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拿破仑传(插图本)/名人名传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艾米尔·路德维希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埃米尔·路德维希历史人物传记的代表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以描写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心路历程为切入点深刻展示了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风云变幻的一生。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拥有如此长久的赞誉。他以个人非凡的努力,从普通的科西嘉岛居民,一跃成为法兰西人的,并叱咤欧洲20余年。革命让拿破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更让战场上的拿破仑所向披靡。而他也以自己的方式使法国革命扩展到整个欧洲,将欧洲人从沉睡中唤醒……

全书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文治武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拿破仑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著名德国传记大师艾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以其生花之笔,将这个时代的神韵、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文治武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以戏剧化为原则,作者用主要的笔墨描述了拿破仑最有趣最吸引人的故事:他的战争艺术、他的果敢坚毅、他的博学多识、他的传统守旧、他的风流多情……展示了他由炮兵少尉至称帝法兰西直至最后在囚禁地圣赫勒拿破仑去世的传奇经历和心路历程。

目录

主要人物简介

作者的话

第一章 小岛

一 不屈的鸟民

二 拿波里昂尼出生了

三 宁为鸡首 不为牛后

四 祖国悲吟

五 法国大革命爆发

六 崭露头角

七 征文落选

八 中校副司令

九 再见 科西嘉

十 冉冉升起的新星

十一 被诬入狱

十二 失业的将军

十三 生命的折点

十四 我渴望有个自己的家

第二章 洪流

一 第一个胜仗——意大利战争

二 我们是罗马伟人的后裔

三 我意识到自己的非凡

四 约瑟芬的新欢

五 脍炙人口的战地情书

六 这是未来的主人

七 征服者的逻辑

八 不宽容已过去

九 “我们将成为欧洲的大国和主宰”

十 不能只占半而篇幅

十一 伟大的棋手

十二 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足迹

十三 “魔鬼有魔鬼的运气”

十四 帷幕已经拉开

十五 归路已断

十六 阿克要塞

十七 英雄凯旋

十八 筹划夺权

十九 “合法的”雾月政变

二十 “我们要住进卢森堡宫啦!”

第三章 江河

一 革命已经结束

二 “真正的凯旋是人民满意”

三 我不稀罕只统治六个星期

四 圣诞夜爆炸案

五 瞧他们这一家人!

六 得不偿失——处死当甘公爵

七 皇帝的称号比国王伟大

八 但愿这一切能长久

九 自我加冕的新奥古斯都皇帝

十 统一欧洲的憧憬

十一 相会于磨坊

十二 多余的王冠

十三 我有儿子了

十四 异国之恋

十五 提尔西特蜜月

十六 只会招致灾难

十七 无后是多么可怕!

十八 曼图亚宫之夜

十九 剧中人看剧中人:埃尔富特盛会

二十 好一个人才——会见歌德

二十一 视死如归的青年刺客

二十二 喜获皇太子

第四章 海洋

一 来日屈指可数

二 欧洲合众国的蓝图

三 用天才开路

四 茫茫俄国荒原

五 莫斯科大火

六 “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七 伟大与谬误仅一步之遥

八 万箭齐发射雄狮

九 一再被天命引向战场

十 我的棋愈下愈糟

十一 来比锡之败

十二 我把儿子托付给你们!

十三 四面楚歌

十四 退位

十五 这个岛很小

十六 卷土重来

十七 百日王朝

十八 滑铁卢之败

十九 自投罗网

二十 世界不识伟大

第五章 山岩

一 健康与疾病

二 自信自尊感恩

三 “我留给儿子的只有我的名字”

四 不知疲倦永不懈怠

五 战争是个时代错误

六 唤醒民众便可改变世界

七 我的蓝图——欧罗巴合众国

八 爱多恨少

九 不怕上帝的末日审判

十 踏上殉难之路

十一 圣赫勒拿岛的英国总督

十二 度日如年的流放生活

十三 骨肉天涯

十四 勾心斗角小朝廷

十五 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

十六 我这一生是怎样的一部小说啊!

十七 垂死恋故乡

十八 我愿把骨灰安葬在塞纳河畔

十九 风折大树日西沉

二十 皇帝又回到了巴黎

大事年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一、不屈的岛民

一个少妇正坐在帐篷里。她裹着披肩,一面奶孩子,一面倾听着远处低沉的隆隆声。夜幕低垂,难道他们还在轰击?也许那只是秋雨在山间的回响?要不,那只是四周狐狸野猪出没的松林、橡树林所发出的飒飒声?她看上去像个吉普赛人,坐在那里,半裸着白色的乳房,在黝黑的帐篷中思忖,不知今日战况如何。顷刻间,她听到了得得的马蹄声,是他吗?他答应要回来的,可是从前线赶来,路途遥远,而且夜色已深。

