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点亮人生--我是李燕杰/红十字书库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黄海平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燕杰,被誉为“真善美的传道士”、“爱与美的化身”、“点燃心灵之火的人”、青年导师、演讲泰斗、培训鼻祖国学大师、中国大陆民间美的教育家、中国当代成功智慧学第一人。他的《塑造美的心灵》在20世纪80年代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被誉为“抚慰中国人心灵的圣经”。企业家称他为“智慧高参”;媒体称他为“中国的卡耐基”;青年人称他为“铸魂之师”;家长称他为“良师益友”;教育界称他为“教育艺术家”……

李燕杰没想当旅行家,却在地球上走了680个城市;他没想当演讲家,却在海内外演讲4300余场;他没想当教育家,却从小学教到大学,创办民办大学,收生30余万人;他没想当诗人,却写诗3000余首;他没想当书法家,却写书法条幅30000余幅;他没想当社会活动家,却拥有720个社会职衔;他没想当名人,他的名字与业绩却进入了170部名人大词典。

内容推荐

1977年,李燕杰的演讲在北京掀起“李燕杰旋风”,这股“旋风”随即声势浩大地刮向全国,人们称之为“李燕杰现象”。

他没想当旅行家,却去过世界上680个城市;他没想当诗人,却写下了3000多首诗;他没想当教育家,却收了30余万名学生;他没想当藏书家,却收藏了35000多册书。他是个演讲家,在“地球村”演讲超过4300场……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致读者

第一章 天地人、精气神、真善美——李燕杰演讲实录精选

第二章 李燕杰论演讲问答

第三章 李燕杰的诗

第四章 李燕杰散文

第五章 我是李燕杰

 1.春天,寻找我的传奇

 2.见证

 3.冬天的童话

 4.父亲的文学梦

 5.北京,沦陷

 6.卖报纸的小男孩

 7.“淘气大王”逃学记

 8.做最有生产力的事

 9.生活就是谋生

 10.挺住意味着一切

 11.被书诱惑

 12.血轮

 13.最可珍贵的感情

 14.怀大善心,做小事情

 15.梦想自有翅膀

 16.战争与和平

 17.让我们远行

 18.有爱,就有一切

 19.人生的曲线“圆则”

 20.诗歌中国

 21.真的生活

 22.圣灵升腾的时刻

 23.带着爱去工作

 24.梦想皆有神助

 25.灵魂比剑更强

 26.吾爱演讲,吾更爱听众

 27.从一本讲义到一所大学的距离

 28.上帝与魔鬼都是人的化身

 29.田野,电波

 30.幸存是一种特别待遇

 31.上海,塑造美的心灵

 32.德由美生

 33.思想的火药

 34.飞翔的翅膀

 35.你的名字不是弱者

 36.感到渴望

 37.红色共青城

 38.雨中彩云飞

 39.一直宽容

 40.问题就是答案

 41.有爱,就有通天桥

 42.有心人的世界

 43.远离父爱

 44.羲黄精神,强盛中华

 45.当人心遭遇文字

 46.最深情的哺育

 47.行者无疆

 48.阳光、空气、水分

 49.怀念好友

 50.浮起来的石头

 51.让自己甜蜜着

第六章 品评李燕杰

 1.左脑与右脑

 2.智商与情商

 3.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4.他,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有了联系

 5.大地的春雷,一份拜师帖

 6.心灵之间

 7.飞龙在天

后记 穿透灵魂的词语

试读章节

天·地·人

西方社会讲上帝、自由、人权,是讲天地人。

中国古代文化讲天道、地道、人道,是讲天地人。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讲天地人。

毛主席讲: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又是讲天地人。

今天,企业家、军事家讲天时、地利、人和,也是讲天、地、人。

总之,不只讲天和地,更要讲人。讲人与天,讲人与地,更讲人与人的关系。

为此,我主张今天讲教育改革观念,也要讲教育如何适应于天地人,讲中国的教育如何在天地人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位,进而,要研究如何把握这个世界,适应这个时代。

精·气·神

讲完天地人,进而要讲精气神。一个校长,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对广大教职员工及广大青年学生,没有精气神怎能行呢?

精:先天之精,元精也,元精无形,寓于元神、元气之中,内流全体而不息,润行百骸而不枯。

气:先天之气,元气也,乃先乎天地之气也;后天气者,即呼吸之气也。

“先天之气如木之根本,后天之气如木之枝梢。先天之气主易,后天之气主断,气断则命绝。”

神:先天之神,元神也;后天之神,识神也。先天固有之真性,本寓于先天元神中。

神者,示也,田也,上通天、下入地,立于田地之中也。中国传统文化,视精气神为修“性”与“命”,即性、命双修。

性即人性,德行与理性的统一。

命,生命。

有了精气神,则利于性命双修。

既要有一种内在,又要有一种外在,即身心健康。经过修养磨练,逐渐达到延长寿命,并提高生命质量。

生命时间——强调寿命长短;

生命质量——关注贡献大小;

生命素质——健康状况;

