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宋美龄的身后哀荣吗?你想知道宋美龄究竟为何没留《遣嘱》吗?您想知道宋美龄的灵柩为什么要安葬在美国纽约吗?你想知道宋美龄身后的遣产究竟有多少吗?你想知道宋美龄的遗物为何要在美国拍卖吗?你想知道宋美龄的遗物曾在北京出售过吗?你想知道宋美龄的遗物究竟为何要运回台湾吗?你想知道宋美龄遗物中有几件旗袍几幅书画吗?你想知道“两蒋灵柩”第一次移灵为什么失败吗?你想知道“两蒋”第二次“移灵”为什么胎死腹中吗?你想知道蒋介石日记、蒋经国日记为何从台湾移藏加拿大吗?你想知道“两蒋日记”经过怎样的曲折最后才花落“胡佛”吗?你想知道自称“悬崖边的贵族”的蒋家后人的近况吗?本书将详细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秘闻内幕!
2003年10月,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美国纽约以106岁高龄寿终正寝,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蒋氏家族也从此结束了曾经有过的辉煌和显赫。但是,与蒋家有关的大事却并没有终止。诸如宋美龄身后留下了什么?她临终前究竟有没有立下遗嘱?这位曾经的“第一夫人”有多少遗产?她的大批遗物如何万里迢迢秘密运回台湾?蒋介石和蒋经国的灵柩为什么迟迟不能人土为安?保存在蒋家后人手中的蒋介石日记、蒋经国日记为什么存放在美国胡佛研究院?又是怎样对公众开放的?曾作为蒋介石官邸的草山行馆为何化为灰烬……
本书以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首次揭开了宋美龄身后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内幕隐情。
A卷 宋美龄谢幕
第一章 子夜,玉殒香消(2003年10月23日至10月24日)
1.宋美龄在睡梦中悄然过世
2.方智怡飞抵纽约
第二章 华盛顿、纽约同时震撼(2003年10月24日至26日)
3.宋美龄最后一天
4.白宫和传媒的反应
5.遗嘱,尚有谜团?
6.移灵定在中午12时
第三章 身后财产惹争议(2003年10月27日至29日。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纽约)
7.身后仅余12万存款?
8.宋美龄遗产几何?
第四章 墓地与葬礼(2003年10月24日至11月5日。上海、中国台湾、纽约)
9.可供宋美龄安葬的三处墓地
10.宋美龄魂归何处?蒋、宋两家曾有分歧
11.贾庆林、汪道涵电唁宋美龄
12.台湾:中伤与借死人贴金
13.葬礼前蒋、孔两家曾有分歧
14.宋美龄遗体开吊一日
15.圣巴托罗缪大教堂葬礼
B卷 宋美龄遗物
第五章 空宅里所有物品都价值连城(2003年11月6日至9日,曼哈顿“葛莱西”大楼)
16.“葛莱西”公寓待价而沽
17.蝗虫谷遗物拍卖悲剧
第六章 遗物,归宿在哪里?(2003年11月10日至12月26日,纽约曼哈顿)
18.孔令仪:尊重蒋家意见
19.美国人关注宋美龄遗物
20.遗物留美,还是运台?
21.蒋家人的忧虑
第七章 遗物归宿在台湾(2003年12月27日至2004年1月,中国台湾)
22.辜严倬云力主遗物运台
23.七海官邸拜母及海外沟通
24.“美龄楼”计划和秦孝仪提醒
25.党史会·公展·大溪仓库
第八章 豪宅易手与遗物启运(2004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美国纽约)
26.攻击风源来自李登辉
27.豪宅以1250万美元易主
28.四箱遗物运费5000万新台币
第九章 部分遗物回到国内(2004年2月至10月,纽约,中国北京、杭州)
29.难上飞机的珍品——霁红掸瓶与精美瓷器
30.纽约、北京拍卖宋美龄遗物
31.宋美龄屏风被浙江收藏家购回
第十章 宋美龄周年祭(2004年4月至10月,中国台湾)
32.探求遗物公展的新程序:士林官邸又成禁区
33.宋美龄遗物展:震动海峡两岸
C卷 移灵风波
第十一章 丘如雪与宋美龄不谋而合(1995年3月至2004年1月。纽约·台北)
34.再次提出移灵者是丘如雪
35.最早的移灵设想始于宋美龄
36.蒋纬国与蒋孝勇达成共识
第十二章 历史的教训(1996年深秋。中国台湾省)
37.宋美龄:对蒋孝勇访问大陆乐观其成
38.蒋孝勇病中苦斗
39.第一次移灵胎死腹中
第卜三章 慈湖、头寮与五指山(2004年1月至8月。台北·旧金山·台北)
40.家族谒陵和“移灵说帖”
41.方智怡:“生是蒋家人,死为蒋家鬼!”
