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是我见/经济学家茶座精品栏目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金明善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挑战,读《经济学家茶座》!

本书对《经济学家茶座》出版9年来(第1~39辑)之精品栏目“国是我见”中的文章优中选优,选出精品文章近120篇。

读《国是我见》,听海内外著名华人经济学者为国是建言献策。

内容推荐

本书对《经济学家茶座》出版9年来(第1~39辑)之精品栏目“国是我见”中的文章优中选优,选出精品文章近120篇。

读《国是我见》,听海内外著名华人经济学者为国是建言献策。

目录

陈 抗 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

黄有光 跳下地狱?走上天堂?

王松奇 为什么说“大陆缺个李国鼎”?

梁小民 为什么民营企业做不大

韩朝华 保护私人产权是保护大款吗?

张晓晶 次贷危机的警示:经济学还无法把握这个不确定的世界?

胡海鸥 不见得比我们聪明的西方人为什么比我们成功?

朱恒鹏 周扒皮为什么半夜学鸡叫?

董国政 战争:图际资本的狂欢节?

李海舰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三大法则

党国英 家庭的产生与颠覆

陈 抗 掉地上的钞票为什么没人捡?——兼谈“反公地悲剧”

董国政 从消费行为看战争

乔 良 王湘德 算计成本和收益的战争

赵 泉 人口:从真理到谎言?

朱恒鹏 多收了三五斗:如何让农民富起来

朱恒鹏 我这一辈子:一个老农眼中的土地制度变迁

朱恒鹏 谁的新农村:土地何不归农民所有?

富景筠 资源丰富是经济成功的条件吗?

韦 森 拉美经济停滞的制度、文化与历史原因

茅子轼 追踪钞票的周转

俞宪忠 让中国农民富裕并不难

韩朝华 官员行为的公益性和私益性

胡海鸥 从明嘉靖的“改稻为桑”看政府干预的必要

翟 华 老庄遇上基尼:幸福快乐不仅是一种感觉

程亚文 中国还需过大关

徐昌生 百姓的自主生育妨碍国家的强大吗?

徐康宁 “软实力”的背后是什么?

朱恒鹏 免费的午餐——关于医疗改革的虚拟对话之一

朱恒鹏 医保的困惑——关于医疗改革的虚拟对话之二

徐康宁 全球化的代价

宋胜洲 负责任的政府

徐昌生 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公立大学太多

高明华 国有企业是做什么的、

韩朝华 改革反思应戒泛道德化清谈

韩德强 市场是必不可少的恶

程亚文 人口再生产宜均衡适度

朱恒鹏 疯狂的药价

董新兴 孙德圣 关于制度与效率的通信

王松奇 漫话世界一流强国的三维标准

荆林波 政府管制倾向

李海舰 解在哪里?——求解之道

王松奇 我们手中的货币会不会变成贝壳?——漫谈全球化中的国家战略和价值观

李海舰 产品的革命:产品是什么?

柯华庆 我们人民:科斯的国家主义视角

王玉霞 效率与公平动态均衡

黄有光 大城市是否应该限制外来移民?——兼谈报酬递增与E-F冲突

李海舰 企业的革命:企业是什么?

张晓晶 拉美国家的“海归”及其思考

李海舰 十大关系新论——基于企业经济的视角

李海舰 企业文化十大转型

赵红军 美国到底强大在哪里?

朱富强 为什么那些民主国家往往显得更为好斗?

高新军 从我申请赴美签证看美国是怎么监督行政官员的

王松奇 北宋为什么变成了南宋

宋胜洲 超越市场和政府的“上帝之手”

王永钦 制度密集型产业

贺力平 亚当·斯密与和谐社会的法制建设

封 进 财富不平等为何是低估的

叶 航 合作效率的三个维度:自由、道德与正义

陈 抗 资本家为什么要破坏资本主义?