帐篷的门被推开了,掠过一股凉气。一个男子走了进来。这是位身着戎装,扎着羽饰头巾的军官:身材细长,动作轻快敏捷,20来岁的贵族。他炽热地问候少妇。她急忙起身,把怀里的孩子交给女仆,摆上了酒杯。她摘下头巾,立在他面前,栗色的卷发散乱地覆盖在白皙细腻的额头上,美丽的双唇显然急切地想提问。她那颀长的脖子挺精神,炉中的火光映出了她那鹰勾鼻;山里人那不离身的短剑挂在腰间,烁烁发光。

这是位漂亮的亚马孙巾帼英豪,一位世代贵族后裔。同她丈夫的先辈一样,这位少妇的祖先几个世纪以来都是勇士和领袖人物。最初他们住在地中海彼岸的意大利,后来才来到这峻岩嵯峨的海岛。

如今,岛民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要赶走大家所痛恨的法国入侵者,这个19岁的少妇随丈夫来到这荒山野岭,为自由浴血战斗。此刻,有谁看得出她是美貌出众、声名显赫的贵胄?如今,只有骄傲与勇敢,才能显示出她的贵族出身。

生性好动、精力充沛的丈夫告诉了她全部消息:敌人已被击败,狼狈逃往海岸。他们已无退路,并派人向保利求和了。

“明天就要停火了。莱蒂齐亚,我们胜利了!科西嘉将重获自由。”

每个科西嘉人都喜欢多子多孙。在这个岛国,居民只要受到一点侮辱,就会即刻拔刀相向;族间仇杀被奉为神圣。这里,家族间的械斗仇杀,世世代代地延续了下来。我们面前的这位青年想要许许多多的子女,以确保宗祧永继。而这位少妇则从她母亲和祖母那里就知道:子女是荣誉的象征,她在15岁就当了母亲。她正在哺乳的婴儿就是她的第一个男孩。

自由的思想重放光芒,因为这位军官正是人民领袖保利的副将。

“我们的儿女将不再做法国的奴隶!”

二、拿波里昂尼出生了

随着春季的到来,全岛沮丧:敌人的增援部队登陆了,岛国儿女们再度拿起武器。

5月,科西嘉人被击溃,不得不穿过深山和密林撤退。莱蒂齐亚挺着大肚子,怀中还抱着一岁的男孩,骑在驴上,随着众多的男人和少数女人,安全地撤往海岸。6月,战败的保利携数百名忠诚部属,逃往意大利。7月,保利的副手、莱蒂齐亚的丈夫及其他人员,向征服者投降。岛民的傲气受到了挫折。好在8月间,他的妻子把复仇者降生到了人间。

她给婴儿起名:拿波里昂尼。

这个曾显示过男子般勇敢的战地女杰,如今在海滨偌大的房子里,不得不成为节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她那年轻的丈夫,好作空想,设想颇多,却没有什么收入。好几年了,他把精力浪掷在继承遗产的诉讼上。当年在比萨大学念书时,同学们称他波拿巴伯爵。他养尊处优,学业却无甚长进。第二个儿子出生后,他干脆辍学。如何谋生呢?在这动荡的岁月,世故练达的人,只好正视现实,与征服者妥协;更何况法国人为了巩固在科西嘉的统治,愿给予该岛的贵族以种种优待。

不久,这位伯爵当上了新法院的陪审官,一个苗圃的场长。法国国王急于开发这块新占领的土地,想在岛上栽培桑树。那高贵的法国总督到来后,肯定会不惜工本,开辟桑园。他的兄长,天主教的副主教,生活优裕;他妻子的异母兄弟,也是个神职人员,商人之子,善于经营。  他那骄傲而美丽的妻子30多岁时,已生育了5子3女,完全符合岛民多子多女的传统。在这里,械斗和族问仇杀虽被奉为最高的德行,但是要养育8个子女,可是件费钱的事,因此,孩子们经常听到父母谈到钱的问题。最后,父亲终于找到了摆脱困境的办法。他带着较大的两个儿子,一个11岁,一个10岁,渡海去了法国,再从土伦前往凡尔赛宫。

他带来了科西嘉岛总督的推荐信。巴黎的宗谱纹章院承认了波拿巴的意大利贵族爵位。10年中,科西嘉官员凡忠于法国者,路易国王都将给予2000法郎的奖赏,并允许其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贵族学校上学。一个儿子将来当神甫,另一个当军官。P1-5

序言

写一个人的历史同写一个时代的历史,完全是两回事:不仅名称不同,写作方法也各异其趣,想把二者结合起来是徒劳的。普鲁塔克专注于前者,卡莱尔则着眼于后者,因而这两位大师都完成了各自的杰作。可以说,普鲁塔克的光辉榜样尚无模仿者,在他以后还没有专门严格根据史实,书写伟人传记的大师。

