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有关“钱”的林林总总的专辑。辑录中国古人关于钱财的各种见解和有趣故事400余条,紧紧围绕钱、财、银、贵、贱、穷、富、利、害、得、失、爵、禄、功、名等30多个主题展开,集中国古人钱财观念之大成,看历代社会钱财故事之百态,警世醒人,对今人形成健康向上的钱财观、价值现有一定借鉴意义,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钱说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周祥坦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钱”的林林总总的专辑。辑录中国古人关于钱财的各种见解和有趣故事400余条,紧紧围绕钱、财、银、贵、贱、穷、富、利、害、得、失、爵、禄、功、名等30多个主题展开,集中国古人钱财观念之大成,看历代社会钱财故事之百态,警世醒人,对今人形成健康向上的钱财观、价值现有一定借鉴意义,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钱”的林林总总的专辑。编者采用忠实于原著的“辑录体”,广征博引各类书籍170余种,搜集史料近20万字,成稿10卷,收细目450余条,可谓包罗万象,洋洋大观,称得上是一本钱的“百科全书”。读此书可以启心智、得教益;长知识、添情趣。 目录 序 说钱(自序) 卷一 积小钱是福根 卷二 聚大财是祸水 卷三 敛不义财命危 卷四 聚(敛)财有度 卷五 古人说钱 卷六 钱可通神 卷七 聚(敛)财名目 卷八 钱比命贵 卷九 钱多何用 卷十 钱财典故 附录 赵公元帅训世歌 参考书目 编者后记 试读章节 雪淡名利 ……所以彼国之人,活了又死,死了又活,从不少见。他们虽知死后还能重生,素于名利心肠倒是雪淡。他因人生在世终有一死,纵让争名夺利,富贵极顶,及至“无常”一至,如同一梦,全化乌有。虽说死后还能复生,但经百余年之久,时迁世变,物改人非,今昔情形,又迥不同,一经活转,另是一番世界,少不得又要在那名利场中努力一番。及至略略有点意思,不知不觉,却又年已古稀,冥官又来相邀。细细想去,仍是一场春梦。因此,他国中凡有人死了叫作“睡觉”,那活在世上叫作“做梦”。他把生死看的透彻,名利之心也就淡了。至于强求妄为,更是未有之事。林之洋道:“若是这样,俺们竟是痴人!他们死后还能转活,倒把名利看破;俺们死后,并无一毫指望,为甚倒去极力巴结?若叫臂国看见,岂不被他耻笑么?”唐敖道:“舅兄既怕耻笑,何不将那名利之心略为冷淡呢?”林之洋道:“俺也晓得,为人在世,就如做梦,那名利二字,原是假的,平时听人谈论,也就冷淡。无奈到了争名夺利关头,心里不由就觉发迷,倒像自己永世不死,一味朝前奔命。将来到了昏迷时,怎能有人当头一棒,指破谜团?或者哪位提俺一声,也就把俺惊醒。”多九公道:“尊驾如到昏迷时,老夫虽可提你一声,恐老兄听了,不但不醒悟,反要责备老夫是个痴人哩。”唐敖道:“九公此语却也不错。世人名利场中,原是一座‘迷魂阵’。此人正在阵中扬眉吐气,洋洋得意,那个还能把他拗得过!看来不到睡觉,他也不休。一经把眼闭了,这才晓得从前各事都是枉用心机,不过做了一场春梦。人若识透此义,那争名夺利之心固然一时不能打断,倘诸事略为看破,退后一步,寻耐三分,也就免了许多烦恼,少了无限风波。如此行去,不独算得处世良方,亦是一生快活不尽的秘诀。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6回》 钱孔收缩 这日,拿镜子照了一照,只见面色苍老,鬓已如霜。猛然想起当年登梯钻钱之事,瞬息六十年如在目前。当日来时是何等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早知百岁光阴不过如此,向来所做的事颇有许多大可看破。