曹利群 报账制度背后的制度

王则柯 交易创造财富

聂辉华 范志勇 李金波穷人和富人的竞争

聂辉华 医生比经济学家更高尚吗?

唐志军 替代与忠诚

曹利群 车辆限行与产权限行

聂辉华 什么才是和谐社会?

黄范章 漫谈“纳税意识”与“民主意识”

曹利群 以优秀的制度塑造人

蒲勇健 经济学透视下之官场现形记之一:官僚低薪

朱恒鹏 为何把牛奶倒人大海

董国政 因战争而受益的十类人

陈 宪 高校扩招、人才结构与职业教育

邱 斌 “高薪”还能养什么?

陈 宪 高速公路的路权能够被交易吗

郭艳茹 香港的私家路:关于公共品供应与公共事业改革的思考

曹利群 冰雪灾害中的政府和市场

冯维江 利益集团转型:堕落还是升华

陈 宪 市场发育了,社会怎么办

孟 昌 如果房价计人了CPI

陈 宪 服务资源配置的时空难题

王永钦 社会变革的三个层次

曹利群 购买产品,还是购买制度?

韩德强 垄断型人际关系与竞争型人际关系

朱恒鹏 折翼的天使一医生怎么了

卢昌崇 目标的实现与激励的相容一来自军队的启示

顾海兵 李宏梅 中国大学成本计算存在严重低估

董志强 经济行为的公平原则

陈 抗 三种忠诚——也谈退出机制

吴要武 赵 泉 自然资源:神赐天粮还是魔鬼的粪便?

赖德胜 科尔内的价值与智力外流

卢周来 “无根”的社会代价

杨在军 家族企业:家族与企业的“天作之合”

蔡 昉 劳动力市场上规则太多是好事吗?

谷 容 中国军人的经济角色

董国政 费晓琳 资源战争离我们还有多远

钟 伟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冷视反全球化运动

李海舰 跨国公司是全球“四个代表”

姚益龙 从走军旗到走象棋——WTO时代的政府职能转变漫谈

蒲勇健 在香港为什么少见乞丐——关于生存成本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之猜想

吴承明 中国GDP的故事

李海舰 现代企业家:玩什么?怎么玩?——企业十大最新玩法

黄有光 一元就是一元:为何在个别措施上应该以效率挂帅?

王跃生 《小脚侦缉队》的作用与局限——谈谈制度与国家

杨瑞龙 交道口的黄灯只是摆设吗——兼谈非正式制度规则的功能

张 军 关于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闲话

李红刚 洛杉矶判决与关于处罚的经济学

李俊慧 日元面额改小为何难?——约束条件的重要性

唐丰义 市场经济与人本主义

赵 晓 彻底的市场经济是“无耻的”吗——从银行的差别化服务谈起

试读章节

企业家素质:民营企业家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家的迅速兴衰成为我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从早期“傻子”瓜子的年广久到最近刚刚被捕的“红高粱”快餐老板乔赢,有多少民营企业家成功了,又倒下了。当然,这些人的迅速兴衰有社会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个人原因。

对民营企业而言,一个人的成败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兴衰。民营企业,其兴有赖于个人;其亡也源于个人。民营企业做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批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因此,造就这样一批企业家是民营企业做大的基本条件。没有亨·福特,就没有今天的福特公司,没有比尔·盖茨,就没有微软公司。我们要有这样大型的民营企业,就必须有我们的福特和盖茨。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企业家是创新者。作为这样的企业家应该兼备胆识、知识与人格。我们所需的民营企业家正是有过人的胆识、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

