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作家柯云路新近创作的第四部以“文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该小说通过一个独立王国形成及覆灭的过程,缩影了一段极端的历史。这部作品对“文化大革命”赖以发生的封建主义文化或许具有杀伤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黑山堡纲鉴(修订版)/柯云路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柯云路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柯云路新近创作的第四部以“文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该小说通过一个独立王国形成及覆灭的过程,缩影了一段极端的历史。这部作品对“文化大革命”赖以发生的封建主义文化或许具有杀伤力。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以“纲鉴”类史书的样式写下的一部风格独特的长篇小说。 一号人物刘广龙在十年动乱中夺取大权,一统天下,将黑山堡建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他将全堡的权力与女人都当做战利品,玩弄权术和玩弄女人登峰造极,并用秘密符号分别记录他对政治与女人的征伐。最后孤家寡人,连同整个黑山堡王国都毁灭在一场泥石流灾难中。 这是一部强悍的作品,对人物,对国民性,对历史都表现出有力的穿透性。全书语言干净利索,也表现出很大的穿透性。 本书的结构独特,由“纲”、“目”、“批注”三部分组成,详略有序,读者可按兴趣选读。 目录 序 卷一 黑山堡新王国 卷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卷三 武死战文死谏 卷四 人定胜天 卷五 欲穷千里目 卷后 大风起兮云飞扬 关于《黑山堡纲鉴》的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一:草帽山的传说 背景资料二:中国封建文化十四本位及其他 背景资料三:人类的故事 后记 试读章节 纲1 公元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冬至这天,刘广龙夺取了黑山堡大权,担任了革命委员会筹委会主任,开始了广龙朝代。 当天晚上他就把黑山堡最活灵活现的姑娘罗燕睡了。睡在什么地方似乎还不能断定,有可能在大队部办公室厚重的大木桌上,毛刺便会扎破罗燕鲜嫩的肌肤;有可能在黑山堡大队广播站的小房,那样又要作具体记述。刘广龙的起居细枝末节对于黑山堡的历史都是重要的。有可能他借着月色领罗燕到了山上,在黄帝床上滚了皓月当空的通宵。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夜结束后他把睡罗燕的事迹记在了他的专记女人的记事本上。 目 刘广龙那年二十多岁,念过高中种过地,在县里当过几天通讯员。他的相貌不仅具有生理学的意义,对于黑山堡大概还有历史的意义。人的体格和性格有某种相关性,古来的相术用在刘广龙身上可能颇有道理。他身材矮壮,脸庞长大,很宽的额头有庙堂的威风,很大的鼻子在古人说有顶天立地之福,在今人的生理学中可能表明他有一个相对硕大的男人家伙。高颧骨,锐利的眼睛,鳄鱼一样有力的两颚既可以说是帝王之相,也可以说成残酷无情之貌。宽肩上落下两条很长的手臂,让人想到蛮横的雄性黑猩猩,而他却不时记起三国时期刘备的帝王之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他两耳虽未垂肩,却较一般人大,两手虽未过膝,却已近膝;当他立在那里时有种土生土长的虎气。 这种虎气因地制宜有不同表现。 还在种田时他是一个敦厚的劳动力,扛麻袋背石板少不了他。在县里当小通讯员时,他矮壮地立在那里为领导忠厚老实地端茶倒水。现在,当他一路革命造反夺取了黑山堡大权之后,背着手矮壮地立在天底下,就有叱咤风云横扫千军的威风了。