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墓疑云(最扑朔迷离的46个中外考古疑案)/一分钟经典阅读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盛琳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通过扑朔迷离的事件,寻找蛛丝马迹步步探寻;帮你推开跨越时空的大门,揭秘萦绕心头的谜团;再现曾经的辉煌文明,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

本书收录的46个最扑朔迷离的中外考古疑案,发现种种奇象,探索层层悬疑。

内容推荐

你知道“辛追”是怎么被发现的吗?希特勒为什么要寻找圣枪?爱神维纳斯又是怎么从希腊来到法国的呢?慈禧的陵墓为什么会被盗?埃及的木乃伊身上的诅咒是怎么一回事呢?历史上还有什么更好玩的事情?

想要知道就赶快翻开本书吧,这里有生动有趣的插图,详实细致的介绍,用不一样的笔触将中外考古中发生的趣闻逸事用一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带你穿越时空到达遥远的国度,让你零距离地感受古代的文明。

目录

中国卷

 南海一号出水记

 流落何处的“北京人”

 历经波折的司母戊鼎

 扑朔迷离的蜀国青铜

 千年女尸蕴传奇

 一锄头挖出的兵马俑

 一塔倒塌灵骨现

 一片甲骨惊世界

 伍子胥挖墓鞭楚王

 武夷山高有悬棺

 重现天日的阿房宫

 一个道士打通的千年岁月

 夜盗珍妃墓

 沧海现佛像

 巧夺天工的金缕玉衣

 张伯驹一帖一图美名扬

 在劫难逃的清东陵

 乾隆九龙宝剑的诅咒

 三国被盗的那些名人们

 敲响千年的钟声

 被遗忘的青瓷古窑

 “禹墟”的传说

 荆门和三国的那些故事

 揭秘定陵

 华夏文明前的曙光

外国卷

 法老的诅咒

 庞贝城的覆灭

 希特勒之死与圣枪

 寻找圣杯

 再现神秘的米诺斯王国

 “玫瑰红之城”佩特拉

 通往上帝之路的巴别塔

 维纳斯的旅程

 隐藏生死秘密的水晶头骨

 复活节岛上的雕像

 被遣落的亚特兰蒂斯

 永不磨天的特洛伊

 发现多金之城

 “埃及第一美人”发现记

 远古的谜团巨石阵

 世界上最大的天书

 被历史湮灭的玛雅文明

 奥运精神的发源地——奥林匹亚域

 耸立任埃及外的金字塔

 寻找亚历山大大帝

 结束争论的死海古卷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南海一号出水记

南海又叫做南中国海,是中国最大的外海。南海地处热带,海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珊瑚礁和珊瑚岛,它们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湛蓝的海面上。这些岛礁总称为南海诸岛,它们被划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和黄岩岛。然而,人们大多还不知道,美丽富饶的南海海底,还深藏着大量的文物宝藏。

2001年4月,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一个十分普通的小镇上,却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没有人会想到这些人的到来是为了那个隐藏了800多年的秘密。

我们从中学的历史课本上就接触到了“丝绸之路”,它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其实,除了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这条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上的“丝绸之路”在南宋的时候最为繁荣,其中最大的商贸港口就设在广州和泉州两处。可是,虽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却因为缺少关键性的实物证据,而显得有些单薄。

但是,在2001年后,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理论将不会再缺少实物证据了。因为水下考古人员已经对发现的一艘南宋沉船开始进行局部打捞工作。

时光转眼就到了2007年,正当人们已经逐渐遗忘了6年前的事情后,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的十里银滩上,却有一个巨大的建筑正在兴建之中,机器的轰鸣声,钢管碰撞的敲击声混杂在一起,透露出这里的繁忙。数月之后,这栋建筑将迎来它的主人——一艘在海底沉睡了800年的古船。

但此时,这艘古船还仍在20多米深的海水之下。由此向北30多海里,两艘万吨级的打捞船正忙碌不停地作业,一个特制的沉箱已经被下放到水底,用于将沉船整体打捞出水。沉船是一个掩埋在海底1米深的淤泥中,长30米,宽10多米,高3-4米,连带海底凝结物重达3000吨的庞然大物。这个大家伙就是花费了考古专家20年心血的“南宋一号”商船。而要说起发现“南宋一号”商船的经过,事情还得再回到20年前。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的名队员在荷兰海事博物馆的一份旧报上发现了一艘名为“YHRHYNSBURG”的东印度公司轮船载着6箱白银、385.5吨细锭,在中国阳江的南海海域发生海难,最后沉入海底,具体位置不详。之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向中国文物局提出打捞沉船的申请。中国方面决定和英国公司合作打捞,指定广州救捞局参与打捞工作。

