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姨妈侄女和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塞缪尔·巴特勒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姨妈、侄女和狗》是巴特勒在19世纪末撰写的随笔合集,这些随笔最初大都发表于曾风靡一时的《万象评论》杂志。书中以幽默生动的文笔,讨论了涉及生活、艺术和科学的各种话题。作者作为一名出色的思想家和幽默大师,以其绝妙的文笔针砭时事,表达了对于各种荒谬现象的不满,以及对于真正的科学和美好的追求。

内容推荐

本书是英国古典幽默大师塞缪尔·巴特勒的幽默随笔集。书中以幽默生动的文笔,讨论了涉及生活、艺术和科学的各种话题。这些文章原先均发表于19世纪的流行杂志《万象评论》,后结集出版。

作为一名出色的思想家和幽默大师,巴特勒以其绝妙的文笔针砭时事,表达了对于各种荒谬现象的不满,以及对于真正的科学和美好的追求。这些文章在当时被传诵一时,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再看,仍旧幽默有趣,优雅睿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更可以令今天的读者一瞥19世纪人们所关心的一些人文问题。读者或许会发现,在不少方面,弊病延续至今,为巴特勒所嘲讽的那些人类的蠢举,即便在现在也为不少人身体力行。这或许就是赋予这些古典散文以延续至今的强烈幽默魅力的最大原因吧。

目录

编者序

1.多么遗憾……?

2.漫步齐普赛街

3.姨妈、侄女和狗

4.如何充分利用生命

5.芒特瑞岗圣殿

6.一所中世纪女子学堂

7.萨斯山谷里的艺术

8.思想与语言

9.达尔文主义的死结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试读章节

我花了几个星期,拿书名各式各样:现在早就被我忘了的诗歌或哲学著作作试验,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我理想的书桌,直到最后,与其说是出自巧手不如说是出于幸运,我无意问发现了弗洛斯特的《杰出基督徒列传》。这本书一上手,我立刻认定,它就是我寻找的那本书的完美典型,有着一本书应该具备的一切终极优点。它存放于2008号书架,我也因此立刻选择了B排,从那时起直到现在,过去的将近12年里我都坐在这里的位置上。

任何时候,我到博物馆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下弗洛斯特的《杰出基督徒列传》拿到我的座位上。提及给予自己最大帮助的著作,这并非现代作家的习惯,而我记得,自己在过去也从未提起过这本书的名字;但是,在多年的文学劳作中,我正是向单单这一本书寻求支持,也正是围绕着这本对我而言价值无可估量的著作,我自己的全部作品才一页页地成长起来。在这个博物馆中,再没有什么给予我如此持久的恩惠,没有什么激起我如此病态的吝惜,如果我得到允许从这里挑选一本书据为己有,也没有别的什么可以让我如此欣然地选择。

一得知《万象评论》向我约稿,我立刻——像我前面已经说过的那样——奔向博物馆。和平常一样第一时间赶到2008号书架前去取我心爱的书。哎呀,它再也不在这个房间里了!它并不是被人取用,因为它的位置已经被别的书占据;另外,没有人曾经使用过它,除了我。我不能确定:是已故的弗洛斯特先生的鬼魂以如此不同寻常的非基督徒的方式插手?还是博物馆的管理者移走了它。完全不了解至少有一个读者对它有着稳定的需求?我所知道的只是,书不见了!我的感觉就像通常认为华兹华斯发现露西进了坟墓时感受到的那样,他以那么强烈的方式惊呼:“这对我却是天翻地覆!”

现在我想到,弗洛斯特的《杰出基督徒列传》是多么像露西啊!一个居住在德比郡的鸽泉,另一个藏身于布鲁姆伯利区的拉塞尔大街。我得承认,当时我并没有看出这种相似关系,但是只要我试图延展我的感受,毫无疑问很快我就会发现不可思议的奇特的相似之处。然而,除了单纯的生活环境之外,在另外一些方面,相似之处也是明显的。露西并不特别有内在或外在的魅力,弗洛斯特的《杰出基督徒列传》也是。很少有人赞美她,而在这些赞美者中喜欢她的就更少了,实际上,华兹华斯本人似乎是唯一一个不管怎样都会看重她的人;以同样的方式,我相信我是惟一一个不管怎样都会看重弗洛斯特的《杰出基督徒列传》的读者,但恰恰是这一点本身就构成了这本书的一种魅力。至于失去时各自感到的悲伤,我相信我即使不胜过,至少也不下于华兹华斯。

