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道(我的人生感悟和创业心路)/信天翁财经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修涞贵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德商第一人的“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式创业者可以复制的成功法则!中国吉商领袖密不传人的创业秘诀!

一个下过乡、当过警察,不惑之年开始创业并入选哈佛成功案例的商界英才的人生感悟和创业心路!一个创立并运用“企业修正哲学”,仅用13年时间就把负债425万元的袖珍小厂做到年营业收入76亿元的商界传奇的最新解密!

内容推荐

修涞贵,下过乡,当过警察,不惑之年进入陌生的医药行业开始创业。他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和儒学理论及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创立了“企业修正哲学”;他仅用13年的时间,就把负债425万元的袖珍小厂做到了年营业收入76亿元(2008年销售额)的医药集团企业,并且以个人资产68亿元的身价荣登2008年《胡润百富榜》和吉林省首富,被尊为中国吉商领袖。他的创业案例被哈佛大学收录。

修涞贵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名中国企业哲学奠基人,更是一名超越企业家和财经人物范畴的成功人士。在他的奇迹背后,一定蕴涵着某些可以让人有所启迪的DNA。

本书既是修涞贵先生创业心路的真诚告白,也是他运用东方哲学素养(修正哲学)创造商界传奇的管理感悟。

相信所有的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渴望成功的所有人,都能够从这些原汁原味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去分析、感悟修正集团成功的精髓,并为自身和企业的事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目录

自序 万事德为先——”内圣外王”之道

第一章 溯源·梦想·厚德——德者脚下路自宽

 一、父亲:做人要诚实,要有责任心

 二、母亲:良心不好的人不能做药

 三、从小就想当英雄

 四、认准的事就会坚持下去

 五、人生每一步都不白走

 六、做人要有浩然正气

第二章 机遇·选择·奇迹——把握住人生的临界点

 一、机遇偏爱有心人

 二、40岁的冒险家

 三、身先士卒,有诺必践

 四、先舍后得,超常规起步

 五、无悔坚持

 六、赢在“人和”

第三章 蜕变·借鉴·超越——从外行到内行的快速转变

 一、破茧而出的“康威”

 二、与势俱进,展翅高飞

 三、舍弃“太和圣肝”,以退为进

 四、谦而思进

 五、大浪淘沙

 六、“渗”者为王

第四章 危机·智慧·信用——从“康威”到“修正”

 一、意想不到的挫折

 二、智慧在挫折中练就

 三、一个广告惹的“祸”

 四、历史惊人地相似

 五、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六、坚决打击假药

第五章 质量·疗效·良心——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

 一、良心是制药人必备的

 二、好药来自好原料

 三、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

 四、“斯达舒”解密

 五、修德正心,开创无限

 六、初衷不变,承诺不变

第六章 创新·跨越·引领——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创新是修正的发展动力

 二、倾其所有也要搞创新

 三、深层次挖掘

 四、敢为天下先

第七章 人才·发展·吸纳——打造特别能战斗的铁军

 一、人才是第一战略

 二、留人靠诚信的环境

 三、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善度人者无弃人

 五、让人才身累心不累

 六、修正优秀企业家

 七、修正终端经理节

第八章 激情·诚信·不败——市场营销赢在诚信力

 一、市场需要激情

 二、亲任营销公司总经理

 三、上下同欲者胜

 四、诚信天之道

 五、做皆大欢喜之事

 六、不求胜,只求不败

第九章 品牌·文化·哲学——突破企业发展瓶颈的圣方

 一、品牌是修正的眼睛 / 195

 二、没有文化的企业做不大、做不久

 三、正己修人

 四、修正力是执行力的至高境界

 五、在修正中快速成长

 六、做个明白人

第十章 兴业·责任·回馈——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

 一、“修德”才能“兴业”

 二、修正精神铸就修正事业

 三、修正大爱遍撒灾区

 四、“良心”铸就光彩事业

第十一章 使命·宏图·行动——修正的明天更美好

 一、全力保护中医中药

 二、哈佛修正日

 三、一定要夺回人参市场

附录 领航者的声音——修涞贵精彩语录

后记

试读章节

我家祖籍是山东高密,当年,我爷爷带着全家闯关东,在清源县的山脚下开荒种地,安了家。

家父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他这一辈子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要有责任心”的教诲,一直在鞭策着我。

