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对微型小说这一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小说文体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他摇旗呐喊,运用《小说界》和一些报刊媒体,连续写了《微型小说初论》、《微言大义,耐人玩味》、《微型小说初长成》、《微型小说进入文学史》等一大批论文、讲稿,是微型小说这一新生文体萌生的倡导者,是其发展、成熟、壮大三十年历史的见证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江曾培论微型小说 |
分类 | |
作者 | 江曾培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对微型小说这一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小说文体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他摇旗呐喊,运用《小说界》和一些报刊媒体,连续写了《微型小说初论》、《微言大义,耐人玩味》、《微型小说初长成》、《微型小说进入文学史》等一大批论文、讲稿,是微型小说这一新生文体萌生的倡导者,是其发展、成熟、壮大三十年历史的见证人。 内容推荐 作为微型小说这一新生文体萌生的倡导者,其发展、成熟、壮大三十年历史的见证人,本书收录作者对微型小说这一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小说文体之感悟的论文十二篇、讲稿十二章、随笔十五则,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钻研为学的精神,一种不尚轻浮、担责务实的精神,一种看准了的事矢志不渝、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种既会当官、更会做人的精神。 目录 咬住青山不放松 论文十二篇 微型小说初论 微言大义,耐人玩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世界华文文坛的一次整合 像生活一样自然与平实 话说百字小说 微型小说将走向辉煌 且说微型小说的“独立”发展 新世纪的“朝阳文体” 微型小说初长成 团结和创造 微型小说进入文学史 讲稿十二章 小说家族中的独立一支 用最小的面积集中最大的思想 以“不全”求“全” 角度的艺术 不可“目中无人” 在单一情节中丰富表现功能 多一点“潜台词” 欧·亨利式的结尾 讽刺幽默的特色 从人物动作中表现环境 标题是作品的“眉眼” 写出风格来 随笔十五则 东风第一枝 既要作家,也要理论家 与新加坡作家一席谈 “微型”——精炼 “人生处处极短篇” 十年辛苦不寻常 不钻“套子”,不进“框子” 呼唤标志性作家与作品 世纪末文坛的一道亮丽风景 为官为文两相宜 宏观而又微观 “小”上做“大”方能成“尖” 以“独立”的眼光重新审视 让创作质量“步步高” “老骥”成“黑马” 附录 微型小说文体的创导者 中国大陆微型小说的倡导者——江曾培 时间将证明其价值 创新是他的“天命” 从襄河岸边走来的“东方之子” 试读章节 微型小说在重视意蕴、意境上,与诗歌接近,但它毕竟是小说,不是诗歌。茅盾说过:“‘人’是我写小说的第一目标。”微型小说在艺术追求上的“第一目标”,无疑也应该是“人”!它的意蕴、意境,一般也应该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来体现。当然,微型小说由于篇幅所限,人物塑造的具体要求,与大型叙事作品有许多的不同,不可“一刀切”,我在《微型小说初论》一文中曾有所论述。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微型小说有塑造个性鲜明人物的可能与必要。目前有些微型小说不像小说,而像小故事、小寓言、小品文、小通讯,问题恐怕就出在对“人”的忽视。 《泥活》的成就,就在于它将冯兰瑞这一老手艺人的思想性格,浮雕似的刻画了出来。作品中的时间与空间是极其有限的,但它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泥活的绝技,而且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情绪的变化。开始,冯兰瑞在桑木案前专注地捏泥活,当那具精巧引人的《武松打虎》终于完成最后一刀的时候,他从案边站起,苍白胡子里“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到的笑容”,透露出他内心的喜悦。接着,他孙子赶集回来,报告了绝迹多年的“芮庄泥人冯”的泥活受到热烈欢迎的情况,他的喜悦之情已经锁不住了,“哈哈哈哈”,竟开怀大笑起来。可是,当他的孙子要把《武松打虎》这具精品作为“贡品”送给管理市场的胖老刘,以换取“方便”时,他一下子由喜变怒,“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这一“压”,似有千钧之力,“压”出了冯兰瑞正直无邪的闪光性格。冯兰瑞热爱艺术,热爱自己的作品,也要以自己的作品换取必要的生活费用,但他容不得艺术受到玷污,容不得正直的人生信念受到玷污。他的喜欢变化深深地系在这里。这样的人物形象既生动,也深厚。作品还一直抓住了冯兰瑞的眼神变化,开始,“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到了后来,这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剩下了一个木滞的眼神。这样,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也浑然天成地用来加强了人物形象的刻画。《泥活》只有六七百字,描写人物性格却有一种“游刃有余”式的轻松。 当然,不能要求微型小说都像《泥活》一样刻画出有性格的人物形象,那种着意描写人的一种情绪、感受或心理、意识的,也可以。但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情绪、感受、心理、意识,应该是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折光,而不能是什么纯主观的情绪抒发,纯主观的意识流动。