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分类
作者 王福振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一位父母必须做到的!家庭教育必须是快乐的教育!让孩子选择快乐,让快乐伴随孩子成长!

生活中能让孩子快乐的事情很多,我们选择了能影响孩子一生、决定孩子一生,能让孩子快乐一生的36件事。既有专家的观点,也有编者的建议。

内容推荐

对父母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让孩子快乐成长。那么,这一切从何而来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来源于生活的,多陪陪孩子,专心听孩子说话,给孩子一个发光的机会,多创造几种表扬的方式……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目录

1.有个幸福的家——父母快乐,孩子才快乐 

2.经常得到鼓励,从不被奚落——快乐和自信分不开 

3.参与公益——让孩子在奉献中变得开朗 

4.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献爱心——心中有爱的孩子才快乐

5.学一些学校没教的本事——学有所长的孩子快乐多 

6.自己做一些决定——让孩子快乐,就应给他“放权” 

7.看会儿电视——电视是孩子娱乐、学习的好伙伴 

8.学习理财——经济意识是孩子快乐一生的保证 

9.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孩子会感受到宽容别人的快乐

10.做成一件事情——获得了成功也就得到了快乐 

11.和伙伴在一起——友情在孩子心中越来越重 

12.解开与伙伴的矛盾——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

13.隐私得到保护——被尊重的孩子更快乐 

14.面对挫折——要让孩子快乐,多对孩子说“没关系”

15.笑对不幸——快乐常伴随那些坚强的人 

16.对某件事情负责——有责任感的孩子最快乐 

17.不受限制地探索世界的活动——自由的才是快乐的 

18.父母常说“你能行”——信任是孩子收到的最好礼物

19.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平等相处能使孩子获得快乐

20.让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被束缚的孩子没有快乐 

21.父母适当的期望——让孩子的身心快乐起来 

22.没有压力——让孩子享受同龄人应该享受的快乐 

23.与父母谈心——让孩子在理解与被理解中得到快乐 

24.爱的细节——让孩子在爱与被爱中感受快乐

25.用引导代替控制——把快乐还给孩子 

26.宽容孩子已犯的错误——给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的机会 

27.再富也要苦孩子——吃苦与快乐并不相悖 

28.孩子的所有要求不能都答应——适度满足的孩子才快乐 

29.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30.去旅游——远足是快乐的飞翔 

31.会学习——在轻松有趣之中学习知识 

32.激发孩子求知欲——主动求知让孩子从不感兴趣到兴致勃勃 

33.父母乐于回答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让孩子从问题中获得无穷的快乐和动力 

34.每天阅读15分钟——让孩子从课外知识中获得快乐 

35.父母守信——孩子最反感不守信用的父母

36.有个时尚老妈——孩子喜欢现代父母

试读章节

建议一:让家里充满爱、宽容与乐观。

孩子的快乐是多源头的,但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巴尔扎克曾经说:“爱情浓厚的夫妻的孩子,往往赋有爱情的特色:温柔、活泼、快活、高尚、热心。”在一个家庭中,成员之间互相依恋,互相赞赏;在困难面前互相激励、互相支持: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家庭所面临的压力和危机,彼此谅解扶助。

这就是快乐的源泉。

建议二:父爱、母爱。缺一不可。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艾·弗罗姆写过一本《爱的艺术》,其中题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章节,专门论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爱与母爱的区别。他说,“无条件的”母爱从孩子出生不久就会使他体验到“我被人爱”的优越感,而父爱则是“有条件的”,尤其是走出童年后“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由此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与母爱缺一不可,只有在父母恩爱、充满亲情的和睦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知道“我被人爱”和懂得“我也爱人”的心理健全、情感丰富而完整的人。

建议三:让孩子觉得家的门永远是向自己敞开的。

现代的父母普遍都有一个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缺乏敏锐柔软的心,不易感受父母的用心良苦。其实温暖的心必须用爱的土壤来培育,我们总是给孩子我们以为需要的、最好的,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有些父母用“理”来教育孩子,固然可能培养出社会精英,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感恩惜福、体贴而快乐的感性孩子。“家”除了是提供温饱的地方,它更多的功能是给人们在辛苦工作、学习,或遭遇挫折之时提供休憩的避风港。

家是不必担心挨骂、被批评或受到讥笑的地方,即使犯了错也可得到宽容,孩子在其中感受到父母的亲情,而逐渐发展他的自我反省能力。在家中孩子可以自由地思考、高谈阔论,自在的生活而不怕被拒绝;换句话说,家在孩子眼中应该是绝对安全的。

建议四:家人常一起游戏。

乍看之下似乎有些不解,游戏仿佛应该是小孩子的专利。

芳芳家一直有个习惯,星期天早上必玩叠罗汉游戏。而最晚起床的必定被压在最底层(通常是老爸),等排好之后再“哇!”的一声倒下来,在游戏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很开心,但也很体贴,因为怕压痛别人。

当然每家的活动不尽相同,可由家庭的兴趣和需要而定,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只要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即可。家人甚至可以在家庭会议中取得共识,如有些家庭就对球类、爬山乐此不疲,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能不开心吗?

