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台梭利教育法(珍藏版)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作者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的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智慧,是引发西方教育革命的育儿法则。

它告诉读者:每个孩子都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开发这块处女地的人,是孩子自己!每个父母应尽早明白,孩子发展的主动权永远在孩子自己手中!

内容推荐

孩子是活生生的个体,父母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尊重。这种尊重就像与其他人交往一样,不随意干涉孩子,不过多干涉孩子,不粗暴地拒绝孩子,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个“儿童之家”,细心地观察孩子,耐心地等待,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和帮助。

目录

第一章 新生儿的秘密——人类生命成长的特殊规律

 1.新生儿最重要的工作

 2.新生儿的真正需要

 3.“精神胚胎”的发育

 4.儿童的心灵指引着成长

 5.与生俱来的学习天赋

 6.具有吸收力的心灵

 7.敏锐而热忱的观察者

 8.大脑及心智发育的关键期

 9.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第二章 儿童的敏感期——抓住儿童心智发展的最佳时机

 1.认识儿童的敏感期

 2.把握孩子敏感期的总原则

 3.秩序敏感期(0~4岁)

 4.感官敏感期(0~5岁)

 5.语言敏感期(0~6岁)

 6.动作敏感期(0~6岁)

 7.细节敏感期(1.5~4岁)

 8.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9.书写敏感期(3.5~4.5岁)

 10.阅读敏感期(4.5~5.5岁)

 11.文化敏感期(6~9岁)

第三章 感官教育——完善孩子的心理感觉

 1.感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2.感官教育的目的

 3.感官教育的注意事项

 4.触觉训练

 5.视觉训练

 6.色彩感知训练

 7.听觉训练

 8.“宁静”的课堂

 9.嗅觉和味觉训练

 10.立体感觉训练

 11.自由绘画

 12.艺术美感教育

第四章 日常生活教育——增强孩子的自主生存能力

 1.日常生活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2.作为“动物”的儿童

 3.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4.把运用手的权利还给孩子

 5.手工锻炼和技艺训练

 6.喜欢行走是儿童的天性

 7.在行走中走向独立

 8.去户外散步,带上孩子

 9.“儿童之家”的行走练习

 10.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11.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第五章 语言教育——书写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1.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2.训练发音与掌握词汇

 3.口语语法的学习

 4.拼字练习

 5.书写前的准备练习

 6.从拼字到主动书写

 7.阅读训练法

第六章 数学教育——数字敏感度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1.儿童追求准确的倾向

 2.数的概念

 3.简单加减法运算

 4.单位组合练习

第七章 自然文化教育——在大自然中汲取精神养分

 1.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2.参与园艺活动

 3.都市儿童的自然教育

 4.环保意识的培养

 5.世界是一张巨大的“字母表”

第八章 运动促健康——孩子身心均衡发展的基础

 1.身体的协调性来自运动

 2.运动促进心智的发展

 3.遵循身体发育规律安排锻炼内容

 4.平衡性和协调性的训练

 5.三种促进生理发育的体操

第九章 科学膳食——充足的营养让孩子更健康

 1.儿童饮食安排的总原则

 2.一日三餐的膳食分配

 3.0~3岁幼儿期的营养供给

 4.4~6岁幼儿期的营养供给

 5.培育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十章 独立即发展——孩子需要自由的活动空间

 1.儿重自由的内涵

 2.孩子有自主的选择倾向

 3.工作,健康成长的必需

 4.绝不擅自干涉孩子

 5.训练孩子独立能力

 6.行动造就独立的人格

 7.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

 8.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9.想像力与创造力

第十一章 纪律的自然建立——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工作

 1.纪律必须通过自由来实现

 2.发自孩子内心的“服从”

 3.奖励和惩罚绝非最佳方式

 4.纪律源自“自发的工作”

 5.教师和家长的任务

 6.正常的孩子具有自制力

第十二章 道德教育——培养孩子分辨善恶的“内部感官”

 1.组织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2.父母是孩子的观察对象

 3.分辨善恶的“内部感官”

 4.爱是儿童心智发展的核心

 5.善待孩子对成人的热爱

 6.发展孩子爱的天赋

第十三章 儿童心理健康——父母的自省与职责

 1.成年人对儿童的“专制”

 2.惩罚是对儿童权利的剥夺

 3.孩子“脾气暴躁”的病根

 4.儿童的占有欲与破坏欲

 5.贪食、厌食与儿童心理失衡

 6.孩子的尊严同样不可忽视

 7.儿童之家的“指导员”

