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彝族民间故事/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
分类
作者 张永祥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是一套再现云南民族文化的经典的丛书。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之一。

本书是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彝族民间故事》的精选本,内容上基本忠实于原版图书,从中选取了具有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内容,按照三个部分结构成书:“神祗与英雄”:主要包括各民族的创世神话、英雄传奇等故事;“我们的大地”:主要包括民俗、风物等故事;“灵魂与人生”:主要是与人、生活相关的如爱情、机智、童话等,以及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幻想故事。

本书以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中间的民间故事为主体,同时包容了、覆盖了全省包括小凉山等彝族地区的民间故事集。这些故事丰富多彩、民族民间故事的各种形态都能看到,且生动、奇妙而颇具彝族民族文化特征。

内容推荐

几十年来,各民族学者、文化工作者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搜集、整理了大批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质与量都堪称惊人的民族民间文学宝库,并且这一事业仍在继续。云南人民出版社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版了大批同类作品。正是在这样深厚的积累基础上,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以再现云南民族文化的经典。

《彝族民间故事》是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彝族民间故事》的精选本,内容上基本忠实于原版图书,从中选取了具有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内容,按照三个部分结构成书:“神祗与英雄”;“我们的大地”;“灵魂与人生”。

目录

神祗与英雄

 更资天神

 人祖的由来

 三兄弟

 史拉俄特“买”父亲

 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

 阿什色色和布阿诗嗄娓

 阿鲁举热

 南诏始祖细奴逻

 阿乍利

 

我们的大地

 火把节的传说

 赛衣节的传说

 牟定三月会的传说

 摔跤的来历

 尼施传彝文

 三弦的来历

 白车勒的故事

 

灵魂与人生

 流浪孤女蛇娘

 红石岩

 小白龙和彝家女

 猎手和姑娘

 阿克和碧鸡姑娘

 神伞与宝葫芦

 阿勒喜和查尼诺

 虎子

 阿古与阿赊

 阿依利里

后记

试读章节

蒲依生更资

更资天神住在石姆岩哈的三重交天上,他是天地万物的缔造者和主宰者。更资的母亲名叫蒲依。

蒲依不是人,也不是神;她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

蒲依本来是一股气。在太古的时候,天地还没开辟前,头上没有天,没有星云雷雨;脚下没有地,没有生灵草木。宇宙间清浊二气搅缠在一起,天地像锅底一样,黑漆漆的,不透一丝光亮。蒲依便在浊气里形成,在清气里出生,然后自南自在地飘荡在清浊二气里。浊气是它的食物,清气是它的饮用水。它在浊云上睡觉,在清云里玩耍。这样过了九千九百九十年,气蒲依变成了云蒲依,有了云的形象。

这云蒲依长着螃蟹的脚,但它的脚是红云;蒲依长着鱼的鳞,但它的鳞是黑云;蒲依长着牛头马面,但它的面是白云;蒲依长着穿山甲的尾,但它的尾是花云;蒲依生长看猪身子,但它的身子是浓云。

到了第九千九百九十九年的头三年,云蒲依忽然感到心烦起来,喝清气不能解它的渴,吃浊气不能饱它的肚,在浊云上睡不着觉,在清云上没兴趣玩耍。因为定不下心来,它只好到处去乱走,走着走着,便走到车云木吾嗄托的碑基木来了。碑基木有一棵玛支玛珂神树,它的树干是一股扭结在一起的浊气,伸长在清气里,并在清气里分股岔开,变成繁茂的树枝。它的陈叶是浊云,它的嫩叶是清云。这棵树会唱风的歌、会唱水的歌。见了云蒲依,它就唱道:“蒲依飘过来,蒲依荡过来,是不是找伙伴,我就是伙伴;是不是找朋友,我就是朋友。”

