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总报告、发展综述、竞争力分析、市场趋势、专题研究和资料附录六部分组成,既突出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同时又特别关注对关系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年度主题的深入研究。
2008年是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汽车出口、自主品牌发展和汽车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行业效益大幅下滑。但随着我国政府迅速出台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在全球汽车市场一片萧条的形势下,我国汽车产销一举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一,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加速提升。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主战场。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产业调整和结构性变局的关键阶段,如何把握趋势、抢占先机、提前布局、夯实基础,是实现我国汽车产业“转危为机”的关键。
本书是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性报告,是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支持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集中了多位专家、学者,在汽车产业资深顾问的指导下,共同撰写的全面论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的权威性著作。在内容编排上,主要由总报告、发展综述、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2009年汽车产业及市场趋势分析和展望,以及专题研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五部分组成。
本书力求突出综合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紧扣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冲击的脉搏,同时对关系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年度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我国汽车市场景气指数和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量化分析模型,对我国汽车产业近期的发展态势、景气状况、国际竞争力水平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发展和国际化趋势进行了总体判断;特别是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问题、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完善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综观全书,其研究的深度、资料的广度能够方便广大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和中外投资者具有持续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总报告
2008: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危”与“机”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显著冲击
(二)面对金融危机对汽车产业的冲击我国政府进行了积极应对
(三)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加速提升
(四)把握结构性变化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危为机”
(五)关键零部件自主化发展为汽车产业振兴助推
发展综述
200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概述
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景气分析
(一)汽车市场景气指数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二)2008年汽车市场总体景气状况分析
(三)乘用车市场景气分析
(四)商用车市场景气分析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调整与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要将保持汽车产业较快稳定增长作为保增长、保就业的重中之重
(二)通过培育市场和财税政策刺激,稳定汽车消费市场
(三)加大自主创新支持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加快推进产业重组,建立产业退出援助机制
(五)支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和产品出口
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2007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
(一)2007年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二)2007年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变化的基本评价
中国与德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比
(一)中国与德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的比较
(二)中国与德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比与评价
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性管制,制定明确、清晰的产业发展战略
(二)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技术研发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
(三)加快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顶层设计,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四)大力推进汽车产业战略重组,提升产业集群水平
(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缩小技术和品牌落差
(六)加快零部件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优化汽车产业供应链
(七)大力发展汽车服务业,延伸产业价值链
(八)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2009年汽车产业及市场趋势分析和展望
汽车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趋势分析
(一)2009年汽车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产品结构变化
(三)汽车产业集中度变化
(四)汽车产业组织变化
(五)汽车产业布局变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一)油价巨幅波动加快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
(二)金融危机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
(三)目前国际主流的新能源技术以及中国的发展特点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新进展
(五)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及对策
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一)快速发展的市场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企业正在以多种方式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
(四)对新形势下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化的冷思考
专题研究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概述
(一)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
(二)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趋势
(三)汽车零部件新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
(二)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三)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被外资控制的状况
(四)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整体实力发展滞后的原因
(五)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和政策的系统性规划
(二)核心技术缺乏是制约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零部件产业自身发展的瓶颈
(三)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是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薄弱环节
(四)整零关系状况影响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五)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低水平竞争问题突出
(六)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出口和国际化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关键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分析
(一)研究对象和四维度研究方法
(二)发动机总成及其零部件产品开发能力状况
(三)变速器总成及其零部件产品开发能力状况
(四)转向系统总成及其零部件产品开发能力状况
(五)制动系统总成及其零部件产品开发能力状况
(六)车桥总成及其零部件产品开发能力状况
(七)发动机等五大总成及其零部件产品开发能力概述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战略
(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定位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战略和目标设计
(三)促进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附录
附录一 汽车产业相关统计数据
产销量及保有量
经济效益
进出口
人员、研发及相关产业等
世界汽车工业
附录二 2008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附录三 2008~2009年一季度发布或开始实施的主要汽车政策法规和环保标准
政策法规
环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