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资深律师兼投资者的身份,在第一时间内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作出了权威解读,同时,对创业板上市法律实务进行了全流程的讲解和分析,而对于创业板上市文书范本的分类介绍和创业板上市法规、规章的详尽列举,更加凸显了本书的实务和操作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引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涂成洲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以资深律师兼投资者的身份,在第一时间内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作出了权威解读,同时,对创业板上市法律实务进行了全流程的讲解和分析,而对于创业板上市文书范本的分类介绍和创业板上市法规、规章的详尽列举,更加凸显了本书的实务和操作性。 内容推荐 资本市场由银行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及股权投资市场组成。其中股权投资市场对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并对银行信贷市场的活跃带来良性互动作用。创业板的出台将极大地丰富我国的金融市场,同时为我国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迈出了很关键的一步。 本书结合前不久由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向读者阐述了创业板上市条件、上市操作程序、信息披露以及上市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同时还涉及股份制改造的内容,详细谈到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化。此外本书还给读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创业板上市相关文书范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帮助到需要的人。 目录 第一编 创业板上市法律实务 第一章 创业板市场基本理论简介 第一节 创业板市场及其制度 第二节 创业板市场选择的对象及受益者 第二章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背景 第一节 世界各国创业板市场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创业板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创业板市场推出的意义 第三章 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比较 第一节 主板和中小板 第二节 创业板和主板 第三节 中小板和创业板 第四章 创业板发行上市的条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发行人的主体资格条件 第三节 发行人的规范运作要求 第四节 发行人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五节 财务与会计的要求 第六节 发行人募集资金的使用要求 第五章 股份制改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股份制改造形式 第三节 股改前期准备工作 第四节 股改方案的确定与实施 第五节 股改实施相关问题处理 第六节 股份制改造中律师应起草和出具的主要文件 第七节 申请、核准与登记 第六章 创业板上市操作程序 第一节 发行人内部流程 第二节 上市保荐 第三节 申报 第四节 发行审核 第五节 公开发行 第六节 首次上市及持续督导 第七章 信息披露 第一节 信息披露的法定标准 第二节 创业板信息披露的具体制度 第八章 创业板上市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创业板上市监管的重要性 第二节 创业板上市监督管理目的与原则 第三节 创业板上市具体监管措施 第四节 法律责任 第二编 创业板上市相关文书范本 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文书 1.创立大会决议 2.首届董事会董事决议 3.首届监事会监事决议 4.公司改制中介机构协调会纪要 5.公司股份制改造工作备忘录 6.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方案 7.非经营性资产移交协议 8.委托持股协议 9.股权转让协议 10.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股东协议 11.有限公司的出资协议 12.股份公司的出资证明 13.发起人就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声明和保证 14.董事、监事等高管人员任职的法律意见书 15.设立登记申请文书 16.法定代表人任免书 17.指定代表或委托人证明 18.发起人协议、公司章程 二、公司治理文书 1.公司章程 2.股东大会议事规则 3.董事会议事规则 4.监事会议事规则 5.独立董事管理细则 6.董事会秘书管理细则 7.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8.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9.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三、股票发行并创业板上市文书 1.股东大会决议 2.董事会决议 3.股票公开发行与上市法律业务委托合同 4.相关证明文书 5.产权证书专项鉴证意见 第三编 创业板上市综合法律法规 一、综合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二、上市筹划类 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2.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3.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4.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三、公司治理类 1.上市公司章程指引 2.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3.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 4.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四、信息披露类 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格式样本(15~19号文件) (1)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5号权益变动报告书 (2)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6号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 (3)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7号要约收购报告书 (4)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18号被收购公司董事会报告书 (5)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9号豁免要约收购申请文件 附录 附录一:常用术语释义 附录二:《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及修改说明 附录三:《关于修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及修改说明 参考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市场准入与发行审核制度 创业板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行门槛制度,二是上市门槛制度。发行门槛制度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和新股发行制度,上市门槛制度包括上市和退市制度。一般来讲,公开发行之后不久就可以申请上市,因此,公开发行和上市的条件应该是一致的。但各国创业板在准入标准和发行审核制度方面都有所不同。 (一)准入标准的差别化 创业板按市场准人标准是否统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所有企业均采用相同的准入标准,如香港创业板市场;另一类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准人标准,如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和英国AIM。纳斯达克市场是典型的多层次股票市场构架,分为全球精选市场、全球市场和资本市场,三个层次场的上市标准依次递减,支持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发展。AIM针对一般公司上市和从指定市场到AIM上市分别制定了两类准入标准。对前者,主要信赖发行人所任命的保荐人的保荐意见;对后者,只要在指定市场交易超过18个月且不同时公开发行证券,制作一份详细的上市前申明就可申请上市。 显然,差别化的准人标准及多层次市场体系的运作效果普遍好于单一准入标准,不同的准人标准可以吸引不同层次的企业上市,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在自己选定的市场内交易。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大部分创业型企业依生命周期有序发展。针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在整体创业板内设立发展程度不同的相对独立板块是可行的。