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宋美龄)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丰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文化上说,宋美龄是一个“中西文化的矛盾体”:倡导“西式契约论”,却又难以摆脱中式“亲亲”与“人治”观念;主张“西式平等”,宣传“西式民主”与“西式自由”,却又称赞中式“礼义廉耻”以树立“领袖权威”……宋就这样行走在中西文化的交锋面,“剑走偏锋”,“王顾左右而言他”……

内容推荐

本书记述了宋美龄风风雨雨的奇特一生。作者真实地记录宋美龄的亲随、左右、故交的亲历亲闻,告诉人们一个处于政治家庭中的神秘女子的生活、情感,她的毕生追求与经历,她的婚姻,以及她与蒋氏家族、她的姐妹之间的真正关系。

台湾作家王丰先生撰写的此书,以鲜为人知的史实描画了这位曾被称为“第一夫人”的女人的真实世界。

目录

序论 宋美龄性格评析

上篇 我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

第一章 纵论宋美龄

一、宽恕精神

二、虔诚教徒

三、无可奈何

四、恩仇录

五、纽约的夕阳

第二章 我所服务的宋美龄

 一、深夜官邸之行

二、宋美龄卧房的第一印象

三、车祸受伤

四、二进宫与“手榴弹”

五、“怄气”事件

六、沐浴与灌肠奇闻

七、宋美龄的夜生活

八、玉食锦衣

九、宫廷化妆术与审美观

十、“夫人宝库”

十一、“财神”到。夫人笑?

十二、宋美龄闹低气压的时候

十三、宋美龄的体检表

十四、台湾“第一家庭”家族群像

十五、为退出联合国,蒋介石心脏病发作

十六、政治婚姻?鹣鲽情深?

十七、蒋介石病逝

十八、宋美龄重要随从素描

十九、美国官邸的一幕茶杯风暴

二十、“进军大陆”

第三章 宋美龄生活片断

一、燕居岁月,浓淡皆宜

二、神奇多样的官邸宗教活动

三、宋美龄的美感与养身

四、宋美龄的首饰传奇

五、附庸风雅,沉迷艺术

六、“夫人政治”,深宫奇谈

中篇 大陆秘史之部

第一章 买办家庭,天之骄女

一、情窦初开,私定终身

二、乡关遥遥,新潮少女

三、爱情神圣,政治无价

四、党恩家仇,姐妹情结

第二章 初恋情人是刘纪文?

一、到底谁是宋美龄的初恋情人?

二、关于刘纪文的一些官方文献记载

三、关于刘纪文遗孀的说法

第三章 蒋宋婚姻,轰动上海

一、泰水引导,女婿信教

二、婚后生活,南辕北辙

三、夫唱妇随,火线奔忙

第四章 丈夫授权,参与政事

一、成立“励志”,掌权起点

二、“航空救国”,空军“保姆”

三、“新生活运动”土洋结合

四、西安事变,美龄惊魂

五、抗战烽火,声誉鹊起

六、空军抗敌,“飞虎”扬威

七、“重庆玫瑰”声播全球

八、战时外交和“第一夫人”

九、统一战线,姐妹团圆

十、工业合作,姐妹妥协

十一、“总统特使”,风靡美加

十二、开罗会议的翻译兼秘书

十三、“打虎”放虎,母子心结

十四、兵败山倒,幻灭愤怒

十五、异邦团聚。悲从中来

下篇Ⅰ “我将再起”?

第一章 凄惨归来,夫妻残照

一、大权旁落,一叶知秋

二、损兵折将,帐下空虚

三、老美作梗。反攻无望

四、“妇联会”的领导者

第二章 桥牌“集资”,“中华振兴”

第三章 赴美求援,夫妻和战

第四章 “外交”战场,落花流水

一、涉足“外交”

二、一只神秘的皮箱

三、令蒋氏夫妇心头最痛的人

四、当蒋介石英文秘书的口试委员

第五章 八方“朝贡”,金碧辉煌

第六章 官邸脸谱,大内乾坤

一、官邸内务人员篇

二、官邸文臣武将篇

下篇Ⅱ 草山落日

第一章 丈夫其萎,妻子神伤

一、丈夫其萎

二、孀居生涯

第二章 两岸相隔,双龄对话

一、藕断丝连两岸情

二、回顾宋庆龄和宋美龄姐妹情

第三章 老干新枝,如何再起

一、如何再起

二、老干新枝

第四章 士林垂暮,挥别蓬岛

一、日落士林

二、挥别蓬岛

宋美龄生平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蒋介石过世,以及蒋经国过世的时候,台湾岛内传出宋美龄要当主席的谣言,我觉得这完全是不正确的,是一种中伤!她经常引用《圣经》上的话说:“我要打的仗已经打过,要走的路已经走过!”