父亲从小没上过学,直到17岁,才在冬闲的时候,去了一家私塾念了两个冬天的书。

父亲一直想去外面体验世界的精彩。但是,直到24岁时才走出大山。

当时辽宁抚顺的名称是“千金寨”,一个充满诱惑的名字。父亲带着淘金梦,走进了“千金寨”。

其实,那里既不叫“千金寨”(抚顺的真正名字叫“千家寨”,不知什么时候以讹传讹变成了“千金寨”),也没有黄金,有的只是遍地的饥民乞丐。换作别人也许会转身还乡,但是父亲没有,既然走出来就决不能轻言放弃,山东人朴素的倔强让他留了下来。

在那里最容易找的工作是去露天煤矿背煤。工钱少得可怜,劳动量却大得惊人。这样的工作父亲一干就是3个月。

就在父亲的体力似乎消耗到了尽头的时候,他遇到了生命中最大的贵人。而这主要源于他的善良。

父亲每次背煤都要经过一个工棚,有一天,他来回几次都听到了若有若无的呻吟声,便顺着声音寻去,发现一个人躺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里。

父亲走进了窝棚,一问才知道呻吟之人叫阎相吉,是一个木匠师傅。严重的痔瘘使他坐卧不安,疼痛难忍,能够治疗痔瘘的獾子油在他的亲戚家里,往返路程有20多公里。

一天的工作劳累已使父亲疲惫不堪,但良知告诉他,他不能撇下这个人不管,他必须帮助这个人。问清了地址后,善良的父亲徒步上路了,到了午夜才返回,为阎师傅敷完药后,时间已是下半夜了。

自此,阎师傅和父亲成了莫逆之交。

几天后,阎相吉的病情有所缓解,就带着父亲离开了煤矿,来到城里的一家木匠铺。父亲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生性聪颖、悟性极高,在阎相吉的指点下,没用上两年,就成了“千金寨”里一流的木匠师傅。

阎相吉的病时好时坏,三天两头疼得不能动弹,就得躺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亲已经拿定主意,自己走到哪里,就要把他带到哪里,一辈子要像伺候父母一样伺候他。后来,阎相吉一直生活在我家,直到病逝。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他们要修一条从通化到达鸭绿江边的铁路,终点站是“缉安”(现今的吉林省集安县)。日本人开始大规模招工。

父亲得知缉安铁路招工的消息后,有些犹豫不决,为日本人干活,父亲从心里是不情愿的。但又一想,铁路是修在中国境内,而小日本迟早会从中国滚回去的,况且参与修铁路的工程,不同于做木匠活,毕竟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从小日本那里肯定能学到更多的技术。

父亲打定主意后,便带着阎相吉去通化参加了施工队。铁路工程浩大,仅木工就有几百人之多。但只有父亲会写字算账,他能够记下所有工人的名字和钱数,并且账目清楚。于是,工头就让父亲给他当半个文书。可这并不是父亲的志向所在。

父亲对筑路测量、图纸设计等都非常感兴趣,顷刻之间就能默记下来。晚上回到住处,他将所有的东西画在纸上,自己琢磨其中的奥妙。一年下来,他已经可以画简单的图纸了。

就在当年的年底,那个领着几百人干活的工头,从日本人那里领到全部工资以后,携款潜逃了。工人们拿不到工资,无法回家过年,几百人乱成一锅粥。

父亲镇定地安抚大伙的情绪说:“咱们大家想想办法,要不和日本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先预支两个月工资,让咱们拿点钱先回家过年。”大家一听,觉得有道理。平时父亲在众人心中威信颇高,于是他们一致请求父亲代表大家和日本人交涉。临危受托,父亲义不容辞。

面对日本人,父亲的意思委婉而明确,就是希望预借明年一月、二月份的工资,好让工人回家过年。日本人同意了,但是要父亲保证,领到工资的人在春节过后必须准时回来上班。如果有一个人不回来,就要把他送到监狱去“顶账”。

父亲回到住处,把话跟大伙转达了。大伙一听,纷纷签字画押,有的跪下来对天发誓:谁拿了钱不回来,天打雷劈。

父亲把大家画了押的账本,交给日本人看。日本人最终同意预借工钱。父亲把钱一一发给了大家。

年很快就过去了,父亲忐忑不安地从家里赶回工地,让他惊喜的是,所有的工人一个也没少,全都回来上工了。现在想来,父亲不但是善良的而且也是勇敢的,是智慧的。

日本人认为,这个“修”在工人中很有威信,就任命父亲来当木工的“把头”。

当了“把头”,除了能够为工人办事,更有机会接触到施工中的高难技术,比如说道路测量、桥梁建设、涵洞和隧道建设等等。他在这个工地的所见、所闻、所学到的知识,已经让他成为整个队伍中技术最好的中国技术人员。整个铁路沿线,筑路、筑桥和打通隧道等多个工种和上千名工人都归他管理。

