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庄子学史(共3册)(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方勇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为七编,时间跨度起始自战国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具体说,第一编,战国秦汉庄子学,通过对战国秦汉庄子学的概说,从而简明地勾勒出秦汉时期作为庄子学研究发轫期的基本轮廓;第二编,魏晋南北朝庄子学,通过对“玄学”主要代表人物如王弼、阮籍、嵇康、司马彪、向秀、郭象与佛道解庄及其代表人物如支遁、葛洪庄子研究的梳理和诠释,凸显了“玄学”思潮和早期佛教、道教思想的特色;第三编,隋唐庄子学;第四编,宋元庄子学,主要围绕宋元“理学”思潮援道入儒的思维特点,展开这一时期庄子学研究的梳理;第五编,明代庄子学;第六、七编,清代民国时期的庄子学。总之,方勇教授将庄子学研究置于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国学术发展史的大视野和大背景之中,通过对两千多年历代《庄子》注释、著述及其学术思潮代表人物研究庄学的爬梳和分析,不仅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庄学发展史的漫长历程和发展脉络,而且旨在说明庄学发展过程中的阐释指向和研究路径,揭示庄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目录

上册

导言

一、庄子其人

二、《庄子》其书

三、庄子的思想

四、《庄子》的艺术特色

五、庄子的地位与影响

六、历代的庄子研究

综论

一、庄子的籍里

二、《庄子》本子的演变及篇目的真伪

三、老庄尚“真”美学观与后人之承因、发挥

四、庄子的审美通感

五、庄子与无意识心理现象

六、《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七、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

八、庄子在历史上所遭到的批判

九、庄子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编 战国秦汉庄子学

第一章 战国秦汉庄子学概说

第一节 战国秦汉庄子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战国秦汉庄子学的演进过程

第二章 战国诸子对庄子的评论与阐释

第一节 “(庄)子之言大而无用”

——来自惠施的评论

第二节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来自荀况的评论

第三节 韩非对庄子的阐释

第四节 《吕氏春秋》对庄子的阐释

第五节 《天下》篇对庄子的阐释

第三章 秦汉辞赋、儒学、医学对《庄子》的多所吸纳

第一节 秦汉辞赋对庄子思想的援引与化用

第二节 秦汉儒学对庄子思想的援引与改造

第三节 秦汉医学对庄子思想的吸收与利用

第四章 《淮南子》对庄子的多所阐释

——汉代黄老学积极吸纳庄子思想的典型例子

第一节 对庄子道论的阐释

第二节 对庄子无为论的阐释

第三节 对庄子修养论的阐释

第四节 阐释方式的多所更新

第五章 汉代诸学者的庄子研究

第一节 刘安的庄子研究

第二节 司马迁的庄子研究

第三节 班固的庄子研究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概说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兴盛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 魏晋玄学与庄子的关系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与庄子学的联结

第二节 玄学理论对庄子思想的吸纳与改造

第三章 王弼、阮籍、嵇康的庄子学

第一节 王弼“祖述老庄”及其对庄子的超越

第二节 阮籍“以庄周为模则”及其对庄子的超越

第三节 嵇康以“庄周”为“师”及其对庄子的超越

第四章 司马彪、崔■、向秀的《庄子》研究

第一节 司马彪的《庄子注》

第二节 崔读的《庄子注》

第三节 向秀的《庄子注》

第五章 郭象的《庄子注》

第一节 对司马彪本的“以意去取”

第二节 对向秀注的“述而广之”

第三节 对向注以外旧注的借鉴与批评

第四节 对《庄子》的改造性诠释

第五节 《庄子注》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佛教学者的庄子学

第一节 从“格义”、“连类”到以佛解庄

第二节 支遁的《逍遥论》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学者的庄子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学者对庄子的认可与阐发

第二节 葛洪的庄子学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文论所反映的庄子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庄子》的多所化用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艺理论对庄子思想的吸收与发挥

第三编 隋唐庄子学

第一章 隋唐庄子学概说

第一节 隋唐庄子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隋唐庄子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 陆德明的《庄子音义》

第一节 《庄子音义》撰写因由及年代

第二节 对庄学源流及《庄子》版本的考述

第三节 对旧音义的兼收与审定

第四节 在旧音义外自作音义

第五节 对郭象本的校勘

第六节 《庄子音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 成玄英的《庄子疏》

第一节 依郭象注作疏解

第二节 在郭象注外作疏解

第三节 成疏的佛理化倾向

第四节 《庄子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 隋唐其他人的庄子学

第一节 魏徵等的《庄子治要》

第二节 文如海的《庄子正义》

第三节 张九垓的《庄子指要》

第四节 马总的《庄子钞》

第五节 李硬的《广废庄论》

第五章 隋唐佛教学者的庄子学

第一节 隋唐佛教学者对庄子思想的吸收与批评

第二节 宗密对庄子思想的批评与会通

第六章 隋唐道教学者的庄子学

第一节 隋唐道教学者对庄子思想的利用与阐发

第二节 司马承祯的《坐忘论》

第七章 隋唐文士的庄子学

第一节 隋唐学士文人对《庄子》的多所阐释

第二节 唐代的庄子寓言赋

第三节 李白的《大鹏赋》

中册

第四编 宋元庄子学

第五编 明代庄子学

下册

第六编 清代庄子学

第七编 民国庄子学

附录一 一百年来庄子研究论文辑目

附录二 主要征引书(篇)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