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亲圪蛋(附光盘唱开花调的人们)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作者 刘红庆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第一部论述20世纪左权音乐舞蹈流变的专著,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可把它看做是一种对左权文化精神的解读。边地文化的漫长渗透、流民文化的缓慢参与、抗战文化的强力刺激、精英文化的更迭辐射与商业文化的淡泊无为,左权人在民风民俗的互动交融中共同塑造了草根性、游戏性、顺民性的音乐传统。在文中,作者使用了两个隐喻:“亲圪蛋”象征太行民间艺术的灵魂和核心,是所有的左权人的别称;而“开花调”,则代表着整个左权音乐(包括开花调、大腔、抗战民歌、小花戏及早先统称的其他“辽州小调”等)。《亲圪蛋——唱“开花调”的人们》在“天地方圆”的简洁结构中,用文化分析和多位音乐人的故事,编织着左权音乐百年变迁的历史进程。

内容推荐

坐落在山西河北交界处太行山腹地的左权县,是抗日名将左权将军的热血染红的土地。在这片沃土上,流传了千百年的民歌、舞动了干百年的小花戏,传承着太行人的血脉,滋养着太行人的精神,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每一个人只要上太行,都会深深地为这里的民间艺术所折服!

目录

序一

序二

天 “亲圪蛋”为什么要唱“开花调”?

 一 边地,遥远牧歌的绝响

 二 流民,唱着逃荒歌进山来

 三 抗战,激活了沉寂千年的太行

 四 精英,勾连起山里与山外

 五 商业,与“开花调”无关

地 唱“开花调”的“亲圪蛋”可爱不?

 一 草根性:直抒胸臆的而非养性情的

 二 游戏性:自娱自乐的而非职业化的

 三 顺民性:图解政策的而非批判性的

方 哪个“亲圪蛋”火了“开花调”?

 一 奠定江山基业:“圣手”皇甫束玉

 二 创造划时代辉煌:“巨星”刘改鱼

 三 起舞动神州:“花戏之珠”李明珍

圆 “亲圪蛋”要把“开花调”唱下去!

 一 迷失了本土自觉:主流后的尴尬

 二 民歌复兴的号手:“歌王”石占明

 三 草根文化的最爱:“行者”刘红权

结语 蓦然回首,风致却在乱石野草深深处

附录 光盘目录与歌词

后记

试读章节

能歌善舞的“亲圪蛋”,唱着直抒胸臆的“开花调”,在汉民族大家庭里有些出格。他们为什么不像别人一样“内敛”?“亲圪蛋”的野性的血脉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为什么会演唱句句打动人心的“开花调”?

于是,我开始了一次寻找……

一 边地,遥远牧歌的绝响

学者葛剑雄说过:“由于山西处于传统的华夏(汉)与非华夏相交的区域,也由于山西的地形地势在华北和全中国所拥有的战略地位,山西移民史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大量内迁的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以山西为归宿,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而且绝大多数最终融合于汉族。举凡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少数民族,如狄、戎、胡、匈奴、越、羌、鲜卑、羯、氐、丁零、高车、柔然、高丽、奚、西域诸族、突厥、回纥、沙陀、党项、契丹、渤海、女真、蒙古族,都曾迁入山西,有的就是在山西与汉民族融为一体的。今天的山西人如果追根溯源,完全可能远及蒙古高原、中亚草原、咸海之滨、恒河流域。一是每当分裂或战乱时期,山西往往成为北部中国的战略要地或政治重心,因而既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也成为大批难民的庇护所。”

安介生的《山西移民史》这样写道:“依据古文献资料,华夏族的祖先首先是在晋南地区开拓、开发的。这一地区开始了农业文明的建设,而四周地区则是所谓‘戎狄’之人的家园。西周初年,戎狄所建立的小国与姬姓诸国并没有多少质的区别,就国力而言,姬姓国家往往受到戎狄之国的严重威胁。”

《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日唐叔虞。”周武王的时代是公元前11世纪,距今大约3000多年。

唐叔虞受封之前,在今天晋东南就已有一个古老的小国叫“黎”,也就是今天的黎城县。换句话说,3000多年前,距今天“亲圪蛋”们生活的左权县只有36公里的地方,是一个与周王朝对峙的小国家。那时候的左权县究竟发生过些什么?现在无从知道。

《尚书·西伯勘黎》记载了周文王讨伐黎国的事情。后来,古黎国被赤狄潞氏所灭。赤狄从晋南退出后逐渐向晋中与晋东南转移。到晋景公四年,即公元前596年,距今2600多年,晋国军队向赤狄发起全面进攻。《左传》记载:“(七月)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左权文化志》279页记载:“公元前627年,晋国大夫先轸与狄人战于萁,死后葬在今天河南村后的山冈上。”金代刺史赵扬曾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狄人怜之,归其元,面如生。”先轸与狄交火,是不是就是在今天的河南村一带?

