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匡民间歌舞,花鼓灯是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舞,是淮河文化在歌舞方面的集中体现,它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音乐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的民间舞蹈之一。自古及今,花鼓灯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在世界音乐舞蹈文化之林。二○○六年,花鼓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文化的瑰宝
——序《中国花鼓灯艺术》
再版的话
引言
第一编 花鼓灯艺术史
一、传说之谜
二、溯源
三、种子撒在人间
四、曲折的历程
五、新时代的崛起
第二编 花鼓灯艺术论
一、善的内容
情与爱
怨与愤
欢乐与戏谑
劳动与自然
民俗风情
二、美的形式
“凑起来”的灯班子
多姿多彩的角色
完整的程序和节目
翩跹的舞蹈
动人的诗乐
铿锵的锣鼓
翻飞的巾、扇、伞
熠熠红灯
三、反思与展望
简单的回顾
对“东方芭蕾”与“西方芭蕾”的思考
现实中的困惑
寻找未来的存在方式
第三编 花鼓灯艺术家
一、幽香的兰花
——记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大师冯国佩
二、一线委婉再芳华
——记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大师陈敬之
三、花鼓之魂
——记著名花鼓灯鼓乐演奏大师常春利
四、石猴神韵
——记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大师石金礼
五、“小白鞋”的风采
——记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大师郑九如
六、艺术长留人间
——记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大师田振启
七、玩花鼓灯的女强人
——记著名花鼓灯专家高倩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从花鼓灯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
附录三 花鼓灯
(电视文学剧本)
附录四 好一个花鼓灯
(大型歌舞诗·多媒体文学剧本)
附录五花鼓灯灯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