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及周边地区发生了罕见的里氏8.0级大地震灾害,举国震惊,全世界也为之震撼。在特大灾害发生后,灾区及全国军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展开了规模空前、全国一致的抗震救灾,与时间决赛,与灾害拼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风采。
为了及时记录在这场空前的自然灾害面前的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品格、风貌与真情实感,并加以发扬光大,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策划、编辑、出版了这本书。本书以生命的感动、生命的奇迹、生命的风采等八大篇章,采集来自灾区的第一手感人肺腑的故事,真实记录这一铭心刻骨的中华民族史上的一页。
5月19-2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国家哀悼日的三个昼夜,以出版人的职责与使命,突击编撰了纪实文学《生命的感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以生命的感动、生命的奇迹、生命的风采等八大篇章,采集来自灾区的第一手感人肺腑的故事,真实记录这一铭心刻骨的中华民族史上的一页。 著名作家王蒙、周汝昌、易中天、高洪波、孙颙撰文参与。本书还得到了上海市公安消防抗震应急救援队、重庆市公安特警队等单位的图文支援,寄来了火热的战地日记和照片。
引子
辑一 汶川,我们来了
1.总书记来了/1
2.总理来了/11
老人 自说自话(网名)/22
3.神速的人民子弟兵来了/23
蜀中地震 夜不能寐作诗述感 周汝昌/54
4.永远的天使/55
5.我们都是汶川人/71
壮行 高洪波/80
6.国际及港台救援队在行动/81
生死不离 王平久/86
辑二 废墟下的深情
1.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87
孩子,你是不是去了天堂 王春鸣/92
2.别怕,老师陪着你/94
3.稚嫩的肩膀抗起灾难/99
妈妈,我已学会了坚强 xsxjd/105
4.爱情让死神却步/106
5.誓不言弃/113
6.生命转弯口,我们一起拉起手/122
辑三 震区日记
1.北川中学学生日记选摘/130
2.重庆市公安特警总队女队员李萍战地日记选/138
辑四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华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叶浪/148
辑五 中国,感动了世界
五星红旗也在哭泣 王蒙/155
闻国务院宣布全国哀悼日 易中天/157
辑六 重建美丽家园
平凡之光照耀中国 孙颙/162
辑七 尾声:明天会更好
编后记/167
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损坏了你们的家园,我们和大家一样感到痛心。在严重灾难面前,我们要坚强,要有信心、有勇气。中央已经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紧急行动起来,投入抗震救灾斗争。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抢救受困群众,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尽全力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下一步还要尽全力帮助乡亲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请乡亲们放心,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全国人民的援助,有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胡锦涛
5月12日晚,北京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连夜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
会议听取了有关部门关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等地地震灾情的汇报。会议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不怕困难,顽强奋战,全力抢救伤员,切实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会议要求,要立即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和医疗卫生人员,尽快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要千方百计向灾区运送食品、饮用水、药品和帐篷、防寒衣被等救灾物资,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抢修受损的设施和设备,尽快恢复灾区的通路、通电、通信和供水。要严密监测地震灾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同时要科学组织救灾工作,防止造成新的伤亡。要切实做好稳定人心的工作,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对那些散布谣言、干扰破坏抗震救灾的行为,要坚决依法处理,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为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中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同志任总指挥,李克强、回良玉同志任副总指挥,全面负责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
中央号召,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一定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中去。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地震发生的当天,在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奔赴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5月14日,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关于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汇报。会议认为,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紧急行动,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冲锋在前,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各界无私援助,目前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进行,灾区社会秩序总体稳定。
会议指出,这次地震灾害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多,抢救难度大,抗震救灾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和困难。中央要求,各地各有关方面务必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不畏艰难,连续作战,团结协作,全力以赴,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一、要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中央决定,增派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特警,并配备必要的器械和工具,迅即赶赴灾区一线,全力投入抢险救援。
