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经典的回声--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选(英汉对照)/追求卓越学英语丛书
分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作者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英汉对照形式出版,配有详尽的注释和生动优美的插图,适合大学低年级及以上程度的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阅读,是加强词汇记忆、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理想读物。

本书精选了20个脍炙人口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语言也保留了莎士比亚的文风,读起来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古典文雅。

内容推荐

莎士比亚戏剧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我国读者经久不衰的读物。然而,即使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很少有人在大学四年中将这37部戏剧读完。其中原因是原著过于经典,有许多难懂的地方。于是,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通俗易懂的故事集便应运而生。本书根据英国作家伊迪斯·讷斯比特(Edith Nesbit,1858–1924)改写的莎士比亚故事集编译而成。

本书精选了20个脍炙人口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语言也保留了莎士比亚的文风,读起来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古典文雅,尤其是译文精美凝练,还配有详尽的注释,丰富贴切的插图。相信本书定会是广大英语爱好者欣赏莎剧、学习翻译、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本好书。

目录

1.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终成眷属

2.The Taming of the Shrew

 驯悍记

3.Two Gentlemen of Verona

 维洛那二绅士

4.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仲夏夜之梦

5.The Merchant of Venice

 威尼斯商人

6.Much Ado about Nothing

 无事生非

7.As You Like It

 皆大欢喜

8.Twelfth Night

 第十二夜

9.Romeo and Juliet

 罗密欧与朱丽叶

10.Hamlet

 哈姆雷特

11.0thello

 奥赛罗

12.King Lear-

 李尔王

13.Macbeth

 麦克白

14.Timon Of Athens

 雅典的泰门

15.The Comedy of Errors

 错误的喜剧

16.Measure for Measure

 一报还一报

17.Cymbeline

 辛白林

18.Pericles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19.The Tempest

 暴风雨

20.Winter's Tale

 冬天的故事

试读章节

终成眷属

公元13世纪左右,罗西昂伯爵夫人在比利牛斯附近的宫殿里闷闷不乐。这个可怜的女人刚刚失去了丈夫,而法国国王又要将她的儿子勃特拉姆召到数百里之外的巴黎王宫。

勃特拉姆是个美男子,头发卷曲,俊眉上弯,还有一双像雄鹰一样敏锐的眼睛。他妄自尊大、盲目无知,为达自私的目的,他撒起谎来面不改色,像真的一样。可是美男子毕竟是美男子,海丽娜深深地爱上了他。

海丽娜是名医之女,她的父亲在为罗西昂伯爵医治时死去,留给她的唯一的财产就是几剂药方。

勃特拉姆离开后,伯爵夫人注意到海丽娜落寂的神情,就对海丽娜说,她会像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疼爱她。而海丽娜双眼含满泪水,因为她害怕伯爵夫人让她把勃特拉姆当作哥哥而不能嫁给他。伯爵夫人立刻猜出了这女孩的心思,海丽娜也承认说勃特拉姆对于她犹如太阳对于白天那样重要。

然而,她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博取法国国王的恩德来赢得她的“太阳”。这位国王患了一种致使他跛脚的慢性病,连王宫里的名医们都束手无策,但海丽娜对她的一个偏方充满了信心,因为她父亲曾用这个偏方治好过这种病。

同伯爵夫人依依惜别后,她去了巴黎,国王接见了她。

国王彬彬有礼,但很显然他认为她只是个江湖郎中。他说:“让一位毫无经验的女子来医治连名医都无法治愈的疾病,这似乎不符合我的身份。”

“神仙也有打盹的时候。”海丽娜说,并声称如果治不好他的病,她就偿命。

“那如果你成功了呢?”国王问。

“那么请求陛下让我为自己挑选一位丈夫。”

备受病痛折磨的国王无法拒绝这位年轻女子的真诚,于是海丽娜成了国王的主治医生,两天后这位跛脚的国王竟然能跳了。

国王召见了朝臣,让他们群集在宫殿的御室中。看到眼前这么多年轻帅气的贵族,而其中会站着自己的梦寐以求的丈夫,这位乡下姑娘有点晕眩了。她的双眼一直在徘徊,直到找到了勃特拉姆。她径直走到他面前说:“我不敢说我选择了你,可是我属于你!”为了让国王听见,她提高了嗓门,又说:“就是他了。”

“勃特拉姆,”国王说,“牵着她,她是你妻子!”