今说也无用,且寻旧路看看当年登梯之处。即至钱眼跟前,把头钻进,朝外一探,不意那个钱孔渐渐收束起来,把颈项套住,竟自进退不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 富翁要菜钱 妹子因他只管歪缠,忽又想了一笑话:有一富翁带一小廝拜客,行至途中,腹中甚饥,同小厮下馆吃饭。饭毕,店主算帐,谁知富翁吃的只得白饭两碗,那小廝吃的除饭之外倒有一菜。富翁因业已吃了,无可奈何,只得忍痛还了菜账。出了饭馆,走未数步,富翁思及菜钱,越想越气。回头望见厮在后面,因发话道:“我是你主人,并非你的顶马,为何你在我后?”小廝听了,随即上行几步,越过主人,在前引路。走未数步,富翁又发话道:“我非你的跟班,为何你在我前?”小厮听罢,慌忙退后,与主人并肩而行。未定数步,富翁又发话道:“你非我的等辈,为何同我并行?”小厮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富翁满面怒色道:“我实对你说罢,你把菜钱还我就好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8回》 四船珠帛,祸及灭门十五口 那时丁魁楚用事,听得广州已失,肇庆必危,虽发人持密函李成栋求降。故一面催促永历帝驾幸桂林,自己却迟迟不发,因财帛甚多,要瞒着永历皇帝,专待成栋佳音。及久不见成栋密报,即自备大船四艘,把历年收受贿赂所得的金珠宝帛,满载船中,直赴岑奚。 那时,永历帝已抵桂林,丁魁楚尤在岑奚船中。忽得成栋密报,并遣人往迎魁楚,口称愿保丁魁楚为两广总督。丁大喜,即与儿子及一妻四妾三媳二女,同过成栋所遣船中。唯一妾于过船的,投水而死,余外未有脱去。财宝亦无失漏。 忽到三更时分,两峰火光冲天,有无数船只,满载军士,尽是成栋旗号。丁魁楚大惊道:“单迎我一人,何劳动许多兵马?”正在错愕间,已被成栋军士尽行拿下,即解过大船,已见成栋坐在船中。 原来,成栋已知道永历帝已定桂林,即发兵潜赴梧州。当下见了魁楚,却笑道:“汝安得许多财帛?莫非贿赂及脸削来耶?汝如此贪诈,安能为两广总制?”丁魁楚自知不妙,便向李成栋哀求道:“某自知罪矣!愿明公留吾一子,以延血嗣,皆公之赐也。”李成栋笑道:“汝至今日,还存舐犊之私耶?吾且先杀汝子,以给汝看!” 说罢,便令左右先斩丁魁楚之儿,掷头颅于魁楚之前,并道:“此即延汝血嗣者也。汝今日犹爱其子,吾将令汝父子不时相见也。”魁楚道:“吾尽船中所有,以赎一命,何如?”李成栋笑道:“汝即不献出,某便不敢取耶?”便令左右当丁的面,将各船金银珠宝,逐一点过船中。魁楚见了,如万箭攒心,叹道:“当永历皇帝幸桂林时,向我借银四十万为行费,我当时若允借之,此时已同时到桂林,不至尽为敌人所有,亦不至死于此地也!”李成栋道:“汝今日悔之晚矣!”把各船金银珠宝点过之后,再复搜查,无所藏匿,即令将魁楚斩讫,并一妻三妾三媳二女诸奴仆不留一个。 可怜丁魁楚,前借南京马士英之力,在弘光帝驾下总督两广,即私交靖江王来粵举事。及靖江以推官顾奕为丞相,那魁楚又拜隆武帝登极之诏,擒史、顾二人,解赴闵中斩首。随又随机拥立永历帝,自为重臣,已是一个反复小人,乃复贿赂征收,广储金宝。永历帝借款西行,仍不肯捐助分毫,转而潜通李成栋,甘愿屈滕投降,终之不得好死,祸其全家,金帛亦化为乌有。无君之报,可为殷鉴。 《吴三桂陈圆圆传奇·第12回》 死亡面前仍吝财 南朝时,宋雍州刺史萧衍,乘齐內乱,起兵改齐帝东昏侯,在建业城外筑起包围圈,断绝外援,情况万分紧急。东昏侯仍然爱惜金钱,不肯赏赐。有人叩头请求给将士颁奖,东昏侯说:“强盗来了光抢我吗?为什么光找我要东西?”茹法珍向东昏侯献策,要动用后堂储藏的数百具厚木板,用做守城的器具。东昏侯仍吝啬不改,说:“这些都是用来做殿堂的材料,动不得!”最后,将士离心,东昏侯被萧衍所杀,齐灭。 《古今笑话》P334-338 序言 这是一本有关“钱”的林林总总的专辑。