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永远不肯、也不会长大的小王子,一个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一部温馨、真挚、感人,解读生命与生活的童话故事。飞机发生故障,作为飞行员的“我”迫降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上。在这里,“我”结识了小王子,慢慢了解到他的经历和哀愁。因为一朵骄傲的玫瑰花,小王子抛开他的故乡在宇宙中漫游,他一路寻找,一路成长,领悟到生命最本质的道理。当“我”的飞机修好的时候,小王子也决定离开了……
本书结合青少年读者的特点,精心设置了名著简介、作品导读、延伸阅读和阳光导读等栏目,以此拓宽视野,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走进名著的神圣殿堂。文中还插入了大量精美的插图,以达到赏心悦目的阅读效果。
《小王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以主人公纯真的心灵看穿世界的本质,创造出充满感情、富含智慧的故事,让人们相信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纯真与希望。本书主人公“我”因为飞机出了故障,被迫降落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上,这时一位迷人而神秘的小男孩出现了,恳请“我”给他画一只羊。他就是小王子,一个陇郁的小人儿,他来自一个很小很小的星球,在那儿什么都好小好小。小王子多愁善感,他小小的生命很容易忧伤。小王子说他是因为与他的美丽、骄傲的玫瑰发生了感情纠葛才负气出走的。他在漫游星空时,分别遇到了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和地理学家的星球,最后降临到地球上。
小王子为了找到疏解孤独和痛苦的良方,结识了狐狸,同狐狸建立了友谊,也从狐狸那里学到了生活的真谛。他决定回到他的玫瑰那里去,于是舍弃了自己的身躯,飞回了自己的星球,守护着自己所爱的人。
第一天晚上,我就睡在远离人间烟火的大沙漠上。我比那些伏在海中的小木排上的幸存者还要孤独得多。而在第二天清晨刚破晓时,我被一个奇怪的小声音叫醒了,当时我吃惊极了。这小声音说道:
“可以请你给我画一只羊吗?”
“啊!”
“请给我画一只羊……”
我突然一下子站立起来,如惊雷轰顶。我使劲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看。只见一个十分奇怪的小家伙在严肃地凝望着我。后来我给他画出来一副画像。但是,画像比他本人的模样要逊色得多。这不是我的过错。六岁时,大人们使我对绘画失去了勇气,除了画过开着肚皮和闭着肚皮的蟒蛇外,后来再没有画过别的画了。我惊奇地睁大了眼睛,盯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家伙。你们可别忘了,我当时处在远离人烟的地方。这个小家伙给我的感觉是:他既不像迷路的样子,也没有半点疲惫、饥饿、恐惧的样子。他完全不像是一个迷失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中的孩子。惊讶过后,我终于又能说出话来了,对他说道:
“喂,你在这儿干什么?”
可他却不慌不忙,好像有一件重要的事一般,再次对我说:
“请……给我画一只羊……”
当一种你认为很神秘的东西将你镇住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必须听从它的指挥。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在面临着危险威胁的情况下,我还是掏出了一张纸和钢笔,尽管这种举动我认为十分荒诞。这时我才记起,我只学过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就不太高兴地对小家伙说:“我不会画画。”
他回答说:“没关系,给我画一只羊吧!”
因为我从未画过羊,我就给他画了我仅仅会画的两幅画中的其中一幅——闭着肚皮的巨蟒。
“不,不!我不要蟒蛇,尤其是它肚子里还有一头大象。”
听了他的话,我被惊得目瞪口呆。
他接着说:“巨蟒这东西太危险,大象又太巨大了。我住的地方太小,所以我只想要一只羊,给我画一只羊吧。”
接下来我就给他画了一只羊。
他专心地看着,随后又说:
“这只羊已经病得很重了,我不要这只,给我重新画一只吧!”
我又重画了一只羊。
我这个可爱的朋友天真地笑了,并且客气地拒绝道:“瞧,你画的是头公羊,不是小羊,还有犄角呢!”
于是我又重新画了一张。
同前几幅一样,这幅画又被他拒绝了。
“这只太老了。我想要它能活得长些。”
我终于不耐烦了。因为我急着要检修我的发动机,于是就草草画了一个箱子,并且敷衍地对他说道:“这是一只箱子,你要的羊就在里面。”
这时,我的这位小评判员竟然笑逐颜开,这令我惊奇不已。
他说:“我要的就是它!……这只羊……你说它需要吃很多很多草吗?”
“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我那里地方太小……”
“我给你画的是一只很小很小的羊,再小的地方都可以喂养它。”
他把脑袋凑近这张画。
“它并不像你说的那么小……看!它睡着了……”
就这样,我认识了小王子。 三
阳光导读
有绳索的爱不是真爱
如果你喜欢一只小动物,为了它不再乱跑,为了不会失去它,你就用绳索把它牢牢拴住,或是用小小的笼子把它困住。你说:“我这样做,是因为我爱它,所以我必须留住它。”可是,它却因为你的“爱”而从此失去了自由,失去了随心所欲奔跑、跳跃或展翅飞翔的机会,这样显然不公平。它被绳索拴住,被笼子困住,这和囚犯有什么两样?它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小王子对于飞行员想把小羊拴住的想法很反感,因为小王子懂得:有绳索的爱不是真爱!
