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大夏书系
分类
作者 钱理群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钱理群老师巡回五地,连续15次演讲的教育演讲稿合集。

“梦想”正是钱理群老师教育演讲的中心词。而大谈理想的背后所隐含的是对于年青一代生命的关注,对民族未来的焦虑。因此,这不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身份、眼光、学养来谈教育的书,这是一个从教四十余年的老教师生命体验中的教育,这是一个人文学者眼里的教育。于是,也就有了钱理群老师的两个教育关键词:“生命”与“立人”。本书关注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其着眼点始终是处于身体发育和精神发育不同阶段的生命个体,所遭遇的具有不同特点的教育问题。而对农村教育和打工子弟教育的关注,则贯注着教育“平等”与“权利”意识。

内容推荐

我现在退休了,回顾自己一生的教师生涯,真是想想要哭,很多次让你要哭,想想又要笑,很多事让你笑,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教师生活的真实。我们正视它,义永远摆脱小了它,形成生命的一种缠绕,而生命的真实意义就实现在这种缠绕之中。

知识面的拓宽,同时意味着人的视野、胸襟、精神境界的扩大,就可以发现各类知识,及其所反映的人的内、外世界的万般景象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一种“通”——是思想的“通”,也是知识(学问)的“通”,这才足求知治学的高境界。

所谓人学,就足在这样一个大的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里面,活跃着这样一批沉潜的生命、创造的牛命、酣畅的生命和自由的生命。以这样的生命状态作底,在将来就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大生命,这样的人多了,就有可能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以至为整个世界,开创出一个大的生命境界:这就是“人学之为人”。

一定要沉静下来,即所谓板凳甘坐十年冷,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打好做人的根基、学术的根基,而且要潜入卜去,潜到自我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

目录

我的教师梦

我为什么“屡战屡挫,屡挫屡战”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和中小学老师

我理想中的大学教育

我的书院教育梦

追求文、理的通融

漫说“大学之大”

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沉潜十年

我的农村教育理念和理想

他们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

承担,独立,自由,创造——我们要追寻的教育精神,知识份子精神

后记

试读章节

我的教师梦

2004年4月1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附中论坛”上的讲演

我作为附中的一位教师上课已经一个月了。课程快要结束了,最后借此机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我今天想讲的是,“我的教师梦”。

奋斗几十年,为圆一个童年的梦

我这次来附中实际上是为了圆一个梦。2002年我从北大退休的时候,有学生问我退休后干什么,我说我退休后第一件大事是要回贵州一趟,因为当年我在贵州教了18年的书;第二件大事是到附中来。去年到今年总算干完了这两件大事情。回归附中,就是重新做一次教师梦。前几天我和中学同学聚会,一位女同学谈起一件往事:1956年我们毕业时,全校举行过一次以“我的梦想”为题的演讲比赛,我获得了第一名,题目是“我的儿童文学家梦”;第二名就是这位女同学,她的梦想是要当一名乡村女教师,但梦的实现却非常曲折,1956年做梦,一直到了“文革”之后,才勉强圆了这个梦。也就是说,为了做一名中学教师,竟然奋斗了几十年。我听了自是感慨万端,想起自己在20世纪60年代,也有过一个梦:回附中当教师。当时我在贵州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教书,想调回南京,这自然是无法实现的梦想。而且就是在贵州,我要求做班主任,也被拒绝了,原因是我家庭出身不好,没有资格当。“文革”中,这就成了一条罪状,说早就看穿了你想争夺青年的“狼子野心”。你看,在中国想做一位教师,竟有这么难!后来我想,不让我当教师的人也有他的道理,说明教师工作非常重要,他是影响青少年的,而青少年正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这是一种权力,有的人就是不愿意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的人掌握教师的权力,于是,我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师梦,就不能不奋斗几十年。

