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个纯洁的、让人憧憬与向往的地方,承载了千千万万学子梦想的地方,这本文集记录了精55班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精55班班主任和辅导员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初入大学的困惑,遭遇失败的低落,历经风雨后的成长,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目标的思考……每位同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无论是荣誉、是历练、是挫折、是感悟……都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呈现给大家。这些文字不仅是同学们对自己最可宝贵的青春时代的小结,也是奉献给新世纪的大学生、年轻人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清华我们从这里起航--精55国防班成长手记 |
分类 | |
作者 | 叶佩青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学,一个纯洁的、让人憧憬与向往的地方,承载了千千万万学子梦想的地方,这本文集记录了精55班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精55班班主任和辅导员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初入大学的困惑,遭遇失败的低落,历经风雨后的成长,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目标的思考……每位同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无论是荣誉、是历练、是挫折、是感悟……都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呈现给大家。这些文字不仅是同学们对自己最可宝贵的青春时代的小结,也是奉献给新世纪的大学生、年轻人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内容推荐 本书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精55班所有成员对大学四年成长历程的回顾:初入大学的困惑,遭遇失败的低落,历经风雨后的成长,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目标的思考……每位同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无论是荣誉、是历练、是挫折、是感悟……都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呈现给大家。这些文字不仅是同学们对自己最可宝贵的青春时代的小结,也是奉献给新世纪的大学生、年轻人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作为清华大学的国防生,同学们深深地意识到自已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一切以集体的荣誉为重,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信“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祖国的人”。相信每位读者都会从这个优秀班集体、从这群热血青年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对人生的思考、感悟中汲取到力量。 目录 最好的男人?优秀的男人!——记精仪系精55班 扬帆起锚 大学之道 追求绿色梦想,回味无悔青春 雾花水月 清华带给我的 假如,我是一名大一新生 青春大概 大学印记 清华印象 劈风斩浪 拾稻穗——我的大学之道 建筑希望灯塔,迈出胜利步伐 简单的几个词语 军人之家——我的大学 短暂的旅程,不小的转变 大学之痛——纪念我的大学生活 足迹 蜕变 从死亡边线走出来 回眸开颜 光阴的故事 《水浒》英雄册 常忆叶老二三事 大四狂想曲 我和精55的故事 昨天 大学回顾 回首 一生知己 舵手叮咛 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才培养中来——我的班主任历程回顾 我与“精仪武伍” 我的带班生涯 假如时光回转二十年 新的征程 附录:精55班曾获荣誉 后记 试读章节 大学的意义 大学,并非梦想的终点站,也并非如装饰般华而不实,更非如法宝般可百尽其用、万事皆能……。那么,究竟该如何给大学定位?它的意义又究竟何在呢?这个问题如疾风般猛烈地搔动着我神经的琴弦,久久不能平息,它的魅力更如一曲酣畅淋漓的乐音,让我的思考像美丽的舞女一般不停地跳动在脑海的琴弦上,舞姿优雅、裙摆飘飘。就在我想通了“学习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的一刹那,那曾经遥远、模糊、微弱的信号终于在触动闸门的一瞬间寒剑出鞘、光芒四射,心灵空间中那片灰蒙蒙的区域突然变得明朗、开阔。“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就是这个最具高度的抽象概括渐渐渗入我的脑海中,并慢慢坚定起来。是的,学习的意义在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作为人生的重要学习阶段、也是从“学”到“用”的过渡阶段的大学,更是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一终极理想起着阐释和深化作用的阶段。若不懂得这一点,我们便无法不断地开发出自身潜能的未知领域,亦无法尽情探知人类智慧的神秘,更无法为自己的生命注入持久不竭的动力。 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认识世界首先要认识自己。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当你处于强者之林的时候,怎样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让生命的亮点穿透黑压压的人才之云绽放光芒?只有认识自己、有意识地发现和挖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才能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才不至于在人才爆炸的狂浪中随波逐流,迷失自我。这种认识自我的探索之路或许是痛苦的、充满迷茫的,但是不经历这种探索的人生又是不完整的。想起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明智之举,我便勉励自己:尽管前进的道路上不会平坦,甚至会遭遇失败,但,我们不应计较暂时的得失,把所有的经历看成是一个认识自我和开发潜能的过程,这样我们就会从容不迫,明确自己的方向,将自己真正的价值充分展现给世界。 立志 《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止”意为志向、目标、至善的境界。就是说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或者自己向往的境界,才能坚定不移,才能内心平静、处之泰然,才能使思维周详缜密,最终达到理想的境界。大学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是逐梦的地方,也是励志的地方。走过了懵懵懂懂的少年时代,我们迎来了人生新的起跑线——大学。