花了许多时间,我才搞明白他的来历。小王子向我提出了许多许多问题,可是,对我提出的问题,他却似乎完全没听见。我是从他无意中吐露出的一些话中才得知了他的来历。例如,第一次他瞅见我的飞机时(我就不再画出我的飞机了,因为这种复杂的图画对我来说太难了),他问我说:
“这是个啥玩意儿”
“这不是‘玩意儿’,这是飞机,它能飞,我的飞机。”
我当时告诉他我能飞,并且显得十分神气。于是他惊奇地问道:
“怎么?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没错。”我谦逊地答道。
“啊!这真可笑。”
小王子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这扫了我的兴致。我希望别人对待我的不幸能严肃一些,然而他没有。然后,他又问道:
“那么,你也是从天上来的了!你来自哪个星球?”
此时,对于他是从哪里来的这个秘密,我似乎隐约地抓到了一点线索,于是我突然问他:
“你是来自另一个星球吗?”
他并不回答我。而是一边欣赏我的飞机,一边轻轻点头,接着说道:
“可不是么,乘坐这种玩意儿,你应该不会来自太远的地方……”
说到这里,他便长时间地陷人了沉思。然后,他从自己衣服上的小口袋里掏出了我画给他的小羊,呆呆地盯着他心爱的宝贝入了神。P18-22
享受阅读
梁晓声
我很虔诚地为这一套丛书作序。
青少年朋友们,为你们所出版的丛书业已不少,然而我还是要很负责任地说,这一套丛书无疑是值得你们阅读的。并且我相信,如果你们真的阅读了,确实对你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你们都是喜欢上网的孩子吗?
我知道,你们十之八九是那样的。
我绝不反对你们上网,连你们喜欢网上游戏这一点也不反对。为什么要反对呢?青少年时期,本就是爱游戏的呀。
但你们每天上网多久呢?一小时?两小时?抑或更长的时间?
如果仅仅上网一小时,那么我相信,你们每个星期总归还会有几小时可以读读课外书。如果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那么我斗胆建议你,节省出一小时来,读读书吧。比如,就是这一套丛书。
网上也有吗?
网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书,我是不清楚的。因为我不是一个喜欢上网的人。
依我想来,无论对于青少年还是成年人,翻开一册书与启动电脑;注目于书页与盯视着电脑屏幕;手把书脊与手抚鼠标,是很不同的状态。据我所知,家里的电脑也罢,别处的电脑也罢,大抵是放在避开阳光的地方的。若阳光投在电脑屏幕上,字图就不清楚了是吗?
而读书之人,却是可以同时置身于阳光中的。既沐浴着阳光,又沉浸在美好文字的世界中,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故我认为,读书还是以凭窗为佳。就算是背阳的窗口吧,就算是在窗扇关严的冬季吧,就算外边正落着雪或下着雨吧——安安静静地看一会儿书,再抬眼望望窗外,望雪花无声地落在外窗台上,望雨丝如帘,使窗外景物迷濛如梦,心灵体会着那些书中人物的思想、情怀……这样的时刻,怎不是享受的时刻呢!何况此时的你,也许舒适地坐着,竟也许半坐半卧,难道不是惬意之事吗?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当然知道的——人的大脑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你们当然也应该知道——读书和上网,虽然都主要是由视觉神经束作用于脑区,发生脑活动,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些区别的。也就是说,上网时发生的脑活动,不完全等同于读书时发生的脑活动。进言之,读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脑活动,是只有通过读书这一件事才能进行的。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读书,他的某一部分脑区,便不进行相应的活动。久而久之,该部分脑区的反射本能就迟钝了。从前说一个人有“书卷气质”,那气质便是一种脑状态所呈现于颜面的,是内在精神质量的体现。只上网不读书,人断不能有所谓“书卷气质”。
你们不是都很爱美吗?
书卷气质便是一种气质美。这一种美已经被全人类认可了几千年了。并且,至今也没被否定,没被颠覆。
如果你们不信,不妨调查了解一番,问问周边朋友。我估计,十之八九的人,还是很乐于听到别人说自己有书卷气质的。
那么,读书吧。就从这一套丛书读起吧。但愿这一套丛书能成为你们的架上书、枕边书。但愿这一套丛书,能使你们渐渐成为不仅喜欢上网,也喜欢读书的人。但愿在你们中年的时候,别人谈论起你们,将会说:
“噢,那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啊,那个人的书卷气质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
我并非是在以虚荣游说于你们。
和虚荣没有关系。 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当人们那么评说你们的时候,也是在赞美书籍啊!也是在向读书这一人类古老而又优雅的爱好致敬啊!
孩子们,已经喜欢读书的你们,也和这一套丛书发生亲密的接触吧。
还没有喜欢读书这一件事的你们,从这一套丛书开始吧。
我之所以肯向你们推荐这一套丛书,不仅是由书目本身的品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书中的导读文字所决定的——那使这套丛书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2009年5月5日于京
应该把《小王子》译成各种文字,印行几十亿册,让世界上每个孩子和每个尚可挽救的大人都读一读,这样世界一定会变得可爱一些,会比较适合于不同年龄的小王子们居住。
——周国平
我喜欢小王子与他的玫瑰花,其实那是一段爱情,那玫瑰花一直说她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直到小王子看到地球上,一个玫瑰园里上千的玫瑰,才知道被骗了。他不生气,因为他那朵玫瑰矜贵。
——亦舒
《小王子》是一个很好看的故事,很动人的故事,很适合孩子看的故事(不管是现实的孩子或心灵的孩子),也很适合大多数已经变成有点无趣的大人的人。
当你看一本书的时候,你可以变成一个再创造者,这就是一本好书了。如果不论你的教育程度、职业、年龄、性别和国籍、人种都可以会心微笑,用自己的方法去读它,那更是一本动人的超级好书了。《小王子》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吴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