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拟上市的绝大部分创业型企业均处于生命周期的较早阶段,不宜照搬纳斯达克的做法,而只需设立单一层次的创业板,但可以在同一个层次中对部分指标设置不同的标准及替代条件。 (二)最低准入门槛的设置 创业板市场大多都设置有最低准入门槛,对拟上市的公司有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如纳斯达克中最低层次的资本市场都有对股东权益、上市证券市值、净利润、经营历史等明确的要求。但也有很多市场对拟上市公司没有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但这一选择必须和当地的社会诚信状况与监管机制相符,不能为了促进创业型企业上市而降低了上市公司质量,进而破坏整个市场。英国拥有良好的社会诚信状况,保荐人制度也运作已久,保荐人的整体素质也比较高,因此伦敦证券交易所对拟在AIM上市的公司不进行审核,完全信赖发行人所任命的保荐人的保荐意见。韩国虽然对拟上市的特殊企业没有硬性要求,但由于监管机制严格,也能较好地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相反,香港的监管部门出于聚集人气的考虑,一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从宽处理,而其上市标准又无明确财务指标要求,导致上市公司质量普遍不高,最终陷入困境。德国新市场的上市标准过低,加之上市审核程序不够严格,保荐机构不尽责,最终导致了该市场的关闭。 我国的资本市场投机性较强,市场诚信度也比较低,为防包装后的“皮包公司”进人创业板,我国创业板的发行上市条件应宽严适度,比主板市场适当宽松又不宜过松。因此既需要对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等财务性指标做出要求,也需要对持续经营年限、公司治理结构等非财务性指标做出要求。所以,我国不适合援引AIM的无门槛市场准入模式,但可以参考美国纳斯达克对特殊创业企业的认定办法。 (三)发行审核 创业板对新股的发行审核制度主要有三种: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审批制是完全计划发行的模式。核准制是从审批制向注册制过渡的中间形式,目前中国内地的主板市场、香港创业板市场实行的都是核准制。核准制是一种严格的实质审核制度,适合初级阶段的证券市场;但这种制度过多强调人为因素,效率不高。注册制则是目前成熟资本市场普遍采用的发行体制,如纳斯达克市场、英国AIM。其中,纳斯达克市场实行的是他律型注册制,发行股票不仅要通过市场发行审核部门的审查,注册生效还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AIM是典型的自律型注册制,伦敦交易所得到充分授权来决定证券的注册发行。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发行审核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是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的投资中介机构的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相对较低,资本市场的诚信体系尚未建立,投资者自身理性及风险承担能力都非常有限,因此,我国创业板设立初期的市场准入适合实行核准制,需要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承担审查职责。但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配套环境的不断完善,发行审核制向注册制转变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在选择注册制的时候,我国创业板市场需先选择他律型注册制,然后再逐步过渡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综合性注册制。其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起点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必须依靠政府强力推动和法律严格规制才能稳定、健康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是国证监会应该专门设立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以提高审核的专业性和效率性。P4-6 序言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后,像现在一样,许多公司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当时,华强股份逆势上市,我参与了其间法律方面的工作。自此,我与IPO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事法律工作十五年了,在这期间我服务的对象大多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因此,我深知它们在中国的金融环境中,资金融通的难度,特别是中型企业想要进行扩张的难度。上市是进行融资的好途径,但对成立只有三五年的企业来讲简直是异想天开。美国纳斯达克的成功给了中国人一个很好的启示。 国内十多年前就开始讨论推出创业板了。因为工作的缘故,还有一个私人的原因,我一直非常关注国内创业板的动态。除了律师的身份外,我也是一个投资者。与企业打交道时间长了以后,便逐渐对企业有了深入的了解,理解了他们的商业模式,对主要经理入的能力和人品也有了一定的判断,于是我开始投资一些自己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当然,投资本身就意味着风险。其中有的血本无归,但有的也有很多好的回报。作为一个投资者,我更希望我所投资的企业能够上市。那样,我不仅能真正成为一个资本运作的参与者,而且投资得到的回报可能会更高。这也是驱使我跟踪创业板的个人因素。 实际上,早在十一年前,中国创业板就已经开始了它缓慢的发展历程。期间,科技部最先行动。1998年8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视察深圳证券交易所时,提出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功能,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1998年朱镕基总理到美国纳斯达克访问时也指出,创业板要加快运作。然而,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尤其是在2001年科技网络泡沫破灭后,创业板发展被暂时搁置。2007年的流动性过剩后,房价、股份猛涨,物价疯涨,通胀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板的推出可以作为吸引资金流向的一个渠道,但同时风险也会很大。我们又一次与创业板擦肩而过。 2008年9月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阴霾,经济一下子从过热逆转。股市从6000多点一下子跌到1600多点。房价不会下降的神话也被打破。CPI也降了下来。危难时方知联手!各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意识到世界是一个整体,经济亦然,于是世界主要的国家平心静气地坐到一起来讨论救市,原来的G8变成了G20。 诚然,政府积极的救市措施肯定对经济的下滑会起到抑制作用,但是政府的干预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长期一定要靠制度。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各国一时之间讨论的焦点。新一届的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一开始就着手加强国内的金融监管。总之,制度是着手点。 中国在这场战役中,面临着出口下降、失业率增加等问题。这也是政府正着手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时间再一次把创业板推到了人们的面前。众所周知,中国中小企业解决了50%以上的就业。但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严重阻碍了它们的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就更显突出了。而创业板推出正是它们翘首以待的。天时地利人合,2009年3月31日,中国内地的创业板终于诞生了! 资本市场由银行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及股权投资市场组成。其中股权投资市场对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并对银行信贷市场的活跃带来良性互动作用。创业板的出台将极大地丰富我国的金融市场,同时为我国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迈出了很关键的一步。 本书结合前不久由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向读者阐述了创业板上市条件、上市操作程序、信息披露以及上市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同时还涉及股份制改造的内容,详细谈到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化。此外本书还给读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创业板上市相关文书范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帮助到需要的人。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难免会有错误出现,还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涂成洲 2009年4月16日于深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