二、要继续从各地和部队调集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和专家组,到灾区对受伤群众实施救治,并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灾区疫病流行。
三、要千方百计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继续筹措和调运灾区急需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等物资,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穿衣、住宿等问题。同时,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灾区群众思想工作,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四、要抓紧抢修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首先要想方设法尽快恢复通往灾区的公路交通,以保证整个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还要切实防止次生灾害发生,避免造成新的损失。
五、要进一步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加强协调,分工负责,严明纪律,确保中央抗震救灾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中央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中央坚信,有灾区干部群众不屈不挠、顽强奋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大地震灾害。
5月16日,四川
上午,在四川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飞机赶往四川省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飞行途中,胡锦涛摊开灾区地图和遥感影像图,同随行的有关负责同志一起,详细了解和分析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并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胡锦涛指出,经过这几天的努力,抗震救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但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且时间非常紧迫。现在虽然已经过了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但仍然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作为重中之重,同时要抓好伤员的救治,抓好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恢复,解决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胡锦涛特别强调,当前,抗震救灾斗争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飞行,飞机进入四川省上空,开始徐徐下降。胡锦涛透过飞机舷窗,关切地俯望巴蜀大地。
10时30分,飞机降落在绵阳南郊机场。在机场会议室,胡锦涛和先期抵达灾区的温家宝等,一起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随后,胡锦涛立即乘车赶往这次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P1-P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南大门,这个美丽静谧的“中国羌族第一寨”,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
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整个汶川几乎夷为平地,无数的亲人离散了,数万的生命消亡了,很多人被埋在废墟,很多人被挤于断壁。这其中,有年迈的老人,有年轻的父母,更有那么多花季少年和绿芽般幼小的孩子……
山河呜咽,天地含悲。历经磨难的中华儿女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十三亿中国人的泪水让全世界感受到了他们的悲伤。世界关注着汶川,关注着中国。
然而,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是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坚毅刚强的伟大民族。面对震灾死神的挑战,亿万军民在党中央的果断决策和指挥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曲撼人心魄的必将永载史册的壮丽篇章……
当我们辑录这一个个感人的情景和故事时,心里一直在流泪。是呀,从现在起,每一个血肉相连的同胞兄弟姐妹,永远铭记这一刻,永远铭记这一切……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及周边地区发生了罕见的里氏8.0级大地震灾害,举国震惊,全世界也为之震撼。在特大灾害发生后,灾区及全国军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展开了规模空前、全国一致的抗震救灾,与时间决赛,与灾害拼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风采。
为了及时记录在这场空前的自然灾害面前的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品格、风貌与真情实感,并加以发扬光大,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策划、编辑、出版了这本书,从5月19日至21日的国家哀悼日三天是我们编撰合成这部十余万字书稿最关键的日子。当然,和铺天盖地的“5.12”震灾资料相比,和全国民众、军警官兵与白衣天使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相比,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都显得简陋和匆忙。但是,我们出版人在这样一场震撼世界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和全国人民一起加入到这场关乎人民生命尊严和财产安危的伟大抢险赈灾斗争中去!
我们这本书所采用的一些文稿和照片资料,由于时间过于仓促,来不及与相关的作者取得联系,在此,我们表示歉意,并请有关人员与我们联系。
我们在编辑和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著名作家王蒙、周汝昌、易中天、高洪波、孙颙的热情支持,也得到了上海出版界领导焦扬及文艺总社领导杨益萍的大力支持;我们还得到了赴汶川抗震救灾上海公安消防应急救援队、《上海消防》高级摄影记者吴学华、上海市公安局公安书刊社、重庆市公安局特警总队等在文稿资料方面的支持;在印制发行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华成印刷装帧有限公司、上海远大印务有限公司、上海杰申电脑排版有限公司、上海丽佳制版印刷公司、上海闸北宏达印刷厂、上海文艺大一印刷有限公司以及上海书城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一并深表感谢。
我们还将以我们特有的编辑出版职业方式,援助汶川灾区重建家园,特别是重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祈福汶川,祈福祖国,祈福伟大的中华民族!
编者
2008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