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争竞的胜负最终取决于企业融资的速度和规模,无论你有多么领先的技术,多么广阔的市场。
融资可比作一个商品项目,交易的标的是项目,买方是投资者,买方是融资者,融资的诀窍是设计双赢的结果。
中国人融资喜欢找关系,房西苑老师认为关系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对门。融资有商务模式划分,还有专业分工,程序分工,融资者需要根据投资者的特点,去设计自己的融资模式。
融资不是一锤子买卖,是一个过程,关于融资的战术,房西苑老师列举了八个战术,同时介绍了自己的看见本领——围点打援。
关于国内融资的难点,房西苑老师认为有三个瓶颈:一是项目包装,二是资金退路,三是资金溢价,这三个难点,房老师认为是有融资者自身的弱点和我国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构成。
投资者的退路房老师给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上市套现,中策是溢价转让,下策是溢价回购。
企业竞争的胜负最终取决于融资的速度和规模,而不是领先的技术、广阔的市场。
国内企业融资有“三难”,一是项目创建容易销售难,二是资金投入容易退出难,三是资产增值容易兑现难。
中国人融资喜欢找关系,本书作者认为,关系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对门路。融资者必须根据投资者的特点,去设计自己的融资模式。
成功融资有三个要素:实力、包装、运气,缺一不可。
第二节 实战案例
与美国跨国公司的合作
有一次我到东北财经学院去讲课,讲完课以后一个老板请我吃饭,他一边吃一边捶胸顿足地说,房老师,我不听你讲课还好,我一听你讲课我就觉得我心理越来越不平衡。他说他干了一件亏本的买卖,开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亏了,但是后来听了我的课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越想越亏。
这个老板是做什么的呢?他专门做打井采油的零件,并给三大石油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做供应,已经整整供应了8年。这8年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生产了多少吨油,竖起了多少个井,他就供应了多少个零件。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很不错,并且,只要这三大石油集团不垮,他就能永远活下去。
但是,终于有一天,他的好日子结束了,厄运降临了。一家美国的跨国公司——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零件生产商,要到中国来了,并准备在中国建立一个生产基地,供应全球的石油作业零件。
于是,美方开始在中国选厂址了,可他们选着选着忽然发现,中国也有一个小企业在生产同样的东西。美国人就想了,我与其要盖一个全新的工厂,还不如就把中国的这个小厂给买下来,以后不够了再扩张,这样可以节约投资资金啊。
所以,美国人就来找这家工厂的老板谈。美方说,你把这个企业卖给我吧。这老板刚开始根本不想卖,心想我日子过得好好的,凭什么要卖给你?于是他就故意开了个天价,说卖可以,但要3,000万美元。美国人一听,有意见了,说你不能狮子大开口啊,我要是给你3,000万美元,那我就在你旁边建个新厂也足够了。
美国人说者无心,但这位老板听起来有意,他心想,你这不是威胁我吗?哦,我这企业要是不卖给你,你就在旁边建个新的,那我打得过你吗?所以他一听就慌了,便跟美国人说,要不你们出个价吧?美国人就出了一个价,说500万美元现金你揣走,然后我再给你30%的股权,你来给我当销售总经理,生产的问题你不用管,怎么样?结果他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
好在来听我讲课时,他还没跟美方签订协议。我在讲课中说到如何评估自己的资产,其中有两种方法,第一是资产重置法,第二是现金流量法。这两种方法都很重要,但资产重置法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无法评估无形资产,而现金流量法可以。这个老板一听就知道他跟美方的谈判他亏了,美国人出的价钱是用资产重置法算出的价钱,没有评估到他的无形资产。他心想,我给三大石油公司供应原材料、供应零件,供应了8年,难道我的销售渠道就不值钱吗?于是他后悔了,跑来找我,说房老师,我求你一件事,你能不能替我去跟那些美国人谈判,把这一局扳回来?