蒋经国在名义上,是她的儿子,但是,官邸上下的人都清楚,他们之间是面和心不和。表面上,蒋经国喊宋美龄阿娘(上海话母亲的意思),宋美龄喊蒋经国叫“经国”;见面时,宋美龄对蒋经国很亲热,经国似乎对宋美龄也很忠心,可是,实际上,彼此之间却有很深的心结。试想,在蒋介石在世的时候,蒋经国就已经把“夫人派”的人马打压的差不多了,整肃的整肃、放逐的放逐、冷冻的冷冻,哪有什么自己的班底存在。到了蒋介石撒手西归.她孤零零一个人,领导中心转移到蒋经国那边,士林官邸已经不是发号施令的地方,她更是没有施展的空间了,她也不可能自己去领导,她已经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机会。

提起蒋经国,我想起从前在老家听到蒋家亲族向我们讲述过的一段往事,我觉得,这个故事,可以供作我们对蒋经国性格的进一步了解。那是北伐以前的事,蒋介石有一阵子,把二公子蒋纬国寄养在二夫人姚冶诚苏州的家里。某日,蒋经国奉蒋介石之命.由浙江奉化老家去苏州看姚冶诚和胞弟蒋纬国,蒋纬国比蒋经国小6岁,那年,纬国好像还不到10岁,那个年龄正是特别好吃零嘴的时候。

姚夫人的家里厅堂上,有张大桌子,上头摆了一盘鲜美的桃子。蒋经国刚来姚家住上没二天,看到桌上放了一盘颜色鲜红的桃子。伸手就拿了一只桃子,正要动嘴吃,蒋纬国见到了,不由分说,伸出手来就把已经到了蒋经国嘴边的桃子夺了过去。蒋经国大叫:“你为什么不让我吃!我是你阿哥!”蒋纬国一点不放过蒋经国,回嘴说:“阿哥又怎么样,这是我姆妈的家,又不是你姆妈的家。姆妈家的桃子,你为什么吃?”蒋经国这下子,也不甘示弱,一伸手又从盘子里夺了一个大桃子,又要往嘴巴里送。蒋纬国这下被激怒了,索性甩手过招。当场就把蒋经国手上那只大桃子砸到地上,再一个箭步上前把那只鲜红的桃子用脚踩得稀巴烂。蒋经国气极了,头也不回地跑出房子。隔了好几天,两弟兄互相呕气不讲话。

类似夺桃事件等等不愉快的小事,自幼就给蒋经国两弟兄之间的情感,投下沉沉的阴影。蒋经国对蒋纬国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昔日的“夺桃之辱”,始终铭记在心,甚至到了他们都已耄耋之年,彼此内心深处还是有道明显的鸿沟,各不相让,即使宋美龄有意在他们之间作调和的工作,还是很难完全抚平内心心结的,更何况经国同宋美龄间并不是像他们表面那样的和睦融洽,毕竟不是亲生母子关系。

P14-16

序言

从大时代的观点来看,宋美龄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由于她的家世和婚姻,她一度成为中国最有权力的女人。除去权力,她还集财富、荣耀和美貌于一身,一切种种,有些是她与生俱来的,有些是经由她的牺牲奉献努力得来的。然而,不论是皇冠上珠宝的光芒,抑或是她头顶的光环。终有光芒褪色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政治家族出身的世家人物,一个无法摆脱的命定悲哀。

1949年以后的宋美龄,是命运最为乖舛的一个阶段,中国历来最大的一个资本家——宋家和孔家,在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以后,所有的资产都为人民政权所没收,当然,宋孔二家,在美国等外国银行,都拥有大笔存款(尽管宋孔二家对此都持否定的说法),和一般流离失所的人相比,宋美龄是相当的幸运的。

除了家财的严重损失,宋家三姐妹因为中国政权的急速转移,加上三者在政治立场上,存在着某些差异,所以,三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分别生活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之下。家产破落、亲族离散,这些对宋美龄是相当切身的痛楚,从她幼时赴美国念书以来,她头一回感受到骨肉离异的痛苦。