上面我说到,“通常认为华兹华斯……感受到的那样”,对任何一个受过现代科学精神熏陶的人来说。不可能像一个单纯的文学批评家那样去读华兹华斯的诗。读者会注意到,华兹华斯格外谨慎地不对露西的死究竟让他变成了什么样加以说明。他告诉我们,会有些不一样,但也就点到为止了。流于表面的读者会以为,他对她的死非常遗憾;当然,有可能他实际上确实很遗憾,但没有明说。相反,他还很坦白地透露出这样的意思:她长得丑,并且不讨人喜欢;她像一朵紫罗兰——仅仅是当她半隐藏于视线之外的时候;她像星星一样漂亮——仅仅是当天上几乎没有星星、实际上不可能进行一场会招致不满的比较的时候。只要天上有了哪怕是两颗星星,这种比较就完蛋了。华兹华斯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异乎寻常地洁身自好,如果在此期间他不慎答应和这个年轻女孩结婚,而后来又碰到了他更中意的人,那么露西的死毫无疑问会让他感觉“天翻地覆”,而这就是他关于露西之死所说的一切。我们有什么权力为一个诗人精巧的缄默掩饰,又有什么权力将一种也许与他真实的感受恰恰相反的情绪强加给他呢?

的确,有时候我倾向于认为,有个秘密将被透露在比任何批评家所疑心的都要浓重得多的幽暗中。我手头没有这首诗,但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诗的作者曾写道,“亦无人知晓她何时身故”。“身故”是一种委婉得可疑的表达方式,并且“无人知晓”也不符合像露西这样一个似乎是当过家庭女仆的女孩平和、正常的死亡。不论一位死者多么卑微,总会有不少人大略知道他或她死亡的时日,但对于露西,我们却被明确地告知,不可能有人知道。华兹华斯以精确著称。他不应该说“无人知晓”,而应该说实际上只有很少人知道,除非他意识到,客观形势会排除掉所有人,只有那些与制造露西之死有关的人才知道她死亡的确切时间。如果露西并不像诗中描述的那么默默无闻;如果华兹华斯谋杀了她,不论是割喉还是扼杀,也许还有他的朋友骚塞和柯勒律治做帮手;如果他因此发现自己摆脱了一桩已经变得让他厌恶的婚约,或有可能摆脱了针对他违背诺言的行动的威胁,那么在他这首为自己的罪行加冕的诗中,没有一个音节不饱含着深意。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任何别的解释都是莫名其妙的。

对于我们加诸大诗人文辞的阐释,再谨慎也不为过。就以那位从未爱过亲爱的瞪羚的年轻女士为例子吧——我也不相信她爱过;我们很容易想象。莫尔意图让我们在他的幻想之作中看到一位甜蜜、可亲但却极端不幸的年轻女人,结果所有他告诉我们的有关她的事儿都导向完全相反的观感。实际上,他希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年轻女士,她从最早的童年开始就是个习惯性的抱怨狂;她买来的植物一进家门就死,而邻居的却总是欣欣向荣。推论是明确的,但我们也没有理由怀疑莫尔是有意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她的植物最先凋萎。那很明显是她照料不周,或者相反,揠苗助长。她没有给它们足够的水,或者是在煤气炉上烧饭时没有关上暖房的门,或者是让它们太靠近石蜡油,或者是干了别的什么蠢事。说到她的脾气,看看那些瞪羚吧,只要它们还不太了解她,就还能够勉强活下去,一旦知道了她的真正个性,它们就一个接一个地感到死亡才是唯一的出路,有这样一个女主人,活着还不如死了呢!是啊。这位年轻女士自个儿说瞪羚是爱她的。但是那些不好相处的人也都认为自己是和蔼可亲的呀,考虑到这些瞪羚的选择,任何惯于掂量证据的人都会认为,她也许是错了。

P3-8

序言

几乎没有必要为这本随笔集的“混杂”特色道歉。塞缪尔·巴特勒就是这样一位知识广博非凡之人,他的兴趣如此众多、如此庞杂,其笔锋注定要扫荡这般广阔的领域。然而,可以看到,有几个他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主题没有被纳入本书。我不认为还有必要重印他关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所写的众多小册子与文章,既然这些文字都已经合并成了《奥德赛的女作者》,该书中他把自己关于荷马史诗的所有成熟观点和盘托出。出于相似的原因,我也没有收入他关于基督复活之证据的随笔,该文于1865年付印并私下流传,而他随后已经在《美好的港湾》中充分使用了这些材料和观点。

