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如果说一至四章探讨的是道教官观文化的宗教性、社会性问题,则宫观庙会主要探讨宫观文化的世俗化问题。宫观文化的世俗化表现很多,以宫观庙会为典型。它是道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宫观文化在地理上和文化上的延展。结语主要从保护传统文化和发掘其现代价值的角度,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保存宫观文化的传统并进一步发展现代文化。主要分析了宫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的典型——道教官观文化旅游的利弊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宫观是道教的神圣屋化空间。这是个特殊的构成,它占有世俗的空间,却构建出神仙的世界。道教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媒介,传播理念、吸引信徒、沟通人神。这一套由神圣而世俗,又由世俗而神圣的转化及运行机制,体现为道教宫观特有的文化。本书阐释了道教宫观文化的发展历史、神仙崇拜、庙会活动以及神职人员等,并从道教宫观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
国家“985工程”二期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丛书总序
绪论
第一章 道教宫观的产生及发展
第一节 道教宫观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道教宫观的初步形成(汉魏)
第三节 道教宫观的正式形成(南北朝)
第四节 全真道的十方丛林
第五节 个案分析:道教官观活化石——楼观台
第二章 道教宫观文化的内核——神仙信仰
第一节 神仙信仰溯源
第二节 道教宫观的神仙信仰
第三节 道教宫观的斋醮科仪
第四节 个案分析:神仙信仰三部曲——泰山的神仙崇拜
第三章 道教宫观文化的主体——道士
第一节 道士的产生与演变
第二节 道士的戒律
第三节 道士的宫观生活
第四节 个案分析:宫观道士模本——白云观道士
第四章 道教宫观文化的载体——宫观艺术
第一节 道教宫观的建筑艺术
第二节 道教宫观的美术
第三节 道教宫观的音乐艺术
第四节 个案分析:宫观艺术宝库一一武当山宫观
第五章 道教宫观文化的世俗化样态——道教庙会
第一节 庙会辨析
第二节 道教庙会的发展
第三节 道教庙会的成熟
第四节 道教庙会发展中所呈现的特征
第五节 个案分析:道教民俗博物馆——北京东岳庙庙会
结语:道教宫观文化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