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物理学家同行/与科学家同行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陆建隆编著的《与物理学家同行/与科学家同行》一书由林群、方成、吴培亨、王志珍等20位中国“两院”院士的访谈录构成,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不同领域科学家的成长故事、求学经历、研究领域,研究前沿、科学贡献、治学方略、人生感悟,以及对青少年的建议忠告等。

内容推荐

由陆建隆编著的《与物理学家同行/与科学家同行》一书由冯端、吴培亨等8位物理学家的访谈构成,内容涉及物理学家的求学经历与成长思考,物理学家的研究领域,物理学家重要成果的研究过程;物理前沿;物理学家的治学方略、人生感悟,以及对青少年的建议忠告等。

本书的主要内容以访谈的形式加以呈现,比较好地保证了内容的平实与可读性。科学家们科研事务繁忙,但是他们愿意抽出时间接受访谈——谈科研,谈人生,谈感受,以访谈的形式,生动传递出科学家的科学思辨与真实感悟,真切反映出科学家对青少年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待。

目录

出版说明

冯端访谈录

葛墨林访谈录

吴培亨访谈录

祝世宁访谈录

拾广玉访谈录

郑汉青访谈录

崔铁军访谈录

周磊访谈录

试读章节

访谈笔录

访谈人:冯院士您好!见到您真荣幸,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冯端:欢迎你们,请坐。

访谈人:冯院士,我们这本书主要是面向青少年读者,向他们介绍科学家的人生经历,给年轻人一些鼓励。您能给我们讲讲,当年您的中学日寸光是怎样度过的吗?

冯端:好的,我的中学念得还是相当曲折的。我的大姐冯慧、大哥冯焕、二哥冯康基本都是依照了苏州中学实小、初中、高中这样的轨迹,姐姐是进了苏州女子师范代替了苏初中,我是因为战乱去了福建念高中。现在想来,小学与初中的教育,主要是打好基础,强调语文、英语和数学三门学科。当时实小的做法是规规矩矩地谨守有关小学教习的范围,绝不越雷池半步。因而语文只教白话文,不教文言文;英语是一点都不教,当时连26个字母都不知道。要说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的话,可能就是怕让不合格的教师来教英语,将人引入歧途,以后再加以矫正就困难了。1937年的时候抗战爆发,我和二哥先是去东山避难,而后又因为家计转去福建的高中念书,当时的时局是动荡不安的,教育部门还要求高中学生都要参加战时“民训”“民教”工作。所以我读完高一后,就去沙县的一所乡间小学教书,“民教”一年。这一年我了解社会、认识人生,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之后又回学校继续读高二。教我们的老师都很好,水平很高,课堂生活多姿多彩,现在想来读中学的日子很值得回味。

访谈人:那您在中学的时候,有没有印象深刻的老师或者在中学参加的一些活动?

冯端:我从进入苏州初中学习,就遇到不少好老师。记得教国文课的是沈同文老师,讲解的还是一些浅近的文言文,如袁枚的《祭妹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薛福成的《布莱登记》等,在考试时还得默写一些文章。我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考试前一天将文章突击强记,考试过关就行。如今我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资料,应该归功于那几年教国文课的老师呢。那时,苏州中学国文课每周有一节读书课,能自由阅读,我读了冰心的《寄小读者》和邹韬奋的一些书。我记得教英语课的是任祖铤老师,从26个字母教起,教一些课文和语法,从无到有,循序渐进。教授数学的是练寿康老先生,他非常认真负责。世界史则是由训导主任杭海槎老师来教,讲课非常精彩生动。这些中学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很深,记得很清楚。那时也不是整天学习,有很多活动。学校有各种体育锻炼设备,还经常组织各种远足和郊游。在苏州实小的时候就游玩了公园,去附近县城爬山;初二时我们曾经乘火车到无锡,在惠山露营;初三下学期的时候,正好苏嘉铁路刚刚建成,我们可以从苏州坐火车直达嘉兴,然后转去杭州游览西湖名胜,当时我还顺道去探望了在浙大上学的姐姐。学校的远足和郊游都是学校老师带队,没有家长陪同,学生们也都自觉遵守纪律,体质也增强了。