42.蒋方良亲临五指山
第十四章 迁葬暗礁重重(2004年8月至9月。旧金山·台北)
43.“国葬”背后的玄机
44.蒋孝刚的违心之痛
45.方智怡:碍于婆媳情面无法进言
第十五章 移灵梦想再化泡影(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旧金山·台北)
46.移灵方案再惹非议
47.两蒋移灵无疾而终
48.撤兵,两蒋陵寝再起波澜
D卷 “两蒋日记”终有归宿
第十六章 传承与收藏(2004年10月,中国台湾)
49.彭芳谷对方智怡说:“有一个人想见你。”
50.蒋孝勇:妻子做不完,儿子做;儿子做不完,孙子做!
第十七章 郭岱君、彭芳谷和方智怡(2001年春天至2002年夏天,中国台湾,美国加州)
51.“两蒋日记”下落外泄
52.郭岱君与国民党档案
53.在唐人街幸遇彭芳谷
第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2004年10月至12月,中国台湾·美国加州)
54.方智怡与胡佛代表会晤三小时
55.克服“暂存”障碍
第十九章 曙光来临之前(2004年2月至12月。中国台北·美国·加拿大)
56.日记移交在即,幕后运筹紧锣密鼓
57.日记交接前后
第二十章 胡佛,收藏中国历史的地方(2005年2月至2006年3月,中国台湾和美国加州)
58.美国和台湾地区同时震撼
59.日记开放激起轩然大波
尾声(2007年4月,美国纽约)
1.宋美龄在睡梦中悄然过世
孔令仪,宋美龄病逝见证人。
2003年10月23日深夜,美国纽约曼哈顿高级住宅区的幢幢巨厦已经大多灯熄火灭。在渐渐进入漆黑之中的层层摩天高楼群中,只有东河84街一幢静静矗立在夜幕下的公寓大厦——人称“葛莱西”公寓的第9、第10两层,巨大的玻璃窗口还透出明亮的灯光。这就是宋美龄人生暮年的居所。
夜10时刚过不久,大楼的电梯间便冲出几个人来,为首的就是刚刚在距此不远的寓所里接到护士的电话,闻讯匆匆而至的孔令仪和她的丈夫黄雄盛。不久,又有一位穿西装的年轻人也神情紧张地从电梯间走出来,来到了这座豪华公寓第9层。他就是蒋孝勇的次子,当时正在纽约读大学的蒋友常,他也是刚才接到护士打来的电话,慌忙赶到了宋美龄的公寓。
内室一片慌乱。护士们人人面带紧张,女佣们似乎也预感到大限将至,正忙碌着准备应急的什物。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守候在门侧,他是跟随宋美龄多年的侍卫官宋亨霖,正在这里迎候着蒋友常的到来,见蒋友常进门就想询问什么,宋亨霖急忙以手作“嘘”状,然后悄悄地把他引进楼上。那里有一间宋美龄住了10年的宽敞卧室。
出现在蒋友常面前的大卧室十分岑寂,在枝型吊灯微光下的席梦思床上,静卧着这幢公寓的女主人,年届106岁高龄的宋美龄!此时,她似乎进入了人生最后的弥留状态。据守在床边的孔令仪告诉他,老人家自从入夜时分就开始昏睡,其脉搏的跳动越来越弱了,呼吸也随着夜渐深沉变得越加细弱无力了。望着脸现苍白,脉若游丝的老人,所有守在大床左右的家人,都感到最后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
午夜11时的钟声刚刚敲过不久,这位横跨三个世纪的蒋介石夫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占有一席之地的宋美龄,就在睡梦中悄然长逝了。这时,刚好是美国东部时间11时17分,北京时间正是10月24日上午11点17分!