于是我给他算了两笔账。第一笔账,我就假设美国人没来,他之前不是有8年的销售记录吗,我就用这8年的销售记录推算后边5年的现金流,看看到底能挣多少钱,然后再把这5年的现金流折现为今天的钱,最后算在一起有1,300万美元。我再算另一笔账,这次把美国人来的因素考虑在内了,那么美国人给了他10年的生产计划,我就按照这10年的生产计划算了一下,首先有500万美元的现金,然后后边有5年的分红,将分红提前折现出来,加起来最后是1,100万美元。这样就清楚了,美国人没来的时候,这位老板能挣1,300万美元;美国人来了,这位老板只能挣1,100万美元。
之后,我把这两笔账传给这美国人,美国那边的谈判代表叫史蒂文,接到我的账目后,打电话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我们要重新谈一谈。他说,谈什么?我说,我算了两笔账,已经传给了你,我现在做的是亏本买卖,假如我这企业不卖给你,我可以挣1,300万美元,而卖给你之后,我只能挣1,100万美元,你说这个世界上有谁愿意干亏本的买卖呢?美国人说,你想怎么办?我说,两个方案,第一,你多给我200万美元,让我心理平衡一点,美国人一听就“No”,说我多这200万美元,我足够在旁边建个新厂了,我干吗要买你的啊?
这是美国人用来吓唬人的一贯策略,一边是胡萝卜,一边是大棒,他觉得这手灵。我知道美国人不会同意,然后我就说,要不就采取第二种方案?我说,你把30%的股权给我涨到40%。那美国人也二话不说,直接就“No”,并说,我给你讲句实话吧,我们是世界上的No.1、最大的公司,我们在任何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要建一个企业,统统都是独资,我们的原则是什么?One bus,one driver!就是“一辆公共汽车,一个司机开”。而现在我们考虑到一些中国特色,所以就在司机旁边加了一个副驾驶席,给了你30%的股权,你现在到好了,蹬鼻子上脸了,30%不够,你还要40%!听得出,美国人火了。其实我这手是在试探美方的底线,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见不行,我对美方说,我还有第三个方案,三天以后我把这个方案给你传过去,相信你看到这个方案会高兴的。三天后,美国人看了这方案,几个钟头就打电话过来了,他们同意了。
他们为什么会同意我的方案呢?因为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他觉得他没吃亏,他也赢了。他给500万美元现金就500万美元现金,我也不再多要;另外,我还让了一步,那30%的股权我也不要了。我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要求他们请我的这位中国老板担任他们驻中国的产品总代理,而且是独家代理。
这个方案对美国人来说是合算的,他为什么原来要给中国老板30%的股权?就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的销售拿不准,觉得是潭浑水,看不清,所以就安了一个副驾驶席在那里。而我对他说,这个副驾驶席我不要了,你的那辆公共汽车,你自己开去吧,那美国人当然高兴了,因为这样既解决了他的问题,又维护了他的原则,他们自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那么,在中国老板这一方面,我也把账算好了。我对那位老板说,老总啊,你看,你去给美国人管几百个工人干什么呢,你累不累啊?三个石油公司不就是三大渠道吗?你让三个人负责就行了,你只要坐在家里收钱,因为你卖的是世界王牌产品,不愁卖不出去。他想了想,一看现在收的钱比原来辛辛苦苦挣的还多,既然对方同意了,自己也赢了,那么这件事还有什么话说?
所以,按照我的第三种方案,这位老板很快就和美方握手言和,签订协议。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就是说必须要设计一个大家都认为他赢的方案,这样才能马上成交。
P107-110
《名家论坛》是山东教育电视台2002年推出的大型教育培训栏目,开播以来,先后有几十位国内外的学界精英登台演讲。他们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睿智的见解,敏锐的思维,深入浅出的表达形式,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使《名家论坛》成为思想者的殿堂、管理者的精神家园,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追求精品,打造品牌栏目,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名家论坛》能为广大的观众,特别是企业家、管理工作者,提供管理理论、业内经验,这是我们媒体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幸。
回首《名家论坛》数年来的风雨历程,我们做到了坚持与努力、执著与求索,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没有相当的信心和定力,没有各个方面的支持,是断然难以坚持下来的。而今天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而且青昧有加,要求将专家的讲稿结集出版,是我们推出《名家论坛》系列丛书缘由所在。可以说,这是意外的收获,也是我们当初所不敢奢望的。
电视有媒体的魅力,出版有书籍的芬芳。满足观众不同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动力和责任。也希望大家在观看我们栏目的同时,多读书,读好书。
最后,借此小序,请允许我代表山东教育电视台的同仁,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的电视观众,读者朋友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我们《名家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鹭江出版社,北京汇智时代图书音像发行有限公司。
山东教育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