本书中的随笔有两篇最初是讲演稿,其余文章都发表于1888、1889和1890年的《万象评论》杂志。

我也许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他发表于《万象评论》的另外两篇随笔没有选入本书。

第一篇是关于瑞士巴塞尔博物馆收藏的霍尔拜因画作《农民之舞》的随笔,该画通常被认为是一件副本,但是巴特勒相信它是霍尔拜因本人所做。这篇随笔需要附上非常精细的配图,像本书这样尺寸的集子不可能容纳得下。

第二篇随笔是对雕塑家塔巴切提艺术生涯的简述,曾经作为一篇题为《一个雕塑家与一座圣殿》的文章的第一部分发表(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就是本书中的《芒特瑞岗圣殿》)。在这篇随笔中,巴特勒利用了当时所掌握的有关塔巴切提的所有材料,但该文发表之后,又有不少新档案公诸于众,这主要归功于卡萨勒芒非拉特的卡瓦利尔·佛朗西斯科·内格里的努力,这些资料否定了巴特勒最珍爱的某些结论。如果巴特勒现在还活着,他要么会重写这篇随笔,以吻合他必定会充分认识到其价值的内格里的发现,要么会把它放到他已有意付梓的《还愿》一书的修订版中。要让这篇随笔立得住脚,得对它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最终我决定全盘放弃,并因此推迟英国读者看到塔巴切提艺术生涯之完整描述的时机,除非《还愿》有必要重版。同时,我已经在本书《萨斯山谷里的艺术》一文的脚注中对塔巴切提一生的基本事实给出了简要的概述。想对该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细节有进一步了解的读者可以参阅内格里的小册子《克瑞的圣殿》(1902年亚历山德里亚版)。

集结在《达尔文主义的死结》一题下的三篇随笔可以视为巴特勒关于进化论的四本书的一个附言,这四本书分别是《生命与习惯》、《进化论:老的和新的》、《无意识的记忆》、《幸运或机敏》。1889年阿尔弗莱德·拉塞尔·华菜士先生出版《达尔文主义》一书是这些随笔发表于《万象评论》的动因,尽管已经过去了14年,我仍然毫不担心它们会过时。开尔文爵士就“今日理性主义”作演讲后,在剑桥大学对亨斯洛教授表示谢意时做出了某些评论,这些评论出现在1903年5月《泰晤士报》上发表的信件中,已经决定性地表明:体现在巴特勒所说的“死结”中的问题离解决实际上还有多远。开尔文爵士要求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有机体的自然中,科学思想被迫接受某种指导性力量的观念,他还指出,生物学家即将再一次确定无疑地接受活力原则,这些观点招致科学界不少著名人士反驳,反击的热度足以毫无疑问地证明:当前进化论中两大分支之间的鸿沟与巴特勒写作此文时一样宽。也许有些读者并不了解进化论在最近几十年间的进展,因此有必要简略地描述一下这两大分支。所有的进化论者都同意,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变异的积累与遗传造成的,但对这变异产生的原因无法达成一致。老一代的进化论者,比如说布丰、伊拉斯谟·达尔文和拉马克,包括他们在现代思想界的追随者,如赫伯特·斯宾塞和巴特勒,其观点是:变异主要是努力与设计的结果:华菜士先生在《达尔文主义》一书中持相反观点,认为变异仅仅是偶然的结果。前一种意见有时被叫做神学的观点,因为它承认在有机体的自然中存在设计,不管这设计被叫做“创生力”、“指引力”、“方向性”或“活力原则”;而后一种观点绝对否认设计的存在,现在通常被称为魏斯曼主义,其名得自近年来该观点的主要鼓吹者魏斯曼教授。

在结束序言的时候,我必须感谢我的朋友亨利·菲斯汀·琼斯,在我准备将这些随笔付梓的过程中,在修正证据、编辑介绍和注释的工作中,他给予了最热情的、价值无法估量的帮助。

R.A.斯吉特菲尔德

1903年

书评(媒体评论)

19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英国作家。

——萧伯纳

几乎没有必要为这本随笔集的“混杂”特色道歉。塞缪尔·巴特勒就是这样一位知识广博非凡之人,他的兴趣如此众多、如此庞杂,其笔锋注定要扫荡这般广阔的领域。

——本书编者R.A.斯吉特菲尔德

我想,像大多数“笔杆子”一样,我写作,无非是为了到我老了写不出东西来的时候有书可读。

——塞缪尔·巴特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