这种工作并不属于历史学家的领域,力求忠实于史实,需要写作以外的多种才能。文艺作家可以随意将历史人物戏剧化,有时写出个很糟糕的大杂烩,美其名曰:“历史小说”。对于这一点,歌德与拿破仑一样,批评他们把一切搅成一团。

当一个人的人生道路里程碑,不是言而是行时,为之写作传记则更为困难。凯撒,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只是凭借战场上的胜利而执掌大权;不过,他们的战役对后世的意义愈来愈小。如今,法萨卢斯战役,罗斯巴赫战役和奥斯特里茨战役,只在军事院校有其历史意义。上述三位将领要是除了军事指挥才能,别无他长,他们每人就与克拉苏,赛德利茨和马塞纳无甚区别。是政治天才,方使他们卓越超群。政治家才华的最高体现在于:他们影响了世人的命运。天才与性格的交会处才是研究人物者关注的焦点。

在本书中我试图描述拿破仑的心路历程。由于他的人格体现在他政治生涯的每一步,因而,他作为众多国家的缔造者与立法者的思想,他对革命与正统主义的态度,对社会秩序及欧洲问题的观点——都是描述拿破仑的宝贵素材。历次的战役,无关紧要;欧洲各国的状况也无甚于系,它们分分合合,有如气候,变化无常。

他跟诸兄弟或妻子的每次龃龉,他每时每刻的情绪,或消沉,或欢跃,他的勃然大怒与脸色发白,他对友人或敌人的善举或诡计,他对将领或女人们的每句话(根据可靠的谈话记录),都远比马伦哥战役的战斗序列,远比吕内维尔和约的条款或大陆体系的细则重要。我们在中学,在高校所学的关于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文治武功的非凡业绩,在本书中被压缩到最低限度,而鲜为人知的素材却广为搜集。我所关注的,不只是法国作家写的拿破仑秘史,而是在公私两方面能作为人间一种类型的拿破仑的总体形象。同时发生的国家大事与恋爱私情,都写于同一页之中;它们出自同一来源,它们相互作用。研究拿破仑复杂的内心世界,所能得到的有关其宏伟计划的信息,多于这位战术家全部的神机妙算。

拿破仑的人格与交战国家——不管是友是敌——无关,正如其人格与道德无甚关系一样:本书并未将其人格描述为不可思议,也没有将它割裂成一些抽象的概念。在他一生众多的插曲和轶事中,力求捕捉他心灵深处的种种情绪,——(他的崛起正是这些情绪合乎逻辑的结果)并追踪描述他的活动,直至放逐圣赫勒拿这一高潮。探讨这个人的内心世界,说明他的决心与隐忍,他的功业与他的痛苦,他的种种幻想和盘算等发自他内心深处的情绪,并揭示这一系列的情愫,就是写作本书的手法与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本书并不描述各位将领,凡不足以表露此人心路历程的事物,一概从略。

想描绘这个人斑斓多彩的一生,我们必须追随他人生历程的节奏。因此,作者不得不尽可能多地引用此人的原话,不嫌其多。因为事实是:一个人的自我表白,比由别人来解释要好得多;即使他错了,或是他在说谎,他毕竟也是在向后人,向了解真相的人揭示自己。当然作者也必须忘记自己是了解其结局的人。在写作时只有在记叙这个无从预见自己结局者当时的种种情怀,才能产生悬念,烘托气氛,使实际生活热情激荡地展开。这样,我是在以自己的同情,迫使此人透露他内心的同情。作者在本书中只有一次撇开感情,对这位千古英才作出冷静的分析:那是在书的结尾部分。本来么,摩托车引擎中止运转后,我们才能研究它。  这样一部栩栩如生地把我们带到传主面前的传记,可能会给人以奇思妙想的印象。由于处理的手法,要使这传记迥然不同.于虚构之作,就必须始终忠于历史的真实。作者认为,书中所述事件之发生,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没有什么偶然性;因而不拟改动任何细节,也绝不会迎合某一先入之见,来歪曲某个日期或某件事情;虽然为了文体,有时略而不提某些事件。

本书除了内心独白外,所有资料都是有案可查的史实。这就可能用得上歌德所说的话。他在评价布里昂的《忆拿破仑》时说:“新闻记者、史学家和诗人历来加诸于拿破仑的全部光环和幻影,在此书令人敬畏的写实面前,消失殆尽。不过主人公的伟大,并未因此而受损,他的形象却更高大了。我们由此可知,真相原是多么壮丽,贵乎有人鼓足勇气将它说出来。”拿破仑的一生是一首由命运之手写成的伟大史诗;它的全部内涵,耽于想象的人将无从领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理解。