在这一场近在咫尺的战争中,“亲圪蛋”的祖先遭受了怎样的血与火的洗礼?经历了2600多年的风雨,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当年的情景。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正统的“华夏”文化的概念里,“狄”是少数民族,并且很可能是狩猎的民族,而非有农耕文化传统的民族。“亲圪蛋”处在太行山之巅,远离“华夏”的正宗,他们很可能经受过“狄”的占领,他们就有可能是多民族杂居的后裔。

在“狄”消失后的2000多年漫长的年代里,“亲圪蛋”依旧处在吸纳少数民族文化的区域中。左权文物中,出现在距今约1500年的大批释迦像,是佛教东传的证明。同一时期修凿的高欢云洞,有少数民族的纹饰。

专家有力地论证过:汉族是一个既不善歌也不善舞的民族,而左权县民间形态里恰恰是以能歌善舞而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晋语系,与晋北方言一致。而左权方言与晋北、晋中方言有较大差异,可是有几次我发现某一种内蒙古方言与左权方言惊人的相似。我没有去比较研究两地的方言,但是我猜想:会不会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个什么部落与“亲圪蛋”属于同一祖先的后代,以致遗留给我们相似的语言表达习惯?

《左权文化志》记载的史前文化遗址有两处,即“城北文化遗址”和“马家坪(黄龙洞)文化遗址”。这证明早在八九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亲圪蛋”今天居住的土地上生息,磨制石器,制造陶器,开始了农业和畜牧业。他们与后来流浪而来的其他民族,不管是狩猎的,还是游牧的,谁真正成了今天左权人的先祖?或者说是两者的不断交锋与融合,繁衍出今天的左权人?那么谁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主导性作用?“亲圪蛋”的方言可以为我们研究先民的迁徙之路提供怎样的信息?

二 流民,唱着逃荒歌进山来

一般的概念,以为生活在山西境内的左权人是属于黄河流域的,这显然是一个错觉。事实上漳河水最终流入了海河,“亲圪蛋”生活在海河流域。虽然海河与黄河一样令他们陌生,但是他们身边的河流还是弃他们而去,汩汩然投进了海河的怀抱。无论黄河还是海河,离“亲圪蛋”都太遥远,因为“亲圪蛋”在高处,“亲圪蛋”雄踞在太行之巅。

老实说,漳河还算是温驯的河流,尽管《西门豹治邺》说的也是与漳河有关的事,但那是发生在河北省临漳县的,漳河到了那里才凶暴起来,于是邺地的人才有“为河伯娶妇”这样有伤人道的恶俗。而左权县境内的漳河,千百年来泽被这块土地上的生灵,是所有左权人的母亲河,应该受到“亲圪蛋”们的尊重。

《左权县志·自然灾害》里记载了300多年来漳河暴涨造成的12次灾害,其中1963年8月的那次,被描述为百年不遇的大灾难,但是也是所有记载中最大的一次水患,冲没土地30000亩,17人遇难。300多年了,我们的漳河就暴怒了这么一次。关于这条河流的负面记录就这么一些,因此,漳河在我们这样的地形中盘桓,对我们来说,利远大于弊。

我们这块土地上的其他自然灾害也不多,最令人恐怖的地震,震级均不大,最高的记录是4.3级。

当然我们也有极其沉痛的记录。距今126年的光绪三年,太行大旱,死亡、外逃近50000人。清朝王基正有《辽州荒年记》,是所有关于这块土地的文字中,最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记载了:

数月之间,始而鬻物,继而鬻人。贩人贩物之夫遍城乡。妻子分离呼号之情,真有不堪名状者。穷乡僻壤,孤庙山庄之间,多被盗致命,甚有啖其肉而爨其骨者。时米价三千文。……街市、道途、沟壑,尸横遍野……城外作数坑,令乡保抗以纳焉。然坑者少而曝者多,至人畜食其肉,白骨露于天,伤心惨目,城乡皆是。

在这篇字字血泪的长文结束的时候,王基正分析了灾难与左权地理位置的关系。他说:

州之较苦于他乡者,盖以州地瘠民贫,本鲜盖藏,又男少贸易,女不纺织,无论贫富,均依田地度日。况兼之邻境多人稠地狭,州地广人稀。有年,则邻境资食于我州;无年,我州不能借食于邻境。