这威风一树在鲜活的姑娘面前,姑娘像落网的鱼调皮地蹦跳一阵,就驯服地喘着气供他开膛剖肚淋漓尽致了。 罗燕念过几年初中,没毕业就在黑山堡大队当起了有线广播站的广播员。她那一握的细腰、丰隆的胸部、柳条一样飘来飘去的轻盈样早就是刘广龙瞄准的对象。今日在他的登基庆典之后,他终于把她捅破了。当罗燕像一条被撂上案板的鱼一样扭动弹跳时,刘广龙知道自己男人的家伙很有威力。他捅得姑娘要死要活。他从今天起可以捅破天。写到这里我们才知道,刘广龙最初就是在黑山堡大队部那张乒乓球桌一样大的木桌上把庆祝他登基的姑娘做了。木桌是山上的木料做的,几寸厚的木板表现出和他一样的气魄。浑身白嫩的姑娘在这有些毛糙的桌子上滚动着,被来自男人的粗暴进攻与来自桌面的粗硬摩擦刺激得嗷嗷直叫。 对她的一轮宠幸结束了,刘广龙又豪兴大发领她出了堡,一口气登上堡后的北山。在一片松树的环卫中坦荡地平卧着一块几丈宽长的青石板,这就是黄帝床,据说黄帝曾在这里露宿过几夜。 在刘广龙的历史想象中,黄帝既然是一国之帝,又传下人口如此众多的民族,想必有雄盖天下的男性生命力。《史记》记载,黄帝有二十五子。在这张大床上,一夜里应该有成百个女人被他宠幸吧。就这样,在当空一轮明月的照耀下,他再一次将跟他上山的姑娘放倒在了黄帝床上。这正是一年之中昼最短夜最长的微妙时光,是阴消阳长的开始。他将披在身上的军大衣铺在青石板上,顶着冬夜的寒气将效忠他的姑娘又一次做了。 他没有在寒冷的山上通宵达旦,而是在效忠他的姑娘的陪护下站在那里很豪迈地看了看山下黑魃魃的黑山堡村,又很豪迈地挥了挥手,很当家做主地踏着山路回到了村里。 目 这一夜,刘广龙将他征服女人的战绩作了记录。 他打开一个黄皮的小笔记本,笔记本的封面右上角写着一个只有他明白的符号:O。我们在“序言”中已经介绍过,这是和女人性交的意思。他翻了几页,看了看那扭扭曲曲的文字,便在其中一页写下了“已O燕”三个字。他把这个“O”读作日,或许这个象形符号就是他从日字演化来的。细心研究刘广龙在黑山堡废墟中留下的这个笔记本,我们可以确定,在广龙元年开始这一天之前已有几个战绩,它们是:“已。刘”,想必是一个姓刘的女人;“已。张”,想必是一个姓张的媳妇或姑娘;“已O莉”,那肯定是一个叫做什么莉的女人或女孩;“已O花”,那大概是个叫做什么花的结婚的或未婚的女子。看来刘广龙在他登基以前搞女人已颇用其心,也颇有成绩;然而往下的故事会告诉我们,比起他登基以后的战果,这些只是九牛一毛了。 在这天的笔记本上,我们还可以读到如下文字:“未。黄”,那是指未来将要搞的一个姓黄的媳妇或姑娘;“未O孙”,以此类推这也是将要猎取的目标;往下有“未。琴”、“未O菊”、“未O妞”、“未O珍”、“未。莲”等等,多达几十个;看来他很有雄心壮志。要说明的是,在“未O”这一览表中,第一个是“未。燕”,现在他把她划掉了,罗燕已从“未O”进入“已O”的行列中。 他看着这一战果_定十分满意。 而后他合上这个黄皮笔记本,又拿出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黄皮笔记本,右上角写着一个又是只有他才认得的符号,是一个“《”。这我们在“序言”中也已经作了介绍,它在广龙秘密字典中是“革命”的意思。 打开笔记本,一页一页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那是简短的汉字和怪异的广龙符号混合成的,那些怪异的符号隐蔽了主人的真实意图,我们在后来相当长久的破译中才逐个解析了每一个广龙符号。譬如“n”是打击的意思,显然它像一个人被打得弯腰低头的样子。又一个符号“x”是消灭的意思,这似乎又是从汉字“灭”演化过来的。再一个符号“∞”,两个圆圈套在一起,大概是联合的含义。还有“Q”,是斗争的意思,这个符号怎么造出来的,我们一时还无法把握刘广龙的思路。 这个笔记本中记满了与政治斗争相关的内容,它涉及黑山堡的上百个人物,还涉及公社、县各级政治权力中的许多人物,斗争、联合、打击、消灭还有分割、突破、瓦解、团结等等广龙符号在这里连接着众多的人物及势力。他把这个笔记本细细翻了一遍,又写下今天该记下的一些文字,就把两个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而后手枕着下巴望着空空荡荡的大队办公室,决定从今天起还将设置多个笔记本,以记录有关黑山堡建设的方方面面。 