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曼斯菲尔德庄园(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简·奥斯汀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阅读《曼斯菲尔德庄园》常常让人想起《红楼梦》,两个作者塑造的女主人公都是小表妹进入了大家庭中;但奥斯汀与曹雪芹是如此不同!简笔下的范妮,她并没有傲世的才华,也没有在别人屋檐下的尖酸;反而因为角色不同,她是那么自我克制,她勤劳善良,每天都在做各种各样的活,每天都在帮助别人……在小说的后半部,因为世事叠变,她最终靠自己的善良、温柔、坚韧,最后终于赢得了表兄埃德蒙的爱情,成为大厦的女主人!

在这部小说中,简让我们伴随着范妮的成长:从胆小怯懦、自我藐视到勇敢、坚定的蜕变过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一个灰姑娘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

内容推荐

在完成了《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诺桑格寺》,一直到1809年迁居到汉普郡的肖顿,这十年间,简几乎停止了写作。迁居、恋爱无果、父亲去世、母亲有病、没有出版商出版作品……这些都无法压抑简那颗创作的心。肖顿恬静的乡村生活,让她在1813年写出了《曼斯菲尔德庄园》

萨克雷认为这是她最伟大的作品,也被众多读者认为是她小说中最有价值、最让人满意的一部,最有影响的是女主人公范妮。在小说中,简更加成熟地描写了更加宽阔的场景,在不同的场景变幻中有着不同人物命运的起伏,有着不同爱情的起起落落,有着不同的隐喻穿梭其中……但全书又充满机智幽默,让你在笑声不停中再次感受到简·奥斯汀的伟大才华。

试读章节

大约三十年前,亨廷登的玛丽亚·沃德小姐可算是交了好运:她仅凭着七千英镑的嫁妆,就俘获了北安普敦郡曼斯菲尔德庄园托马斯·伯特伦爵士的心,一跃成为准男爵夫人。从此她住进豪华宅邸,每年的进项又丰厚,真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亨廷登的人都说这门亲事攀得好,就连沃德小姐的舅舅也承认,至少得再多三千英镑的嫁妆,她才配得起这样的人家。她嫁得这样好,自己两个亲姐妹也定要跟着沾光。他们家的亲朋好友中觉得沃德小姐和弗朗西斯小姐跟玛丽亚小姐一样漂亮的,都毫不犹豫地断言,她们两个也同样会嫁到如此好的人家里。但是这世上有钱的男人却远没有配得起他们的女人那样多。因此,沃德小姐在家又待了六七年光景之后,只得下嫁给她妹夫的朋友诺里斯——一位几乎没什么财产的牧师。而弗朗西斯小姐的婚事就更不成个样子。说老实话,沃德小姐的婚事还不算太糟糕,托马斯爵士欣然让他这位朋友在曼斯菲尔德任职,因而有近一千英镑俸禄,从此诺里斯夫妇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可是弗朗西斯小姐的婚事,用老话儿来说,就是让她家里人大大的失望深深的懊恼,她居然嫁给一个“三无”海军陆战队中尉:没有学历、没有财产、没有门第。她真是找了个再差也没有的人当丈夫。托马斯爵士出于自尊心和道义,也出于一贯为善的愿望,同时也希望他的亲友能够过得体面些,因此很愿意为伯特伦夫人的妹妹尽些心力。可是这位连襟的行业他谁也托不上。还没等到他想出个好法子来,那姐妹两个却又来了个彻底决裂。这也是双方行为的必然结果,而且草率的婚事都几乎会带来这样的后果。为了不听家里人无用的劝导,普莱斯太太在结婚之前从未给家里人写信提及此事。伯特伦夫人是个相当沉静的女人,为人非常随和,性情非常慵懒,只觉得不再去理睬妹妹,不再去想这事儿,便也不再烦恼。但是诺里斯太太却是个行动派,不肯就这样作罢,便给范妮写了封长信,怒斥她行为之愚蠢,并以此种行为可能招致的恶果来威胁她。普莱斯太太接到信后,自然是又伤心又生气,并回信将两个姐姐一通痛骂,还很是影射了一番托马斯爵士的虚荣。诺里斯太太看了这样的回信,自然也不肯自己闷在心里,因此他们两家与普莱斯太太家多年都没有来往。

他们的寓所相隔甚远,各自来往的圈子也很大不同;因而在此后的十一年间,双方几乎连彼此是死是活的消息都几乎无从得知。因此,至少托马斯爵士是很惊奇,诺里斯太太总能隔一段时间就恼怒的告诉他们,普莱斯太太又养下了一个孩子。但十一年后,普莱斯太太再也不能持着先前的自尊和怨恨,忍受失去这门可以对她施以援手的亲戚。孩子是一个接一个地来,丈夫在服役时受伤残疾,对朋友仍是美酒相待,而收入又是那样微薄,这一切使得她急切地想与先前轻易丢弃的亲朋好友们恢复情谊。她给伯特伦夫人写了一封信,言辞间充满悔恨和凄凉,说她有一大群儿女要养,却又家徒四壁,只能与他们重修旧好。她说第九个孩子就要出生了,家中又是一贫如洗,恳求他们当这孩子的教父教母并帮助抚养。她还不加掩饰地写道,她是如何需要他们帮助现有的这八个孩子。她的老大是个十岁的男孩儿,既好看又英勇,一心要出去闯荡,而她又有什么能力呢?托马斯爵士在西印度群岛上有财产,他能不能在那里派得上用场呢?让他干什么都可以,或者托马斯爵士觉得伍里奇陆军军官学校怎样?怎么样才能把男孩子送到东方去?