说起来,最早做这样的梦,还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当时我是中央大学附小(现在的南师附小)的学生。学校出墙报,有一个醒目的标题: “长大了做什么。”我还记得教我们美术的杨宏毅老师画了好多画:飞行员、教师、科学家、工人、农民,等等。然后每个同学在相应的栏目下填自己的名字,我当时填的就是教师。我第一次做教师也是在南师附小,那时学校受陶行知、陈鹤琴的影响很大,号召学生当“小先生”。解放初期还有好多儿童是流浪儿,我们就把他们聚集起来,办小先生学校,由我当校长。我的印象很深——班主任吴馨先生,有一天突然对我说:钱理群,我们要办一个小先生班,现在学校任命你做小先生学校的校长。我当时都吓坏了,连忙问:老师怎么当啊?!吴先生看了我一眼说:你自己想吧。说完就走了。后来我才懂得,这是真正的教育艺术:对你表示一种信任,你自会产生自信,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而这正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后来我果真鼓起勇气当了这个小先生学校的校长,而且干得很不错。我现在还记得,有个学生是卖冰棒的,毕业时还画了一幅画送给我,上面写着“送给敬爱的钱老师”几个字。也就是说,我还在小学六年级就被称作“钱老师”了,一直到现在还是“钱老师”,并且颇以这样的称呼为豪。

在贵州初为人师,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我真正当教师,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贵州安顺地区卫生学校教书。对我来说这是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你想我从北京一直下到边远的贵州,又是1960年的大饥饿的年代,而且在中等专业学校教语文,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学。想走走不了,想考研究生,又不让考。怎么办?我当时作了一个选择,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可以叫自我设计,这个设计几乎决定了我的一生。我把自己的理想分成两个层面。首先是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只要主观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理想。我一分析,不管环境多恶劣,反正我是教师,我就做一个最受欢迎的语文教师。这是一个现实的目标。同时我定了第二个目标,就是现实条件不具备的,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具备,需要等待的,要作准备的一个更大的理想。当时我的更大理想一个是到南师附中教书,第二个目标就是到北大教书,讲“我的鲁迅观”。我先为实现现实的理想而努力。当时年轻,一下就把被褥搬到学生宿舍,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让我当班主任,我就做一个不是班主任的班主任:新学生一来,我就先看学生的入学照片,把他们全都记熟了,主动上门和每一个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基本状况,以后又编写学生学习档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后来“文革”中“对学生太热情”也成了我的一条罪状。我还和学生一起爬山、踢足球,完全打成一片。这样我很快就成为这个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但却害了学生。 “文革”开始时到处挖“三家村”,我们学校就挖了以我为首的四五个“三家村”:有和我踢球、爬山的,有和我一起编墙报的,等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在和这些学生的共同生活当中,我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P3-P6

后记

编辑此书的起因,是2007年11月,我有一次南下讲学的经历,其实是集中偿还欠下的朋友的人情债,先后在福州、东莞、苏州、常熟、上海五地,连续讲了15次。除讲鲁迅外,主要就是谈教育。有关鲁迅的讲稿,在此之前,已经编了《鲁迅九讲》一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于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吴法源先生建议,干脆把谈教育的讲稿编成一本“教育讲演录”。正好将以前的几篇未入集的演讲一并收入。在最后编书时,考虑到要更全面地呈现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又将已收入《学魂重铸》和《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两个集子里的有关演讲选入。这样,本书就大体上涵盖了我有关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农村教育、打工子弟教育的想法,以及对教师工作的认识,算是有一个规模了:这倒是意想不到的。

我在一次演讲中,说到我一路讲学,其实是说了一路的梦话。“梦想(理想)”大概就是我的教育演讲的中心词。这和我的“体制外谈教育”的言说地位和立场有关,更反映了我对教育的体认:在我看来,教育本质上是理想主义的。而大谈理想的背后所隐含的对于年青一代生命的关注,对民族未来的焦虑,也是我不想掩饰的。因此,这不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身份、眼光、学养来谈教育的书,这是一个从教四十余年的老教师生命体验中的教育,这是一个人文学者眼里的教育。于是,也就有了我的两个教育关键词:“生命”与“立人”。我关注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其着眼点始终是处于身体发育和精神发育不同阶段的生命个体,所遭遇的具有不同特点的教育问题。而我对农村教育和打工子弟教育的关注,则贯注着教育“平等”与“权利”意识,这大概也是我的教育关键词吧。——以上,就算是我的编后感。

最后,自然要感谢这次南下讲学的组织者、邀请者,主要有广西教育出版社、福建语文教育学会、福州一中、福州“1+1读书俱乐部”、东莞教育局、苏州图书馆、苏州大学文学院、常熟理工学院、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朋友,当然,更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朋友。在今天这个无梦的时代,能够如此尽兴地说梦,还能以书的形式继续说,实在难得。

钱理群

2008年3月1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