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分类
作者 莫忌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三、家庭教育从性别认定开始

有家长问我:幼儿时期就进行性别认定好不好?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干脆:“好!”如果用两个字回答:“很好!”如果用多个字就是:“非常好,好极了!”也许有的家长觉得这样讲比较夸张,但如果你听了我的分析,看了我举的例子以后,你就一点也不觉得夸张了。

人从出生的那天起,不,准确地说从胎儿形成的那天起,就有了确定的性别。这个特征是上天赋予的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高级动物的基本特征。人类也和其他动物一样带着这种基本特征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繁衍。

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男女性别比例是大致相等的。生男生女完全是一个自然过程,无法人为地控制。但是受家庭实际情况的影响,男孩多的家族希望生女孩,女孩多的家族希望生男孩;也有部分人,受一些奇奇怪怪思想的影响,决意要男孩或者女孩。

大千世界,天遂人愿的喜事遍地都是,事与愿违的事情也处处发生,在生孩子的事情上也不例外。有的人希望生男就生男,希望生女就生女;有的人却没那么顺心,想要男孩偏偏生了个、r头片子,想要女孩偏偏生了个带把的。这种情况下多数人能够顺其自然、坦然接受,也有极少数人却于心不甘,为满足心愿,作出了极其错误的决定——女娃也当男娃养,男娃也当女娃育。

本来应该剃光头、穿短裤的男孩子,却扎上了小辫、穿上了裙子,而且小脸蛋上还擦上了胭脂、香粉,眉心之间还点了一颗美人痣;本来应该穿裙子、留小辫的小女孩,却剃了光头,穿了男装……而且父母还不断地为他们叫好:“哎呀,多漂亮、多可爱!”“噢,真神气,咱不光在外表上像个男孩子,而且要在各个方面都要超过男孩子!”这些糊涂父母的错误做法,使得本来正常的孩子,变得和一般孩子不同了,于是一个又一个柔弱的男孩和彪悍的女孩出现了。

案例一:

我的一个女学生是典型的“男人婆”,理一个男孩发型,穿的也是男孩服装,走路风风火火,说话高声大嗓,办事大大咧咧,完全没有女孩子的温柔和娴静。

一次我和她开玩笑,说她更像个男孩子,没想到她却激动地跳了起来,并且不无骄傲地对我说:“我本来就应该是个男孩,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多次做梦、算命都说我是个男孩,结果生下来却成了女孩,我爸妈不服气,就把我当男孩养。看,终于连老师都觉得我像个男孩了吧……”

看着她高兴的样子,我却在内心替她难过,替她糊涂的父母难过,糊涂的父母因为做梦和算命竟将可爱的女儿塑造成了“男人婆”,像这样的父母真是天下少有,而带给孩子的性别错位更是为孩子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案例二: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外语系有一个男生很出名。他出名的原因很特别,说话细声细气,走路轻盈飘逸,听说还喜欢跳《天鹅湖》——不是《天鹅湖》中的王子,而是小天鹅。据说在他小的时候曾被当成女孩培养,快上学了才“变回”男儿身。最让他出名的是:长相白净的他居然割了双眼皮,你想想在20多年前割双眼皮的男人能不出名吗?后来毕业了,他找了好几个对象都以失败告终。听说现在还是单身,还在寻觅,还听说他的老母亲为了他而悔恨不已。

案例三:

有位22岁的小伙子,因为家人急于给他找对象而4次自杀,均被家人发现才幸免于死,后来家人发现他写的绝命书:“我和××的青春……所以我自杀”时,才明白了他是个同性恋者。

他在家排行第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他的叔叔、伯伯家也全是清一色的男孩,所以他还未出世,父母就希望他是个女孩。出生后,给他取名叫“英子”,全按女孩模样打扮,教他蹲着小便、学干女孩的活,直到13岁升初中后,才恢复他的男儿面目。但他很不习惯,只要一回家就穿上花衣裙。从14岁开始,他喜欢接近外貌俊美、性格柔和的男同学。他曾对人说,接触这些男同学时,心里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喜爱感和舒适感。他曾萌发一种怪念头:说自己虽然形体是男而生性却为女,将来要做一个“会服侍男人的贤妻”,还时常会为所爱慕的男同学神魂颠倒,坐立不安。