两年后,缉安铁路的修建结束了,日本人想让父亲继续参与下一条铁路的建设,父亲委婉地拒绝了。尽管日本人给的工钱并不低,但对父亲来说,钱不是最主要的,他已学到了他想学的东西,该离开了。

这一年,爷爷去世了,父亲决定定居在通化,把奶奶从山里接来。他在繁华的街口,开设了一个木匠铺,招收了几个徒弟,开始过着靠手艺吃饭的生活。

抗战胜利之后,为了便于浑江两岸的交通,人民政府根据当时的财力决定建造一座木制的大桥,在通化市开始公开“招标”。父亲闻讯,认为自己有能力为通化市民设计大桥以解决这个最大的交通难题,为新中国建设尽一份力。父亲没有助手,也没有多少仪器,只凭自己的经验和土办法,一连十几个日夜奋战,完成了标书,参与竞标。

几天之后,一位解放军的后勤部长来到我家,详细询问了父亲的学历和经历。父亲说他的本事都是从日本人那里偷学来再加上自己研究的。

部长拍着他的肩膀道:“我都了解过了,你在伪满修过铁路,当过近千人的工长,虽然是为日本人做事,但是你心肠好,从没坑害过谁,有中国人的良心。我们看了十来份竞标的图纸,认为你的设计最符合实际,价格也最合理。我们决定,把修建浑江大桥的任务,交给你了。”

父亲不善辞令,感激地握住部长的手,心情激动不已。当即就跟着部长去商量开工事宜。

大桥的正式修建是从冬天开始的。那一年父亲刚好40岁,承担了通化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的全权指挥任务,既承受着莫大压力也涌动着无穷的动力,他要用自己全部的心力来建造好这一座象征着自由和解放的大桥。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一度出现过零下40度的严寒,加上还有国民党要第二次占领通化的谣言,闹得人心惶惶,工程进度不自觉地就慢了下来。父亲着急了,他决定扩大施工队伍,把“两班倒”改成“三班倒”。歇人不歇机,日夜不停施工。  为了保证工期,父亲干脆就住到了江边的工棚里,日夜监守在工地。因为每个班里都有现场问题需要他来解决和定夺,一个走了又来一个,那个冬天下来,他没睡过一宿安稳觉。连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都是由大哥送到江边的。

在父亲的坚持和督促下,大桥的建设进度明显加快,终于赶在第二年开江前,如期在桥面上铺下了最后一块钢板。

通车典礼那天,通化市的党政要员和解放军首长悉数到场,十几辆拉着野战炮的美制卡车徐徐通过大桥,两岸同时燃放起鞭炮。

“修文彬寒冬建江桥”成了当时流行的一段佳话。

P3-6

序言

“德,天地之大本也。”

只有“德”,能与天地媲美;只有“德”,才是悠悠万事之大。

“修德”是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修德”是成为“内圣外王”之基石。“修德”既是个人成功之本,也是企业长青之根。

修正药业集团是做药的企业。做药,就是行“天下之大德”。

不论是达官贵胄,还是平民百姓,都得吃五谷杂粮,都会有病痛损伤。无好药,难以解除病痛;无好药,难保长寿健康。由此可见,做药人的责任何其大。

何谓好药?答曰:“‘管用’即是”。

好药哪里造?答曰:“一心为苍生,好药‘修正’造”。

为什么修正能够十几年如一日,造出好药?

因为我一向心怀“三敬畏”。

敬畏之一,母亲在世时说过,良心不好的人,不能做药、卖药;敬畏之二,想到病人,就感到我肩上的责任;敬畏之三,制药企业获得的利润,不能只用来发家致富,必须用以再做更多的好药。

心怀“敬畏”,就是育德。

何谓德?

中国自古就用“仁、义、礼、智、信”5个字,来表示人类高尚的行为。五者兼备者,方被称为“有德之人”。

中国自古“尚德”:

《易经》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资治通鉴》云:“德者,才之帅也。”

《论语》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德,就是最高的智慧。古人云:“德者上智,法为中智,术为下智。”

人的本性失落,就是缺德;缺德就是缺智,缺了最根本的智慧。

我们从“德”这个字的演变过程中,也可以品出这一思想内涵:“彳”这个偏旁也是一个汉字(读ch音斥)。右边是一个目(眼睛),目上面是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目下面是一个心。“彳”是行动之义,我们在这里把它引申为做事。那么,我们就可以诠释:一个人做事眼正、心正,这便是“德”。可见,我们的先人,已经把“德”做了最清晰的表达。

