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父母谈心(蒙台梭利教师给父母的建议)/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经典
分类
作者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与父母谈心(蒙台梭利教师给父母的建议)》是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对她所进行的教育创新背后的理论原则的揭示,向父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介绍了蒙台梭利方法的指导原则,传授了如何“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学习”。通过本书所介绍的方法,孩子能培养自己的秩序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推荐

玛利亚·蒙台梭利既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实践者。《与父母谈心(蒙台梭利教师给父母的建议)》是蒙台梭利和其他从事蒙氏教育的老师们结合各自实践经验而写出的教育感悟,这些文字,也是对蒙氏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具体阐释。通过书中这些案例与育儿方法,父母和幼教工作者能更好地理解真正的蒙氏教育法,并结合生活中的亲身实践,真正运用好蒙氏教育法则。

《与父母谈心(蒙台梭利教师给父母的建议)》共分10个部分,对42个教育话题进行了阐述和指导,包括如何对孩子实施积极管教、赏与罚的原则、家庭中的手足情、体能训练、电视与儿童、饮食问题、孩子的天性、家居环境、创造力的培养、儿童的性教育等。

目录

PART1如何对孩子实施积极管教

chapter1管教的本质

chapter2服从的三个层次

chapter3包办孩子意志的成人观

chapter4留意恰当的管教时机

chapter5拓展孩子心灵的原则

PART2赏与罚的原则

chapter6奖赏与惩罚

chapter7错误与改正

chapter8吸收性心灵的本质

chapter9让兄弟姐妹相亲相爱

PART3家庭中的手足情

chapter10为什么孩子会嫉妒

chapter11兄弟姐妹

chapter12家庭排行对孩子的影响

PART4体能训练

chapter13活动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chapter14童年之秘

chapter15适合在家进行的幼儿运动

chapter16乐在步行

PART5电视与儿童

chapter17问题不在于你看什么

chapter18活动、智力和手

chapter19想象力、电视和较大孩子

PART6饮食问题

chapter20孩子的自主性饮食习惯

chapter21家庭饮食环境

PART7孩子的天性

chapter22让孩子自由

chapter23以自然为师

chapter24徜徉在自然世界

chapter25促进孩子心智发展的花园

chapter26深究孩子的自然哲学

chapter27自然、宇宙与历史

PART8家居环境

chapter28孩子的家居环境

chapter29为孩子营造合适的环境

chapter30日常生活练习

chapter31让我帮忙吧

chapter32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chapter33让孩子勇于面对危险

PART9创造力的培养

chapter34创意、自我与环境

chapter35教育的四个阶段

chapter36艺术与发展

chapter37出生至12岁的音乐教育

chapter38创造性潜意识

chapter39想象力与文化

PART10儿童的性教育

chapter40了解生命历程的自然教学法

chapter41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chapter42青少年的性教育

试读章节

管教的内涵当然远不止维持秩序,可以说,它是使孩子朝着令人满意的自控方向逐步成长的过程。大人应该懂得,孩子的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主要阶段,而在每个阶段他们都需要大人的帮助。

对大部分人来说,“管教”意味着对孩子丰富、欢乐的生活强加钳制。对“管教”这个词,我们的确需要一个更加符合孩子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新解释。审视一下相关的几个字,或许有助于更完整地了解“管教”所蕴含的意义。在英文中,“管教”叫做“discipline”,还有一个由同一字根衍生出来的词叫“disciple”,意即热心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共同工作者。由此看来,“管教”的真正含义是致力于培育合作氛围的艺术。

大人的职责是为孩子塑造内在纪律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如今,我们在努力为孩子提供最佳环境时,都知道孩子需要有同龄的伙伴,以激励自身的发展、学会解决社交问题,同时还能掌握复杂而微妙的社交艺术。过于粗野和极具攻击性的少年,或者过于害羞和极度沉默寡言的孩子,都不能成功地掌握这种社交艺术。

老师想出一种得体的管教方法时,知道如何替生性崇尚攻击的少年设定有效界限,也知道如何化解害羞孩子的胆怯心理。只要孩子缺乏自信的弱点不变,管教就无能为力。另一方面,那些在家中或课堂上无力维持秩序的成年人,和那些不能给胆怯孩子以鼓励的人一样,在维护纪律方面都是不称职的。管教蕴含着一种又微妙又灵活的平衡,不仅要力避放任自流,而且要防止过度控制。

