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华莱士·沃特尔斯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华莱士·沃特尔斯,美国成功学作家先驱、“新思想运动”创始人之一。呈现于国内读者面前的这本《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根据国外最新出版的三卷本《华莱士的智慧》全文翻译出版,该书收录了华菜士的大部分作品。包括《伟大的吸引力法则》、《获取财富的科学》、《成就伟大的科学》、《幸福安康的科学》等,是国内目前为止最全面、忠实的译本。华莱士的智慧帮助了无数成功大师,相信也能让每一位忠实的读者通晓其中的秘密!

内容推荐

华莱士·沃特尔斯,美国成功学作家先驱、“新思想运动”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美国内战后不久。早年的生活给他留下了人生的阴影,后来他开始研究有关哲学和宗教信仰,广泛涉猎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叔本华、海格尔、斯韦登伯格、爱默生等人的思想。通过孜孜不倦的研究,他发现了新思想原理。并将这些法则运用到个人的生活中。然后将这些法则写作成书。

华莱士与同时代的奥里森·马登并驾齐驱,用他们激昂而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文字,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近一个世纪以来诞生的成功与自我完善领域的大师,如拿破仑·希尔、罗伯特·舒勒、安东尼·罗宾等都应归功于这两位先驱作家的影响。

华莱士的智慧近年又重焕光彩,那就是朗达·拜恩和她的《秘密》、《秘密》的创作源于2004年,作者朗达·拜恩本是澳洲脱口秀电视节目制作人,不过当时她的生活和事业可以说中一团糟。当时她的女儿拿了一本华莱士·沃特尔斯的“古书”,给迷惑困顿中的母亲看。她意外在这本百年历史古籍中发现了追求幸福与成功的秘密,并将其中的秘密与世人分享。

呈现于国内读者面前的这本《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根据国外最新出版的三卷本《华莱士的智慧》全文翻译出版,该书收录了华莱士的大部分作品。是国内目前为止最全面、忠实的译本。

目录

第一篇 最伟大的秘密:吸引力法则

 01 你的伟大之处在于你的思想

 02 找到你的成功之“因”

 03 让潜意识告诉你“我能行”

 04 坚持将一件事做到最好

 05 今日便是明日成功的基石

 06 以渴求成功的想法吸引一切

 07 获取精神力量

 08 你无法看见的力量

 09 人生的富足法则

 10 寻求标竿人生

第二篇 步入成功的秘密

 11 每个人都可成就伟大

 12 遗传与成功并不完全相关

 13 发现你身上的力量之源

 14 正确看待我们这一社会

 15 积极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体

 16 想象一个了不起的你自己

 17 实现伟大的你自己

 18 消除内心的恐惧

 19 伟大的思想成就非凡的自我

 20 你和所有人一样伟大

 21 思想决定人生的定位

 22 生活在不断变革的现实世界里

 23 精神训练为你增添力量

第三篇 吸引财富的秘密

 24 人人都有致富的权利

 25 致富也是一门科学

 26 机会就在你身边

 27 致富科学的首要原则

 28 财富让生命更加美好

 29 吸引财富来到你身边

 30 怀着一颗感激之心

 31 按照特定方式去思考

 32 运用意志的力量

 33 按照特定方式行事

 34 付出有效的行动

 35 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

 36 与他人协同致富

 37 让自己不断保持进步

 38 致富的忠告和经验

第四篇 富足人生的秘密

 39 健康法则

 40 信念的基础

 41 生命的有机构造

 42 该想点什么

 43 信念影响你的健康

 44 意志的运用

 45 寻求一种平衡的身心健康

 46 何时进食为宜

 47 到底应该吃什么

 48 怎样吃才算合理

 49 饥饿感与食欲

 50 呼吸很重要

 51 每天有个好睡眠

试读章节

1 你的伟大之处在于你的思想

万物之中,你很伟大,因为你能有别于其他动物而具有自己的思想,这里我们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讨论。第一,思想是身体机能作用的结果吗?第二,思想能脱离身体机能而存在吗?这两个问题是基本问题,必须解决好了。才能为精神疗法奠定科学基础,或者为任何有见地的心理学科奠定坚实基础。如果思想是机能作用的结果,那么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认为,要想控制思维,就必须控制机能作用;要想创造思想,就必须创造机能作用;要想改变思想,就必须改变机能作用。如果思想或智力不能脱离肉体的机能作用而存在,那么就不要徒劳地指望在肉体死亡后仍然存在思想,因为此时肉体的所有功能必定都已停止。

关于智力,我最早注意到的是,智力似乎与生命具有必然、固有的联系。我在脱离生命的物质王国或力量领域没有找到任何智力,而深入观察也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在没有智力的情况下似乎也有生命存在,但若没有生命存在,智力便无处可存。在某些条件下,生命没有智力,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它却变得具有感知力和智力。那么,智力是条件的产物,还是一切生命的固有属性,但只在特定条件下才体现出来?

