,他又以一个哲学家的理性道出如何好好活着的智慧。他崇尚美德、感恩、义务、公益、宁静、节制、自省,他过着纯净简朴的生活,尽力摈弃所有世俗的干扰,去关注自身纯粹的心智,思考对他而言什么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东西,按照本性生活和做事。他热爱工作,他说:“那些热爱他们各自的技艺的人都在工作中忙得筋疲力尽,他们没有洗浴,没有食物;而你对你的本性的尊重却甚至还不如杂耍艺人尊重杂耍技艺、舞蹈家尊重舞蹈技艺、聚财者尊重他的金钱,或者虚荣者尊重他小小的光荣。这些人,当他们对一件事怀有一种强烈的爱好时,宁肯不吃不睡也要完善他们所关心的事情。”他珍惜时间,认为“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在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而且因为对事物的观照和理解力将先行消失”。
他认为唯一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的只是现在。他要人们远离对未来所有事情的焦虑,每时每刻都要理性地思考,走正确的道路,正确地思考和行动。不环顾别人的道德道路,只是沿着正直的道路前进。他以深邃的目光告诫人们:我们是天生要合作的,犹如手足、唇齿和眼睑。相互反对就是违反本性,就是自寻烦恼和自我排斥。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他以他独特的坚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生活的艺术更像角斗士的艺术,而不是舞蹈者的艺术,我们应当坚定地站立,准备着对付突如其来的进攻……
千年前静谧的沉思,使整本书充满了永久的光辉,而当我们被现代化的快节奏驱逐着忘记思考的时候,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的时候,当我们只是把工作当苦狱的时候,当我们迷失了自我的时候,当我们在整体环境的压力和浮躁中不得安宁的时候,当我们的身心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时候,我们需要一股清泉洗涤我们沾满尘埃的心灵,需要一片可以舒缓情绪的宁静天空,需要一片可供我们休养生息的心灵净土。而《沉思录》正是这样的一本书。鉴于“真理必须是简单的”理念,我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将《沉思录》与现代员工的实际结合起来,以简易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进行阐述,希望能打开你的心锁、开启你的智慧之门,帮助你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好与工作的真谛,在最和谐的状态下愉快地工作,聪明地工作,高效地工作,以直立的姿态达到生命的高度。
《沉思录》,一位罗马皇帝的心灵独白,凝结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和管理智慧,是中外多国领导人的案头书,影响了从腓特烈大帝到丘吉尔、克林顿等人的管理思路,管理包括自我管理和治家治国。《沉思录·员工版》是根据中国员工的实际需求精心打造的经管励志读物。
本书以简易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对《沉思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希望能打开你的心锁、开启你的智慧之门,帮助你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好与工作的真谛,在最和谐的状态下愉快地工作,聪明地工作,高效地工作,以直立的姿态达到生命的高度。
人的真正强大来自于内心的强大,一个懂得自我调适身心的人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本书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