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群众创作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典范之一,是成就很高、影响很大的古代历史演义小说。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为插图本,以古版画为插图,图文并茂,再现气势恢宏的场景,帮助读者进行赏心悦目的阅读。每回卷首都有清初文学批判家毛宗岗的精评,加深读者的理解,启发灵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神奇的智慧宝书。它给历代战争的实践者、给历代文人的书房雅园、给历代百姓的茶坊酒肆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和不尽的话题。本书再现了从黄巾起义到晋武帝之间近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的历史过程,刻画了几百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和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精彩场面,传达出处在动乱中的人民呼唤明君仁政、安定清明的愿望。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谓,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谓。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谓等一于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竞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曰,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俏,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邹靖。邹靖引见太守刘焉。三人参见毕,各通姓名。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
不数日,人报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玄德等欣然领军前进,直至大兴山下,与贼相见。贼众皆披发,以黄巾抹额。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后人有诗赞二人曰: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刘焉亲自迎接,赏劳军士。
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焉与玄德商议。玄德曰:“备愿往救之。”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贼众见救军至,分兵混战。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玄德谓关、张曰:“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飞引一千军伏山右;鸣金为号,齐出接应。次曰,玄德与邹靖,引军鼓噪而进。贼众迎战,玄德引军便退。贼众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麾军回身复杀,三路夹攻,贼众大溃。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战。贼势大败,剿戮极多,遂解青州之围。后人有诗赞玄德曰: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龚景犒军毕,邹靖欲回。玄德曰:“近闻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备昔曾师事卢植,欲往助之。”于是邹靖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五百人投广宗来。至卢植军中,入帐施礼,具道来意。卢植大喜,留在帐前听调。
P2-4
《三国演义》是一部神奇的智慧宝书。它给历代战争的实践者、给历代文人的书房雅园、给历代百姓的茶坊酒肆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和不尽的话题。本书再现了从黄巾起义到晋武帝之间近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的历史过程,刻画了几百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和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精彩场面,传达出处在动乱中的人民呼唤明君仁政、安定清明的愿望。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关于作者罗贯中,据记载,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曾寓居杭州。他依据有关三国的正史,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也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是述说英雄的诗篇。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关羽、赵云、姜维、陆逊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英雄之貌,如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周瑜“长壮有姿貌”;英雄之气概,如关羽独驾小舟,高唱“大江东去浪千叠”单刀赴会;英雄运筹帷幄之时,如诸葛亮“定三分隆中决策”,智算华容道,七星坛祭风等;英雄壮志未酬之悲,如孔明在临死前长叹:“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此生有限而事业不能实现,这是多么悲哀!纵观这些英雄人物,最复杂的要数曹操。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残忍奸诈,狡猾虚伪,却也有机智勇敢、以身作则、求贤若渴的一面。曹操横槊赋诗,能见其胸襟和抱负。他触景生情,吟出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曹操雄豪,他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他还献刀刺卓,矫诏讨卓,支持关羽斩华雄。“割发代首”,他赏罚分明;“跣足迎许攸”,他求贤若渴,迎接各路英才。此外,还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辕门射戟的吕布,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陆逊……这些鲜活的英雄形象,都在《三国演义》中一一呈现。
《三国演义》是讲述智谋的宝典。《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层出不穷,而诸葛亮成了智慧的化身。他通晓天文气象,足智多谋,因此能成功地火烧博望、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他懂得敌人的心理特点,巧妙地使用了骄兵计、疑兵、反间计、空城计等。书中其他的如连环计、苦肉计等,都成为了后人智慧的锦囊。魏国的曹操、司马懿,吴国的周瑜、陆逊,蜀国的庞统、姜维等,也都长于计谋。
《三国演义》是讲述勇武和忠义的经典。神勇如关羽,他提华雄的头颅掷于地下时,战前斟下的热酒:“其酒尚温”。骁勇如张飞,他横枪立马,长坂桥上一声吼,吓退了百万雄兵。智勇有赵云,胆大心细,截断江流夺阿斗。勇武之将还有吕布、马超等。《三国演义》贯穿着“忠义”二字。当初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羽遇害后,刘备悲叹:“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乎!”也因为与刘备结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归刘备,千里走单骑,义重如山。为了报答曹操的恩遇,关羽义释曹操。《三国演义》赞赏那些忠臣,尤其渲染了诸葛亮对汉主刘备之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敌人也佩服他“竭尽忠诚,至死方休”。
总之,《三国演义》肯定了人的智慧谋略,歌颂勇武忠义,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今,《三国演义》以其无以伦比的丰富内涵仍然在扩展着它的影响力。为了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它的不朽艺术魅力,我们奉献给了读者这本审校精良的《三国演义》。这本书选用的是一百二十回全本,以清代毛宗岗评点的《三国志演义》为基础,并采用简化字,进行了精审精校,方便了读者阅读。本书每回卷首均有毛宗岗精到点评,能够加深读者的理解,启发灵感。此外,我们选用了精彩生动的古版画作为插图,图文并茂,使阅读变得赏心悦目。
有人说《三国演义》就是中国人的生活,只要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这些英雄故事和历史风云都将会继续传颂下去。
五百年来,无数的国民从这部书里得到了常识和智慧,从这部书里学会了看书写信作文的技能,更从这部书里得到了做人与应世的本领。
——胡适
读《三国》,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还要看组织。
——毛泽东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之极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
——金庸
《三国演义》几百年来一直有着广大的读者群,其以情节取胜,以跌宕有致的写法取胜。这部小说常读常新。
——线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