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坚强的意志哪里来/心理素质培养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马志国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密切联系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意志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了许多具体而实际可行的建议。特别是书中有专门章节以较大篇幅详尽介绍意志的测评及培养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本书以成为广大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的忠实朋友为宗旨,行文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亲切生动。书中引用了反映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坚强意志的事例,或引人入胜,或动人心魄,对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内容推荐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心理科学的理论体系,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科学而准确、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意志的概念、特性、形成、发展和功能等基本知识,特别注意吸收了国内外心理科学的有关最新研究成果,对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素质观,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意志概述

 第一节 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要素

 第二节 什么是意志

 第三节 意志与目的性

 第四节 意志与随意运动

 第五节 意志与克服困难

第二章 意志在心理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人的心理素质有哪些要素

 第二节 意志在认知发展中的功能

 第三节 意志在情感发展中的功能

 第四节 人究竟有没有意志自由

第三章 意志在行动过程中的表现

 第一节 动机冲突中的意志表现

 第二节 目的确定中的意志表现

 第三节 方法选择中的意志表现

 第四节 从计划的执行看意志

 第五节 从困难的克服看意志

 第六节 面对诱惑显意志

 第七节 面对成功显意志

 第八节 面对挫折显意志

第四章 意志的基本品质

 第一节 意志的自觉性及其相反的特征

 第二节 意志的果断性及其相反的特征

 第三节 意志的自制性及其相反的特征

 第四节 意志的坚持性及其相反的特征

 第五节 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成才

 第六节 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发展特点

第五章 意志的培养与锻炼

 第一节 坚强的意志从哪里来

 第二节 意志培养三途径

 第三节 意志培养四原则

 第四节 认知引导法——意志培养方法之一

 第五节 情感激励法——意志培养方法之二

 第六节 活动锻炼法——意志培养方法之三

 第七节 习惯促进法——意志培养方法之四

 第八节 矫正辅助法——意志培养方法之五

 第九节 心理困境自救的策略

 第十节 请谁来做意志的铸造师

试读章节

第四节 从计划的执行看意志

采取决定只是“头脑中的行动”,只有执行决定才可能实际达到目的。因而,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阶段。

当一个人经过动机冲突,确定了目的,选择好了行动方法,他就可以按计划开始行动了。

在计划的执行中如何看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强呢?

下面这位探险家的故事会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1903年6月16日,深更半夜的时刻,一艘被命名为“约阿号”的探险船悄然地向漆黑的大海驶去。船上的主人便是挪威极地探险家阿蒙森。阿蒙森此举是为了打通北极海的航路。

探险船为什么这个时刻起航?

阿蒙森当时还是一个无名小卒,探险费用要自己想办法筹集。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凑够了经费,却有人散布流言,致使债主们又追上门来讨债,甚至想查封他的船。迫不得已,阿蒙森只好半夜开始了他探险的航程。

阿蒙森此行不仅一开始就很艰难,航程之中更是险象环生。

“约阿号”从北大西洋西行,经冰岛附近海面,绕过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南端,进入一个冰山林立的海峡。这个海峡的冰山历史上曾阻断过两位探险家的航程。“约阿号”却凭着阿蒙森的正确指挥,在众多冰山之间小心地穿行,终于越过难以逾越的屏障。

正当“阿约号”在迷宫似的帕里群岛中穿行的时候,刮起了可怕的暴风。一阵紧一阵的北风呼啸着,海面顿时狂涛骤起,白浪滔天,浪尖上的水珠被风呼啦一下削去,又瓢泼似的洒向船上的人们。“约阿号”一会儿被举上浪顶,一会儿又被抛向波谷。狂涛之间,不时露出各种形状的暗礁。大海像一头狂暴的狮子,施展着令人恐怖的淫威。“咣”,船在被举上浪尖又摔下谷底的一刹那,发生了惊人的一响,原来船的一角撞到了礁石上。真险哪,要是再偏斜一点,整条船就粉身碎骨了。

船在风浪中颠簸着前进。人们刚想松弛一下绷紧的神经,又一个浪头把船托起,阿蒙森向前嘹望,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只见20多米开外有一块露出水面不多的礁石,要是撞上那块礁石,一切都完了。可现在已经来不及避开,只好听天由命了。就在船即将撞上礁石的那一瞬间,又一个巨浪袭来,把船高高地托起,当船再次跌人谷底时,礁石已被远远地抛在了船后。人们这才收回就要跳出来的心。真是惊心动魄呀!