生活环境——人际关系。

总之,有生,才有命。

有了生命,才谈得到福、禄、寿、禧等。

如果说过去人们追求福禄寿禧纯粹是为个人,那么今天,在加入WTO后就要为国家为民族。无论事业与健康,都不单纯属于个人,有了精气神是为了搞好事业,报效祖国。

真·善·美

人的一生要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真,真实,科学。

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世界上的一切,没有比真实、真诚、真切更可贵更可爱的了。

善,善良,道德。善是讲人的内心、人的自律。善就是凭良心做事。

美:美好、美丽、审美。

美像真理一样,最朴实,最有光辉,最有魅力。美的事物,给人以永恒的喜悦。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努力实现十全十美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  爱因斯坦说:“有些理想为我们指引过道路,并不断给我们新的勇气以欣然面对人生。那些理想就是真善美。”

我主张:求真求善又求美,立德立言再立功。

上边,我是在解题,也是我这次演讲的总体思考。下面从当前形势着眼,谈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总体思考。

从国际来讲:一则中国加入WTO,二则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事件。

这些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当然也会涉及教育。

最近找我们的人很多:

前世界拳王霍利菲尔德愿与我们合作;孙中山先生的孙子孙治平、曾孙孙国雄、孙必达先生来了,和我们座谈;新加坡著名人士朱炳权先生来了;日本道德学会会长小野健知教授约我们到日本演讲;韩国书画家李锺得先生愿与我们合作……

中国需要WTO,WTO更需要中国。

我们需要全球化,全球化也需要我们。

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得道多助。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

另外,最近我还介入了两件大事:

一,由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评选“全国政工十佳”,我再次担任评委,我任评委已经10年了。这次评选工作强调与时俱进,着力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

二,举办了全国教育工作论坛,并选出10位先进教师,经培训后,到全国各地演讲。这次推出的10位教师,大多数是校长,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重庆、吉林、济宁等地,他们业绩各有千秋,这次演讲重在讲素质教育与更新观念。

通过对“政工十佳”、“教育十佳”的评选,我发现他们的报告各有特色,但也有共性,主要特点如下:

立意高远,目标明确,信念坚定,论述严谨,与时俱进,善于创造,善于突破,勇于开拓,锐意改革…… 培根讲过这样一段话: “历史是川流不息的,若不能因时变事,而顽固地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

翻开近几年的报刊杂志,我们会发现频率最多的词汇,似乎就是“素质”与“创造”。

江泽民同志这几年一再强调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特别强调“创新是民族之魂”。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财富的日益增多,都源于人类的创造与创新。P3-6

序言

李燕杰以演讲家为人们熟知,但读了这本《点亮人生一一我是李燕杰》,方知他演讲的光芒遮盖了他教育家的成就,教育的职业遮盖了他文学家的修养与造诣,文学的语言遮盖了他国学家的博大精深,国学家的风采遮盖了他易学家的思辨精神……

表象之后存在一种真实,真实之后必有另一种真实,就像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总是由于被隐藏的某些关键点的支撑,而这些关键点又取决于另一些关键点。

李燕杰没想当旅行家,却去过世界上680个城市;没想当诗人,却写下了3000多首诗;没想当书法家,却为海内外的朋友书写了20000万多幅作品;没想当社会活动家,却有过700多个社会头衔;没想当教育家,却与朋友们合办了一所大学;没想当藏书家,却收藏了35000多册书。他是个演讲家,在地球村演讲超过4300场;当然.他还是个著作家,著书40多种,编写的书稿上千万字

李燕杰何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他成就背后的支撑点是什么?

读完这本书,这个疑问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着。

在一个金色的黄昏,我终于豁然开朗。我发现了问题的答案,也发现了李燕杰成功的缘由和生命的动力——品格与智慧。

这个主题贯穿全书。

塞缪尔·斯迈尔斯曾说:“捐献钱财给别人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恩人,只有那些把自我奉献给别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恩人。”李燕杰要将自己最富贵的礼物送给了后人。在这里,礼物如水,品格是船,智慧是帆。

无论是主人公李燕杰教授,还是编者黄海平先生,无不是在阐述、重复、升华这个主题:品格与智慧。

李燕杰被称为“青年导师”、“铸魂之师”、“中国的卡耐基”,他的著作曾被称为“抚慰中国人心的圣经”,冰心称他为“诗之心,国之魂”。本书再现了德才兼备的教育艺术演讲家李燕杰教授非凡的追求、审美、信念与成就,可谓是一部播种者的哲理信史,智慧大爱的诗传,是一部指引生命的智慧书、一部历练品格的羊皮卷。

我有幸读完新作,更有幸我的心灵被品格、智慧之光所照耀、润泽,我也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有幸发掘自己的人生动力。一如李嘉诚所言:“一个人最大的幸运是能顿识内心的富贵才是真正的富贵。”

凤凰基金有幸参与其思想、精神的传播。凤凰基金隶属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旨在“呵护生命·关爱心灵”,致力于改善肢残人群的境况,推广慈善教育,在呵护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同时,努力唤醒、关爱人的心灵健康,改善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博爱(将博爱播种于众人的心灵)、善行(让善行成为生命的习惯)、生命之舞(使人展现自己最华美的生命之舞)是凤凰基金的文化理念。