 8.家庭里的“儿童之家”

 9.给为人父母者的建议

第十四章 性格的形成——如何让儿童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人

 1.儿童的性格发育特点

 2.性格的形成取决于儿童自己

 3.强壮型与弱小型性格偏离

 4.精神营养缺乏症

 5.儿童的社会生活同样重要

 6.成人必须学会控制自己

试读章节

5.儿童的社会生活同样重要

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只要把人根据年龄分隔开来,都是一件冷酷而不符合人性的事情。因为它会打断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使人与人之间无法互相学习。

绝大多数学校首先根据性别,然后根据年龄进行分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而且是很多罪恶的根源。这是一种人为的隔离,它会严重阻碍儿童社会感觉的发展。

在“儿童之家”,不同性别的孩子通常安排在一起。当然,把男孩和女孩安排在一起实际上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可以很好地进入不同的学校。年龄的不同才是最重要的。这一做法,使得“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之问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团队感。这种团队感是以一种高尚情感为基础,它能促进集体的团结。这个例子足以告诉我们,在儿童的情感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时,他们就会感觉到一种吸引。年龄大的孩子善待年龄小的孩子就是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相反,已经正常发展的孩子对待新来的孩子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已经适应的孩子的方式都是这种情况的具体体现。

在“儿童之家”,不同年龄的孩子经常互相帮助。年龄小的孩子会对年龄大的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且会要求年龄大的孩子解释一些东西。年龄大的孩子会为年龄小的孩子进行讲解。这种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5岁孩子的思想与一个3岁孩子的思想比我们成年人与3岁孩子的思想接近得多,学习起来也更为容易。在不同年龄孩子之间有一种交流与和谐,这种交流与和谐很难在成人与孩子之间发现。

对于一个3岁孩子来说,有很多事情老师不能向他们传授,而5岁的孩子却能轻而易举办到。3岁孩子和5岁孩子之问有一种自然的心理联系。一个3岁的孩子可能会对5岁孩子所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因为5岁孩子所做的事情与他们的能力相距不远。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就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或老师,令年纪小的孩子仰慕不已。

年龄小的孩子受年龄大的孩子的激发会模仿大孩子所做的事情。在其他类型的学校中,几乎所有孩子都处于同样的年龄,聪明一点儿的孩子可能可以教其他孩子,但几乎得不到老师的允许。这些较聪明的孩子惟一能做的就是,在不是很聪明的孩子回答不上老师问题时来替他们回答。结果是这些孩子的聪明引来了其他孩子的嫉妒。如果孩子之间有年龄差距就不会有嫉妒的情况出现。年龄小的孩子不会因为年龄大的孩子能够回答问题而感到羞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年龄小,将来肯定能够回答出这种问题。

在不同年龄的孩子之问有一种爱和敬仰的感觉存在,这是一种真正的兄弟之情。在现有的学校体系当中,升级的惟一办法就是竞争,但这却常常会引起嫉妒、怨恨和羞愧等感觉。这样孩子们就会变得自以为是,并且喜欢控制别人。相反,在“儿童之家”,年龄大的孩子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向年龄小的孩子提供保护。这样,一个班集体也就变得非常牢固。最后孩子们之间对互相的性格都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互相提供帮助。在现在这些学校的孩子们经常说“某某得了第一”或“某某最差”等等,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感情是不会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

年龄是儿童在环境中形成各种不同性格的重要因素。人们可能会担心,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为3岁的孩子进行讲解是否不利于儿童的成长。首先,他们并非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为年龄较小的孩子进行讲解上面。年龄较小的孩子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的自由还是很尊重的。其次,讲解行为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深入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年龄较大的孩子在给年龄较小的孩子进行讲解之前,必须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整理。因此他的这种讲解行为并非没有任何回报。

3~6岁孩子的教室并非完全与7~9岁孩子的教室分开。6岁的孩子仍然可以从高年级的孩子那里学到东西。在“儿童之家”,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墙只有成人的腰那么高,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跑到另一个教室,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互相进行交流。

每个孩子都有他固定的场所,但孩子们之间又不完全隔离开来。孩子们可以跑到其他教室学习新东西。一个3岁的孩子可能会发现一个9岁的孩子正在求解平方根。他可能会问那个9岁的孩子正在做什么。如果对得到的回答一点也不能够理解,他就会跑回自己的教室了。因为他们在那里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6岁的孩子可能对9岁孩子所做的事情稍有理解,他可能会在9岁孩子的身边多呆一会儿,学习一些东西。儿童们在教室之间自由行动可以使他们对不同年龄之间理解能力的不同有所了解。

