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做人的准则,还是为人的心态,不管是交友的态度,还是说话的技巧,我们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书中找到先哲对这些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南怀瑾先生就像一个布道者,他把老子、庄子、孔子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一一讲来,趣味横生。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领略生活艺术,知晓生存之道。
其实这一切只是合乎法则而从心所欲,是尊重生命而彰显尊严,是大悟后的洒脱,是躁动后的宁静,是纷乱中的和谐,是十字路口的指南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听南怀瑾讲人生智慧全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宿春君//付志宏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论是做人的准则,还是为人的心态,不管是交友的态度,还是说话的技巧,我们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书中找到先哲对这些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南怀瑾先生就像一个布道者,他把老子、庄子、孔子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一一讲来,趣味横生。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领略生活艺术,知晓生存之道。 其实这一切只是合乎法则而从心所欲,是尊重生命而彰显尊严,是大悟后的洒脱,是躁动后的宁静,是纷乱中的和谐,是十字路口的指南针。 内容推荐 南怀瑾先生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华,西方哲学与诸子百家之智慧融合,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向你讲述人生大得大失间的成败智慧。 大师之言,字字珠玑;大师之语,意蕴无穷。平实的话语挥洒如诗,智慧的箴言豁达飘逸。本书仿佛一泓清水,清明透彻又无边无底。沉浸在国学大师思想的汪洋中,顿时渡光浮动,光华闪现,无价的瑰宝呈现在你我眼前。 目录 眼界决定成败 极高明而道中庸 眼界决定境界 李斯的老鼠哲学 往远处看,向平处行 成大事者以秒过,俗人只道一挥间 伪诈之人的小小世界 最忌平时记恨人,心无天下暗乾坤 君子务本而道自生 人品与地位的比例关系 唯大丈夫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跟孔子学谦卑 生死之盟与千里赴约 朗朗性情,宽宽度量 化奇巧为本真,归绚烂于平淡 最后的成功属于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陋巷箪食也逍遥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失意须隐忍,欲来要克制 心态是生活的晴雨表 身处泥泞,遥看满山花开 独木桥上,先让对面的人过来 心有劲,则力无穷 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赋心中永久的悔 心存孝义自感天 行孝宜趁早,莫等人去空悲切 大爱若汪洋,可纳无极 且止怨,且尊亲,可怜天下父母心 孝之以顺不如孝之以敬 能听三分唠叨,可做一等孝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变化万千处世经,做人才是最根本 被人误读的老子 何必学尾生 世界上最短的距离 耐得住寂寞的孔夫子 在舍得之间选择最佳人生路 曲到好处方为上 入门休问荣枯事,但看容颜便得知 百万短来三寸长 鸿雁传书一纸飘,兵卒未动战乱消 用三寸直打七寸 落地生根悔不能,当初不如不出声 寡言则过少,巧言则路多 壮士威武兮,不猛 雄辩不胜,大音希声 有朋自远方来 曲意示恩不如报之以直 借石攻玉的交友技巧 交友的分寸:亲如蜜而淡若水 难有是知己,得一必珍惜 多益少损的交友之道 当学孟之反 周而不比的灵活之法 拿什么来维持你,友情 相爱才是家,容忍为常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有缘人共度,共渡有缘人 人生最重要的一道选择题 爱情的夏天和婚姻的冬天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藏于笼中,不如放之穹庐 常聚感温馨,丝雨润人 用人之长与忘人之短 一个人与一群人的博弈 “双管齐下”的管理之道 管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多疑则散,豪爽则聚 做人常自省,为人敢担当 管仲的管理智慧 “原心”与“原迹”的评判标准 通行职场的智者法则 冯道:狼虎丛中也立身 谋略的成本问题 明哲保身的法宝:抱残守缺 中庸之道 得人心者得天下 和光同尘的充盈之道 六尺屋檐,八尺大汉低头过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谁是最患得患失的人 “吃亏“是福,于大舍处大得 得失如烟云 幸福是一种态度 命运的辩证法 一生都在祸福中 红颜易消逝,身养正气存 千古成败寸心知,一生得失 德天下者得天下 铁鞋踏破处,灯火阑珊中 生命中的坚持与放弃 成风浊雨,一生坦荡 丹青一世,泼墨人生 正义在可与不可之间 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 后记 试读章节 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著作《论语别裁》中斥责李斯所信奉的政治经济学不过是老鼠哲学而已。