我想,这也是《点亮人生——我是李燕杰》在诠释的另一个主题,因为,这也是人生非凡的动力。

后记

2004年11月20日,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一次现场聆听李燕杰老师的演说,这也是我第一次见李燕杰老师。那是在中国首届品牌大会上,先后上台演说的有数十人,演说者大多是业界水准较高的知名人士,李燕杰一上台开门见山——“大本大元求大智,大爱大关利大成;求真求善又求关,立德立言再立功。”使我耳目一新。

在当时社会普遍浮躁的氛围里,对成功、财富、智慧、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是这个时代的集体冲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有迷失方向者,有丧失信心者、有随波逐流者、有舍本逐末者、有聪明有余而智慧不足者、有满足又迷惑于自己的小智小慧、小情小爱者……李燕杰大本大元、大美大爱、大智大慧、大谋大略、大正大刚的思想尤如新时代的甘露,再次弥散开来……李燕杰充满“精气神”的精彩演说将大会推向高潮,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出于仰慕之意,回去后我立即寄了一本自己的营销专著和一本长篇小说请李老师赐教,他竟然给我回信,作出点评,使我大为惊叹。

两个月后,我的朋友张燎原要做一个“2005中国改革年·创新智慧华夏行”的大型公开巡讲会,主题是“让思维飞腾起来,让智慧行动起来——智慧大风暴”,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给李老师打电话,他竞记得我,并爽朗地答应了见面时间。

几天后,我们便登门拜访。

这次拜访使我终生难忘,言谈间,李老师说:“《佚人手记》写得好,我一口气读完了,读了一个晚上(他读书常读到天明)。我也一直打算写部类似的智慧书啊!”合作的事自然是水到渠成。

师长的诚恳、歉逊、智慧、热忱、信赖与爱心让我甚至在踏进自家小院时还感到双眼酸涩,心灵低呜——命运之神竟如此眷顾于我,可我景仰的老师竟然75岁了,并且,还癌症缠身……

有些话,不一定是自己有意去听,但它却能穿透心灵,一不留神,它就进入了内心,所谓佛语“直指人心”。

比如在与白杨的一次谈话中,白杨对他说:“有思想,有政治,有艺术,听你的演讲是一种美的享受。演讲需要艺术,演电影也需要艺术,教书也需要艺术,这几种艺术都是相通的。”

1987年开政协会期间,曾饱受非议的姚雪垠对李燕杰说:“你来我房间一趟吧。”李燕杰一进房间,姚雪垠就感叹地说:“耐得寂寞不寂寞,耐不得寂寞才寂寞!”

这不是同病相怜,而是同志共酬。

一次在机场,李燕杰听到有人喊他,循声望去,王定国正向他招手呢。大家聊了一会儿,李燕杰说自己岁数有点高,跑不太动了。王定国便对他说:“人到五十五,才是下山虎!”让大伙笑得面如桃花。在最近的一次会上,李燕杰见到90多岁的王定国,两人说起长征,李燕杰说:“王妈妈,有人把您老同志、老红军、长征都忘了。”王定国一板一眼地说:“忘了就忘了吧,长征为了不长征,过去的艰苦为了以后的不艰苦。”

老红军的拳拳之情,动人心魂。

2006年农历正月十五,在“生肖印,中华魂——陈冠英、张维萍生肖艺术展览会”开幕式上,文怀沙与李燕杰相遇,朋友正要介绍,文怀沙笑容可掬说:“天下谁人不识君!”在发言中,文怀沙说:“李燕杰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了很大的贡献,我要向他学习。我如有他的十分之一,就不得了啦。”

国学大师的谦虚、真诚跃然纸上。

在另一次大会上,钱学森见到年过七旬的李燕杰,便低声相问:“还在讲么?”

答:“还在讲。”  钱:“好,继续讲下去,德育非常重要,一个人不讲道德,怎样算人呢?你从手的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

廖廖几句话,饱含着一位老科学家对李燕杰的关怀与期待,同时又让人似乎看到李燕杰要“挽狂澜于既倒”的抱负,“烈士暮年,壮心未已”的竭力行动。

李燕杰的品格与才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赏识,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题赠给他一幅字画:“游于艺教之术也。”

冰心为其诗集题词:“诗之心,国之魂,诗如其人。”

诗之心,国之魂。此言如闪电般击中了李燕杰的心灵,他有种窒息感,那是使命的召唤,道路干涸,他要风雨兼程。

他把冰心“诗之心、国之魂”的题词装裱后,悬挂在办公室的醒目位置。

无论闲暇,还是忙碌,他总是不时对着题词沉思,那个时刻,仿佛有一种力量在他心中复苏,沉淀,又仿佛有无数的纷扰在他心中沉寂。

原来,词语是能穿透灵魂的。

我希望它是温暖的,就如李老师的问候。借花献佛,我也藉此向为本书提供帮助、支持的老师、朋友表示感谢,同时感谢书中提及的人,其中大多数我并没谋过面,但他们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黄海平

2008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