蒲依听了,就朝玛支玛珂神树飘过去,先挂在它的树枝上玩了三天,又绕着树干飘了三天,在最后三天里,云蒲依觉得没有兴趣玩,它失望极了,于是不满地唱道:“玛支玛珂树,树梢光秃秃,树枝干巴巴,树干光溜溜,只能做我影子的伴,不能做我心中的伴。我不想和你做伴,我不和你玩。”唱完就要飘走。玛支玛珂树急了,伸出树枝抓住蒲依的裙裾,接着唱道:“蒲依不要飘,蒲依不要荡,你若是找心伴,我给你心伴,我做你心伴,蒲依莫飘走,把脸转回来。”

蒲依想走飘不走,想荡荡不开,于是回过头来问:“玛支玛珂树,你别骗人好不好,你别哄人好不好,你在我的身外,我在你的身外,你怎么做我的心伴,你如何做我的心伴?”

玛支玛珂神树唱道:“你看我的枝干多粗壮,我要在上面开出三朵花,一朵是金灿灿的金花,一朵是银汪汪的银花,一朵是红艳艳的鸡冠花。只要你把三朵花采食了,我就到了你的心里,我就成了你的心伴。从此以后啊,你飘到天南,我伴你到天南,你荡到地北,我尾你到地北,我到了你心里,时时陪伴你,永远不分离。”

玛支玛珂神树说完,放开了蒲依的裙裾,把自己的枝干抖了三抖,抖得天摇地动,云团被撕裂,大气被搅乱。接着它又扭了扭树腰,扭得天地气云炸雷般“轰轰”直响。接着红光一闪,鸡冠花开出来了;金光一闪,金花开出来了;银光一亮,银花也开了出来。三朵花一开到树上,神树四周的云团变成了五光十色的锦衣;气流变成了千万条闪动腾舞的彩虹。蒲依心醉醉的,就像喝了酒,蒲依的眼迷迷离离,就像在做梦。于是她便把金花、银花和鸡冠花摘食了。

蒲依刚把仙花吞下,玛支玛珂神树就消失不见了。蒲依很着急,大声喊起来:“玛支玛珂神树,你到哪里去啦?”玛支玛珂神树在她的肚子里答道:“我在你的心里呢,我正在做你的心伴呢!”

蒲依一听,有点害怕,心慌起来了。她说:“你到了我心里,真能做我的心伴吗?”玛支玛珂神树在她心里答道,“你如果想听歌,我就给你唱歌;你如果想说话,我就跟你说话;你如果想飞翔,我就帮助你飞翔。”  蒲依正想叫玛支玛珂唱歌,可是心里忽然像着了火,嗓子被烧得辣燥燥的。蒲依吓得哭了起来。她说:“啊呀不得了,心里烫烫的,脖子干干的,我想要去喝水,我想去喝水。玛支玛珂,你救救我的命,告诉我水在何处。”

玛支玛珂神树在蒲依的肚子里唱着答道:“蒲依莫着急,蒲依莫心慌。展开你的翅,向西一直飘;启动你的身,向西一直荡。西方尼尔夺有一股神水,三天泛红波,三天泛绿波,三天泛黑波。你喝干神水,口渴自然消。”

蒲依听了后,急忙腾身飘着,一直向西赶去。尼尔夺的神水,看着像泉水,实际不是水,它是一股气,在空中流来流去。蒲依张开大嘴,把这股水全部喝干了。喝了尼尔夺神水后,蒲依心润润的,喉头甜甜的,心神果然宁静了。于是她又开始在浊气与清气之间荡来荡去地玩耍,和心里的玛支玛珂唱唱说说,日子过得非常快乐。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蒲依又开始不满足起来了。于是她拍着心口向玛支玛珂神树说:“宇宙空荡荡,像个黑窟窿窿,我心虽有伴,但身却无伴,飞时不见影,玩时没对象,形单影孤独,无依又无靠,你还是出来,出来做伴吧。”

