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以纯90后的人的视线扫描出的社会,这是一段以纯90后的人的内心体验到的生活,这是一段以纯90后的人的脚步留下来的印迹,这是一段以纯90后的人的精神所寻求的梦想,这是一段以纯90后的人的努力而创造的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九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赵诣飞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段以纯90后的人的视线扫描出的社会,这是一段以纯90后的人的内心体验到的生活,这是一段以纯90后的人的脚步留下来的印迹,这是一段以纯90后的人的精神所寻求的梦想,这是一段以纯90后的人的努力而创造的世界…… 内容推荐 终于放下了“垮掉了的一代”,就像修辞中的粘连一样,90后被“粘”到了舞台上,纷纷纭纭。严格地讲,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我们叫他们90后。但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1990年开始懂事的孩子,也能算是90后。如果说10年一个代沟的话,那么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则与90后完全不同,具有另一种特点。若以5年作为一个代沟的话,分得就太细了,变化不大,不足以形成一种风格、一种思潮。 所以,直到现在仍然是90后把持的天下。从另一个角度讲,曾经备受人们关注的80后所引发的轰动已渐渐被90后所淹没。 目录 序 90后印象 一、我们的启蒙时代 1.最初对家的思念 2.不同大院的孩子们 3.学琴热与琴童 4.玩具大集合 5.精神食粮一一动画片 6.初识名牌 7.养宠物 8.谁是我的偶像 9.童年的“谈情说爱” 二、从叛逆走向成熟 1.青春期来临 2.泡网吧 3.手机梦 4.中学校园生活 5.上名校一一高校预备期 6.狂热的粉丝 7.留学热一一美国之行 8.从名牌到奢侈品 9.高考 三、各种玩儿 1.游戏机 2.收藏类 3.十字绣 4.大头贴 5.游戏厅 6.“杀人”游戏 7.真心话大冒险 8.KTV 9.夜店 10.酒吧 四、日常生活 1.居住环境的变迁 2.做家务 3.“衣食父母” 4.中外特色吃 5.私家车,自驾游 五、如今的90后 1.大学生活 2.非主流一一肥猪流? 3.范儿 4.恋爱达人 5.咱们的流行语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出生到小学毕业——90后的启蒙时代。这一阶段,90后经历了不小的社会环境变迁,不管记得不记得,都有照片为证。20世纪90年代正是中国加速发展的年头,不少新事物的兴起,吸引着90后的注意力。比起各代人,90后从童年起就见多识广,生活的安逸和物质的充裕,让孩子们不知道苦是个什么滋味,科技的发展使90后更加热爱玩具和动画片,网吧和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让孩子们疯狂。学琴热、品牌风、追偶像、写“情书”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有人说,90后如同生活在梦境中一般,是最幸福的一代人。 1.最初对家的思念 儿时的王国——幼儿园 3岁的时候被送到幼儿园,几乎所有住在城市的90后都是如此。我去的幼儿园是全托的。到幼儿园的第一天老师就跟家长说了:“孩子从周一到周五住在幼儿园,希望家长们按时送孩子,最好不要提前接,原因是按时接送可以保证孩子们在幼儿园有序的生活,也不会让孩子有过大的情绪波动,幼儿园也比较好管理。孩子放在这儿您就放心吧,有我们照顾昵!”就这样,我被送进了幼儿园,全托,周一到周五,直到周末才能回家,那时候的我就这样开始经历离开家的“考验”了。 小时候上的幼儿园算是条件不错的一个。幼儿园可大了,除了宿合楼外,园子里还有个特别大的花园,里面有那种木马玩具,孩子们喜欢骑在上面,前后晃来晃去;还有两排秋千,印象很深的是,那秋千是用两根绳子吊起一个汽车轮胎,坐着晃站着晃都行;孩子们最爱玩儿的是个像船似的东西,它没有名字,所以孩子们给它取名叫“飞船”。飞船里可以乘七八个孩子,船的两端被吊起来,玩儿的时候下面有人一推,船就可以来回地摆动,其实就像是个大点儿的秋千,只是脚底下不是悬空的。不知道为什么,即使这飞船没有普通秋千飞得高、飞得远,却总是特别受欢迎,孩子们都觉得这船比大轮胎秋千有意思得多,也许是因为大家可以一起玩儿,又可以舒服地坐着的缘故吧!此外,花园里还有跷跷板、双杠、攀登架什么的。在花园中的一片广阔的空地上,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奔跑,对孩子们来说,这像极了大草原,他们便成为了草原上肆意奔跑的小马驹。幼儿园里还有个小动物园,不大,这大概不是所有幼儿园都能有的。小动物园里虽然动物少了点,没有那些凶猛、巨大的动物,但是像羊、猴子、兔子、孔雀、鸽子等动物是必不可少的。动物们每天有专人负责喂养。孩子们都喜欢动物,每次经过这里,都要看上好久,他们特别关心动物们在做什么。父母每周接孩子时都会带着孩子喂喂小动物再回家。硬件设施好的幼儿园,建这么个动物园,无疑是为了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从小培养爱心。 日常活动 刚进幼儿园的时候还是很不适应的,有老师管着,不能像从前在家的时候说什么是什么。还要和其他小朋友和平相处,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安排:起床、吃饭、学习、玩儿、睡觉,从周一重复到周五:每天如此。到幼儿园的第一个晚上孩子们都睡得不踏实,地方换了,床换了,连周围的人也换了。之后就开始想念自己的床,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 P6-7 序言 终于放下了“垮掉了的一代”,就像修辞中的粘连一样,90后被“粘”到了舞台上,纷纷纭纭。严格地讲,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我们叫他们90后。但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1990年开始懂事的孩子,也能算是90后。