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林保淳先生研究金庸小说的专著,书中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综合、系统地对金庸作品中创造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做了深入的解析和构筑,就金庸创作的若干方面如艺术想象的特点、对中国传统小说形式和语言的传承和创新等作了深刻的分析。
林保淳,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在台湾号称“武林百晓生”,在台湾的大学中率先开辟武侠小说相关课程。他把深厚的国学修养运用于武侠文化的研究和教学,特别重视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积累。他创建的淡江大学中文系通俗武侠小说研究室,收藏从台湾各个角落觅得的武侠作品达数千部,成为海内外唯一的“武侠”专门资料库。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综合、系统地对金庸作品中创造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做了深入的解析和构筑,就金庸创作的若干方面如艺术想象的特点、对中国传统小说形式和语言的传承和创新等作了深刻的分析,例如从《笑傲江湖》看政治角力。从“降龙十八掌”看金庸的武学设计,从杨过小龙女相恋看礼教规范,从旧版书到新版书的考证比较。从语源、社会属性、历史形态、文化意涵等方面,详尽地描述、分析了作为“现实存在”的“江湖”及其化为虚构的“成人童话世界”的过程。书中不但有许多创见,并披露了许多珍贵资料和重要事实。全文用词恳切,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有助于读者了解金庸其人其文。
作者自序一
作者自序二
解“金庸之谜”,破“金学之障”——序林保淳博士《解构金庸》
梦想能否成真——序林保淳博士《解构金庸》
1 金学的迷思——解构金庸
金庸作品对台湾的影响
金学效应之“排挤现象”
“解构”金庸——从整理文献开始
2 金庸小说在台湾
金庸小说流传简史(台湾篇)
“金学”效应
“排挤效应”下的误解
结论
附录1金庸小说查禁书目
附录2金庸小说改编电影简目
附录3金庸小说网站举要(繁体)
3 金庸小说版本学
金庸小说版本系统
金庸小说的“新”与“旧”
“金庸版本学”的意义
4 漫论金庸小说的改版
武侠作家多半“著书都为稻粱谋”
金庸严肃的创作态度与两次修订
小说的三个世界
主体性与独创性
5 王朔金庸风波评议
“边缘”与“中心”
“文学”与“社会”
“解构”与“建构”
余论:古典/现代与“老金回应”
6 通俗小说的类型整合——试论金庸的
武侠与历史
通俗小说的类型
武侠小说的类型特色
武侠小说与历史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历史
类型整合的前景与限制
7 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读《笑傲江湖》
话说“江湖”
笑傲江湖?
辟邪剑法与吸星大法
《笑傲江湖》之曲
独孤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