玛支玛珂听了,唱道:“我一进你心,就不能出来了,如果你要玩伴,我把你的心割一半,加上我的心一半,给你造个玩伴,让他出来跟你玩。”蒲依答应了。她忽然感到一阵撕心裂肝的剧疼,昏天黑地地挣扎了半天,等剧疼稍为减轻后,她生气地问:“玛支玛珂神树,你是吃我的心呢,还是咬我的心?你再不住手,我就要死了。”玛支玛珂答道:“我是在割你的心,我是在撕你的心,我要用你的心做你的伴。现在你蹲在浊云上,把尾巴翘一翘,我把你的伴丢出来。”蒲依依言蹲在浊云上,把尾巴翘了一翘,忽然有什么东西,从她的肚子里掉了出来,落在浊云上,哇呀哇呀地哭叫开了。蒲依吓了一大跳,把那东西拖起来一看,是个人模人样的小男孩。他长得胖乎乎的嫩嫩的,张着嘴巴在蒲依的胸前乱拱,把蒲依拱得心痒痒的,神荡荡的,喜爱得头发昏。小男孩拱呀拱,什么也没拱到,便伸手踢脚,张开嘴哇呀哇呀哭起来。蒲依无论如何地也哄不住,急得跟着哭起来。她问玛支玛珂:“我的心为什么哭,我怎么才能哄住他?”玛支玛珂在她心里答道:“你把胸前的衣裳打开,我让你的血流到胸口上。你的心肝吃了你的血,才会不哭不闹变快乐。”蒲依依言把胸衣打开,胸前便鼓呀鼓的,鼓起了一对乳房。小男孩吃了蒲依的奶,才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从此以后,蒲依心里有了伴,身外也有了伴,这个伴是她的心,不会离她而去。她快乐极了,一天到晚抱着孩子,逗他哭,逗他笑,给他吃奶,哄他睡觉。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更”。慢慢地,小孩长大了。长成一个淘气可爱的大男孩。蒲依出门的时候,他拉着蒲依的衣角跟着跑,蒲依休息时,他就欢蹦乱跳在一边玩。学管天地,万物的主宰神更资,就这样出生,长大了。

P3-8

序言

最近几年,我曾经有机会漫游西方。我惊讶地发现,那些地方基本上已经不存在少数民族。我曾经抵达密西西比河岸,根据青年时代阅读的印象,我以为在那里我会碰到印第安人,但他们已经失踪了,偶尔西装笔挺地出现在超级市场。在澳洲的荒野,荒野犹在。原住民已经被迁移到集中居住的小区,我看见他们在水泥房子前坐在地上喝酒。乌鲁汝是著名的风景区,那里有一块全世界最大的红石,那石头原来属于某个部落,是他们的神物。但现在成为国家旅游资源,进入要收门票。土著杳无踪迹,他们只能在祭神日才可以回到他们的祭坛。我记得有一天看到两个土著出现在风景区的娱乐场,周围的白人竟然大惊失色,发生了争吵。在澳大利亚,人们很害怕土著人,这些袋鼠的赤脚邻居们失去家园后,许多人不适应政府为他们安排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酗酒、吸毒、斗殴,成为危险的一群。在欧洲旅行,我一直以为这只是国籍和语言不同而没有民族的地区,从哥本哈根到巴黎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吃汉堡包,上教堂。有一日我在哥本哈根的一个教堂旁边看见几个穿民族服装的人在演奏音乐,他们来自遥远的格鲁吉亚,被观众围个水泄不通。

云南也许是世界上最后的依然拥有众多民族的地区之一,云南大地上有三万个神灵。20年前,我大学毕业前前往德宏州实习,我记得那里每五天赶一次集,一到街天,居住在大地上的土著就出现了,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那些手工绣品在千百年的时间中已经成为经典,美丽如春天之花朵,花的河流向着市集移动,只要看服装就可以判断是哪个民族。我也曾经在一个村庄里看彝族的毕摩如何钻木取火,念念有词唱古歌谣召唤神灵。还有一天,我从大理点苍山的清碧溪顺溪而下,一个村庄的白族人正在石头上祭祀苍山之神。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居然在昆明出去几十公里的地区就可以置身于这些原始时代的现场,那时候我还以为全世界都一样。但后来我才发现,只是在我的故乡而已。但不过十多年,我却发现,那些过去我以为很日常的生活世界,已经一个个消失了,世界正一日日变得像欧洲一样现代而枯燥乏味。