参加工作后,他爱上了男同事刘某后,对其关怀备至,常以美食侍候之,乐于为刘某浆洗缝补,殷勤为其端茶倒水,和刘某同吃同喝,形影相随。只要刘某有一天没来上班,他就坐立不安,若有所失,下班后立即飞奔至刘家看望。当刘某与异性来往时,他感到难受,常常气愤不已责怪刘某太不应该。尔后他经常要求刘某与其同床共枕,并要求刘某抚摸亲吻他。亲人见状以为他是想找对象,急于为其寻觅一女朋友,他却以死相拒。(摘自《父母世界》)

从上述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一切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是错误的。

孩子幼儿时期是建立性别角色意识的重要时期,家长要让小孩子明确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在穿着打扮上、游戏方式上、玩具选择上、行为举止上,都要注意孩子的性别特征。要以社会文化所赋予男女的性别角色以及社会对孩子的期待来教育孩子,并反复强化孩子在这方面的意识,使孩子在学习、模仿和认同的过程中,将社会接受的性别角色成为孩子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标准,明白自己的性别角色。

但有的家长出于性别偏爱,或仅仅是为了给家庭生活增添一点“乐趣”,就违背孩子性别特征去抚养孩子,结果使孩子形成扭曲的性别角色意识。

男女有别天经地义:是男孩,就要把他培养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女孩,就应该把她培养成温柔可人的淑女。性别虽然是先天赋予的,但它也需要后天的强化和认定。所以,早期家庭教育应从性别认定开始,为了避免类似悲剧重演,我们必须强调:女孩莫当男孩养,男孩莫当女孩育!

P10-13

目录

序言

上篇

第一章 早期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开始

一、家庭教育从早从玩耍开始

二、家庭教育从亲情培养开始

三、家庭教育从性别认定开始

四、家庭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五、家庭教育从品质培养开始

六、家庭教育从才能发现开始

第二章 早期家庭教育中的若干个如何面对

一、如何面对胆小怕羞的孩子

二、如何面对任性倔强的孩子

三、如何面对活泼机灵的孩子

四、如何面对磨蹭迟缓的孩子

五、如何面对爱看电视的孩子

六、如何面对成绩波动大的孩子

七、如何面对爱说谎的孩子

八、如何面对多动贪玩的孩子

九、如何面对马虎粗心的孩子

十、如何面对经常闯祸的孩子

十一、如何面对偏科的孩子

十二、如何面对追星的孩子

第三章 如何和孩子一起度过快乐的童年

一、呵护孩子成长中的天真

二、多让孩子动手做事

三、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

四、正确看待孩子的玩耍和特长班

五、有关家庭作业的几个建议

第四章 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中学学业

一、成绩下降莫慌乱

二、正常交往莫阻拦

三、孩子隐私要保护

四、网络危险也重要

五、直面性问题,解除性神秘

六、看综合素质,别让成绩迷了眼

第五章 认识孩子、理解孩子

一、孩子最想要什么

二、孩子最喜欢的父母类型

三、孩子最反感父母的几种做法

四、孩子最怕听的几句话

五、批评孩子时要注意的几种技巧

第六章 认识自己、当好表率

一、自己是怎样的家长

二、中国家长的几大烦心事

三、让家长失去威信的几种行为

四、家庭教育中的几大误区

五、家庭教育中的几个不要

 

下篇

第七章 误区与启迪——失败、成功细细数

一、笨孩子的产生过程

二、跳级跳出的遗憾

三、棍棒之下出逆子

四、望子成龙的挽歌

五、都是金钱惹的祸

六、一个在读博士的成长之路

七、两个高考状元的产生过程

八、单亲家庭的教子良方

九、一个家长和几间学校的故事

十、一个好母亲胜过100个教师

第八章 观察与思考——案例背后的原因

一、家长的职责是什么

二、爸爸为什么比不过香港歌星

三、凭什么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未竞理想

四、小乖乖如何成了小囚犯

五、爱心为何结出了苦果子

六、神童的消失说明了什么

七、会做事与会学习哪个更加重要

八、能干父母为何养不出优秀儿女

九、宽厚父母为何养了个混账儿子

十、普通家庭的孩子为何更易成才

第九章 多彩的社会——多彩的教育

一、善与恶的教育都应该有

二、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应同时存在

三、苦难教育与激励教育不可缺少

四、教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五、教孩子学会表现、学会争取、学会理解、学会包容

六、教孩子学会感谢、学会道歉、学会独立、学会互助

第十章 家庭生命教育——一个严峻的现实

一、家庭生命教育的定义及现状

二、怎样进行家庭生命教育

第十一章 权威与民主——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难题

一、父为子纲的年代已经过去

二、平等对话是家庭教育新趋势

三、权威与民主——一组难解的习题

四、建立朋友关系——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第十二章 反省自己——家长要补的功课