我们这里地广人稀,虽不富裕,但是天灾人祸少。早在王基正的年代,河北、河南向这里逃亡的人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现象。

方言规律也为河北移民现象提供了旁证。王希哲的《左权方言志》写道:“在(左权)西部与榆社相邻的川口、柳林等乡没有发现榆社的语言特点,但东南部与河北省相邻的几个乡,已可以感到方言渐变的迹象。”

可能的事实是,左权西部的大山,与晋文化的核心区形成了天然的障碍,那里“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也看不起这里的土地。但是东南部由于河流冲击成的河谷便于交通,所以左权形成了向河北、河南多灾难区域人民开放的后方基地。一旦河北、河南发生灾荒、兵乱,幽深的太行山坳肯定是他们最可信赖的栖息地。  在左权县的南乡、东乡,甚至北乡,有大量以河北、河南难民为主构成的村庄。据说县城南街村,也聚居了大量的河北难民。著名民歌手刘改鱼就是河北逃荒过来的难民的后代,而她成了左权民歌的最杰出的代表。

“忍辱负重”应该是流民性格的特点,他们逃荒而来,不敢与当地人争利,在夹缝中求生存,容易满足,同时乞求稳定,怕流离,苟安;还有就是不服气,想翻身。这样的流民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左权人性格的形成,影响了左权文化的形成?

P8-15

序言

红庆多次表示过他要做我的研究生。一次,他又说这事,我开玩笑说:“你当我的老师好不好?”

我不知道这话是伤害了他的自尊还是激励了他的骄傲,反正从此他不再说做我研究生的事。

不久,他便把这本书稿给我,俨然是给我一本教材了。

阅读本书,仿佛红庆又带我回到了他的洋溢着无穷“开花调”的太行山,现实的辽阔,历史的深邃,都带着温暖,都带着苦涩。它比“貌似”教材的许多著作可看,可亲,可信……

2008年春节

后记

此时此刻,母亲已经在太行山乡间的土地里长眠了半年多的时间。半年来,每当日暮时分,我会情不自禁地走到电话机的旁边,想像过去几年来一样,拿起话筒和母亲说说话。当手碰到话筒的时候,我才意识这已经不可能了,泪水不由自主地淌满两腮……

此时此刻,弟弟在太行山乡下游走,唱着或快慰或凄凉的歌,深一脚,浅一脚。他依旧固执地要一个人生活,对我的软硬兼施诱他成家的计谋一概不理。中秋节我回家请最亲近的一群人吃饭,数百元的账单,弟弟一定由他结,他说:“我有钱,我花,我高兴……”

此时此刻,妻子和女儿还在梦乡……

此时此刻,我的教父田青先生度过了好久以来在北京家中的第一个夜晚,这个早晨,在久违北京之后,他看到了自家窗棂上的第一缕阳光。他在鸭绿江边上休整多日,昨夜刚刚回来。我惦记他,我希望上午与他见面。

此时此刻,放弃原有主张,写下“亲圪蛋”三个字的90岁的皇甫束玉老人,一定已经写完了每天必在凌晨起来写的日记,然后在自己家面积不大的地上,活动了一下腰肢。太原的刘改鱼老师一定被她的小狗唤醒,榆次的李明珍老师也应该起来练功了。占明在北京吗?他是否知道由他的故事编成的电影《有了心事你慢慢来》今天起放映?

此时此刻,为本书提供了图片的我老师和朋友们都好吗?王天贵老师身体恢复得怎样?王宁兄与美国的JEO是否还一起向往太行?一江晚霞、王宪伟、程七贞、曹维峰、张志强、任俊文是否会在太行小城的街上相遇?赵亚利是不是又奔赴在到乡下采访的路上?

此时此刻,邀请我回到自己母校——晋中师专(今名晋中学院)讲授民歌课程的邓明老师、姚振华老师也一定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我2006年完成本书的写作,2007年他们为本书内容与音乐学学生创造了见面的机会。2008年秋,姚振华老师继续把我拉回榆次讲课,此时此刻,不少学生一定会问:间断了的民歌课,什么时候还上?姚振华老师还把我的课推荐给山西中北大学音乐系系主任王燕平老师、山西师范大学音乐系系主任赵富平老师,他们盛情邀请我去他们学校做客,其实也是音乐人对“亲圪蛋”的一种眷恋。

此时此刻,为本书奔走的刘志义社长也应该接受我的感谢。此时此刻,为“亲圪蛋”细微处悉心打扮的刘玉林编辑,又在催促我的这篇后记了。

此时此刻,是2008年10月17日的早晨,8点零5分,我在北京家中,心怀感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