纲2 第二天凌晨四点多,刘广龙突发奇想,指示罗燕有线广播,通知跟他一起夺取黑山堡大权的红色造反兵团指挥部全班人马紧急到大队部开会。在黑山堡新王国正式诞生前的这次特别会议上,刘广龙严厉整处了良莠不齐的队伍,发布了一系列任命,真正树立了他“一指禅”的权威。 …… P5-8 序言 黑山堡位于中国北方,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地方。 据说黄帝曾到过这里,留下了黄帝床,那是一块光滑平坦的青色巨石。据说圣人孟子也到过这里,黑山堡的山脚下曾经有一株留孟槐,两千多年立在那里。还比较确凿的是秦始皇也曾驾临过,黑山堡的山上有一块铁青色的悬崖峭壁叫做始皇石。黑山堡又是儒佛道三教香火都此起彼伏过的吉祥地,山上曾有悬钟寺,供过如来佛、老子还有孔圣人、关帝之类。据说这里曾经是地方虽小名气很大的黑山国,在山的环抱中黑山国的历史延绵了上千年,后来消亡了,黑山国便逐渐被叫做气魄收缩的黑山堡了。 近一二百年来,黑山堡在中国北方也是很有名气的地方。与各路兵匪相抗拒相妥协的过程中,黑山堡高达数丈的堡墙始终屹立,维护着一个不倒塌的王国。 到了公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成了人民公社的样板,黑山堡上万人组成黑山堡大队成为一个挺奇异的革命王国。后来由于一场天崩地陷的泥石流,这个王国顿成废墟。 当我们今天想把黑山堡的历史写下来时,首先能够依据的是挖掘出的一些历史遗迹,当时村庄的整个建筑都被泥石流掩埋了。还能够依据的是在挖掘中得到的黑山堡领袖人物刘广龙的记事本。他在公元一九六六年开始的那场“文化大革命”中夺取了黑山堡大权,开始了黑山堡一统天下的新纪元。他的记事本有记政治的,有记生产的,也有记女人的,还有专门描绘黑山堡山上山下地形地貌的,这是我们再现黑山堡故事的重要历史资料。还可依据的是在那场覆灭性泥石流灾难后残存下来的几个人。他们大都精神失常,有的像猪一样痴呆,询问良久给你一双死人般的眼睛,或者莫名其妙的只言片语;有的则像中了邪的神汉巫婆一样疯癫狂痴哭笑不已,讲起话来张牙舞爪滔滔不绝。 我们现在写出来的正是刘广龙执掌大权后近十年的历史。 为了详略得当,我们使用了《纲鉴》这类史书的模式。中国北宋司马光曾经编就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编年史《资治通鉴》,南宋朱熹又据此简扼编成《资治通鉴纲目》。“纲目”是又一种体例的编年纪事,纲举目张,纲为渔网总绳,目为渔网上的一个个孔眼;纲是历史的提纲,目是纲的详细记叙。明清用这种体例写历史的不乏其人,往往称为《纲鉴》:如袁黄的《历史纲鉴补》,王世贞的《纲鉴会纂》,吴乘权的《纲鉴易知录》等等。我们今天就大体使用《纲鉴》的形式记录黑山堡的历史。 当读者只想了解黑山堡历史的梗概时,仅读全书的一条条“纲”就可以了。凡属纲的段落,都用纲1、纲2 、纲3等数码标出。倘若想了解黑山堡历史更详尽的内容,那么就连“目”一起阅读。那些以目标领的段落便是“目”。在“目”中,不仅有黑山堡历史中各个重要情节的详细描述,还有各色人物的心理展示。 在本书中,段落与段落之间以空行相隔。 倘若读者还想就黑山堡的故事作更多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思考,那么括弧内的批注性文字是专为你准备的。 为了和《纲鉴》一类史书的风格取齐,我们在《黑山堡纲鉴》中采用特殊的纪年方式,公元一九六六年被纪为广龙元年,以此类推,读者便会算出广龙二年、广龙三年及至广龙十年、广龙十一年在公元上的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对刘广龙掌权的黑山堡王国的历史追记很难完全确凿,因为能够依据的资料毕竟有限。作者不得不借用小说家的推理和想象将资料之间的空缺连贯起来。有时推理想象会同时出现几种可能,我们也一并写在那里供读者选择。当然,作为一段连贯的历史,我们对每个情节的多种可能都作了选择,把最大的可能放在我们承上启下的连贯中。最终我们根据整个历史自圆其说的要求,又不断作出改动和调整。 黑山堡的历史该是我们透视人类历史的一个好样本,人们会从中发现许多令人惊骇的真理。希望读者能够适应本书叙述这段历史时所具有的特殊角度以及距离感。特别要说明的是,作者写作此书时居住在黑山堡遗址旁的高山上。