无限的生命力

生命是一种力量、一种能量形式,像电或热那样客观存在、独立存在。生命能完成事情,任何能做事的东西都是一种生命。最好还是把这个观点再说得明确些:身体的能量既不是电能,也不是热能,它不是任何已知形式的物质力,而是生命力,或称活力。生命不同于所有其他能量形式,因为它似乎是力量相关性普遍法则的一个特例(如果有这种法则的话)。热、光和电等能量中,每一种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是,尽管所有这些能量都是生命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没有哪一种可以转化为生命。我们无法用热、光或电来制造生命,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三种能量形式连在一起,或者将它们与其他力量结合在一起,从而制造出生命。生命只能来源于生命。每个活着的事物都源于一个孕育着生命的生殖细胞。今天的生命不过是昨天生命的延续而已。

生命似乎从来都不会自发产生,或者源于其他力量偶然或有意的结合。我们无法证明生命始于以前没有生命的地方,也无法证明新生命可以创造出来。我们只能在活着的有机体身上找到生命,但是生命并非有机体制造。如果生命由有机体制造而来,那么有机体必然存在于生命出现之前。机器如果不进行正确组装,不将所有零部件科学地组合到一起,就不能产生电。如果树能制造自己的生命,那么就必定先存在无生命的树,那么它就会像发电机产生电一样着手制造生命。种子中没有有机物;但是却有生命蕴含其中,是生命创造了树。鸡蛋里没有有机物,却有生命蕴含其中,是生命创造了小鸡。树不会创造生命,是生命创造了树。有机体不能创造生命,是生命创造了有机体。有机体并非生而完美,以便自己履行机能并产生生命;相反,生命存在于机能作用之前。生命是功能的“因”而不是“果”。有机体存活的原因并非其中有某种过程发生:而是因为有机体是活体,所以这些过程才能在它身上发生。我在此前的系列文章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活着的有机体并没有创造生命,而是接收了生命,或者是在休眠时补充了生命。

那些体现出智力的有机体造就了智力,还是接收了智力?思想是机能作用的结果吗?要相信这些看法,就必须接受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命题。如果这种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在无意识力量变成有意识力量时,就必然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交叉线:在这个交叉线上,死的会变成活的。这让人无法相信,我们无法想象电或热突然变成有智力、能思考的东西。如果思考要花费力气(即消耗力量)(我们知道思考的确需要劳心费神),那么思考的东西就是一种力量,但这是什么力量呢?这种力量何时开始思考,是什么将它从一种无思想的力量变成了思想的力量?考虑到思考过程中需要付出能量,我们不难发现确凿的证据。

我们都清楚,思考需要持续的体力消耗,其消耗量之大和体力劳动差不多,有时甚至更大。其实,许多身体并不懈怠的人却喜欢逃避思考,因为思考需要巨大的精力付出,这种付出对持续思考任何问题都不可缺少。我们知道,从思考要求的精力付出和随后出现的精疲力竭之状可以看出,人在思考时消耗了体力。此外,某些现象似乎也确凿地证明,思考过程的背后蕴藏着一种强大力量。没有力量,思想就不会“前行”或传播,缺少力量支持的心灵感应将背离所有能量定律。不用电能,马可尼无法放出无线脉冲;不运用力量,思想意念也同样无法传递。因此,思考中的事物是一种力量,那么,这是一种曾经不思考、后来才变得思考的力量呢,还是始终都是一种可以思考的智能?

如果思想是机能的结果,那么导致机能形成的力量就是思考的力量,但没有思考,而是盲目地导致机能作用,从而产生思想。在机能作用之前并没有智力,因为“因”总是出现于“果”产生之前。因此,从逻辑上可以推断,智力并不能改变、检验、控制或左右机能作用,因为“果”显然不可能支配“因”。思想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控制人体的机能?如果是这样,那么思想肯定不能是自己控制的东西产生的。此外,如果思想是某些过程的结果,而这些过程又受某种不会思考的能力指引,那么就很难理解思想本身是怎样受到智力引导的。如果思想力并非一种思考的力量,那么,对任何命题进行持续思考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我们的思想为什么不能随着“腹中物”的每一点变化而改变?