建议五:不要用钱代替爱。

对于青少年来说,什么东西能让他感到最快乐?不少成天为儿女担心的父母也许会想到这些东西:钱、汽车、摇滚乐。甚至性、毒品……

有人或许认为,金钱与快乐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但最近美国一项针对青少年的大规模调查显示,幸福的家庭生活才是青少年快乐的源泉。

这项大规模的调查是美国的MTV电视台联合另一家媒体共同完成的。他们在全美国范围内一共调查了1280名年龄在13岁至24岁的青少年。调查问卷包含100多个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什么让你感到最快乐?

出乎调查者的意料,美国青少年选择最多的答案是:跟家人共享美好时光最快乐。排在第二位的答案则是:跟朋友在一起。

在具体回答跟哪些人在一起最快乐的时候,近四分之三的青少年选择了父母。

在美国圣迭戈大学的心理学家吉恩·特温治的一项调查中,青少年几乎没有人选择“钱”这个答案。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收入状况的确与孩子的快乐程度有关系,但是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与孩子的快乐程度关系更密切,高知家庭孩子感到快乐的比例最大。

建议六:事情无法避免,要懂得保护孩子的心理不受伤害。

曾经看到报上有这么一篇文章,题目叫做《飞翔的天使》,作者是一位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感到快乐和幸福的成年女士。她说,在她孩童时期,本来每天晚上临睡前给她讲童话故事的是妈妈,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讲童话故事的角色变成了爸爸,而妈妈,却从这个家庭中消失了。

爸爸告诉她:每个人都是家中的天使,有一天啊,妈妈觉得这个家不再适合她了,于是,她就成了飞翔的天使,从这个家中飞走了,但你这个小天使还小。你还不能飞翔,所以只好留在家里,让爸爸保护你。

对于充满幻想的小女孩而言,这真是一则美丽而又浪漫的童话;而对于编织童话的父亲而言,这其实是一则聪明而又善意的谎言。此后,这位女孩快乐而又幸福地度过了她的成长时期!

不仿想象一下,如果当初父母当着小女孩的面整天喋喋不休地互相指责、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如果当初父母离婚后小女孩问妈妈的去向而父亲对女儿说了实话甚至说了母亲的坏话:如果当初父亲不是用“飞翔的天使”这么浪漫而又神圣的美好形象来形容女儿那已劳燕分飞的母亲;如果当初……那么,这位小女孩还会在成长过程中感到快乐和幸福吗?

没有经营,哪里来亲情,为人父母者尤其要有持久的恒心和耐心,为着生命的传承而努力,圣经上说:你种的是什么,收到的就是什么。亲情绝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快餐,只有一步一步地经营。

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会情绪稳定、性格开朗、感情丰富、自信心强。所以,父母要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

P3-5

序言

一位学者在考察埃及金字塔时曾断言:“金字塔的建造者应该是一群身心愉悦的人。”因为人只有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出这么伟大的奇迹。

有一个作家,很有成就,有人问他哪来的动力?他就一句话:高兴。只要一高兴,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不高兴,哪件事情能办好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当自己精神愉快时,会把一些事情做得又快又好。我们也经常看到:那些办事磨蹭的孩子,在做事过程中一直都是眉头紧锁,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而边做难题边哼歌,还扭动身子的孩子,却极有可能是考试第一名的得主。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快乐的孩子有如下优势:

乐观的心态;

亲密的家庭关系;

善解人意;

众多好友;

少生病;

学习的时候事半功倍;

坚信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

假如孩子整天不开心,则可能产生如下不良后果;

产生厌学情绪;

与父母长辈逆反对立;

抑郁;

生理机能下降;

自我责备、拒绝;

难以与人交往;

……

我们希望孩子过得开心、快乐,但现实却让我们吃惊。据一项调查显示,居然有半数以上的孩子都觉得自己是不快乐的!他们有许许多多的烦恼甚至痛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之外,而让他们感到快乐的事竞少得可怜。

更严重的是,许多父母和老师对此毫无察觉,有的说:“现在孩子生活条件这么好,有什么不快乐的?”

还有的说:“小孩子懂什么呀?他们有什么不快乐?要吃有吃,要穿有穿,要玩有玩,他们还能不快乐?”

那么,孩子的快乐究竟到哪里去了?是谁偷走了孩子们本应有的快乐?为什么父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孩子的回答如此不同?

应该说,孩子快乐不快乐,父母负有主要的责任。一些成年人从孩提时代起,就不知不觉地被自己的父母变成了不快乐的人。

家庭教育必须是快乐的教育: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对自然的修正和对野性的改造,所以必然带有强制性,也注定它的艰苦性,因此对孩子来说必然是有压力的,我们的家庭教育艺术就在于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把艰苦变为快乐。

生活中能让孩子快乐的事情很多,这里我们仅仅选择了能影响孩子一生,决定孩子一生,能让孩子快乐一辈子的36件事。既有专家的观点,也有我们的建议。

让我们的孩子选择快乐!让快乐伴随孩子的成长!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一位父母可以做到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