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把西方电影理论史分成:前语言时期、语言时期和后语言时期。这三个历史时期的划分是对西方电影理论史的一种全新的分类。主要介绍了乔托·卡努杜的第七艺术宣言、路易·德吕克的上镜头性理论、纯电影理论与电影先锋派; 超现实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印象派电影;梅里爱的神话影像系统和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简单的回顾;库里肖夫效应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西方纪录电影简史等内容。
第一章 前语言时期
第一节 乔托·卡努杜的第七艺术宣言、路易·德吕克的上镜头性理论、纯电影理论与电影先锋派
第二节 超现实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印象派电影
第三节 于果·明斯特伯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
第四节 卢米埃尔和格里菲斯的真实影像系统
第五节 梅里爱的神话影像系统和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简单的回顾
第二章 语言时期
第一节 库里肖夫效应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第二节 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
第三节 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
第四节 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
第五节 巴赞的纪实理论
第六节 克拉考尔的纪实理论
第七节 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逻辑结构及其主要观点
第八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第九节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第十节 新德国电影运动
第十一节 战后日本电影概况
第十二节 战后苏联电影概况
第十三节 新好莱坞电影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 后语言时期
第一节 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
第二节 电影叙事学
第三节 精神分析电影批评
第四节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
第五节 电影符号学、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电影批评意识形态电影批评
第六节 西方纪录电影简史
附录:电影技术简史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