那什么是老鼠哲学呢?我们可以从《史记》里来看。 在《史记·李斯列传》卷首,有这么一段:“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合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人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日:‘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段话说的是上蔡人李斯当小吏时,看见厕所中的老鼠又小又瘦,见人仓皇而逃,十分可怜。而仓库中的老鼠又肥又大,看见人来,不但不走避,反而跟人瞪眼。于是悟出一个现实的道理来:原来又瘦又小见人就逃的老鼠,是无所依靠;而又肥又大见人不避的米仓老鼠,用南怀瑾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有所凭借的”。李斯说“在所自处耳”,他认为分别仅在此而已。 南怀瑾先生所谓“凭借”,就是有本事,有靠山,或有本钱的意思。李斯领悟到老鼠哲学之后,于是知道了“凭借”的好处。史书上说他因此而跟荀卿学帝王之术,而且看到“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就想去秦国谋职。可见当时他已经是很现实了。他辞别苟卿时说:“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这话就是李斯对自己老鼠哲学最经典最赤裸的表述,他的动机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因为自己太卑贱和穷困了,所以后来辞别荀卿辅佐秦始皇去了。 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李斯刚开始算是成功的,他生在乱世,出身一般,后来能位极人臣,确实不简单,他务实的一面,在他的仕途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这话足以说明李斯是如何激励自己的,他像一个朝圣者一样将他自己悟出来的理念,铭记在心,并且一步步地向着他所向往的地方去了。他从小吏到被任命为郎,从郎到长史,到后来的廷尉,直到最后的丞相,走得可谓平步青云。但是由于他自己走得太快,以至于收不住脚步,终为赵高所害,被诛于咸阳。《史记》中关于他父子抱头痛哭那一节,读来尤其令人神伤。在父子俩临刑的时候,李斯对儿子说:“此时要想和你牵黄犬出东门也不可能了。”父子相抱痛哭,其情感伤,以至于斯! 作为秦相,就不能一味信老鼠哲学,搞得自己鼠目寸光了。何以言之,让我们看看李斯做了些什么短视的事情吧。 一是杀害他的同窗韩非。说起韩非,秦王是比较佩服的。对《孤愤》和《五蠹》这样的文章,秦始皇的评价很高,说“太好了,如果我能见到此人,跟他交往,那真是死而无憾。”于是后来韩非到了秦国,关于灭六国的想法也可以说是韩非提的醒。只可惜韩非锋芒太露,我们没有见到他叱咤风云,就已经被老同学李斯进谗言害死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以韩非之才,加上李斯的务实,相信倘若李斯有蔺相如一般的包容心和大局观,秦朝就不至于毁在宦官赵高手里,而应该迅速强大,一统六国,历史也当重新改写。 二是建议焚书坑儒。传统上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讲仁义道德,但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焚书坑儒”恰恰就是由李斯首先提出的,他写了有名的《焚书议》,为秦始皇所接纳,于是全国范围内焚书活动大规模开展,把除《秦记》以外的书籍全部烧掉,造成了汉朝早期的文化荒芜。更为残忍的是,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就因为李斯的馊主意,在秦始皇的一道命令下,全部被活埋在咸阳。这不能不说是李斯一生最缺乏远见的行为。 后来,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斯居然伙同赵高逼死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结果好景不长,赵高作乱,几乎将赢氏一家杀尽,李斯一家亦连坐而死。因聪明位极人臣,最后竞落得如此下场,为何?只是境界不高而已。李斯为官只讲实惠,他信奉的政治经济学境界太低了。 世人常嘲笑五代的冯道,说他不知廉耻,为了荣华不断易主。也有人说他“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不管怎么说,生逢乱世能活到这样,那是相当厉害了。观其一生,冯道要是跟李斯一样,只是讲老鼠哲学,怕是很难玩转五代十国的政治。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看李斯的历史,意义就在于他用其一生给我们上了一课:老鼠哲学,害人不浅。 斯人已去,后人鉴之。 P6-8 序言 国学大师膏怀瑾先生曾亲笔题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日: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下联日: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口气非凡,但确非妄言。