而且,这种情绪、感受、心理、意识,也同样要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加以提炼概括,扬弃那些表面的浮浅的东西,留下那些深刻的本质的东西,熔铸成艺术形象。微型小说一般是难于塑造出典型人物的,《泥活》中的冯兰瑞虽然颇具性格,离典型人物的水平也还很远,这方面不应有过份的要求;但微型小说的创作,不能不进行典型化。别林斯基早就说过:“没有典型化,就没有创作。”《草扎的队长》中的老金伯的形象,不及冯兰瑞形象生动,但这篇作品取材独特,寓意深刻,在典型化上是下了一点功夫的。它通过“草人”与“队长”的多种对应关系,表现了生产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觉悟与智慧,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具有较大的历史感与现实感,给人以教育与鼓舞。 综上所述,《枪口》等五篇作品启示我们:微型小说应该是“微言大义”。这个“大义”,一是在量上,要有大于篇幅的意蕴,内容不能一览无余,只限于字面上的东西;二是在质上,也要“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列宁),不能随意撷取一点什么,就敷衍成章。同时,这个“大义”,也要通过典型化、形象化的手段来实现,但要注意它与大型叙事作品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在形式上要尽量多种多样(这点,五篇作品提供例证不足,未能述及)。能够这样,就可以微型不“微”,其味无穷。P20-22 序言 咬住青山不放松 这些年来,给朋友的新著写序之事干过一些,但如今要为长辈级的老江的论著写序,着实令我犹疑了好些日子。 记得三十多年前,我进入上海文艺出版社“文革”编制的人民出版社文艺读物编辑室做编务、见习编辑时,老江就是我业务上的带路人了,他无声、有形的教诲给我以深深的影响。那时,他在审稿、当领导之余,不忘年轻时曾是记者、办报人的职业习性与敏感,随时做札记、写文章,像个蜜蜂,采撷、酿蜜,有益人间。老江有个特点,就是干一行专一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分管戏曲、艺术读物时,抓出了《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戏剧理论史稿》、《文艺鉴赏大成》等开创性的图书;分管文学读物时,他抓了《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二、三、四辑),抓了“文艺探索书系”、“小说界文库”等原创著作丛书。他创办《小说界》,从小说家族里敏锐地发现并催生、助长出了微型小说这一新时期文学的小说新文体。 那是1980年秋,为筹办文学期刊《小说界》,我去复旦大学组稿,在校园报栏上我读到了一份关于“拉美微型小说讲座”的海报,这一新颖的小说文体与称谓,引起了我的好奇,当我把这一信息带回到编辑部,老江与左泥、老谢等几位老编辑便颇有兴趣地研究,并决定在《小说界》创刊号辟专栏予以倡导,命我担当这一专栏的责编。 于是,老江对微型小说这一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小说文体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他摇旗呐喊,运用《小说界》和一些报刊媒体,连续写了《微型小说初论》、《微言大义,耐人玩味》、《微型小说初长成》、《微型小说进入文学史》等一大批论文、讲稿,还带领我、如麒几位后辈筹办了几次全国性的微型小说大赛,其中最有影响、具有里程碑式标志的“春兰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海内外华文文坛上轰轰烈烈地刮起了一股微型小说创作的旋风——中华文化通过微型小说这一为华文读者所乐见的形式走了出去,尤其在新马泰、菲律宾、印尼、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和台港澳地区得到了兴盛与弘扬。更为重要的是,在老江的多方筹划下,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在1992年初夏获得了中国作协和国家民政部的批准,创办了中国微型小说学会,这标志着从事微型小说写作和研究的人有了自己“家”。 从倡办、鼓励、创会直至今日,这一路走来三十年了,老江的有关文集出了多本,文字累计有二三十万字,如果说,老江是微型小说这一新生文体萌生的倡导者,是其发展、成熟、壮大三十年历史的见证人,一点也不为过。 这倒不是为老江评功摆好,作为资深的出版人、评论家,他获得的荣誉已有不少了。我们应从老江身上看到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钻研为学的精神,一种不尚轻浮、担责务实的精神,一种看准了的事矢志不渝、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种既会当官、更会做人的精神。当下有些人对自己从事的出版业只知皮毛,不得要领,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在老江面前,真的应感到汗颜。 其实,老江“咬青山”的胆量也是在实践中逐步磨练出来的。他是新中国建立后培养出来的文化人,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颠簸,曾给老江这一代知识分子带来不少迷惘、不少否定之否定,给他们无论是从仕途还是搞学问带来不少的困惑和耽搁。但是,正视现实,抓住当下,与时俱进,不甘落伍是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做人为事的风骨。近些年来,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休后,从没闲着,无师自通地将电脑玩得相当可以,如今还成了网评家。这就是一种活法,是老江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活法。我们的出版业、我们的文化界乃至全社会多么需要老江这样既能统观全局、运筹帷幄,又能著书立说、引人向上的老帅!老江不老!对比之下,我等后辈,不应急起直追吗? 上述感言,不知老江同意否。 权充为序吧。 2008年11月1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