这位千年一遇的非凡人物,以一生写成的悲剧,理应为读者整理出来。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激情与幻想,凭借勤奋与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得到了。今天,在这革命的时代,锦绣前程又展现在才能卓越者的面前。欧洲的热血青年难以找到比拿破仑更伟大的榜样和更可借鉴之镜。在所有的西方人中,唯有他曾翻天覆地,掀起了最为迅猛的狂澜,并为之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艾米尔·路德维希

后记

埃米尔‘路德维希是国际知名的德国作家,尤以脍炙人口的名人传记而享誉国际文坛。他在大学时代攻读法律,25岁后,开始创作诗歌和剧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德国一家报社的驻外记者,继续从事文学创作。1920年,因推出《歌德传》而一举成名,开创了传记文学写作的新流派。他尤以描写传主的心路历程,着重性格分析而享有盛名。1931年12月13日,他在与斯大林的长篇谈话中说:“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卓越历史人物的生平事业。我觉得我很会鉴别人。” (《斯大林全集》13卷,109页)继《歌德传》后,路德维希又先后发表了众多的名人传记。其中译成英文的就有《拿破仑传》,《俾斯麦传》,《林肯传》,《兴登堡传》,《克里奥帕特拉传》,《罗斯福传》等;另有《三人肖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 《贝多芬传》与《奥赛罗传》等。(《歌德传》早在1928年就出了英译本)路德维希本人虽未能长寿,没有活到70岁,但他却使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长留于史册。

路德维希本人自视很高,素以普鲁塔克第二自许。他认为,自罗马帝国以来,普鲁塔克这位伟大的传记作家还不曾有过模仿和继承者。普鲁塔克出生在希腊,但在罗马长大,受业于名师,数学,哲学,修辞学,历史学,均造诣颇深。其后他返归故国著书立说,并列对照地为50个希腊、罗马名人作传,行文高雅流畅,开西方传记文学之先河。

路德维希对拿破仑情有独钟,对这位伟大的天才倾注了满腔同情。他几乎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下了这长达600多页的巨著,不仅文采斐然,对于拿破仑的性格与心理活动,分析得更是细致入微,引人入胜。

正因为如此,本书的翻译难度很大。

几年前,为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我们突发傻劲,编译了《拿破仑情书集》。上穷碧落下黄泉,当时翻阅了国内所能找到的各种拿破仑传记及有关的回忆录。这次经钟叔河先生推荐,花城出版社邀我们来承担这部传记的翻译工作,本以为我们对史料略知一二,可望驾轻就熟,哪知认真译起来,方知委实不易,这几乎就是一本文学巨著。如同拿破仑本人所说:“我这一生是怎样的一本小说啊!”的确,没有呕心沥血的投入,没有指点江山、气势如虹般的大手笔,又何以能写好拿破仑这斑斓多彩的一生!

为了无负于这一出神入化的名著,尤其是为了更完整地向读者介绍拿破仑这位千载一遇的天才,我们竭尽绵薄之力,兢兢业业,尽量使译文做到信、达、雅。有几处难译的句子,我们是先译出并复印,分头与好友切磋,力求精准。由于作者尽可能地使用拿破仑的原话来表达其心迹,因此书中有整段的拿破仑在不同场合的谈话:或恫吓,或怒责,或鼓动,或在日记书信中自悲自嗟,或在英舰上义正词严地抗议,或在遗嘱中袒露心扉,为子嗣垂训……我们所追求的是通过忠实而又流畅的译文,尽量表现出拿破仑的神态、语气,把一个栩栩如生的拿破仑呈现给读者。

几次翻译拿破仑的生平,我们这些译者都不无感触,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惋惜。1988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拿破仑》条目的作者表示,在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拿破仑可以作出更公允的评价。的确,比起现代某些国家的领袖,拿破仑要宽容、善良和人道得多!尤为可贵的是,他尊重知识,爱惜和保护人才。英国历史学家罗斯在他的《拿破仑一世传》中,也不得不承认:“他(拿破仑)在治理国家,焕发人民才智和运用战争艺术等方面,完全是超群绝伦,伟大之极……”拿破仑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拿破仑研究也因此而几乎成了永恒的课题。他去世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国际上的许多专家学者,仍在研究他,如关心他的死因是否为砷中毒等。现今的欧洲联盟正在讨论统一欧洲市场,统一币制等问题,而这些实际是拿破仑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过的。拿破仑也曾深有感触地多次表示过:战争是个时代错误。  拿破仑这位众多奇迹的创造者,将永远立于人类历史上千古不朽者的最前列。

本书的译者分别为:

第一、二章 梅沱

第三章 张苹

第四章 徐凯希

第五章 王建华

在历时年余的翻译过程中,我们陆续得到了杨高石、王振玉、何仁芳、张汉勋、徐凯望等友人的大力帮助,北京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也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译者

1997年1月于武昌珞珈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