美国法学家、雄辩家英格索尔曾说:“有一种神奇的化学过程能将面包变成思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胃的化学环境产生的一个变化,就会促使思想产生一个相应的变化;吃肉的人应该与吃素的人思想不同,而所有吃肉的人都应当思考大体相同的想法。我意识到,有些人曾经试图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但我认为。到目前为止,获得的证据并不足以促使我们定下结论,更别提这种证据还能证明那句古谚“如果睡觉前吃肉馅饼,就能看到祖母的魂”了。如果思想是身体机能的严物,那么,所有身体机能差不多、个人爱好一样以及总体环境类似的人,是不是思考的东西都大体相同呢?

我发现,一些“尊崇科学”的人也不遗余力地想证明这一点,几乎到了声称“只要知道人操作的机器是什么类型,就能由此推断此人晚上教孩子许什么愿”的地步。不过,尽管人们对这一理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个事实始终如一:我们既有像资本家那样思考问题的工人,也有像工人那样思考问题的资本家;我们既有像圣人那样思考(只不过有时候)的律师,也有像魔鬼那样思考的牧师。在大体相同的物理环境下,不同的人思想特点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反驳了“思想是机能作用的产物,源于一种不能思考的力量”的观点。在下一部分,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大脑能否通过机能作用产生想法?思维本身是大脑作用的结果呢,还是所有物理感官综合作用的产物?P3-6

序言

本书作者华莱士·D·沃特尔斯是美国“新思想运动”创始人之一、成功学作家先驱。他出生于美国内战后不久。早年的生活给他留下了人生的阴影,后来他开始研究有关哲学和宗教信仰,广泛涉猎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叔本华、海格尔、斯韦登伯格、爱默生等人的思想。通过孜孜不倦的研究,他发现了新思想原理,并将这些法则运用到个人的生活中。然后将这些法则写作成书。

华莱士与同时代的奥里森·马登并驾齐驱,用他们激昂而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文字,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近一个世纪以来诞生的成功与自我完善领域的大师,如拿破仑·希尔、罗伯特·舒勒、安东尼·罗宾等都应归功于这两位先驱作家的影响。

华莱士的智慧近年重焕光彩,那就是朗达·拜恩和她的《秘密》。《秘密》的创作源于2004年,作者朗达·拜恩本是澳洲脱口秀电电视节目制作人,不过当时她的生活和事业可以说是一团糟。当时她的女儿拿了一本华莱士·D·沃特尔斯的“古书”,给迷惑困顿中的母亲看。她意外在这本百年历史古籍中发现了追求幸福与成功的秘密。并将其中的秘密与世人分享。

进入《秘密》官方网站首页(www.thesecret.tv),页面上用英文写着这样一段话:

《秘密》阐释了宇宙间存在的一条最充满力量的法则。关于这一法则的知识,就像一条金钱一样,一直贯穿于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生活,以及所有预言家、先知圣人和救世主的教诲中,并由那些真正伟大之人的生命所验证。他们所成就和获得的一切,都与这一伟大法则如出一辙。

朗达·拜恩对《秘密》的发现,要归于她翻看了一本流传百年的经典之作。于是她追踪溯源,提示了世上所有哲理、教诲和宗教的核心中普遍存在的一条真理。

朗达发现浓缩于受到数百万人欢迎的电影《秘密》之中。此后又陆续以CD、DVD和图书的形式出版。图书销售超过多万册。

《秘密》简明地阐释了主导所有生命的法则、指导人们如何经由主观努力和不经意地创造快乐的生活。这就是世上一切的秘密一通往无限幸福、真爱、健康与兴盛的秘密!

这就是生命的秘密!

呈现于国内读者面前的这本《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根据国外最新出版的三卷本《华莱士的智慧》全文翻译出版,该书收录了华菜士的大部分作品。包括《伟大的吸引力法则》、《获取财富的科学》、《成就伟大的科学》、《幸福安康的科学》等,是国内目前为止最全面、忠实的译本。华莱士的智慧帮助了无数成功大师,相信也能让每一位忠实的读者通晓其中的秘密!由于中西方宗教信仰与文化的差异,书中某些观点和指导如读者不完全赞同认可,敬请批判性吸收。相信这本改变了西方数百万读者的经典之作,会对每一位读者有用。

译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