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近代建筑史》的姊妹篇,是《北京近代建筑史》的增订版、普及版。本书借助671幅相关图照。以图说的形式对北京近代建筑在其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四种建筑样式的演变进行形象化的表述,有助于读者对北京近代建筑历史有直观的认识。
本书综合了作者多年关于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成果,是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通俗易懂的著作,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人员借鉴历史,从事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有指导作用;对文物保护部门和开发单位保护与再利用历史建筑、如何使近代遗产成为现代资源具参考价值,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既可作为建筑历史研究资料、高等院校相关历史学科教学参考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北京建筑演进和城市变迁的图示指南。
第1章 1305年:基督教堂建筑在北京出现
第2章 1759年:“西洋楼”在北京建成
第3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北京的“西洋楼式”建筑
第4章 十七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基督教堂建筑在北京三百年
第5章 二十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一——东交民巷使馆区沿革及使馆建筑
第6章 二十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二——东交民巷使馆区其他建筑
第7章 二十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三——清末官厅
第8章 二十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四——清末教会学校
第9章 二十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五——清末新式学校
第10章 二十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风”建筑之六——清末铁路建筑
第11章 二十世纪初年:北京的“洋飞”建筑之七——清末公共及工业等建筑
第12章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北京的“洋飞”建筑之八——王府井大街和东安市场
第13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的“洋飞”建筑之九——民国办公及商业金融建筑
第14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的“洋飞”建筑之十——民国工业及其他建筑
第15章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北京的城市改造之一——改造正阳门瓮城和展修京都环城铁路
第16章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北京的城市改造之二——民国新市区规划
第17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的“洋风”建筑之延续——中国建筑师作品
第18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的“传统复兴式”建筑
第19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京的“传统主义新建筑”——世界现代建筑潮流影响北京
参考文献
附图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