先生的一部全集,从说孔孟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到谈老庄的《老子他说》、《庄子讲记》,一直到佛和禅的一系列著作,洋洋洒洒,幽默风趣,见大智慧于浅显处,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讲得妙趣横生而不失厚重。南怀瑾先生以其丰富传奇的人生阅历及广博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了无数有志于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后辈学人。人们在他的著作里,在他的演讲中,都深深地感受到了其渊博的学识、儒雅的风度和幽默的谈吐。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但是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却像久旱过后的一场甘霖飘然洒向干枯的大地。让“浅阅读”时代的人们突然有种清新温润之感,在欣赏南怀瑾先生的风度和学识的同时,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习惯“言必称希腊”的某些人,也是一种洗礼。 飞速发展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事物,令人们对周围的一切,常常有一种应接不暇之感。人们不是在不经意间被潮流和流行风尚所吞没,成为没有思想的躯壳,就是在信息丛林中,变得无所适从,感到生命的彷徨和杂乱无章。 古人云:“云烟影里现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白性,方知情识是戈矛。”生命中的那些源自本真的东西,若隐若现,漂浮恍惚,看似伸手可及,但是却抓它不住。于是,我们在喧嚣中,把本应该体验的美好状态,悄然错过。一切都太快了,只有杂乱;一切都消失了,无迹可寻。生命本应该灿烂,可它却在表面的繁华中,渐渐落寞。人们极需要一种温婉,那种可以放一切归于平静的温婉。只有在那个时候,才是在面对真我。在与真我对话的过程中,才渐渐知道,原来一切是那么简单,幸福是那么简单,成功亦是那么简单。 南怀瑾先生以其卓然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语言技巧,讲经说法,读史悟道。把那种沉浸在先哲背后的智慧展现了出来,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些智慧深沉而清新,古朴而凝重。他用妙手轻轻拂动,将一切外饰都抹掉,于是我们看见了那些历久弥新的智慧光华和率真的生命哲学,以及在绚烂喧嚣中归于平淡的人生风景。著名诗人卞之琳先生写过这样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道风景,有人从生活中看到了满山的花开,有人却看到了满目的荒芜和泥泞。南怀瑾先生的智慧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参考标准,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正因为其有强大的包容性,我们才得以领悟先生智慧的海量无边和深远宽泛。 其实,无论是做人的准则,还是为人的心态,不管是交友的态度,还是说话的技巧,我们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书中找到先哲对这些问题的主张和看法。南怀瑾先生就像一个布道者,他把老子、庄子、孔子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一一讲来,趣味横生。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领略生活艺术,知晓生存之道。其实这一切只是合乎法则而从心所欲,是尊重生命而彰显尊严,是大悟后的洒脱,是躁动后的宁静,是纷乱中的和谐,是十字路口的指南针。 本书名日《听南怀瑾讲人生智慧全集》,其实不足以涵盖南怀瑾先生思想的全貌。由于编者功力有限,只能从南怀瑾先生智慧的语言中,寻找线索,加以发散,以书心得。行文拙劣处,难免给人以拾人牙慧的感觉,算是贻笑大方了,所以还请宽容的读者海涵。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体现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心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艳红、柳絮恒、赵一、赵红瑾、齐红霞、齐艳杰、陆晓飞、赵广娜、徐春艳、王非庶、李秀敏、王杰、张保文、李亚莉、何瑞欣、杜莉萍、李卫平、李敏、梁素娟、许庆元、姚迪雷、毛定娟、尹娜、王巧、杨婧、王娟娟、张艳芬、许长荣、王爱民、李琳、李伟楠、王鹏、罗华杰、武敬敏、甘艳河、阎妍妍、杨英、罗婷婷、李良婷、上官紫微、杨艳利、于海英、曹慧利、肖冬梅、张乃奎。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 本书名为《听南怀瑾讲人生智慧全集》,实际上凝结的智慧远远不止南怀瑾先生一家,书中引用的材料无一不是众多智慧的结晶,除了上面点到的人外,还有大量的作者为本书作出了贡献。为防挂一漏万,在此就不一一点名了,总之凡是对本书有贡献的人,我们都真诚地表示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