横断山脉阻断了云南与外界的联系,也成就了云南。诸葛亮五月渡泸,耐不住山高水险,长叹一声,不毛之地啊!云南因此得以避免被同化为一,各民族自在和谐地生长。落后于时代,却也保持着独立的生活世界和风俗。这种多元共存的生活世界使云南成为中国最丰富最好玩的地区,云南人从小就知道尊重不同的文化、思维生活方式,云南世界有一重天然的民主氛围。到21世纪,各民族依然存在,但巨大的危险也来到了,现代化所向披靡,现代化的终端无非是水泥高速公路。我担忧的是,再过若干年,云南也将像中原地区或者欧洲那样,只有一个民族。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表达了我的担忧,现在再引述一下:

中国西南的横断山脉地区,在历史上是所谓西南夷所在之地。《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载:“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即贵州地区),东接交趾(即越南),西有滇国(即云南地区),北有邛都国(即四川的西昌地区),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嶲、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地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自嶲东北有■都国,东北有冉■国,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这个地区肇始于地球360万年前的“青藏运动”。在伟大的喜马拉雅群山上升的过程中,大地东西撕开,南北拉长,形成巨大险峻的山系、峡谷与河流,无数的种子、石头、黄金、玉石和各种矿物质从黑暗中被解放出来,滚落各处,万物滋生,立体分布。这个地区在北纬22度~32度05’、东经97度~103度之间,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境内山川南北纵贯,东西骈列,自东而西有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金沙江、芒康山(宁静山)、澜沧江、怒山、怒江和高黎贡山等。这是中国自然世界最丰富复杂美丽的地区,也是最危险的地区,大地的运动余波未尽,冰川和积雪令人生畏,火山蓄势待发,山崩、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经常发生。“横断”不仅是这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也是其文化特征。横断山脉一方面通过高山峻岭把这个地区的“君长以什数”,部落林立的土著文化在多元共存的基础上阻隔起来,同时又通过四通八达的河流和山谷使此地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缓慢或迅速融合交流着。其精神生活多元共存,并总是有力量将强势文化创造性地本土化,其文化传承的方式往往是非文字的,口口相传的,通过宗教活动、歌谣、故事、舞蹈、音乐、绘画、服饰和日常器皿来表现。从血缘上讲,这个地区是古代中国血缘最混杂也最纯粹的地区之一。这里是流放、逃亡、迁移、储存的终结之地,也是原住民最密集的地区。在这个地区,与其从语焉不详的文献记载中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不如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有可能发现历史,历史暗藏在当下生活细节与闪烁其词的传说中而不是“史记”中,这是横断山脉地区西南夷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的文化格局中,这个地区由于在文字上的沉默而一贯被视为文化上的“不毛之地”,主流文化对这个地区的策略一直是“以德化之”。在现代,西南夷被称为“少数民族”,“以德化之”则是对这个“落后”地区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经济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当然“解放”“改造”“去粗存精”。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方向是向东的,“逐鹿中原”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隐喻,同时也是正统的主流文化的一贯方向。而西南夷,作为西部的边缘和外省,往往只被视为经济资源而作为多民族和多元世界观的丰富的精神和文化世界则往往被“不毛”所遮蔽。只是在二十世纪末期,当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生活所向无敌的主流,中国传统生活世界的丰富性日益在现代主义的标准化中消失的时候,人们才蓦然发现,在中国西部那些一贯被视为落后封闭的地区,古代世界创造的生活、精神和文化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保持着令人震撼的天真、丰富和朴素。对于历史上的每一次现代化运动来说,西南夷总是太晚甚至错过,但对于中国世界关于人生的终极价值来说,这个地区总是为我们保留着丰富的启示。回答着“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人生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具有永久的魅力……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童年,在它发展得最美好的地方,不应该作为一个永不复返的阶段对于我们显示着不朽的魅力呢?”西南夷的魅力与希腊不同,它是人类社会童年的文化,但它同时也是依然活着的文化。在现代主义高歌猛进的今天,西南夷正面临着覆灭的命运,因为“横断”已经越来越不再是庇护那些民族伊甸园的天然屏障。今日主流文化的世界性统一以及必然发生的单一化与古代的不同在于,异常发达的现代技术将令古老的西南夷文化完全失去修复其多元性的基础。