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起跑线上,志向无疑是我们心中最明亮的灯塔,会照亮我们航行中最黑暗的角落。古今中外有大成就者大都及早立志。毛泽东少年时即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句,周总理更是以其学生时代就萌发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成就了他一生的伟业。征途中若是没有志向的指引,我们很难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还容易偏离航线,甚至失去前行的动力和意志,迷失的不仅是空间,还有时间。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志向的确立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我曾有过多少彷徨,多少迷茫,多少次仰望星空而不得方向后俯身长叹。我曾怀疑和焦虑,总感觉自已的方向是那样的朦胧。渐渐地,我懂得了志向不一定是一种物质世界的具体形态,还可以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追求,一种求真、至善、唯美的境界。求真、至善、唯美也正是我给自己的志向的定义。志向让我的生命充满活力,让我在困境中看到光明,让我在失意后能重拾勇气和信心,跨越一个又一个高度。 人生的大学要过得精彩,大学的人生要过得有意义,就不能缺失志向,缺失梦想。 凝炼智慧 我们正处于知识大爆炸的信息社会,现代社会的知识总量是古人所望尘莫及的,但是今人的智慧并不一定高于古人。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积淀下了无比丰富的民族智慧,这种智慧的光环给予炎黄子孙无尽的财富。作为古老文明的继承者,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好科学知识,更要学习大智慧,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汲取有益的元素,来丰富和完善自我。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带给人们太多的躁动,大学这片净土如果没有自己的防火墙也免不了遭受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中国古代文明中处世的智慧和修身的智慧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它可以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颗淳朴的进取之心,更加平衡与和谐地驾驭我们的生活。 一个人的成功,不取决于某一方面的绝对优势,而取决于整体的平衡与和谐。大学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是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渐形成和成熟的时期,平衡与和谐的智慧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理性,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提升我们的境界,为我们的健康发展和成才指引方向。 北宋的理学家张载为后人留下了“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箴言。我们的大学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自己“为天下立心”的刚正,“为生民立命”的勇气,“为往圣继绝学”的智慧和“为万世开太平”的胆识与豪情。大学生承载着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成为急功近利和患得患失的一代,唯有拥有大智慧,大境界,方能成大器。 惜时 古有惜时如金之说,我言“惜时胜于惜金”。时间是生命的元素,是金钱买不到的。大学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我们成长的关键阶段,所以大学的时光弥足珍贵,更应该倍加珍惜。厚积方能薄发。大学时期正是我们酝酿、积淀的时期,各种新鲜事物扑面而来,异彩纷呈的新鲜感充斥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只有怀着一颗强烈的求知之心,才能更好地利用大好时光,不荒废光阴。 每次经过图书馆后面那片草坪,看见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的杨柳和长廊上郁郁葱葱的紫荆藤,感受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带给这所大学的气息和风范,我都会沉醉起来,都会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大学里度过自己的韶华感到兴奋和欣慰,都会有一份珍惜和感动油然而生:大学,属于我的大学,我要投入更多的爱给你! 为了学好专业知识,埋头苦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就不会有更高的建树。但是偶尔抬头看天也是必需的,甚至这已成为了我的钟爱和习惯。每当走出图书馆的大门,抬头仰望着远方的夜色下依然泛着微蓝的天空,心中顿生“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的空灵之感。正如温总理说的精辟深邃之语,“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就在那烈焰燃起、春雷爆响的刹那,一种“人生短暂、时光难再”的领悟从心中奔涌而来。 傍晚,夜色在穿梭于校园的人群中弥漫开来,音乐响起的时刻,天籁一般美妙的曲子浸润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沐浴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心,或是沉静、淡然,或是兴奋、躁动,都会为这种曼妙的美所感动,为之倾倒、为之驻足。心,和那美妙的旋律深深交融,仿佛漂浮在一个梦幻的宇宙时空,臻于最和谐的状态,没有名的争扰,也没有利的纠纷,唯一存在的,只是泛在嘴角那会心的微笑和荡漾在心中的洒脱博大的胸怀。当音乐渐渐消隐,我又回到现实的时空,加入到穿梭的人流中(其实是自行车流),又开始为了自己的梦想与时间赛跑。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大学,无论是起步的大一,爬坡的大二和大三,还是可以回望风景、稍微舒缓的大四,对我来说,每一分钟都是那样的珍贵。我把我的全部精力和所有的爱都献给你或许还略显不足,又怎么忍心去浪费?P10-14 序言 四年的清华大学国防班班主任工作,我分享了同学们太多的成长快乐,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大责任,同时也一直在思考目前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状况。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考上大学,需要十余年寒窗苦读,而家长也全身心投入、尽其所能为孩子的大学梦创造优越条件,并对孩子的前途寄予厚望。