就这样,阿蒙森吃了数不清的苦,躲避过了说不清的险情,经过了整整三年的艰苦探险历程,终于达到目的,打通了北极海的航路。

阿蒙森的成功,使他成了赫赫有名的探险家。正当人们为他庆功之时,他心里又开始盘算起一个新的探险计划——征服北极极顶,因为当时还没有人到达过北极点。

这回,阿蒙森由于已经出名,他的探险计划马上得到了政府和各界的支持,很快做好了人、财、物等各方面的准备。

阿蒙森的准备工作已经安排就绪,预定起航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这一天,阿蒙森正在做临行前的最后检查,忽然一个水手神色慌张地跑来,手里举着当天的报纸叫道:“阿蒙森先生,皮尔里……皮尔里……”阿蒙森不解其意,接过报纸一看,一行醒目的大字标题映入他的眼帘:“1909年4月6日,美国海军上将皮尔里到达北极。”

“啊!”阿蒙森不禁叫了一声,如同一盆冰水当头泼下,心里全凉了!他靠在桅杆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太大了。皮尔里征服北极的消息,使阿蒙森的计划失去了意义。阿蒙森陷于苦恼之中。“怎么办?”他喃喃地念叨着,想不出一条妙计以摆脱眼下的困境。

突然,阿蒙森的思路一转,一个念头闪出:“北极极顶既然被人抢先到达了,南极极顶仍然未被人类征服,我何不调转船头,去争夺南极极顶的王冠呢!”但是,阿蒙森暂时没有把这个计划的变更向探险队员和社会舆论公开。因为公开计划的变更,不知又会发生什么预料不到的事。

阿蒙森的探险队在推迟了9个月的行期后,于1910年6月的一天正式出发了。

探险船按预定的航线行驶着,但不久便在马得尔岛靠岸。队员们都觉奇怪:为什么刚出发就半途停船呢?正当此时,阿蒙森召集全体队员开会,宣布了转向南极探险的决定,并解释了出发前一直保守秘密的原因。阿蒙森边说边观察着队员们的反应。队员们先是惊讶,但当他们了解了阿蒙森变更计划的全部设想后,都赞成这个新的计划。这时,阿蒙森才请哥哥把改去南极的决定带回挪威,告知政府。

第二天,探险船乘风破浪,向南极前进。

历尽艰辛,1911年12月15日,阿蒙森一行成功地到达南极极点。他们狂欢起来!

由阿蒙森的事例做一些理性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人的意志在两种情况下得以体现:一种情况是,在采取决定阶段所确立的目的和计划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的,只是在行动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克服重重困难,坚决执行预定计划,是意志坚强的表现;一种情况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在采取决定阶段所确定的目的和计划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在行动中及时放弃或修正先前的不切实际的目的和计划,执行新的计划,也是意志坚强的表现,不能把这看作是意志薄弱的表现。阿蒙森打通北极海航路的探险情形属于前一种情况,而到达南极极点的探险隋形属于后一种情况,不论在哪种情况下,阿蒙森都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

相反,在计划的执行中,轻易地放弃预定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的目的和计划,就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而固执地坚持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预定的目的和计划,也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对此,我们应在实际生活中避免一些误解。

P48-51

序言

我们共同面向着21世纪。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这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开展素质教育必然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就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被提上了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

什么是人才的心理素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成才取决于其智慧行为中的两种心理机能系统的相互作用。其中,认知性机能系统在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人们把具有这类机能的诸多心理要素统称为智力因素,它们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对成才起重要作用。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而对智慧活动起始动、维持、强化、定向、引导和调节作用。人们把具有这类机能的诸多心理要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它们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成才起决定性作用。

上述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人才心理素质的全貌。我们说未来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就是要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具备上述这些优良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最近,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感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渴望对心理素质及其培养问题有具体的了解,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正确解决好这个问题。

目前,一些较好的关于素质教育的读物相继问世。但是,有关系统全面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专门读物似乎还是一个空缺。为此,我们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丛书。丛书共十个分册,力图向广大教师、家长及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我国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广泛而深入地开展。

这套丛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科学性。丛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心理科学的理论体系,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科学而准确、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各种心理素质的概念、特性、形成、发展和功能等基本知识,特别注意吸收了国内外心理科学的有关最新研究成果,对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素质观,具有指导意义。

二、实用性。丛书密切联系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各种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了许多具体而实际可行的建议。特别是各分册都有专门章节以较大篇幅详尽介绍各种心理素质的测评及培养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三、可读性。丛书以成为广大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的忠实朋友为宗旨,行文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亲切生动。书中引用了反映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优良心理素质的事例,或引入入胜,或动人心魄,对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愿这套丛书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有所帮助。相信青少年朋友将以优良的心理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

沈德立

1998年10月于

天津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