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禅宗清规为主题的学术专著。
通过对中国古代禅宗清规文本的深入分析和考察.结合中国佛教史、禅宗史和僧制史上的相关史实。本书试图揭示禅宗清规的思想渊源和形态流变,在此基础上概括其主要内容,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多维解读。
本书认为,禅宗清规是以佛教戒律为思想渊源、旨在协和外部环境、整合内部资源的有关僧职设置、法事仪轨、行为规范和惩戒措施等的禅宗僧团制度,为生存方式迥异于世俗社会的宗教性亚文化群体——禅宗僧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禅宗清规/弘法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黄奎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禅宗清规为主题的学术专著。 通过对中国古代禅宗清规文本的深入分析和考察.结合中国佛教史、禅宗史和僧制史上的相关史实。本书试图揭示禅宗清规的思想渊源和形态流变,在此基础上概括其主要内容,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多维解读。 本书认为,禅宗清规是以佛教戒律为思想渊源、旨在协和外部环境、整合内部资源的有关僧职设置、法事仪轨、行为规范和惩戒措施等的禅宗僧团制度,为生存方式迥异于世俗社会的宗教性亚文化群体——禅宗僧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国古代禅宗清规为研究对象,在最大限度占有禅宗清规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吸收学术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借鉴宗教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制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古代禅宗清规文本的深入分析和考察,并结合中国佛教史、禅宗史和僧制史上的相关史实,试图揭示禅宗清规的思想渊源和形态流变,在此基础上概括其主要内容,并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多维解读,以彰显其历史作用和现代价值。 本书认为,禅宗清规是以佛教戒律为思想渊源并对佛教戒律起重要补充作用的禅宗僧团制度,为禅宗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禅宗清规的创生和发展变化,既是佛教戒律中国化进程日益深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佛教以大一统话语权追求为特征的诸宗竞争在制度层面的集中反映。作为佛教戒律与中国古代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禅宗清规在总体上既适应中国国情、又基本符合戒律精神,是佛教中国化在制度层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结晶,是旨在满足禅宗僧团集体生活和对外交往需要的有关僧职设置、法事仪轨、行为规范和惩戒措施等的制度汇编。 本书将禅宗清规的产生和发展置于佛教戒律中国化和中国僧制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鉴于唐中叶百丈怀海创制《禅门规式》对于中国禅宗史以至中国佛教史的划时代意义,将一部中国僧制史划分为紧密相连的三个时代:从两汉之际佛教传人至唐代马祖道一弟子百丈怀海“别立禅居”以前,称为中国僧制史的“前怀海时代”,其标志是道安的“僧尼轨范”、智额的“御众制法”、道宣的南山律学和“东山法门”的农禅并举;从唐代百丈怀海“别立禅居”至五代末,称为中国僧制史的“怀海时代”,其标志是百丈怀海创制的《禅门规式》;从宋代至清末称为中国僧制史的“后怀海时代”,其标志是北宋的《禅苑清规》、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和清代的《百丈清规证义记》。其中,前怀海时代重点研究道安和智额的僧制探索、道宣对戒律中国化所作的贡献和“东山法门”的农禅并举;怀海时代重点研究百丈怀海的生平与思想及《禅门规式》的意旨;后怀海时代重点研究宋元明清禅宗清规的流变,概述其主要内容,最后尝试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多维解读与透视。 本书认为,由于生存方式迥异于世俗社会的主流生存方式:禅宗僧团事实上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宗教性的亚文化群体,而禅宗清规在很大程度上为这一亚文化群体协和外部环境、整合内部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与怀海时代的古清规相比,后怀海时代的禅宗清规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择其荦荦大端者予以多维透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政治方面,作为亚文化群体的禅宗僧团主动适应以皇帝为首的大一统封建专制政权,以祝圣祈禳仪轨为统治者祈福消灾,接受官方的度牒制度制约并予以配合,选任十方丛林制寺院的新住持时自觉申报并由官方任命;(2)在经济方面,作为亚文化群体的禅宗僧团开源节流,积极发展寺院经济以支付包括度牒费用在内的各项开支,以估唱拍卖方式处置亡僧遗产,尽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3)在文化方面,作为亚文化群体的禅宗僧团主动适应中国源远流长的礼乐文化传统,设立名目繁多的茶礼以求尊卑有别、和合有序,举行以孝子、孝服为特征的住持丧礼以凸显其与世俗血缘宗法家族异质同构的法缘宗法家族特质,并以杂糅性的祈禳法事深化华梵文化交融;(4)在科学方面,作为亚文化群体的禅宗僧团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出以僧职设置、财务制度和物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寺政管理学,以钟鱼鼓板为载体的听觉信息传递系统和以榜式、状式、图式为载体的视觉信息传递系统,以及被信仰清净的宗教外衣包裹着的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卫生保健制度。 目录 《弘法文库》总序 序 序 序 一、导论 (一)禅宗清规与佛教戒律 (二)清规研究现状暨本书研究思路 二、前怀海时代:僧制创设暨佛教戒律中国化 (一)从道安到智■的僧制探索 1、道安制“僧尼规范”、统一僧尼姓氏 2、智■立“御众制法”和“敬礼法” (二)道宣及其南山律学 (三)“东山法门”的农禅并举 三、怀海时代:百丈怀海“别立禅居”暨创制 《禅门规式》 (一)百丈怀海的生平与思想- (二)《禅门规式》意旨解析 四、后怀海时代(Ⅰ):禅宗清规的流变概览 (一)宋代禅宗清规 1、《禅苑清规》 2、《入众日用》和《入众须知》 3、《成淳清规》 (二)元代禅宗清规 l、《至大清规》 2、《幻住庵清规》 3、《敕修百丈清规》 (三)明清禅宗清规一 1、《丛林两序须知》 2、《丛林祝白清规科仪》 3、《百丈清规证义记》 五、后怀海时代(Ⅱ):禅宗清规的主要内容 (一)以住持为首的僧职制度 1、住持的职责及其进退 2、执事僧的职责及其进退 3、杂务僧的职责及其进退 (二)包括祝圣在内的法事仪轨 1、祝圣、祈禳、祖忌 2、住持迁化、病僧念诵、亡僧估唱 3、三八念诵、四节念诵、沙弥受戒 (三)日常规范和交际礼仪 1、僧众日用规范 2、住持日用规范 3、以茶汤为载体的交际礼仪 六、后怀海时代(Ⅲ):禅宗清规的多维透视 (一)政治视角 1、祝圣问题 2、度牒问题 3、住持选任问题 (二)经济视角 1、度牒买卖问题 2、寺院经济问题 3、亡僧估唱、丧葬支出问题 (三)文化视角 1、茶礼问题 2、住持丧礼问题 3、华梵文化交融问题 (四)科学视角 1、寺政管理学问题 2、信息传递问题 3、清净问题 七、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