在1987年的一天,声呐仪器测到水下有“东西”,为了节约成本,英国人把1吨多重的抓斗放到海里去抓,结果“一爪子”下去,就抓上来百余件精品文物,虽然所有的瓷器都成了碎片,但却令英国人兴奋不已,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沉船内的大批宝物,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后来经过水下人员的调查,大家才发现,这艘船并不是英国人要寻找的“YHRHYNSBU:RG”号沉船,而是一艘意料之外的沉船。

就这样,“南海一号”阴差阳错地出现在考古学家面前。从水下作业人员当场打捞出水的文物来看有瓷器、铜器、锡器、镀金器、铁器共247件,以中国生产的瓷器为主。而船的年代则被划定为南宋时期,中国的考古界认为这艘南宋沉船可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所以该船就被命名为“南海一号”。为了防止类似当年莫高窟悲剧的重演,中国方面中断了与英国的合作。

1989年,因为技术原因,中日两国决定联合打捞“南海一号”。尽管英国研究专家曾于1987年标记了沉船位置,但由于受水下勘探技术的限制,这支名叫“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的打捞队伍没有找到沉船的主体位置,只打捞上来少量瓷器样本。合作工作持续了3天后,曰方因“打捞耗资巨大,获利难以确定”为由,不肯继续合作打捞。

当时,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一穷二白,根本无力独自进行打捞。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意识到,任何考古上的国际“合作”都有一个“投入”和“产出”的“算计”在内,而要真正保护文物,“南海一号”必须“中国捞”。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探索“南海一号”的工作被搁置了10多年。

而从1987年夏天发现“南海一号”到2003年国家有关方面正式向外界详细披露相关考古信息,“南海一号”的一切都是秘密。为了保住海底古沉船的秘密,承担“南海一号”警戒保卫任务的广东武警阳江边防支队不得不撒了一个长达16年的“炸弹”谎言。

附近的渔民都清楚地记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渔船经过距东平渔港约20海里的一片海域时,公安边防的巡逻艇都会赶过来要他们撤离,武警总会礼貌地说:“这里海底有当年外国侵略者扔下的炸弹,捕鱼很危险,请马上离开。”

尽管是不得已的“炸弹”谎言,但还真管用。在16年里,官兵们不断重复着这个“经典”的理由,劝说不知情的渔民离开“南海一号”控制海域,防止拖网、抛锚对沉船造成损害。这个“炸弹”谎言直到2003年,“南海一号”的打捞计划逐渐公之于世才告终止。

2001年,中国水下考古队获得香港水下考古协会120万港元的赞助,香港赞助方还找到了1987年发现“南海一号”的英国船员,从他手中买下当年的定位海图交给“南海一号”考古组的负责人张威。

2002年,装备一新的中国水下考古队再次驶向阳江海域。船上的卫星定位仪误差不超过1米。尽管有1987年的坐标数据,但搜寻“南海一号”的工作依然进行得十分缓慢。要准确探认沉船就必须潜入海底,靠手触摸。

负责人张威说:“水下一片漆黑,能见度4厘米左右。在多次无功而返之后,水下考古队员在水下摸到了一张破旧的渔网,就是这张渔网为发现“南海一号”打开了大门。因为,潜水员猜到,渔网很可能就是缠上了沉船上的物体才永沉海底的。果然,顺着渔网,潜水员发现了破碎的瓷器,令人眼花缭乱的瓷器告诉他们,“南海一号”找到了。

由于沉船全部被泥沙覆盖,抽泥沙就成为下一个繁重的任务。抽泥机每天都会带出大量的泥沙,也不断地带出瓷器碎片和其他文物。经鉴定,瓷器主要来自景德镇和泉州。抽沙工作从2002年持续到2004年,其间不断有惊喜出现。2004年夏天的一天,抽沙机抽出了大量的铜钱,铸造年代是唐宋两个年代。

另外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是在一块2平方米大小的甲板下,考古队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竟然有上千件,这给人们无限猜想:整艘船上还有多少文物?而且,探测表明,“南海一号”没有遭到破坏。它的船体基本完好,840多年的历史信息被尘封得严严实实。

从2002年起,一共有6000多件文物被清理出来,其中绝大多数是瓷器。瓷器主要来自景德镇、浙江龙泉以及福建等地。在所有的福建瓷器中,有一半是来自泉州德化窑的,据此,似乎可以推断这艘船是从泉州出发的。在抽沙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国家文物局的有关人员在反复论证“南海一号”打捞的事情。

2007年5月,负责“南海一号”打捞工作的广东省打捞局正式宣布,将采用一种堪称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方案打捞“南海一号”。另外,为给打捞上来的“南海一号”保持相同的水下环境,他们还专门为其修建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晶宫。

2007年12月28日下午3点45分,“南海一号”南宋古沉船成功地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当日下午2点30分,现场开始作业,10分钟之后,南海一号的“第一只脚”迈入水晶宫门口。3点45分左右,南海一号到达宫内指定位置,正式宣告着20年中国考古人对“南海一号”打捞工程的结束。但是,对于中国水下考古这项事业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