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广播媒体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悟。在她认为,爱,是一趟单身旅途。因此,本书中所收录的三十个故事,就是三十条独行的路线。
本书语言通俗生动,故事富含人生哲理,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再让你孤单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惠子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广播媒体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悟。在她认为,爱,是一趟单身旅途。因此,本书中所收录的三十个故事,就是三十条独行的路线。 本书语言通俗生动,故事富含人生哲理,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爱,是一趟单身旅途。三十个故事,三十条独行的路线。 惠子,南京知名DJ,曾用声音陪伴许多人度过午夜。继《礼物》之后,奉上她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悟,只为了,不再让你孤单。 目录 序 不再让你孤单 廉价的情人草 夜未央 黑色打火机 灯心绒的爱情 有时爱情永垂不朽 建设 开在悬崖的爱情花 盲爱 十年一梦 四年 错过 你是我的温柔 那一年,少年吟唱过 花开时节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铮铮古琴 香水 紫 错时光 温暖你的心跳 《情书》情 借书 如何说再见 茶叶蛋 柠檬 水蓝色 传说 一种叫做中南海的香烟 巧克力不是甜的 肩膀 跋 试读章节 不再让你孤单 那是她二十五岁生命中最低谷的一段时光。她在一座城市的电台小有名气,节目在每天凌晨,对着话筒自言自语。白天蒙头大睡。在一间小黑屋里,即使窗外阳光灿烂,她也如同隔绝于世的吸血鬼般生活着。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五年毫无变化。 她热爱写字。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书写了一本长篇小说,每一个细节都亲历亲为,咬牙抵抗着所有的压力,除了给自己打气之外,她只能依靠精神科医生开出的各种抗焦虑抑郁的药物勉强度日。她从不对任何人诉苦:她的精神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 甚至每天晚上在热线里,她还要帮助那座城市里各种各样有困惑的人群。每一个下班后的清晨,躲进自己的小黑屋里时,她都觉得:终于又熬过一天了。 那年春天,她的小说如期出版,深受听众爱戴的她在那座城市的签售获得空前成功。但是她并不快乐,为了这本书,她已经完全用尽了全部的力气,白头发医生劝说她:姑娘,你还是住院接受治疗吧。 在京城的媒体圈子里,她有许多精神上时时给她鼓励的好朋友。有个大哥哥对她说:我的电话二十四小时为你开着,想哭的时候随时给我打电话。后来,这个在媒体界极有名声的哥哥在自己的博客上为她和她的新书写了一篇文章。替她宣传新书的同时,愤愤不平讲述了一些她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辛酸苦难。 几千公里外的他看到了这篇文章。似乎出于悲悯之心,他邮购了她的小说,加了她的MSN,每天等她凌晨下班时问候晚安,他发信息问她:你需要我帮你点什么吗? 只这一句话,在直播室里高烧三十九度已经发不出声音的她,泣不成声。 再后来,他没有任何征兆的,飞去她的城市看望她。那个下午,她刚刚从医院出来,手里拿着医生强制住院的诊断报告书,站在路边不知该往哪个路口走去。这个时候,电话响了,那端清脆的男声说:傻瓜,转来看你了。 就在一个咖啡店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看上去苍白憔悴的她,看见一个穿白衬衣,头发短短的男人冲自己挥挥手,完全不似第一次见面的生人,却好像多年的老友一般。