这封信很有效果,他们重归于好。托马斯爵士对她表示关心,帮她想法子,伯特伦夫人给她寄去钱财和婴儿用的衣物,诺里斯夫人也给她写信。

这些只是那封信产生的即时效果。之后不到一年,普莱斯太太得到了更实惠的好处。诺里斯太太常常对别人说,她是无法不去惦记她那个穷妹妹和她那一家子人的,而且虽然他们已经帮了大忙,可她还想多尽些力。最终她表示,要从那一大群孩子中挑出一个来抚养,让可怜的普莱斯太太可以减少些负担。“她的大女儿现在九岁,需要的关心她妈妈肯定给不了,如果我们来照管她,你看怎么样?多照管个孩子自然是少不了要添些麻烦和开销,可这是为了行善,其他的都算不得什么了。”伯特伦夫人立即对姐姐的提议表示赞同。“我觉得这是再好也没有的事,”她说,“这就把孩子接来吧。”

托马斯爵士却没有这么快就附和这个决定。他一直为之踌躇,始终下不了决心,因为这可不是个小事儿。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女孩儿,必得要锦衣玉食地养着,否则让她离开生身父母,那就不是善举而是残忍。他想到自己的四个孩子,想到那两个儿子,想到将来表兄妹会相恋等等,但是不等他把自己的反对意见慎重地说完,诺里斯太太就打断他,把他那些说出了口的和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意见全给反驳了。

“我亲爱的托马斯爵士,你的意思我完全理解,也很欣赏你的慷慨和周全,这正是你一贯的行事风格。大体上说,我完全赞同你的想法,领养一个孩子就得要养好。我可以保证,在这个事情上,我是绝对不会不尽我的全力。我自己没有孩子,在我能尽上心的事儿上,我不对自己妹妹的孩子尽心,还能对谁尽力呢?我知道诺里斯太太是有些太……但是你也知道我这个人,话不多也不爱显摆。我们可不能因为一些小事,就吓得不敢做大好事儿。让这姑娘受教育,然后适当地引入社交圈子,十有八九她是能找到个好归宿,也不再要别人来负担她。托马斯爵士,我可得说说,我们的外甥女儿,至少是你的外甥女,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是不会没有些长处的。我敢说她不会像府上两位小姐一样楚楚动人,这是肯定不会。可是有这么个有利的环境,我们将她引入本地的社交圈子,她怎么也能有个满意的婚事。P1-3

序言

在翻译简·奥斯汀的书之前,我也曾问过自己:是否能够进入作者的思想,真正体会她当年伏案写作的心情?毕竟作者一生生活在英国的乡间,不曾有过浮华灿烂的生活,甚至家境拮据,成日围绕着看似枯燥无趣的琐事度日。

只是随着一天天阅读,一日日深入,我慢慢为她的思想所感动。她是坚持信念的女子,从不屈从于为现实生活的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不代表偏执乖戾、缺乏教养。巧的是,在我翻译的几部奥斯汀小说里,女主角都是外表温顺柔弱的“便利贴女孩”,如《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范妮和《劝导》的安妮,她们看似柔弱可欺;而实际上无论周围的人怎样变化,她们从未摒弃过心中对美好的向往、对真诚的坚持,最终获得了真挚的爱情、幸福的家庭和众人的爱戴。

反观当下社会,由于竞争的激烈,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简单粗暴,温情渐渐远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失去了前商品社会时的从容不迫,变得浮躁不安、急于求成,只想一步登天。而追求“男女平等”的现代女性似乎也越来越偏离了“平等”的初衷,舍弃了传统的温柔良善,为了实现所谓的个人价值,变得越来越尖锐刻薄。人的欲望越来越膨胀,在不断满足物欲的同时,物欲也在不断提升。人们获得的越多,反而变得越来越贪婪。我常常在想,如果让我捧着奥斯汀的小说对号入座,我会是谁?是《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特,是《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克劳福德,还是《劝导》中安妮的姐妹?奥斯汀的女主人公总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脱俗,无论出身背景、社会地位如何为人所轻视,她们总是赢得身边人的一致称赞。她们不重物欲,坚持精神的纯净和满足,反而更容易得到快乐和幸福。

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张利益交织的大网,生活在这样的网络里,我们难免为了自己的利益权衡,而忘记了最初的那份真诚和理想。奥斯汀的小说常常让我惊醒,让我检视自身。翻译已经结束,没有结束的是作者对我深深的影响。我不愿再随波逐流地混着日子,想要重新拾起少年时的勇气和梦想,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我想,所有心怀理想的朋友们在看她这几部作品时,难免会想到曾经就算为了一点小事也要坚持原则不肯妥协的自己吧。

我在此也非常感谢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与执著坚定的奥斯汀作如此深入长期的交流,让我有如此难得的机会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衡量自己的行为。如今奥斯汀的小说已经安放在我的书桌、床头,成为鞭策我时时进步、求真的明灯。

我也希望奥斯汀的小说能够帮助那些对现实生活怨念不断的朋友们,让他们从阅读中得到一些启发,回复平静的心情,以乐观的态度、温和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谢谢!

译者:苏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