最先发布消息的是美联社。
就像世间所有事情都有预兆一样,晚年身体一贯硬朗的宋美龄,早在去世前一年就已显现出将要病殁的危象。
其最明显的征兆是,自从1991年再次来到美国以后,每年3月中旬都要在曼哈顿高层豪宅里接待前来祝贺她生日的各地宾客的宋美龄,忽然在2003年春天改变了这一引人注目的惯例。与一年前在“葛莱西”公寓与宾客欢聚一堂的热烈场面截然不同的是,2003年3月14日这一天,九楼门前却是一派萧然。既没有远方赶来的宾客,也不见有往日那些堆放在门前的花篮贺幛。原来,就在这一年中国旧历春节过后不久,在冬天里一直在患感冒的宋美龄,忽然有消息说她住进了距曼哈顿上东城不远的一家美国教会医院。
尽管媒体一直在寻找有关宋美龄患病的详细信息,然而却无法获得准确消息。有一位从台湾来的记者千方百计寻访附近各家医院,最终却无功而返。因为宋美龄尽管晚年早已失去了往昔蒋家权势鼎盛的荣耀,但是这位年逾百岁的老妪,仍然身罩与普通平民迥异的神秘光环。即便她不再手握特权,但仍然保持着多年惯有的深居简出,一般普通人是难以近其身的。
就在宋美龄106岁寿辰的前一天傍晚,她才离开了住过将近一个月的医院,悄悄乘车返回了曼哈顿上东城的“葛莱西”公寓。不过,即便她赶在生日前一天返回家中,却已经取消了今年的寿庆活动。许多准备从台湾前来纽约的亲友们由于事前得到了宋美龄婉拒举行寿庆的通知,只好中途折返。这样,宋美龄渴望过一个平淡生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这一天中,她没有再像往年那样面对纷至沓来的各方客人,而是独自一人在十楼卧室里休息。当然,宋美龄取消生日祝寿的信息还是不胫而走,被刊登在美国华人报纸《世界日报》的一角,题为《宋美龄取消生日酒会,意味着她患病危重,不久于人世》。这篇几百字的新闻,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读者们的过多注意,不过,就是这条发自纽约的信息,已经向世人报道了这位蒋介石夫人不久于人世的信息。
此刻,宋美龄终于走完了她106年的漫长人生之旅,静静躺在纽约曼哈顿高级住宅区“葛莱西”大厦10层的公寓卧室里。她在睡眠之中悄悄地进入了另一个陌生的天国。
她的身后,没有大悲之声。孔令仪、黄雄盛和蒋友常三位亲属,他们对老夫人的过世虽然心怀悲悯,不过,如今的结局早就在他们的预见之中,因此,他们都对百岁老人的作古持有平静的心态,眼泪在这时候已经显得有些多余了;宋美龄身边服侍多年的女护士和女佣们,也没有显出过于慌乱的举动。她们仍然还像以往服侍老夫人一样,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宋美龄的后事。只是蒋友常再也无法保持他的冷静,而是操起电话,哭声哽咽地向远在旧金山的母亲方智怡报告了太祖母宋美龄病逝的噩耗。
从这时开始,宋美龄病逝的消息开始传出曼哈顿的“葛莱西”大厦。一些正在关注宋美龄近况的美联社记者,在黎明之前最早获悉了这一马上就会震荡世界的新闻,他们在凌晨4时过后,发出的第一篇电讯的标题就是《蒋介石夫人昨夜在睡梦中辞世》!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