一、为什么反省——因为现实太残酷

二、反省什么——从认识到方法,从目标到结果

三、反省之后怎么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四、好父母,好孩子——家庭教育的目标

附录:教育专家给年轻父母提出的30条建议

序言

《谁教坏了孩子》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多家报纸、杂志、网站连载、选载此书。后经修改,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又以“反思中国教育”为书名再版此书,使之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有的地方把它列为教师必读书籍,也有不少读者自发地在网上写书评、谈感受。还有许多读者写信或打电话给我,与我交流关于中国教育的问题。也有许多家长来信反映自己孩子的情况,向我咨询教育孩子的方法。还有朋友鼓励我再写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以谢读者,也有出版社编辑找我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石,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更早、更大、更持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随着父母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全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所有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

但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一方面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热情很高,家庭教育支出的比例加大;另一方面却是家长采用的家庭教育方法不恰当,手段不科学,不符合孩子的教育、成长规律,有些教育行为甚至是非常错误的。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调查发现: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和理论上可能并不缺乏,甚至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上却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有近70%的年轻家长为该怎么教育孩子发愁,很多家长甚至不知道究竟应怎样教育孩子。

上海这样一个(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尚且如此,那么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在广大的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就更多、更严重。在我进行的家庭教育问卷调查中也发现:有45%的家长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有80%的家长希望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得到帮助,有50 %以上的家长希望从教育理论上得到帮助,而几乎100%的家长希望有更加具体的教育案例,也好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解决家庭教育中所遇难题的方法和技巧,是千万家长迫切寻找的东西。所以,正视现实,直面困惑,提出对策,引领家长,是今天千万家庭的呼唤,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出于这样的思考,我走了多家书店,在书店我发现:现在的图书市场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比较多,也比较好。但是,他们列举的大多是“很成功”或“很失败”的“个别而极端”的例子,像哈佛女孩刘亦婷、剑桥男孩王超等。这些例子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但因其代表性有限,终究有所欠缺。广大家长热切盼望有一部反映普遍现象,切合普通家庭实际,能够对普通家庭的家庭教育有借鉴价值的书籍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准备,我想以自己掌握的一些普通家庭的教育案例为素材,以一个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身份。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广大的家长朋友聊一聊有关家庭教育的事情。希望广大的家长朋友能‘够通过这些具体而普通的案例,找出适合自己家庭实际的家庭教育方案,也算是作为教师的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内容推荐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石。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更早、更大、更持久。但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一方面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热情很高,家庭教育支出的比例加大;另一方面却是家庭教育的方法不恰当,手段不科学,不符合孩子的教育、成长规律,有些教育行为甚至是非常错误的。因此,正视现实,直面困惑,提出对策,引领家长,是今天千万家庭的呼唤,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作者以一个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跳出了诸如哈佛女孩,剑桥男孩所谓天才的精英培养模式,通过对二十多年教过的孩子的细致观察与思考,用聊天的方式讲述发生在我们周围一个个普通孩子身上的故事,详尽、细致地分析了各种不同性格,不同优缺点的孩子,并就家长与学校及孩子老师如何打交道,孩子是否跳级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案例及建议,为家长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家庭、学校联动的教育方案,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在轻松读完这本书的同时,您会发现:原来,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编辑推荐

每一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每一个孩子也都希望自己成功,但是,要培养好孩子,家长不仅要有爱心、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教育!中国孩子最想要什么,最喜欢的父母类型是哪些,最反感父母的做法是什么,最怕听到的几句话是什么?中国家长的几大烦心事又是什么,怎样解决……您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我们期望这本书能使您一册在手,教好孩子不犯愁;对症下药,轻松育儿不是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