“我的妻子,国王?”勃特拉姆说,“陛下,请允许我自己选择我的妻子。”

“勃特拉姆,你可曾知道她为你的国王做了什么?”国王问。他一直把勃特拉姆看做自己的儿子。

“我知道,陛下,”勃特拉姆回答,“可是你为什么让我娶一位靠我父亲的恩典长大的女子为妻?”

“如果你因她无头衔而瞧不起她,我可以赐给她一个。”国王说。看着这个闷闷不乐的年轻人,他想了想,接着说道:“把你的血和乞丐的血放在碗里混合在一起,既然你分辨不出哪是你自己的,为什么还这么在乎血统呢?”

“我无法爱她,”勃特拉姆坚持说。于是海丽娜柔声地说道:“陛下,不要强迫他了,我很高兴为了国家而治好了我王的病。”

“我的尊严要求这个妄自尊大的年轻人顺从我的旨意,”国王说道。“勃特拉姆,你自己决定吧,是要娶这位你根本配不上的女子呢,还是让一个国王来怨恨你呢?回答我!”

勃特拉姆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承蒙陛下隆恩,使这位女子位列贵族,我接受。”

“牵着她的手,”国王说道,“告诉她,她是你的妻子。”  勃特拉姆顺从了国王的旨意,毫不拖延地娶了海丽娜为妻。

然而,勃特拉姆仅仅是害怕国王而已,他无法爱上海丽娜。别人的嘲笑奚落更让他感到难为情。一位叫帕洛的卑鄙的士兵当面嘲笑勃特拉姆,说他现在有了个“河东狮”,他现在的要务不是打仗而是赋闲在家。“河东狮”只是一个给妻子的绰号,但这使勃特拉姆无法容忍有妻子这一事实。尽管国王已经禁止他去意大利参战,他还是坚决要去。

他吩咐海丽娜向国王告别并返回罗西昂,让她带上他写给母亲和写给她的信,冷冰冰地对她说了声再见就骑马出发了。

海丽娜打开了写给她的那封信,信上写着:“只有到了你能从我手指上得到这枚戒指的那一天,你才能称我为丈夫,而‘那一天’是‘永远’也不会到来的。”

到国王那里告别的时候海丽娜已将眼泪擦干,而国王却为她担心,于是就从手指上取下了一枚戒指给她,并对她说:“如果你将这枚戒指送来,我就知道你身处危险,会立即去解救你。”

她没有让国王看勃特拉姆给她的那封信,因为那封信会让国王将这个逃婚的伯爵处死。回到罗西昂后她把第二封信交给了婆母,信的内容简短而苦涩:“我逃走了,世界有多大,我就躲多远。”

“振作起来,”伯爵夫人对她被遗弃的儿媳说,“我不再认他这个儿子了,你就是我的孩子。”

然而,这位伯爵夫人仍然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勃特拉姆,把错都怪在了帕洛的头上,并称他是“不道德的家伙”。

海丽娜在罗西昂没待多久。她留了一封信给婆母,打扮成香客的模样,悄悄地向佛罗伦萨出发了。

到了佛罗伦萨,她向一个女人打听香客休息的地方,而这位女人则恳请这位“虔诚的香客”和她住在一起。

海丽娜得知她的女房东是一位寡妇,有一个叫黛安娜的漂亮的女儿。

黛安娜听说海丽娜来自法国,就对她说:“你的一位同胞,也就是罗西昂伯爵,为佛罗伦萨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不久之后,黛安娜又把海丽娜的丈夫做的不光彩的事情讲给她听,勃特拉姆一直向黛安娜示爱。他并没有隐藏他已婚的事实,可黛安娜从帕洛那里得知他的妻子并不值得他爱。