由于得天独厚,云南过去在收集各民族文化资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绩,在中国各省可谓名列前茅。但各民族经典文献一直只是停留在原始资料的积累或者粗略的整理上,并且许多整理因为受到过去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存在着许多偏见,各民族的宝贵文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识,甚至被遮蔽。“民族民间文学”,其实是一个已经没有多少分量的用语。我的意思是,我们当然不会把荷马史诗仅仅视为“民族民间文学”。云南各民族文献不仅是云南的、少数的,其实它们无不是世界的、普遍的、永恒的,而且依然在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领域。荷马在千年前已经死于希腊,但在云南,他一直活在云南各民族的部落里。我相信,我10年前在金沙江峡谷的高山之间一村庄中遇见的那位会唱许多祭天的古歌老东巴,就是一位荷马。云南人民出版社这次重新出版《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丛书,有点再现民族经典的意思,看看篇目,各民族经典的真正价值已经昭然。用现代的语言,用人类学、民族学、文学的更具有世界性的观点来重现各民族经典,改变读者以往对它们的呆板印象,更深刻地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这是非常紧迫的事情。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丽江的大研镇作为纳西民族文化的核心,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都已经变成商业中心,事情还不危急吗?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赶紧做。

2009年4月13日

后记

中华民族大家庭源远流长、民族成员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各民族和谐相处、广泛交流、共同发展,创造了极其丰富、极其灿烂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的民族民间文化尤其显现出令人惊艳的多样、深厚和美丽。其中,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民族民间文学,不仅因其集中、精确地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在语言艺术上的无限创造力和天才美感而具有值得我们一代一代永远珍视、从中汲取无尽养料的文学价值;更因为这些大多以口传形式长期在各民族的民间流传,或口传、书载并存的民间文学作品,最为真实、充分地积淀了各个民族从原始先民到当下漫长历史中关于世界、信仰、历史、人生等等方面的认识、智慧,从而具有民族的文化之根、灵魂故乡的意义,是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的最可宝贵的资料,也是建设和谐平等、共同进步的民族关系,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继往开来、走向共同繁荣的伟大财富。

几十年来,各民族学者、文化工作者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搜集、整理了大批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质与量都堪称惊人的民族民间文学宝库,并且这一事业仍在继续。云南人民出版社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版了大批同类作品。正是在这样深厚的积累基础上,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以再现云南民族文化的经典。

《彝族民间故事》是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彝族民间故事》的精选本,内容上基本忠实于原版图书,从中选取了具有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内容,按照三个部分结构成书:

“神祗与英雄”:主要包括各民族的创世神话、英雄传奇等故事;

“我们的大地”:主要包括民俗、风物等故事;

“灵魂与人生”:主要是与人、生活相关的如爱情、机智、童话等,以及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幻想故事。

本书以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中间的民间故事为主体,同时包容了、覆盖了全省包括小凉山等彝族地区的民间故事集。这些故事丰富多彩、民族民间故事的各种形态都能看到,且生动、奇妙而颇具彝族民族文化特征。

编者

2009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4: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