中国民营企业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些人善于抓住这个时机,又有一股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成为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胆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如果仍然是有胆无识,停留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种盲目的大胆状态,那就不免要碰壁。“红高梁”老板乔赢提出了“挑战麦当劳”的口号,胆不谓不大。但这种不是建立在科学分析上的大胆,反而加快了这个企业与自己的失败。胆识是有胆有识。识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关键还在于具备丰富的知识。环顾全球,今天哪有近于文盲的企业家?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家的失败实际上是违背了一些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违背了企业家应该遵循的基本经济规律。遥想当年,史玉柱的巨人集团何其辉煌!但短短几年间,巨人集团就经历了从极盛到消亡的全过程。其原因在于所做出的决策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规模经济与多元化的范围经济是企业壮大之路,但企业绝非越大越好,规模大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规模过大会引起规模不经济,扩张太快会形成泡沫企业。范围经济应该一业为主,切勿盲目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否则多元化会成为企业一个“美丽的陷阱”。这是几乎所有经济学教科书都讲的道理。但巨人集团的决策者由于不了解这一点,追求迅速的扩张和多元化,在计算机软件、脑黄金和建筑业(巨人大厦)三个不同领域同时推进,又没有坚实的资金或资本市场筹资能力。这样的做法岂有不败之理?

许多民营企业家的决策往往不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而是凭一时的冲动或不准确的信息。这是民营企业做不大甚至失败的原因。这种现象的根源则在于民营企业家对知识的缺乏。搞企业而不懂经济学及相关知识,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总有掉下悬崖的时候。当然不能要求民营企业家都是经济学博士或专家,但懂一些经济学及相关知识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所必需的。有知识不一定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但成功的企业家一定要有知识。

当然,企业家所需要的知识不仅仅是经济学,也不仅仅是市场营销、公司战略、财会之类专业知识,而是需要广博的知识。这就不是读一个什么学位所能解决的,应该做到老学到老,不断用新知识更新自己的头脑,指导企业活动。许多民营企业家在扩大企业中深感自己知识不足,走进课堂重新学习,认真读书,这对民营企业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需要有某种人格魅力,某种道德修养。像牟其中那样以吹和骗起家,恐怕最终无一成事者。千万要记住一句话:你可以永远骗一部分人,也可以暂时骗所有人,但不可能永远骗所有人。有些民营企业家以制假为主业,缺乏信誉,甚至做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姿态。社会上一些人对民营企业有偏见,银行不敢借钱给民营企业,恐怕与这些现象不无关系。诚信是立身之本,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成功的基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民营企业家如果缺了这一点,哪有成功可言呢?

转型经济中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是一种社会心理病,不幸的是一些民营企业家也染上了这种病。一些民营企业不是去认真地开发新产品,进行创新,而是追求“一天等于20年”的大跃进速度,玩花架子,靠广告与媒体炒作,企图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大的成功。当年的河南郑州“亚细亚”,如今同样是河南郑州的“红高粱”,走的都是这条路。一个倒下去了,另一个又走上了这条路。究其根源,还在于这些企业老板的“浮躁病”,在于人格品质上的某种缺陷。

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具有谦虚、实干的美德,而一些失败的企业家总有这样那样人格品质上的缺点。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些缺点影响的只是个人的前途,但作为一个企业家,就会影响一个企业的成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对这个企业的发展实在太重要了。这正是企业家修身养性比一般人还要重要的原因。

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企业家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如果我们有成千上万个像柳传志、张瑞敏、刘永好这样的企业家,中国经济就有希望了。培养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既要有外部条件,也需要企业家自身努力。社会要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提供学习条件,不要对他们无原则吹捧或一棍子打死。企业家也要严于律己,苦练内功。犯了错误也不要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在跌倒之后又东山再起,仍不失为一个英雄。只要有了这样一批民营企业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就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做好、做大。

中国正在市场化与全球化的道路上前进。民营企业面临的仍然是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提出的一个严肃问题:“生存还是死亡?”满足于现状无异于自我淘汰,努力做大才是唯一出路。中国经济的成功离不开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壮大也是中国经济的壮大。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国有企业的改革,还应该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研究应该成为经济学的“热门课题”。但愿这篇文章有点抛砖引玉的作用。P17-1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0: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