也没有太多的话语,她只说,晚上我要去给台长请假。他淡淡说:你昨天在短信里和我说了,所以我今天专程飞过来陪你。 那个晚上,他在她办公区最角落的位置等足两个小时。他看到那张不大的桌子上到处堆放着节目资料,书籍,以及各种各样的药瓶。还有她的新书,白色的封面,素雅大方,一如她的人。 她从台长办公室回来之后对他说:台长给了我半年的假期。让我调理身体和精神。你真是我的福星,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获得这样长时间的假期。 送他回酒店的时候,她礼节性地给他一个拥抱:谢谢你来看望我。然后看着他,展开了第一个微笑。 嘿,就好像琼瑶言情戏里一样,天空中忽然飘散出丝丝细雨来…… 第二天,她便在MSN上阻止了他。她不是愚钝到没有知觉的人。她清晰感觉到自己冰冷的心因为这个陌生男人的出现而渐渐有了一点温度。但是多少年来,她习惯了所有的问题都自己解决,她不认为他可以帮助她,她也能看出对方眼睛里那清晰可见的好感。但,那是一个无辜的人,她不想自己已经够多的麻烦事里再加入感情的困惑。 他很疑惑。拼命给她打电话发短信,她不回信,也不接电话。不做任何的解释和说明。但她散落在各大城市的专栏文字出卖了她。她很克制地写:有时候,不见就是不散,不得到就是永远不会失去。她有一种预感,他会看到这些文字。 果然,他的邮件迅速到了:虽说不见就是不散,不得到就永远不会失去,但是这样的不散,是恒久而又快乐的么?这样的不失去,是有意义的么?我所想的,只是希望无论你是快乐着,还是痛苦着,我希望我能在那里陪着你,即使我什么也做不了。因为,在我们相见的那一刻,我就再不是你生命中一个无辜的人了 她还是没有回信。但是内心踏实了一点。她认为自己已经做出了解释。她觉得对方应该明白自己已经承受不起任何的打击,她甚至真的希望,他可以“放过”自己。但是没有,三天之后,他又一次飞抵她的城市。当她看到他的那一瞬间,她居然笑了。两个人就在众目睽睽下紧紧拥抱,没有说一句话。 她带他去自己在这个城市最喜欢的马路,坐在马路边轻轻诉说这些年来独自承受风浪的艰难和心酸,语调很轻,甚至听不出是在抱怨,好像讲述别人的故事一般。最后,她看着他:你接近我,有什么目的,你是要追求我么? 他愣了,没有想到这个女孩子会问得如此直接。他想了想,很老实地回答:我也一直在寻找生命中对的那杯茶,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一次,我似乎找到了。 她笑:小心尝到毒药。 这一次他离开之后,她主动联系了他。告诉他自己已经决定上路。因为是佛教徒的缘故,她决定带着医生开的药物,然后先去远方的寺庙求得心灵上的宁静。她说:我有很多千疮百孔的过去,我不会给你幸福的,你认错人了。 他迅速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第三次飞到她的城市,风尘仆仆带着行李,只有一句话:我要陪在你身边,无论你去哪里,我都不会再让你一个人孤零零地独自承受。 再后来的几个月,他陪着她走遍了半个中国的寺庙。路途艰辛险阻。经常遇到泥石流和塌方,他总是把身上的外套脱给她,每天上了闹钟提醒她吃药,情绪崩溃的夜里她会歇斯底里地号哭不已,他就把她揽进怀里,轻轻抚摸她的后背,一直到她安静下来沉沉睡去。就如同他当初在邮件里对她说的那样:无论有多艰难,我希望将来一切过去之后回头看,可以很骄傲地说,那段路,是我们一起走过来的。 八月,她的二十六岁生日,他陪她去看中国最好的海,在南海观音下,他对她说:我没有生日礼物给你,也没有蛋糕,更没有戒指,但是我想在佛祖面前向你求婚。求你做我的妻子,我不能想象如果再让你一个人孤零零面对风浪的场景,那样,我也无法继续生命,所以,请你嫁给我,让我们一起陪着对方,不再孤单。 她没有说话,转过头去看海,足足五分钟,然后回过头在海风里看着他回答:好。 声音还是很轻,却异常坚定, 再后来他陪着她第四次去她生活漂泊了七年的城市。回台里发喜糖。辞职。她义无反顾合弃了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跟随他回到他的城市。