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本书是她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在本书中,作者运用恐怖小说的结构模式,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性等刻板化描述,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勾勒出共同的不安、惶恐与困惑,充满戏剧张力,令人不寒而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第五个孩子(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多丽丝·莱辛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本书是她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在本书中,作者运用恐怖小说的结构模式,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性等刻板化描述,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勾勒出共同的不安、惶恐与困惑,充满戏剧张力,令人不寒而栗。 内容推荐 多丽丝·莱辛运用恐怖小说的结构模式,写出令人毛骨悚然又欲罢不能的《第五个孩子》,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性等刻板化描述,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勾勒出共同的不安、惶恐与困惑,充满戏剧张力,令人不寒而栗。 试读章节 海蕊是长女,有两个妹妹。一直到她十八岁离家,才知道自己受惠于童年良多,她多数朋友的父母离异,过着随性而危险的生活,而且套句说法——有情绪困扰的倾向。海蕊毫不困扰,她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在学校表现不错,上了艺术学院,成为制图设计师,这份工作用来打发婚前时光,还算合适。她从不烦恼该不该做个职业妇女,但她不希望大家认为她比想象中的还古怪,所以此事还有讨论空间。她母亲是个满足的女人,拥有想要的一切,至少她和她的女儿们如此认为。海蕊的父母理所当然认为快乐的生活奠基于快乐的家庭。 大卫的家庭背景完全不一样。七岁时便父母离异。他常(其实太经常了)开玩笑说,他有两对父母;他是那种拥有两个家,在两个家都有房间的小孩,两边父母都很关切他的心理问题。他没被恶意对待或刁难,虽然心理上不舒服,甚至不快乐。他母亲的第二任丈夫——他的继父菲德烈·柏克是个做学问的人——历史学者,在牛津有栋寒酸的大房子。大卫还蛮喜欢他的继父,他人很好但有点冷淡,他母亲也一样和善而疏远。他在那栋房子的卧房就是他的家,或者该说“曾经是”他的家,因为在他的想象中,他很快就要和海蕊建立一个家,是过去这个家的延伸与扩大。曾经被他视为家的那间大卧房位于房子尾端,俯瞰荒芜的庭院;房间寒伧,充满男孩时期的气息和典型英国式冷淡的气氛。大卫的生父詹姆斯·骆维特再娶的对象和他是同路人,一个能干、善良、聒噪的女人,散发富人式的犬儒愉悦。詹姆斯是造船商,每当大卫同意造访老爸,他的“家”不是游艇卧铺,就是法国南部或西印度群岛别墅里的一个房间。他们会说:“大卫,这是你的房间!”他还是比较喜欢牛津的老房间。成长过程里,他对未来有严格的自我要求,他的孩子绝对要过不一样的生活。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他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如果说海蕊是以老派观点看待她的未来——某个男人将交给她一把开启她王国的钥匙,在那个王国里,她将找到本性渴欲的一切,或许她一开始并不自觉这是她的天赋权利,而后却日益坚定趋近这个目标,不容任何模糊与曲折——大卫则视他的未来是需要全力以赴与细心保护的。他的妻子必须与他有下列共同点:他们都知道幸福在哪里并知道如何保有它。认识海蕊时,大卫已经三十岁,在这之前,他以野心男子的严峻自律投入工作,现在他是为了“家”而努力。 他们想要的那种生活和适合的房子,在伦敦是找不到的。反正,他们也不确定想要住在伦敦,宁可选择有特殊风味的小城。周末时,他们都在伦敦附近及通勤可达的城镇找房子,没多久便找到一栋坐落于茂盛花园的维多利亚式大房子。完美极了!但对年轻夫妇而言,实在太疯狂了——三层楼外加阁楼,许多房间、走廊与楼梯转角……孩子再多,也有足够空间。 他们的确想要许多孩子。