访谈人:冯老,您说您后来是去了福州读高中的,换了一个学习环境,那您高中的学习、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冯端:福州高中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十所中学之一。我刚到福州时,入学考试日期都过了,学校就用面试来代替,考了数学和英语,我考试通过就顺利入学了。高中学习的科目很多,好在福州高中有一批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们都是大学毕业来的,教学态度十分严肃认真,教书的水平很高。(P6-8)

序言

出版说明

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使得知识变得唾手可得,而知识背后的人类活动,更是不容忽视的领域,有机融合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有科学家的直接感悟与指引的科普读物,不仅能普及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还能引导读者形成科学的思想、精神和品质,是青少年乃至成年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为此,我们约请了曹一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崔鸿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陆建隆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何永红副教授(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广泛调研青少年关心的科学问题,深入分析青少年的科普需求特点,认真剖析市场上科普图书的优劣,确定了图书的框架体例与访谈这一内容表达方式,梳理拟访谈的科学家名单,制订访谈计划……经过近三年的辛勤付出,现在《与科学家同行》终于呈现在读者面前。较市面上已有的科普读物,她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一是内容创新。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来自其内心的求真、求知欲望,来自对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由衷敬仰,也来自对自然界本质的科学探索以及在探寻过程中获得的巨大震撼。《与科学家同行》不同于仅将知识进行简单罗列的一般科普类读物,她将青少年所关心的问题——科学家的贡献与成长经历、科学研究的心路历程与感悟、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突破、对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科学能力与素养的建议等,有机融合、化解在与科学家的对话中,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科学研究的本真。

二是形式创新。《与科学家同行》主要内容以访谈的形式加以呈现,比较好地保证了内容的平实与可读性。科学家们科研事务繁忙,但是他们愿意抽出时间接受访谈——谈科研,谈人生,谈感受,以访谈的形式,生动传递出科学家的科学思辨与真实感悟,真切反映出科学家对青少年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待。本丛书内容不是转述,也不是编撰,她是真实的对话实录,因此既具有很高的科普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这套丛书能够顺利出版,我们要特别感谢接受访谈的各位科学家。他们大多高龄,有着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是仍旧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访谈。受访中他们对求知的执着,对研究的严谨,对学生的严格,对名利的淡泊……他们崇高的人格,他们科学的思辨与真实感悟,他们对青少年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待,使我们深受感动。

在此我们还要感谢各位访谈者。承担主访谈任务的几位既是从事科研的一线专家,也是从事教学的教育专家,对教育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准确理解丛书的策划意图;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青少年科普事业怀有极高热情,还动员同事与学生参与访谈。联系确定访谈对象,收集科学家信息,拟定访谈提纲,利用寒暑假和紧张的周末“走南闯北”,访谈后整理录音,联系科学家们审稿……他们以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了访谈,保证了图书能够顺利出版。

《与科学家同行》关注青少年科普需求,通过访谈形式呈现,既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可读易懂,又不失真诠与全貌,是一套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科普丛书。真切希望广大青少年在与科学家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认真感受科学家们的科学正能量,不仅思想上同行,也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践行。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青少年不仅要长身体、长知识,还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

三人行必有我师。“与科学家同行”。不仅可以学到他们治学的素养、求索的精神、创新的勇气,更可以学到他们做人的态度、做事的风格、宽广的胸怀。——《科学大众》杂志社社长罗亚军

《与科学家同行》,走近大家,走进科学。——南京玄武高级中学教师虞海荣

社会不需要每个人都去做科学家,但是科学家们对求知的执着、对研究的严谨、做人的胸怀值得每个青少年学习。——图书责任编辑居红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