管教的内涵当然远不止维持秩序,可以说,它是使孩子朝着令人满意的自控方向逐步成长的过程。大人应该懂得,孩子的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主要阶段,而在每个阶段他们都需要大人的帮助。

幼儿行为的自发牲与引导

幼儿的行为具有自发性,缺乏内在力量的引导。无论是未来的圣人还是明天的罪犯,在初到人世时都没有自觉意识。幼儿做事会“由着性子来”,例如,他会触摸能碰得到的一切物体,甚至把它塞到嘴里。过了一段时间,积累的经验使他变得越来越聪明,同时也为他进入第二阶段做好了准备:如果妈妈在屋里,并且正在盯着他,他就有所收敛,于是教育初见成效。之后便进入第三阶段:就算屋里没有人盯着,他也不会去拿垂涎已久的糖果。

沿着这一轨迹,教育逐渐培养着孩子的纪律性。孩子最后终于接受大人对纪律的要求,即使大人不在现场监督,他也会自动做到有规有矩,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就可以说,孩子形成了一股指引自身行为发展、确立是非善恶观念的内在力量。当然,我们也知道,不少人从未进入这一阶段,只是凭借外在的强制力才得以保证不做错事。

孩子看见诱人的糖果而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呢?他单独留在房间里,却没有利用这一“天赐良机”,又该如何解释?他的欲望消失了吗?绝对不是。

从心理学角度看,他并非独自一人,因为妈妈和他“在一起”。如果他们之间在感情上联系紧密,那么在这一阶段,妈妈的命令、定下的规矩,就都融入了他的内心。无论他走到哪里,妈妈的这些教导都会如影随形。即使这些教导有时并不干预他去做不该做的事,也会影响他做这件事时得到的乐趣。

我们把这种由外在约束向内在控制转变的过程,看成孩子正常成长过程的一部分,这一过程的确很重要。孩子经常在各方面调整自己,并严格按照周围爱他的人提出的要求,去塑造内在的自我(简称“内我”)。事实上,他与身边人感情上的紧密联系非常重要,否则,管教便成了毫无人情味的禁令。唯有爱才能让孩子将父母的要求如数牢记在心。

停留在较幼稚层次的孩子,只会任由外力来决定自身行为;长此以往,他将要面对不幸的人生。当然,正常而健康的孩子偶尔也会违拗大人的意愿,但总体上看,他们多半还是会遵从而不是执拗。如果孩子发现自己和共同生活的大人没有感情,那么便会在一种双重不利的环境中成长:他不仅失去了爱,缺少被人接受和被人需要的安全感;并且由于年轻和不成熟,他还觉得不应对接近自己的大人怀有对抗情绪和厌恶心理。在这种双重心理的折磨下,他会深感罪恶。这种感觉将成为孩子日后人生旅途的最大障碍,因为能全心全意将爱回馈给百般呵护自己的大人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孩子。

孩子当然爱父母(或者那些取代父母位置的人),肯定也强烈希望被父母爱,还希望长大后像他们那样。“喜欢”某人并希望“像”他那样,其潜台词是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如果父母没有爱心,即便能对孩子横加限制,也永远不能“教育”他,因为孩子绝不会以他为榜样。惩罚见效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大人和孩子之间有情感交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联系和交流,顺从和服帖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教育工作者能从对心理分析的思考过程中获得许多有益观念。其中有一种观念是,人的情感由各种互不相同、或相互冲突或和谐一致的冲动和兴趣组合而成。人的内心会潜藏着欲望、希望和惧怕之情,这些情感难免相互冲突。我们在戏剧中经常能清楚地感觉到:主人公在经历某个戏剧性的冲突时,他性格里的某两种要素会激烈地斗争,令他左右为难。如今我们知道,内心的挣扎不仅会发生在每个大人身上,也会发生在每个孩子身上。这些力量的排列组合,以及大人在孩子人生中帮他们组合这些力量的方式,将决定年幼的孩子日后是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还是成长为一个精神病人甚至犯罪分子。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