怀抱对未来的巨大期望,他们以微带挑战的口吻说:“我们不在乎孩子多。”“四个,甚至五个……”大卫说:“或者六个。”海蕊说:“或者六个。”因如释重负而笑出泪来。他们倒在床上大笑、翻滚、亲吻,狂喜不已,因为他们原本以为“多生孩子”这档事可能遭对方拒绝或者必须妥协,现在显然顾虑解除。不过,他们也只能跟彼此说:“至少生六个。”却无法讲给别人听。因为大卫虽然薪水不低,再加上海蕊的薪水,却仍付不起这栋房子的贷款。但他们会想办法应付。她会继续工作两年,每日和大卫通勤到伦敦上班,然后…… 买下这栋房子的那个下午,他们手牵手站在前廊,花园里鸟儿啁啾,早春寒雨将仍乌黑的树木粗枝淋得发亮。他们打开前门,心儿快乐砰跳,置身极大的房间,面对宽敞的楼梯。前任屋主和他们一样,知道“家”该是什么样子。一楼的墙壁全部打掉,空间变得极大,一半是厨房,以一道矮墙做区隔,矮墙上面可以摆书,剩下的一半空间足够摆上长沙发、椅子等让人伸展手脚和舒服享受的起居室家具。他们温柔轻步穿过这个巨大房间,屏住呼吸、微笑相视,看到对方泪水浮上眼眶,便笑得更开心了。他们穿过即将铺上地毯的光秃地板,踏上老式铜条贴边(也需要铺上地毯)的阶梯,往上爬。二楼有一个大卧房——他们的;正对门是一个小卧房,他们的孩子出生后将先住在这间。这一层还有四间颇像样的房间。他们继续跨上变得稍窄但仍然宽敞的阶梯,三楼还有四间卧房,窗子和楼下的卧房一样,可以看到树木、花园与草坪——全是郊区的愉悦景色。再往楼上走,是巨大的阁楼,孩子到了喜爱神奇秘密游戏的年纪时,正适合他们玩耍。 他们慢步踱下阶梯,一层楼,两层楼,经过一个又一个房间,想象里面满是孩子、亲戚与客人,再度来到他们的卧房。房间里有张大床,是前任屋主夫妇特别定做的。售屋掮客说,前任居主如要带走这张床得拆下来,况且他们要搬到国外了。海蕊与大卫并肩躺在床上,审视自己的房间。他们静默不语,惊喜于他们所接收的一切。未来的岁月里,窗外的紫丁香树、躲在树背后的渲染太阳,都将在宽阔的天花板描画出诱人阴影。他们转头望向窗外,紫丁香树梢花苞饱满,马上就要灿烂绽放。然后他们转头相视,泪水滑下脸庞。他们开始在那张床上做爱。海蕊差点哭喊:“不要,住手!我们这是干什么?”他们不是要两年后才生孩子?但她被大卫的意图感动了——是的,他以一种审慎专注的热情与她做爱,深深望进她的眼睛,让海蕊接受了他,也接受他占有她体内的未来。她没用避孕用品(他们都不信任避孕药),现在又是受孕期。但他们以这种严肃审慎的心情继续做爱,一次,两次。稍后,当卧房暗了下来,他们又做了一次。 海蕊很害怕,却决心不显露自己的忧惧,小小声说:“唔,我猜木已成舟了。” 大卫笑了。那是种肆无忌惮、不顾一切的大笑,完全不像素日那个风趣、节制、谦虚的大卫。现在房间变得很暗,显得巨大,好似无边的洞穴。树枝刮过近处的墙壁。房间内有冷雨泾土与性爱的气味。大卫躺着微笑,当他发现海蕊在看他,便微微歪过头去,用笑容包纳了她,但是他的眼睛闪亮着她无法猜透的心思。她不认识他了……为了打破眼前的魔咒,她飞快地说“大卫”,但是他的拥抱突然收紧,以海蕊想象不到的力气抓住她的上臂,坚持不放,仿佛告诉她:安静。 他们躺在那儿,直到逐渐恢复平常,才能转头注视亲吻,那是令人安心的白日之吻。他们起身在湿冷黑暗中穿衣——房子还没接电。他们静悄悄地走下阶梯,步出这栋他们已经完全占为已有的房子,进入尚未被他们占有、依然对他们神秘隐藏的花园。 海蕊坐进车子准备回伦敦时,打趣说:“嗯,如果我怀孕了,我们要怎么付这栋房子的钱?” 真的,怎么办?果然就在那个下雨的黄昏,就在那间卧房里,海蕊受孕了。想到他们资源的稀少与财力的脆弱,好一阵子,他们心情非常不好。人一旦贫困窘迫,就仿佛等待世人审判;海蕊与大卫也觉得自己贫瘠、无能,除了被众人视为“脑袋不清楚”的固执信念外,一无所有。 P6-11 书评(媒体评论) 《第五个孩子》是本让人毛骨悚然,却也让人欲罢不能的书。多丽丝·莱辛以清晰的文字及高度的说服力,描写一个家庭里奇特、异质的小孩,而轻描淡写的手法更增添其恐怖性。 ——《星期日泰晤士报》 《第五个孩子》拥有梦魇般的张力。介于自然主义叙述式的家庭生活记录与师法科幻小说的寓言之间。一本完美的恐怖小说,读它,战栗不已。 ——《独立报》 有力的寓言,像科学怪人或人身牛头怪的故事,激起读者各种不安。它的力量来自寓意深长而非八股教训。《第五个孩子》勾勒了令人忧惧的景象,忠实反映我们所处的世界,令人不寒而栗。 ——《星期日电讯报》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她是一位女性经验的史诗家,以其怀疑、热情与洞察力,仔细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 ——诺贝尔委员会对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颂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