编者采用忠实于原著的“辑录体”,广征博引各类书籍170余种,搜集史料近20万字,成稿10卷,收细目450余条,可谓包罗万象,洋洋大观,称得上是一本钱的“百科全书”。 读此书可以启心智。钱能福人,亦可祸身。关键在于是否取之有道,积之有度,散之有法。该书围绕“钱”字,做足了文章,读后令人茅塞顿开。如卷一“钱忌盈满”条,说的是古代有一种瓦器叫“朴满”,用于蓄钱,有入无出,积而不散,一旦到了盈满的程度,只有把它打碎,方可将钱散开。由此看来,人若只知聚财而不知散金,终究会有“破碎”的危险。推而广之,不仅金钱忌盈戒满,一切名声权势,也以盈满为戒。卷六“钱神论”条,这是一篇鞭挞“金钱万能”的奇文,为晋人鲁褒所作,与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一文对金钱本质的揭露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时间却比莎翁早了1300年。“世称钱物曰东西”。古往今来,人们对金钱褒贬不一。东方有人视“金钱如粪土”,西方《圣经》则以为“金钱是万恶之源”。其实,这都是对金钱的误解。金钱本身并无过错,人的欲壑才是堕落的深渊。相反,金钱永远是一面折射人间善恶美丑的明镜。读《钱说》,对“钱”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读此书又可以得教益。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在金钱面前,既有旷古贪官,也有一代廉吏,自古而然。“闲来偶读《钱神论》,始识人情今亦古”(袁宏道诗)。《钱说》既搜罗了石崇、蔡京、严嵩、魏忠贤、和珅等大贪官的丑行,又汇集了范仲淹、海瑞、于谦、刘统勋、蔡锷、冯玉祥、吉鸿昌等名臣名将的清廉故事,从正反两面给人以警醒。卷五“金钱·权力”条说明,一个人如果不遏制自己的贪欲,得陇望蜀,就会永受心灵的折磨。卷三“做人诗”条,说的是古代某考官见一考生拾得铜钱而不交,便在他的试卷上题了四句诗,告诫他“贪心从此须改过,要做文章先做人”。这位考生也因此而名落孙山。故事虽小,却发人深省,儆古鉴今。 读此书可以长知识。《钱说》取材于古代各种警世贤文和闲情趣事,宽严相济,雅俗共赏。卷十向读者介绍了一些有关钱的起源,钱的知识,很多鲜为人知。例如,最初“钱”为何物?“钱”“财”二字本义何解?“钱”又何以得名?原来是仿照古代一种称之为“钱”的农具形状铸成了货币,因此曰“钱”。钱为什么又叫“孔方兄”?钱的别名知多少?又如,世间有无“摇钱树”?原来是汉代的能工巧匠制作的一种造型如树的工艺品,贵州和四川曾有实物出土,难得一见。 读此书可以添情趣。《钱说》的文章涉猎广泛,嬉笑怒骂均有之。卷七“老婆属牛”条,将一个县官贪得无厌的嘴脸暴露无遗。卷八把那些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要钱不要脸”的灯谜故事更让人喷饭。钱的流通也有文化的内涵。明代的“诗钱”将诗歌、联语、书画集于币身,别开生面。清代有一种“康熙通宝”,背文用满汉文记载各省名称,并连成一首四句五言诗,朗朗上口,情趣盎然,也算是“钱文化”的一种创造吧。 这本《钱说》是编者离休后苦苦“追求”的成果之一。其实周老是最不看重金钱的。我忽然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初,周老曾在《扬州日报》上发表过一篇题为《金子闪光时》的文章,讲述的是80年代中期,他在“位尊权重”的人事部门工作时,拒收别人金戒指的故事。此文获得征文一等奖第一名。我敬佩他的为人,更敬佩他公开自己当年拒“贿”的勇气。值此《钱说》即将付梓之时,承蒙错爱,征序于我,实不敢当,写点感想,权充作序。 吴献中 2008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