儿童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他们年龄的增长,也依赖于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自由进行观察。理解年龄大的孩子所做的事情会给年龄小的孩子带来兴趣,而年龄大的孩子又乐于向年龄小的孩子教授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孩子们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之间通过互相学习达到了健康成长的目的。

通过对这些儿童的行为以及他们在自由气氛中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就会逐渐了解儿童的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也能了解这个社会的真正秘密。这些秘密非常微妙,我们必须从心理的角度进行仔细观察,观察它们,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类的本性。因此,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学校看做一个心理研究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适于常规意义上的研究,它是一个对儿童进行观察的实验室。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相互帮助和合作还能培养和加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的体系,每个人都在其中发挥他的功能,从现代法律的意义上讲就是每个人既履行他的义务,也在享有他的权利。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相互接触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建立起一种爱心,从而也建立了一种义务与权利的内在思维模式。也可以说,正是这种接触,使孩子们明白奉献和获取的真谛,因为孩子们能够在相互帮助中体会到友谊与快乐。显然,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内心获得快乐,都是令人向往的。

P237-239

序言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闻名遐迩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0—6岁儿童教育法及其整个教学体系,是在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实验和探索中逐步总结、完善起来的。她那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精辟理解,既为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场深远的革命,也用一种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让世人受益。

作为其教育方法的核心理念,无论是智力教育、感官教育,还是道德教育,蒙台梭利教育法都以尊重孩子自由的充分发展为基础,给予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相对于传统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主要有六大特点:

一、以人为本。不是像旧式教育那样,把个体当作某种被动的静止的物体来对待,采取填鸭式的教育,而是把个体还原为真实的活生生的人,充分重视每个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观察去发现孩子的本能需求。这种需求在蒙台梭利看来,就是一个人的内在潜力。

二、尊重自由。孩子既然作为一个个鲜活的、富有创造性潜质的个体,就理应受到尊重,给予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父母在其中的任务,只能是细心地观察,耐心地等待,然后适当地引导,决不能简单粗暴地干涉孩子的行为。

三、抓住孩子的“敏感期”。蒙台梭利强调,自出生之后到6岁之前,是孩子心智发育的关键期,它直接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会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敏感性,这种敏感性能够让孩子如同棉花吸收水分一般吸收外在世界的信息,包括各种图像、词汇、感觉等等,并形成一种智力结构,从而提高了孩子适应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蒙台梭利看来,这种敏感期现象也是幼儿“有吸收力的心灵”的一种表现。如果这一敏感期被错过,孩子在今后就必须花若干倍的努力才能做到相同的程度蒙台竣利希望父母重视这一关键时期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发现孩子关键期的来临。

四、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蒙台梭利看来,要保证孩子的自由活动不沦为散漫,而导向积极的、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方向,就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特别的“儿童之家”,在这里,孩子们被提供特别的物件,从而在玩耍的过程中满足了发展的本能需求,收获了知识和技能,丰富了感官能力,拓展了心智。

五、注重心灵教育。这种心灵教育与旧式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完全不同,所建立于其上的基础也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蒙台梭利的心灵教育是属于蒙台梭利教育法整个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孩子发展的本能需求得到满足,兴趣得到培养和拓展,感觉获得了各种训练,孩子的心灵教育在其中也就获得了实现。简言之,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心灵教育是孩子的一种自我教育。孩子的责任心、注意力、独立性、自信心等优秀品质,都是在这一训练中不知不觉培养起来的。而在旧式教育当中,心灵教育不是被忽视,就是缺乏真正的内涵,大多是死板僵硬的教条。

六、采取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不同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地方表现在教学方法上的灵活,它不是管束孩子,不是照本宣科,让孩子循规蹈矩地学习,而是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从日常生活入手,充分利用这一环境,自动自发地投入学习,既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感受到快乐,培养孩子内在的秩序感和纪律性。

值得一提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法虽然与人类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理论性较强,但其指导方法也同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它牢牢地建立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因而为阅读者提供的不只是具体操作或教育原则,还有整体的认识和方法论,它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完全按照它所说的去做,而是要我们从中有所领悟,从而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践。对于为人父母者,能够在实践中领会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真谛,进而在育儿过程中生发出新的认识和感受,也是本书最希望带给读者的核心价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7: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