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福州、厦门为代表的福建城市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福建城市的现代化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城市发展的演进特点与影响,及其发展的因素。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时间为序,以鸦片战争为起点,到新中国成立为止,将福建城市现代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鸦片战争起至中华民国成立前,为福建城市在晚清时期的演进阶段;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是福建城市的变迁阶段;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新中国的成立为福建城市的曲折发展阶段。作者主要从城市的经济和城市的建设角度来阐述城市的发展概况,包括:商业贸易、金融业、工业、城市建设等。下篇是横向的专题研究,选择一些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多角度、更深入地反映城市的变迁。包括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城乡间的互动关系、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变化、城市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风俗的演变等。
导论/1
上 篇
第一章 福建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早期历史/15
第一节 福建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15
第二节 古代福建城市的发展概况/26
第二章 晚清福建城市的演进(1843—1911年)/42
第一节 贸易和商业的兴盛/42
第二节 近代金融业的产生/54
第三节 近代工业的起步/70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兴起/81
第三章 民国前期福建城市的变迁(1911—1937年)/95
第一节 贸易和商业的发展/95
第二节 金融业的转型/112
第三节 工业的发展/130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开展/144
第四章 民国后期福建城市的曲折发展(1937—1949年)/189
第一节 沿海城市的发展停滞/189
第二节 省会内迁与内地城市的短暂繁荣/202
第三节 抗战后城市的恢复和萧条/217
下 篇
第五章 区域中心地位的确立/229
第一节 经济中心的形成及其作用/229
第二节 城乡关系的透视/249
第六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变化/270
第一节 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和迁移/270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分析/282
第三节 城市社会的职业与阶层结构的变化/298
第七章 城市文化教育的发展/317
第一节 城市教育的演变/317
第二节 新闻文化事业的兴起/343
第八章 城市社会风俗的演变/355
第一节 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的变化/355
第二节 政治变革与社会风俗的嬗变/373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与社会习俗的变迁/380
第四节 城市闲暇生活方式的变化/386
结语:对福建城市现代化的总体思考/397
参考文献/433
后记/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