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每天为他煮饭、洗衣服,安心在家读书、写作。他为她请来最好的中医调理身体,她的抑郁症得到非常良好的医治,她所有的朋友都欣慰不已。 她一直想为他写点什么,但是每次落笔,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于是她只好自嘲说:用心灵感受的东西,用笔是写不出来的。 她后来还觉得,这段故事太过匪夷所思,写出来也没有人相信。就好像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人,每个人都大叫: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事情么?那个当初在博客上介绍她的小说的媒体哥哥,也觉得讶异,他哪里会料到,自己的一篇文章,会成就一段佳话。 其实,世界上是有这样的事情的。因为那个她,就是我。那本使得我们相识的小说,是我的第一本长篇作品,书名叫做《礼物》。在那本小说里,我借女主人公口说:冥冥之中我总是觉得会在某一个地方遇到一个眼睛里没有灰尘的男人,我们会一起在星空下歌唱。我们是彼此最好的礼物…… 后来,我就真的遇到了他。就是我现在的丈夫。一个经历千山万水,内心却纯洁如婴的男人。 嫁给他的日子,是他的生日。他说,我就是他最好的礼物。所以,我只能这样简单地用一种几乎平铺直叙的方式写下这个故事的简单经过。以此作为送给他的结婚礼物。并且从此之后慢慢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童话一般神奇的爱情故事。 我还是喜欢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局: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其实,灰姑娘也一样可以。 P2-7 序言 在我的印象中,惠子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她有北方女孩具有的豪爽,也有南方女孩那种柔弱,她用一种无所谓的方式来掩饰内心的敏感。和很多文艺青年一样,她喜欢看书,看电影,听音乐,她着迷许巍,然后用她的敏感来解读这些作品,再变成节目,通过电波传到听众心中。 我一直觉得,一个内心敏感之人,不该再去体验那些能引起人们敏感的东西,这样的体验往往会放大内心中某些不好的一面,并变成心魔,常常挥之不去。但事实上是,恰恰是这些东西在支撑着无数女孩去营造一个梦,在梦里会变得不再孤单。心磨会变成一个伴侣,在人们孤单的时候伴着你、折磨你。 最初,我觉得惠子跟我认识的大多数女孩一样没有什么不同之处,我把这类女孩称之为“二文青年”(文学青年和文艺青年),二文男青年的特征是,他们常常把获取的文艺知识变成话语权;二文女青年而是尽可能用这些文艺给养放大自己的性格的某一面,甚至去扭曲性格的某一面。 惠子是个主持人,她主持一档《惠声惠色》节目,这让她跟很多文艺女青年不同的是,她拥有话语权,她喜欢坐在麦克风前跟听众交流她的心灵体验,不管是一本书还是一部电影或是一首歌。不论在哪一座城市,当你打开收音机,都会听到类似的节目,一个女主持人用性感的声音安慰城市中无数不安的孤魂。每当夜深人静,惠子做的事情就是这个。 每次出差去南京,我都会见惠子,每次似乎都是一样,匆匆忙忙之中,大家吃一顿不太踏实的饭,每当大家兴致来的时候,惠子都会站起告辞:我要上节目去了。然后她的身影便消失在夜色中。 在我印象中,我跟惠子很少能坐下好好聊聊天,不过我也慢慢了解到,她是一个很执著的女孩,她希望每次面对听众的时候都不会让他们失望,她希望自己的节目能做得更好,她喜欢自己的声音在空中飘荡的感觉。但长期昼夜颠倒的生活和单位工作环境的恶劣让惠子患上了抑郁症。 那时,从惠子的眼里我能看到更多的是无助,她瘦小的身体渐渐无法支撑外忧内患对她的摧残。当惠子消失在南京某一条街的尽头,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这个城市不属于她,在繁华的街上,更加衬托出她的孤单,甚至,那些听众也不属于她,因为惠子还没有找到一个属于她的支撑点。对很多女孩来说,真正的支撑点不是那些填补精神层面的文艺,而是情感的归宿。 惠子说:我一直相信爱情。