每天都能俯瞰黑山堡废墟荒诞不经的图画,又面对着挖掘出来的各种残缺不全神秘莫测的文物,作者常常处在神思恍惚之中。 当目光远望山下荒草丛生的黑山堡遗址时,虚无感就像空气一样立在眼前;而打开刘广龙那些用简单的汉字和怪异的符号写就的笔记时,历史就更显得扑朔迷离。他把矛盾写成“‘P”,把与女人性交写成“o”,把革命写成“《”,让你联想到伏羲造字的传说。 作者常常疑惑黑山堡那段历史的真实性。 作者所住的地方是一道围墙围着几问房屋构成的小院,过去曾是黑山堡王国中的一个看山哨所,现在成了因陋就简的小型精神病院,关着黑山堡幸存下来的几个精神失常者。虽然有两三个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在院中作出现实感和科技感都很强的穿行,然而那些神情呆滞与疯癫无常的精神病人依然让你唯恍唯惚。 黑山堡的历史可能就适合用清醒而又恍惚的文字记述。 因为写作期间天空一直阴霾,对那段历史的挖掘又使得作者心如冰山,这个文本中的文字可能会冰冷无情,这是读者要有精神准备的。 后记 这部小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构思过程中一直命名为《黑山堡》,直到动笔前,在安神入静中突发灵感,决定用纲鉴一类史书的体例来写它,于是改名为《黑山堡纲鉴》。 我接连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都与中国现代历史中一个特殊的十年相关。 第一部是《芙蓉国》。在这部七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中,我将一批真实的历史人物与一批虚构的人物放在一起,三教九流天上地下地写了那十年的全过程。该书化名“辛克”出版后,海内外很多朋友来信,表示对它的支持与喜欢。 第二部是《蒙昧》,写了南国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在那段比较特别的十年中,小男孩和一个年轻的女教师三次同居一室,经历种种生离死别。残酷的社会动荡中精心描绘的是一个男人人格成长的隐秘过程。小说完成后,《花城》杂志发表,花城出版社出版。 第三部是《牺牲》,描写的是北国的故事,依然是那个动荡的十年,主人公是一个女孩。这或许是对一个经典爱情的非经典描述。《大家》杂志将其发表,云南出版社随后出版。 第四部就是《黑山堡纲鉴》了。承蒙《花城》杂志二000年一年之内发表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承蒙花城出版社同年将其作为重点书目推出。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大书,《圣经》是大书。《古兰经》是大书。《佛经》浩瀚,自然是大书,其中有很多单本经深邃奥秘,也可称为大书。中国的《易经》、《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司马迁的《史记》,还有《资治通鉴》等都是大书。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大书。弗洛伊德的著作是大书。爱因斯坦的著作、牛顿的著作都是大书。 说到文学,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是大书,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大书,卡夫卡的《城堡》、《审判》是大书,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乔伊斯的《尤里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等都是大书。鲁迅的小说并不多,集在一起一本就够了,无疑也是大书。 写《黑山堡纲鉴》的时候,我有了写大书的想法。 这次出版长篇小说文集,对本书做了全面修订。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这个修订版。 柯云路 二00八年九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