但是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把大学当成人生的“终点站”,以为上了大学就前程无忧,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开发和人生志向的长远规划,导致很多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大学观”,往往在大学里虚掷了青春。 通过“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毅力考上大学以后,同学们有了更好的学习资源、更全面的训练课程、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按理应该更加珍惜和努力,但实际上,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学生缺失理想、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管理能力和克制力差,加上电脑、网络、游戏等现代社会的太多诱惑,分散了学生的大量精力,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当他们离开校门步入社会的时候,竞争力自然不很理想。 另一方面,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出发,近年来高校招生是扩招再扩招,这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大规模的扩招之间产生了矛盾,高校的培养模式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高等学校、任课教师、大学生及其家长都需要更新观念、改变方法,逐步适应当前的形势并寻求新的、更好的模式。 当学生们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时,往往只记得中学时期的刻苦,以及从小学到大学家庭的巨大投入,却忘了自己在大学时期的懈怠,并过多地归咎于国家和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这其中既有学校和社会的责任,也有学生个人的责任。所以无论是学生个人、家长还是教师、学校都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尤其应该多听听学生们的意见,真正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创造合适的土壤和环境。 正是基于以上的种种思考,才有了这本文集。这本文集是精55班全体同学对自己亲身经历大学生活的思考与实践的结晶,是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一个案例。该文集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同学们经过对大学四年生活的仔细回味和反思后写出来的,有的文章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有的文章文笔细腻、感情真挚,还有的文章成熟老道,体现了一名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当读完文集的初稿,我深深地吸了口气,想起了作为班主任的自己和我的学生们一起走过的这四年不寻常的道路,想起了这四年和学生们相处的一幕幕场景,看着他们羽翼渐丰,本领渐成,我真的好欣慰,也真的很感动,为自己能成为这群优秀大学生的班主任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学时代是人生的宝贵时代,学校和家长把学生最宝贵的一段人生路交给我来引领,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的考验。当我看着自己历经四年精心呵护的幼苗茁壮成长并已经开始能够经风霜承雨露,那种快乐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所以很乐意通过本文集与大家分享自己四年班主任工作的一些领悟。 这本文集记录了精55班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精55班班主任和辅导员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希望对中学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班集体建设、大专院校的教育活动起到一些启发和借鉴作用。在该文集筹备过程中,得到了精55班全体同学的倾力合作,也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训I办公室、清华大学定向办、精仪系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校党委副书记韩景阳老师和精仪系党委副书记杨建中老师为文集作序,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科技计划局局长郑敏老师还献上珍贵的寄语,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书中的思想和见解难免有纰漏和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和意见。 叶佩青 2009年6月1日于清华园 后记 大学,一个纯洁的、让人憧憬与向往的地方,承载了千千万万学子梦想的地方,而在这一刻,我就要与你分别了,纵有千般不舍,百般留恋,也只好淡定地、微笑着将你赠予我所有的美好化作最深情的回忆,轻轻地放进背囊,踏上人生新的起点,开始新的征程。 这本文集里的文章来自精55班全体同学,我们的班主任叶佩青和两位辅导员张弛、闵伟,由我们班的名誉班主任、校党委副书记韩景阳老师作序,举全班之力,通力合作,几经修改,精心打造,终成此集。 精55班,作为清华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班级,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文化,那就是集体文化、集体精神。“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万涓之水,方能汇流成河”。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口号回荡在每个兄弟的心中时,精55班注定会与众不同。有人说纯洁的同窗之情当永生铭记,而战友之谊更是坚不可摧。作为今日的同窗,未来的战友,正是这份情谊将我们紧紧相系。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我们无意炫耀我们的荣誉和资本,只想为自己的大学写下最深情与动人的回忆,为我们的人生记录理性的思考,同时也为你——我们的学弟学妹们,或是不经意邂逅的有缘人打开一扇天窗,品味一下不~样的气息。我们都是工科学生,属辞比事,非吾所长,然则文中一情一景,亦包含着我们对人生这段花样年华的留恋和珍惜,一词一句,都寄托了我们对大学时光的思考与敬意。 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每个人都将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将从一个“小集体”走向一个“大集体”——绿色军营。我们坚信,当我们举杯告别之时,“精55,我爱你”将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奋斗之路,必多艰险。祝亲爱的兄弟们一路走好,祝我们敬爱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清华大学精仪系精55班全体同学 2009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