没有爱情的惠子必定是孤单的。而没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让她更加无助。在抑郁症的日子里,惠子已经到了无法用药物控制的阶段。也就是在此时,她要出版一本书。我当时有些不解,身体到了透支的状态还要做这么多事,得不偿失。当时我劝惠子,不要着急,先把病养好。但是她没有听任何人的劝说。 她的长篇小说《礼物》后来还是出来了。对很多人来说,出书,多是了却一桩心事,既不能证明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惠子改变了自己。 出于对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我在博客上介绍了惠子和她的这本《礼物》,当时我的想法是,赶紧让她把这件事做完,然后好踏踏实实治病。我劝她赶紧辞职,这样下去就完蛋了。 我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帮助让惠子找到了归宿。一个远在另一座城市的男人,看到了卖书的信息之后,跟惠子联系,进而“得寸进尺”向惠子求爱,再进而,他们相爱了,再再进而,他们结婚了。现在,惠子已经要当妈妈了。 惠子的故事是网络时代很典型的例子,以前我只是听到人们这么说,两个人通过网络媒介发生了一段传奇,但是让我彻头彻尾看到整个故事发生的全程还是第一次。现在回想起来,它是奇特的,当因抑郁症服药而变得面无血色、消瘦得几乎皮包骨、眼里充满绝望的惠子因为这个男人的滋养而渐渐恢复体重、面色红润并且扔掉了那些小药丸的过程,我突然有种宿命感。也许人生来都是孤单的,但是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必定会有个人在等着你,如果你幸运,你就能遇到他,然后你就不再孤单了。 对吧?惠子。 千小峰 后记 当我在电脑上最后一次修改完《不再让你孤单》这本小书里的每一篇文章时,已经是冬天了。然而广州的冬天在我这个“寒带植物”看来,只是深秋。这个城市,从这个冬天开始,正式成为了我的家。真正意义上的家。 多少年漂泊流浪,甚至是居无定所的生活,终于结束了。从此之后,我将不再孤单。这和气候无关,这种温暖,来自我心。 《不再让你孤单》是我的第二本作品。二十几个小故事,有的是听说的,有的是完全灵感所至,有的内容里,大概只有很少的人能看出端倪,那是一个个小秘密。藏在我渐行渐远的轻狂少年里。 2007年4月我出版了生平第一本长篇小说《礼物》,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或者我应该相信冥冥之中,一切是早已注定。关于这个故事,在开篇《不再让你孤单》里,已经写得足够明白,不再赘述。 而这一本小书的出版,是另外一种交代。对自己青葱岁月的总结也好,对“小女人”文字的偏好也罢,都仅仅是一个“过去式”。我只能说,喜欢书写的我,内心交织着对这些陋字的喜爱和羞隗,很是挣扎。 就好像去参加一个颁奖晚会,在台上总是会列出一长串的感谢名单。 要谢谢的第一个人,是为我作序的,现如今正式成为我“契哥”的王小峰。在2007年春天很灰暗的一段路程中,他始终站在我的身后,更无意成为我的媒人。这份恩情,大概只有我用“好好生活”来回报吧。 还有为我策划编辑这本书的姐姐,某种程度上,她是我的“树洞”。以及为这些文字拍摄图片的朋友们。因为我的坚持,这本小书才得以在最快的时间里出版。大家偏爱我这个任性的破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为此,我也总是深感忐忑。 最后要谢谢的,是我的丈夫。他在我抑郁症最重的时候出现在我的生活里,陪伴我左右,不离不弃。并且教会我如何学习真正去爱,去宽容。谢谢你的懂得,没有你,我的生活将不是这样。现在我很幸福,而且,不再孤单。 只希望,这本小书,能让阅读到的人,都相信,一定会有那样一个人,等在某个角落,会在某日出现,让你们彼此相互依偎取暖,不再孤单。 我是那样矫情,我永远相信爱情的存在。并且相信爱情中的孤单,也是不孤单的某种形式。 惠子 2007—11—28广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