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皮士的行并非只是庸俗旅游意义上的肉体位移,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神游。神游的起点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准则的背离上,他们希望成为现实社会中最真实的人,用植根于爱、思考、理性和创造性之中的权利来代替植根于财产、特权和环境之中的权利。对上述价值观念的渴望,使嬉皮士们将目光转向了东方,那里有一个又一个宗教圣地,那里的人们,在几千年前就开始探究人生烦恼、灵魂奥秘和生死大义……
本书是作者的游记,里面纪录了作者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情西调(亲历指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石磊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嬉皮士的行并非只是庸俗旅游意义上的肉体位移,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神游。神游的起点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准则的背离上,他们希望成为现实社会中最真实的人,用植根于爱、思考、理性和创造性之中的权利来代替植根于财产、特权和环境之中的权利。对上述价值观念的渴望,使嬉皮士们将目光转向了东方,那里有一个又一个宗教圣地,那里的人们,在几千年前就开始探究人生烦恼、灵魂奥秘和生死大义…… 本书是作者的游记,里面纪录了作者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游记,里面纪录了作者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具体收录了:《拉萨梦境》、《丽江:是否假相》、《瓦腊纳西:比传说更古老》、《在奇旺倾听丛林心跳》、《到“凯敦”另类一把》、《去Haight—Ashbury,做哈皮的嬉皮》等文章。 目录 东方心地(代序) 重返嬉皮之路 东方情绪 拉萨梦境 丽江:是否假相 大理:一种古代 东洋之美——旬之风物诗 瓦腊纳西:比传说更古老 在奇旺倾听丛林心跳 马来西影 嬉皮原点 到“凯敦”另类一把 去Haight—Ashbury,做哈皮的嬉皮 纽约SOHO区——世界公民的裱花蛋糕 试读章节 奈保尔在观察20世纪60年代印度的著作《幽暗国度》中记录了一个独自前往印度北部山区朝圣的美国女孩乐琳,她一路挥霍着随遇而安的爱情走向神山,并希望能找到一间合适的静修精舍长住下来,认真修习一番。乐琳是那个年代嬉皮之旅的一个样本:异国情调、神秘主义、爱和内心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与印度为邻的尼泊尔,同样是嬉皮乐土。这个国家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宗教气氛浓郁,同时又具有田园诗般的淳朴风尚。20世纪70年代,嬉皮士们发现了尼泊尔的博克拉,随即大量涌入,将之奉为天堂。直到今日,还能在这座小城里发现当年嬉皮土们徜徉的痕迹。 对远在欧美的嬉皮士们而言,亚洲,尤其是南部,是他们的生活“别处”、精神“彼岸”。他们不断将东进的路线延展,一直走入了泰国和老百姓大多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西亚。 在嬉皮士们的本土,他们同样试图建立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乐园。最初,嬉皮士们通过玩世不恭的态度和沉思冥想的方式来反抗既存社会,他们认为“想象就是革命”。后来,他们又将“做你自己的事”这句口号和马尔库塞的“大拒绝”思想转化为反对一切“无意义工作”的活动。他们拒绝工作,不事生产,号召群居,占领学校的建筑物,在喧嚣拥挤的大城市的缝隙中设立群居点,组织青年亚文化群,举办大型的摇滚及民谣音乐节,开展天体主义活动……丹麦著名的嬉皮公社克里斯蒂纳就诞生在那个时期,它位于哥本哈根的东部,占地41公顷,原来是一个军事要塞,军队撤出这个地区后,便成了各路倡导反文化运动的嬉皮士、艺术家和政治活动家的“自由之地”。克里斯蒂纳公社甚至一直持续至今,尽管居住在其中的嬉皮士们日渐老去,但社会实验的精神却依然矍铄。 新左派理论家戴夫·吉尔伯特在嬉皮年代宣称:“我们已经开始发展代替现存制度的生活环境。在哥伦比亚的被解放的建筑物中,在纽约、圣弗朗西斯科和其他许多城市的退出习俗者的公社中,我们正在着手建设我们自己的联邦,自己的文化。”1970年在康涅狄格州米德尔菲尔德市的粉末岭举办的摇滚乐节有几万青少年参加。他们在这块300英亩的滑雪场地塔起帐篷,脱光衣服,随心所欲地狂欢。参加者认为他们自己正在组建一个“新国家”。