在另一个方面,她的丈夫蒋介石,由于国民党政权的崩溃,顿失权力之后,退据海岛,宋美龄在美国长期滞留,观望游疑,她到底是回台湾,和她的丈夫“共赴国难”,还是继续呆在美国,“待机候援”?如果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平凡女子,宋美龄可能已经进退失据,然而,她没有如此。可见,宋美龄还是有她自己的见地和操持。

中国大陆的有关宋美龄的著作,都喜欢引用一个对宋氏三姐妹的评语,说宋家三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

这是就宋家三位姐妹个性特征,作的一个粗略的评述.因为它是一种粗略的评述,所以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偏颇之处,比如在记述和论说宋美龄的一些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人的性格,是多重面向的,人的问题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以三言两语来为宋美龄这样一个涉及复杂历史恩怨的女名人,作一生的总结,基本上是不公平的而且失之草率的。

所以,笔者反对以一本书来为一个人作盖棺论定式的评价,这种全知式的历史研究方法,是一种我们势必要加以扬弃的治学方法。纯然就事论事,而且预留言论和求证的空间,是我们应有的最高原则,基于这样的认识,这本书并不准备以一种全知的观点去笼罩全局,而是希望以举出事例或是追索流言的方式,让读者从新的视野、新的史观,去检视宋美龄这个近、现代的女名人。

基于上述的一些观点和主张,笔者尝试着从几个影响宋美龄最深的面向,来解析宋美龄的性格,作为本书的一个开场白。

一、家世背景

宋美龄于1897年,出生于上海,她的父亲宋耀如——一个早年留学美国,笃信美以美教派基督教的买办阶级——但是,和一般的买办阶级不同的是,宋耀如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在他结识了革命党的领袖孙中山后,他成为这位的改革的爱国主义者最大的财务支持者。  在这样的一个复杂特质的家庭中成长,宋美龄自幼就感受到时代的强烈震撼。

事实上,宋美龄的家庭,自始就是和中国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生着尖锐的矛盾的。

在宋美龄出生的年代,中国的反西方意识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宋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洋化家庭、基督教家庭。

当时的中国已经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剥削的主要对象,中国人一穷二白,在不平等条约的压制下,没有翻身的日子,可是,宋家由于宋耀如的贸迁有术,财富日渐积累.并且成为上海最富盛名的资本家家庭。

尽管,宋耀如是中国少数早期的留美学生,可是,据说他的子女教育方式,还是中国传统的那套模式——一种最保守韵斯巴达式的教育,理论上,这种教育方式和宋耀如受的美式教育,两者是尖锐矛盾的。

纠集了这么多的矛盾背景,宋美龄在如此的环境中成长。

二、教育环境

宋美龄在美国待了十年时间,宋耀如把美龄的几个兄姐和她,送到美国,最大的理由,就是认定中国传统那一套教育制度,是无法符合宋家子女需求的。

由于宋美龄在美国受教育的时间,是她成长最重要的一段时期,而美国教会学校的教育,也在宋美龄人格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影响,在日后的岁月当中,美式教育对她人生历程与奋斗,也起了最远大的作用,并且塑造了宋美龄独特的性格。

三、宗教力量

宗教对宋美龄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

在宋美龄的婚姻上,宋美龄的母亲倪桂珍女士坚持,她的女婿必须是一个基督徒,基于这个承诺,蒋介石在婚后,成为一个基督徒,而在蒋介石政府里头,乃至宋美龄生活圈子里,到处是和基督教有关的一群人,基督教不仅深深制约着蒋介石和宋美龄,也深刻地影响着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并且在早期国民党政权的政治运作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资本家的家世背景,美国的教育过程,基督教的意识形态,形成了宋美龄的整个人生态度,也为宋美龄编造了一个人事脉络,更为她的这一生,结下最深刻的人生阅历。

后记

《一个真实的宋美龄》记述了宋美龄风风雨雨的奇特一生。作者真实地记录宋美龄的亲随、左右、故交的亲历亲闻.告诉人们一个处于政治家族中的神秘女子的生活、情感.她的毕生追求与经历,她的婚姻,以及她与蒋氏家族、她的姐妹之间的真正关系。

该书曾在台湾和香港地区出版过,我社受作者王丰先生的授权,酌加删略,在大陆出版简体横排版。由于作者系台湾人.某些观点有失偏颇,请读者甄别。

编 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