如果说10年一个代沟的话,那么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则与90后完全不同,具有另一种特点。若以5年作为一个代沟的话,分得就太细了,变化不大,不足以形成一种风格、一种思潮。 所以,直到现在仍然是90后把持的天下。从另一个角度讲,曾经备受人们关注的80后所引发的轰动已渐渐被90后所淹没。 不管怎么讲,这90后还真成问题了,你想,20岁上下,已经历过的和未来的人生在时间上是多么的不对称,学习过的知识与变幻莫测的社会是多么的不统一。可是,在冲出“栅栏”的一刹那,天高路远又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老一辈人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其实江山代有才人出,都是这么过来的,估计下一个就是新千年后。) 于是,将90后一代从时代、生活(包括学习、工作、娱乐三点融为一体的生活模式)和个性几方面整理了一下,发现是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90后是怎样的一群人,很难规定和评价,但能给出个总体印象。所谓印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留下的迹象。这大概是因为我自己“身在此山中”的缘故0巴:做不了评价,只是和盘托出这代人的生活片段,所以说是印象。 反正90后有多少人能成为青青毛竹,建屋搭塔,又有多少人被趁着鲜嫩做了“笋炒肉”?不知道,不知道,还是不知道…… 90后最小的不到1 0岁,大的也才20岁出头(当然把1 990年开始懂事的也归在这~类)。在这短短的20个年头里,90后的特点已有所显现,社会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说90后是自私的一代,从小有父母宠着,爷爷奶奶护着,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是十足的“老大”。90后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舒服就行,喜欢我行我素,一味地“我做主”。 有人说90后是虚荣的一代,爱攀比、爱金钱、爱炫耀。他们打出生起,吃的、穿的、用的就比前几代人要好上许多。与生俱来的优越条件,让90后活在“名牌”的世界里,穿梭于各国名牌之间,90后们乐此不疲。 有人说90后是爱幻想的一代,不少十几岁甚至更小的孩子热爱小说创作,不论科幻类还是爱情类,他们都喜欢。90后享受着活在梦境中的感觉,不少人都有做白日梦的习惯。 有人说90后是娇气的一代,爱哭鼻子,适应性差,承受不了一点痛苦,只会躲在家长的保护伞下。 有人说90后是浮躁的一代,爱夜店,不爱学习,似乎在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吃、喝、玩儿、乐和享受,永远给别人一种不着调的感觉。 有人说90后是懒惰的一代,在哪儿都是一副“大爷”相,什么都不做,只等着别人来伺候自己。 有人说90后都有恋物癖,小到手帕大到汽车都有可能,只要喜欢上就绝不撒手,很多时候喜欢的东西都奇奇怪怪的,不被他人所理解。但不论别人的评价是什么,90后都不在乎。 有人说90后衣食父母,自己不努力,什么都指着爸爸妈妈。而90后的60后父母,愣是喜欢被孩子呼来唤去,对他们溺爱到了极点。 有人说90后都是“非主流”人士,爱另类的颓废,但真正问90后“什么是非主流”的时候,他们却说不清楚。看来,大多孩子是跟着瞎起哄。 有人说90后的脾气变化无常,不好相处。用“牛脾气”、“倔”、“怪异”形容都可以。90后更愿意主动选择朋友,而不是被动选择。 后记 一年前,我接到仰东叔叔的电话:“你能写本关于90年代生人的书吗?”我当时觉得太突然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不过当听到“90后”这字眼儿的时候,我还是愣了。想来想去,也许自己更适合写80年代生人,怎么着咱也是后80后嘛!几天后,接到中青社林栋总编辑的电话,问我关于90后这本书有什么想法。不记得当时哪儿来的那么大勇气,我随口便问:“您说90后?写80后成吗?我是80后!”林总笑了,问我:“90年时你几岁?”在当时发懵的状态下,我还是数了数手指头:“3岁……”“还是90后嘛!” 从此,我被归为90后。 还记得写样章和目录是最痛苦的日子,仅一个合格的样章就写了一个暑假。等到目录初步定下来的时候,已经又开学了。虽然自己平时爱写点东西,但书,从来没想过,再加上是没人总结过的90后(而且每天还在变化),我明显感到束手无策。 写到10万字的时候,一贯把自己规定为80后的我有点儿傻眼,原来我的经历与90后是如此的相似。尤其和前90后的这部分人,我们经历着同样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我们活在同一个精神世界中。这期间,我结识了1982年至1999年出生的不少80后、90后孩子。一度对90后这词非常敏感。 完成全稿时,我毫无疑问地相信,我就是90后。即使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也仍旧属于90后,因为这两“代”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着电脑文档中200多页的文字,我真记不清自己是怎样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的了,又或许只是不敢相信?清楚地记得很多次憋在那里,写不出一个字;但也许是完成书稿太高兴的原因,竟忘记了当时是怎样的艰难。殊不知,这正是我一次次飞跃的转折点。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没有离开过林总和仰东叔叔的指导。总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仿佛再次经历了成长的过程。这期间,我和很多人都聊过90后,小的9岁,大的70多岁。一方面开阔了眼界,另一方面给了我不少新的启发。 此时此刻,我要感谢家人及周围众多朋友的帮助,是你们成就了这本书。 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这本《九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可以和90后们一同成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