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一次日食能令战争双方握手言和,一次月食能令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吗?
你听说过水往上流的怪坡、冬暖夏寒的怪井、会旋转的怪岛吗?
你了解《三国演义》记载的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及借东风等故事中都有怎样的奥妙吗?
你去过那“一眼望三国”的地方吗?见过长眼睛的球形闪电吗?尝过海滩古井里的清泉吗?闻过香地里醉人的芬芳吗?
你知道沙漠中为何会有绿洲、海底为何会有建筑、峭壁上为何会有棺木吗?
你知道“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实原因吗?
你知道德军施放水雷为何会自摆乌龙吗?
这些问题几乎横跨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考古等多个领域,像炸弹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抛过来,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可是你知道吗,这些看似毫无关聪的东西却都属于地理学科,如果你能了解它们背后的地理现象,就可以轻松解开这些“谜题”。本书将一一为你解答。
本书共讲述了100个经典的历史地理故事,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以此呈献给所有喜欢听故事,同时也想学好地理的青少年朋友们。
本书强调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知识,从而启发读者进行思考。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寓教于乐”,这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妙法。
26.西湖的来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咏赞杭州西湖的名句。西湖风景区一年四季游人络绎不绝,可是又有多少人想过,这一湖中“西施”究竟是何来历呢?
关于西湖的形成,杭州民间流传着一句古老的歌谣:“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这句歌谣中蕴涵了一个动人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仙山脚下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叫玉龙,妻子叫彩凤。玉龙每天去山上砍柴打猎,彩凤则在家中织布洗衣,夫妻俩日子过得温馨而幸福。一天,玉龙砍柴回家,发现妻子失去踪影,他将仙山到处都找遍了,也没见到妻子的身影。后来,他看到一位老仙翁正站在一块亮晶晶的巨石上。仙翁告诉他,玉皇大帝下令征召凡间美女上天做宫女,彩凤是被天兵天将抓走了。玉龙一听心急如焚,急忙跪下向仙翁请教怎样才能救回妻子。仙翁告诉他:“天上和人间隔着一条天河,无桥可渡,但如果你能把我脚下这块巨石磨成一粒明珠,就能够夫妻团聚。”说完,仙翁就不见了。玉龙立即找来工具,夜以继日地磨起石头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他终于把巨石磨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玉龙捧起明珠走向天河,忽然天河上出现一座彩桥,彩凤朝他款款走来,夫妻二人终于团圆了。
玉皇大帝闻讯,立即派天兵天将抢夺这颗明珠。玉龙和彩凤与天兵天将展开争夺,不慎将明珠掉落人间,化为了美丽的西湖。为了生死相守,玉龙、彩凤双双化成了山峰,玉龙化成玉泉山,彩凤化成凤凰山,日夜守护在西湖之滨。
知识放大镜
这则动人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西湖的美好情感。但西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早年有人认为东汉人华信修筑“防海大塘”,从而形成了西湖,但也有人立刻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即便华信筑塘确有其事,但那是防御海潮猛烈冲击两岸田地的“捍海塘”,而不是拦洪大坝,不可能促使西湖形成。
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经过详细调查研究后指出,西湖的形成是大陆海岸地貌变迁的结果。他认为,西湖本是一个海湾,后由于江河裹挟着泥沙,使大量泥沙在海湾南北两个岬角处(即今吴山和宝石山)逐渐沉淀堆积,导致陆地延伸,海水退却,从而使海湾与大海隔绝而形成泻湖,亦称“残迹湖”。当泻湖长期与大海隔离后,咸水因与地表淡水不断交融而逐渐稀释淡化,形成今天这一汪美丽的淡水湖。
27.名副其实的“火洲”
《西游记》中记载了唐僧师徒过火焰山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历尽艰辛来到西域地界却被火焰山拦住去路。火焰山方圆八百里,熊熊烈火终年不熄,山上及周围寸草不生。师徒四人被烤得汗流浃背、晕头转向;就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此刻也热得焦渴难耐,于是唤出火焰山的土地神,责问他为何将此地祸害成这番景象。
土地神一边赔笑,一边说出一番让孙大圣瞠目结舌的话。原来,火焰山的这把火还是孙悟空放的呢!原来,孙悟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一失手被众神合力擒住,太上老君将他放在八卦炉中,要烧死他,谁知孙悟空蹬倒丹炉逃了出来,而丹炉内的火焰从天上直掉下来,化成了这八百里火焰山。
孙悟空一听恍然大悟,于是又问土地神如何能过火焰山?土地神说铁扇公主那里有副芭蕉扇,能把火扇灭。孙悟空一听,立即腾云驾雾,直奔芭蕉洞而来。铁扇公主一听是孙悟空借扇,恨他降伏了她与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害得他们母子不能相聚,所以死活不肯借。孙悟空巧施妙法钻入铁扇公主腹中,好~番折腾,才逼得铁扇公主交出了宝扇。谁料这竟是一把假扇,不但不能灭火,反而将火扇得更旺。孙悟空只好二借芭蕉扇,他假扮牛魔王,顺利骗得芭蕉扇,却在归途中被假扮成猪八戒的牛魔王骗走。无奈之下,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在哪吒三太子的协助下,终于降伏牛魔王,借到了芭蕉扇。
孙悟空手执芭蕉扇用力一扇,火焰山的火焰立即熄灭;再一扇,满山凉风习习;第三扇,竟下起了霏霏细雨。随后,师徒四人又兴高采烈地继续赶路了。
知识放大镜
《西游记》中描绘的火焰山,并非作者凭空杜撰的,而是确有其地,那就是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的一座海拔约500米的大山。这座山主要由红色砂岩构成,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再加上气温极高、烟云蒸腾,蔚为壮观,因此有了“火焰”这一名字。
火焰山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区,寸草不生,大地烫得甚至可以烙饼和烤熟鸡蛋。站在远处看火焰山,甚至还能清楚地看到山上的“熊熊烈火”,并感到一股股炙热的气流扑面而来,令人头昏目眩。
为什么火焰山这么炎热呢?
原来,火焰山深居内陆,处于闭塞的吐鲁番盆地中部,湿润气流难以进入,雨水稀少,所以气候极为干燥;强烈的太阳辐射所积聚的热量不易散失,地面也没有水分可供蒸发,导致地温升得很高,而热气流又会沿着群山下沉,送来阵阵热风,产生所谓的“焚风效应”,进一步提升了火焰山的温度,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火洲”。
P58-61
你相信一次日食能令战争双方握手言和,一次月食能令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吗?
你听说过水往上流的怪坡、冬暖夏寒的怪井、会旋转的怪岛吗?
你了解《三国演义》记载的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及借东风等故事中都有怎样的奥妙吗?
你去过那“一眼望三国”的地方吗?见过长眼睛的球形闪电吗?尝过海滩古井里的清泉吗?闻过香地里醉人的芬芳吗?
你知道沙漠中为何会有绿洲、海底为何会有建筑、峭壁上为何会有棺木吗?
你知道“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实原因吗?
你知道德军施放水雷为何会自摆乌龙吗?
这些问题几乎横跨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考古等多个领域,像炸弹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抛过来,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可是你知道吗,这些看似毫无关聪的东西却都属于地理学科,如果你能了解它们背后的地理现象,就可以轻松解开这些“谜题”。
总之,学好地理的好处还真不少。那么,地理该怎么学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了,学习就能事半功倍。有鉴于此,我们在编写本书时,强调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知识,从而启发读者进行思考。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寓教于乐”,我们相信,这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妙法。
本书共讲述了100个经典的历史地理故事,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以此呈献给所有喜欢听故事,同时也想学好地理的青少年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