世人常说“做人”。此“做”字即是“修为”。修什么呢?就是修德。做人一日,不可一日不修德。修德之道,在于能存道心,去俗念。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此即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的“人生三不朽”。在“不朽”之业中,首推“立德”。德不立,立功与立言便失其据。功盖天下而鲜德行,定是奸雄之辈;言冠古今而鲜德行,必为狂鄙之徒。

《易经》说“厚德载物”,就是指每个人只有以道为体、以德为本,才能像广袤无垠的大地一样道德深厚,心胸博大,能容万物。人与万物共生、共长、共存,从万物中汲取营养,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古云:“人人可成英雄,人人亦可成圣。”然而举世滔滔,奔竞者多如牛毛,能至者若如麟角。究其原委,盖因“不正其体,不齐其本”,又怎可称雄成圣?

正人先正心。这里的“正心”就是以道德主心,以善主心。一个人如果不是以道德主心,不是以善主心,而是以恶主心,那就叫魔。只有正心,才能群邪俱退,外魔不侵。

德是人的心海,海大能容万物;德是生存的空气,人的生存须臾难离。仁德,是人们最安逸的居所,也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  做企业也一样。企业理念可以有多样性,但最核心的理念应当是厚德、积德。德之所至,市场大开;德之所至,企业长青。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蓦然回首,修正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的阔步向前,已然风雨兼程走过了十四载春秋。

佛经有云:“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正是有了当初对深埋心底的梦想义无反顾的执著追求,才有了今日修正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成果。

14年前,当我来到那个破旧不堪的小药厂,望着那排破烂的小平房和两扇摇摇欲坠的大门时,翻着那让人触目惊心的负债账本时,看着工人们那一双双绝望、麻木、怀疑的目光时,潜藏在我心底的梦想火苗,瞬间燃烧起来。我要像大地一样,负载起这个工厂,用厚积的仁德,打开未知的市场。

从此,我的人生道路铺开了一段崭新的生命征程,修正大业,也从此诞生。

虽是初涉制药行业,但我深知做企业和做人一样,必须要“以德率业、进德修业”。所以,我把以诚立身、以信谋事,当做我引领修正不断前行的准则。

作为制药企业,我们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加了解生命的脆弱和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也正因此,在面对竞争和挑战时,我们都奉行坦坦荡荡、绝对不欺不诈的原则。正是源于对生命、法律和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尊重,修正事业每每在遭遇挑战和困境时,都能够峰回路转、破浪前行。

对病人负责是修正的本质,获取利润,只是为了制作更多的好药。尽管我们不是为了利润而生产药品,但是,好心总有好报,利润总是源源不断。

修正的迅速崛起,正是对我坚持“以德治厂”最直接的肯定和鼓励,是对我们全体修正人恪守并践行责任和诚信的最好回报,值得每一个为修正的成长付出艰辛努力的员工们骄傲与自豪!

……

后记

一本书的最终完成,往往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努力与功劳。

首先,要感谢的是吉商领袖、修正药业集团创始人修涞贵董事长,感谢他对我的信任。在长达一年的跟踪采访中,他总是不断与我分享他的人生感悟和创业心路,使我能够近距离地聆听和感悟中国商界领袖的思想和智慧。尤其是他的“修德正心,开创无限”和“修元正本,造福苍生”的理念已经实实在在地融会贯通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还是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处处都浸润着浓厚的“德”文化。称他是中国德商第一人再准确不过。

其次,要感谢的是吉林修正药业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抚松修正修养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修养堂全国特许机构总经理孙向光先生,是他最早鼓励我写作此书的。正是他的协调和帮助成就了本书。

此外,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修正药业集团多位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分别是集团监事、知名作家修涞荣先生,集团常务副总裁吕竺生先生,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姜艳丽女士,集团宣传部陈东山先生和赵英妮女士,集团营销公司市场管理中心总监田德才先生,颈腰康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全利先生等,是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和全新的视角,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楼贤俊先生、副社长杨林海先生、青年室主任虞文军先生、市场部主任李群先生等人的大力支持,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使得本书能尽早地与读者见面。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原汁原味地反映修涞贵董事长的思想与智慧。但由于笔者的写作水平与领悟能力有限,难免会出现差错,尤其是相关事实的遗漏、模糊或偏差。在此,衷心希望各位读者、媒体朋友或其他知情者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以便再版时进行修订,谢谢。

李野新

2009年7月7日上午于杭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