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诒·华盛顿的重要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连任两届之后,他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严重缺陷,为人类结束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美国的汗国元勋。美国人公认华盛顿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回顾两百多年的美国总统史,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位总统在位期间拥有的个人威望能够超过华盛顿。
本书从华盛顿的青年时代开始写起,讲述他如何从一位平凡的年轻人,一步步晋升为种植园主、大陆军总司令、美国总统的故事。
华盛顿在美国人心中浩日般永恒灿烂的功勋,不仅在于他领导北美人民赢得了独立,更在于他对美国国家体制的创建和维护,以及在此中表现出的伟大政治家的典范性品格;美国今日的强大和富庶,端赖于此。
要了解美国的过去,需要了解华盛顿;要读懂今天的美国,更需要读《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开国元勋,第一、第二任总统。
1732年2月22日,华盛顿出生于英属北美弗吉尼亚殖民地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11岁丧父。只受过初等教育,后来靠自学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两百年来,华盛顿在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一直盛名不衰,主要是因为下列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他身上所具有的极富吸引力的伟人品质;二是他对于美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巨大政治影响力。而第一个因素则是他长久吸引人们的实质所在。
华盛顿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能使自己出人头地的机遇。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在北美的争夺为他提供了在军界腾飞的机会。1753年,年仅21岁的华盛顿成了弗吉尼亚屈指可数的少校民团副官。同年,他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向法军递送最后通牒,路上来回两个半月,吃尽千辛万苦,胜利而归。他的旅途报告以《俄亥俄日志》出版并送交英国政府。年轻的华盛顿因此开始扬名。1754年,华盛顿再次毛遂自荐,请命率弗吉尼亚民团对法军作战。弗吉尼亚总督赏识这位青年,提升他为陆军中校、上校。这年,华盛顿率小股部队在西部边疆出奇制胜地击败法军,一时名震欧美,后虽因寡不敌众而败北,但他不畏强敌的冲劲受到弗吉尼亚议会的赞扬。1755年,华盛顿为表现自己,不惜自备戎资,作为英军布雷多克将军的私人参谋随军出征。这年7月,在英军遭受伏击,布雷多克将军身负重伤之际,华盛顿沉着果断地率英军残部胜利突围,声誉鹊起。不久,他被擢升为弗吉尼亚民团上校总指挥。是年他仅23岁。非凡的进取为这位年轻人的政治未来奠定了发展基础。
华盛顿能以他测量员特有的敏锐眼光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投入时代潮流中。1763年后,北美人民与英国统治集团的矛盾日益激化。华盛顿立即投入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774年,他被弗吉尼亚议会选为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的代表。1775年4月,列克星敦枪声揭开了北美人民武装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序幕。同年5月,华盛顿出席第二届大陆会议,并勇敢地担负起了大陆会议委任的大陆军总司令的重任,领导北美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武装斗争。从此,他成了北美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华盛顿有一种不屈不挠、决不气馁的坚毅品质。出任大陆军总司令后,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长达6年的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战争初期,面对优势敌人,他虽连连败北,却毫不气馁,采取了保存实力、在运动中寻机歼敌的作战方针,取得了特伦顿奔袭战等战役的胜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正确的战略战术,粉碎了英军的速决战计划,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华盛顿富于进取心,追求权力,但从不迷恋权力。独立战争胜利后,军队中有人建议他依靠手中的军权趁机加冕为王,君临天下。而他不仅拒绝了金灿灿的王冠,还严厉谴责了这种想法。1783年9月,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2月,华盛顿功成引退,辞去大陆军总司令之职,泰然回到自己的庄园,成了波托马克河畔的一位普通公民。
华盛顿一贯主张以尊重和相互妥协忍让的方式来处理问题。1787年美国宪法就是他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产物。1787年,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代表出席了费城制宪会议并被推选为会议主席。在会上,大、小州之间就国会代表名额问题,南方州与北方州之间就黑奴人口折算问题等发生激烈争执。这时,华盛顿呼吁从国家大局出发,本着“互相尊重的忍让精神”进行协商,并促使各方达成了折衷协议。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随之开始了创建政府的艰巨工作。在用人方面,他力求任人唯贤,同时考虑各派政治力量的平衡,以做到兼听则明。凡政府用人一律向所属各州议员征求意见,不以个人好恶亲疏来取舍。而他的第一届内阁中的四位部长所持观点尖锐对立,既有共和派首领,也有联邦派头头。每遇重大问题,他总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才作出决断。而决断的主要依据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体人民的幸福。
华盛顿喜欢权力,但更看重声誉。自从辞去大陆军总司令之职归隐田园后,他每次重返政坛时总有一番内心矛盾,惟恐因此而毁了自己历尽艰辛赢得的荣誉和威望。1792年,他蝉联第二任总统。任内,已经发展起来的美国两党政治将这位总统卷入了激烈的党争之中,并使他的声望受到极大伤害。对党争的厌恶使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满之际,不顾朝野大多数人盼其连任的愿望,坚决拒绝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从而确立了美国总统任期不过两届的惯例。1797年3月,华盛顿带着如释重负的心情再次回到了他向往已久的故园——弗农山庄。
华盛顿一生光明磊落,待人诚恳。他追求自由、力主共和的精神受到美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敬仰。1799年12月他逝世后,美国人民誉之为“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同胞们心目中第一人”。确实,纵观人类历史,像他这样握有至尊大权而不迷恋权力,全身心地为国为民服务的人的确寥若晨犀。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