这种反文化的生活方式展现的正是新左派的一翼,即嬉皮士的社会理想。后来年代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更是盛况空前,成为了美国历史上一块闪亮的迷幻印迹。 在英国伦敦,诺丁山曾是嬉皮土的圣地,直至今日依然保留了当年的若干风貌,比如街头那些充满迷幻色彩、爱情欲望和政治波普精神的涂鸦,比如Portobello路上那周末出现的自由市场,专门出售嬉皮精神向往的彼岸世界。我在诺丁山购得一件二手的嬉皮大衣——粗布上面绣满了象征着爱与和平的花朵,五彩斑斓,仿佛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草甸——是为纪念。 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嬉皮热情日渐退潮。除了极少数坚守者之外,大多数浪游世界的嬉皮士们纷纷回家,重新面对起汽车、房子的分期付款和资本家温情脉脉的面纱。嬉皮精神不断被扭曲,甚至被利用,在很多场合下,反倒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兜售物欲的商业符号。精神被剥离,而象征着爱与贫穷的符号变成了昂贵服装的商标。 在亚洲,嬉皮精神似平不再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而是彻底沦为旅游纪念品。亚洲缺乏维护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文化土壤,自然始终难以真正接纳作为精神存在的嬉皮。但亚洲却不乏精明现实的处世之道,所以嬉皮士们对于东方文化的叶公好龙,很快就被转义为兜售本土文化符号之卖点。如今,在亚洲的大城市里,可以方便地买到各种当年的嬉皮士们不远万里寻找的东西——印度教和藏传佛教的用品:佛像、祈祷轮、佛像绘画、冥思符、符咒盒、护身符,尼泊尔和印度的工艺品,唁什米尔地毯、椅垫、羊毛披肩,西藏地毯,各种南亚的银器、铜器和其他饰品,廓尔喀弯刀,大吉岭红茶和阿萨姆红茶,各式各样的食物香料…… 在印度,甚至因为嬉皮士涌入而导致宗教市场需求的庞大,相应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宗教骗子。他们的本质是商人,宗教是他们的商品,但货不美,价也不廉。蒲那城曾经有一位十分神秘的宗教大师——拉杰尼什,他的名字对于许多欧美的求道人士来说如雷贯耳。他给信徒授课非常特别,一坐就是三个小时,但一言不发,他的助手却始终在沉默地授课过程中忙着录音,然后制作成录音带销售。据说这种神秘的原版录音带卖得非常红火,远销海外。 “嬉藏”旅店在半年之内就关门了,它甚至没有接到一位真正的嬉皮客人。但嬉皮之路却已成为了年轻的白领和中产者们热中的长假线路之一。叶公好龙并没有什么不好,庞德叶公好龙着李白,却发展出自己的诗学。只不过当年的嬉皮叶公们好着东方的灵性,而今天的白领和中产叶公们却好着嬉皮的肉身,好似盗版的盗版。P9-12 序言 在我自己的地图册里,五年前才开始计划去那里——有久远的历史、混杂的积淀、原住民自由自在的淳朴生活,就算空气里,都有不能解释的气味。 找寻更淳朴更简单的生活、找寻更和谐的内心,是我上路的理由之一。 事实上,这个地方,是自己拼接出来的完美旅行地之一种。 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能连续和对位的。 去的第一个地方是西藏。 深夜。拉萨大昭寺佛殿回廊转经道上,白天彩虹般的转经人群已经全部散去,正门广场前唐蕃会盟碑就像一根风中光秃秃的旗杆,孤立自傲。 广场上,路灯昏暗,黑压压的近百条身影,一样磕等身长头。 彻夜不灭的酥油灯,灯花散尽。 朝圣者全身匍地。衣服薄的话,不用多久,膝盖、手肘全部会磨破,胸口也会擦伤,前额一道道暗红。 朝圣路上,一起一伏,只有对于未来对于未知的无限憧憬,清苦生活中依然在握的自在自信。 白日。藏地公路上,旅行者每拍一张照片,都会自觉掏钱给伸出手来要10元钱的摆姿态的小孩子。 我只给了他们随身带着的巧克力,孩子身后的爸爸朝我骂娘,可小孩子的笑脸让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 感动于混合着今日和昨日历史的旅行地。 感动于原生态交集着商业标注的地方。 没有一个地方应该是纯粹的,只留给旅行者享用的。 几千年前,东方的宗教就开始探究人生意义。 在西方优质生活的20世纪60年代,东方圣地的异国情调、爱、内心生活、活着意义的探究,都是西方嬉皮不远万里来到东方朝圣的目的。 现在的嬉皮脸蛋反比四十年前光净明亮,维珍航空的创始人理查德·布莱森更是老嬉皮转身主流精英的传奇。 当初的年轻理想的追寻已经变成了回忆。 乐坛一代魔笛大师Rorl Korb曾以二胡、箫、竹笛、曼陀铃、日本13弦古筝的东方神秘对话长笛、凯尔特竖琴,构建了未存在过的心灵秘境。 确实更朴素更和谐的生存秘境一定只存在自己的心像中。 写干2006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