这位寡妇很为女儿担心,海丽娜决定告诉她自己就是罗西昂伯爵夫人。

“他一直向黛安娜索要一缕头发。”这位寡妇说。

海丽娜悲哀地笑了笑,因为她的头发和黛安娜的一样美丽,而且是相同的颜色。她急中生智,说:“拿着这包金币,如果黛安娜帮我实施计划,我就给她三千克朗。如果我丈夫把他手指上的那枚戒指给她,就让她答应送给他一缕头发。那枚戒指是祖传的,罗西昂家族的五代伯爵都戴过它,然而他却为了你女儿的一缕头发而放弃它。一定让你女儿坚持让他在没有亮光的房间里剪下那缕头发,前提是她不能对他讲一句话。”

这位寡妇兜里揣着那包金币,认真地听着。最后,她说:“只要黛安娜愿意,我也愿意。”

黛安娜愿意帮这个忙,说来也怪,在没有亮光的房间里从一个不说话的女孩头上剪下一缕头发,这个想法让勃特拉姆喜出望外,他将戒指交给了黛安娜,并被告知跟她进入没有光亮的房间的时间。约定的时间到了,他带上一把锋利的刀,当他割下一缕头发时,他感觉一个甜蜜温柔的脸庞贴在了自己的脸上。手上戴着那枚在黑暗绣房里的姑娘送给他的戒指,像得到一堆荣誉的人一样,勃特拉姆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战争渐进尾声,勃特拉姆终于看出那个厚颜无耻地称海丽娜为“河东狮”的士兵还不如一个婆娘勇敢。帕洛只会吹嘘,只喜欢衣服上的装饰品,于是法国军官就戏弄他,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将战鼓弄丢了,他发誓除非他在冲锋中战死,否则他一定把战鼓夺回。然而,他的冲锋十分低劣,当被敌军包围缴获武器时,还自编了一个英雄式的失败的故事。

P9-12

序言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也是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Stmtford—upon—Ayon,Warwickshire,England),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1582年同邻乡农家女安·哈瑟维(Anne Hathaway)结婚。1585年至1592年问,莎士比亚经历不详,传说他当过乡村教师、兵士、贵族家仆,并因偷猎乡绅托马斯·路希爵士(sir Thomas Lucy)之鹿逃往伦敦。他先在剧院门前为人看马,后来进入剧团。他跑过龙套,也担任过导演,但主要是编写剧本。1597年,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特福购置了房产,1599年,他成为环球剧场拥有1/10股份的股东。1610年莎士比亚卖出了他的股份,回乡隐居。1616年4月23日他在家乡病逝,葬于镇上的圣三一教堂。

莎士比亚的编剧工作是从改编旧剧开始的,二十余年间他共写了37部戏剧,另有长篇叙事诗2部、十四行诗一卷共154首。莎士比亚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他的创作通常被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13世纪初英国历史外,其余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与《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对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的描写,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者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的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了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在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和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时期(1601~1607)以写作悲剧为主,有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的《希腊罗马英雄传》的历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的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力量悬殊的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却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嫉恶如仇,却又轻信他人,在奸人的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着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剧作由于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第三时期(1608~1613)的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并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收入一些莎士比亚戏剧集。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了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莎士比亚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束缚,突破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的奥秘,从而能够塑造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戏剧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颇得我国读者的喜爱。然而,经粗略调查,即使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也很少有人在大学四年中将这37部戏剧读完。其原因是原著过于经典,有许多难懂的地方。于是,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通俗易懂的故事集便应运而生。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rab,1775~1834)和他的姐姐玛丽·兰姆(Mary Lamh,1764~1847)从莎士比亚的37个剧本中精选出20个,改写成可读性很强的故事。本书根据英国作家伊迪斯·讷斯比特(Edith Nesbit,1858~1924)改写的莎士比亚故事集编译而成。

编者

2008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