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外民间故事(小学部分)
分类
作者 张家林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民间故事,人们俗称“讲古”,它起源于民间,根植于传统,乡韵深长,是民间口头文学中较为广泛的体裁和形式。民间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人物形象生动、情节构思巧妙。普通百姓的机智、幽默、风趣、诙谐在故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书选取了二十余篇中外民间故事,主要侧重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以及有关事物的来历,如《东坡肉》、《张小泉剪刀》等。

内容推荐

自古以来,各国家各民族都流传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它们凝聚着人民的智慧,闪烁着理想的光华。它们歌颂真诚与善良,赞扬勇敢与正义,诅咒怯懦与虚伪。民间故事有不朽的生命力,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

本书从中外经典民间故事中精选精编而成。这些故事情节曲折,细节生动,惊险奇趣,相信读者朋友们一定会喜欢上这些故事。

目录

东坡肉

孟姜女哭长城

“年”的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

和尚戏乾隆

乌龙

龙旗和八旗

明珠

鲁班学艺

为什么乌龟的甲壳是一块块的

仓颉造字

长到天上的菜豆

秦始皇与神女汤泉

谁是孩子的真正母亲

日月潭

马和牛的争论

桃太郎的故事

阿里山传说

吉恩的明天

白蛇传

醉心草

汤王三聘伊尹

偷懒的学问

张小泉剪刀

像爱盐一样爱您

长发妹

聪明的法官

赵匡胤卖华山

白云格格

端午节的传说

鹤为什么只用一只脚站立

老君犁沟

莲叶托桃

牛郎织女的传说

附录

读后感

试读章节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邻居姜家,而且结了瓜。瓜熟了,孟家老两口切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方圆十里八里的老乡亲都知道她是个勤快、聪明伶俐,能弹琴、作诗、写文章的好姑娘。老两口更是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这时候,秦始皇开始到处抓民夫修长城。有一个叫范喜良的,是个书生,吓得从家里跑了出来。他跑得口干舌燥,刚想歇脚找点水喝,忽听见一阵人喊马叫和咚咚的乱跑声。原来这里也正在抓人呢!他来不及跑了,就跳过了旁边一堵垣墙。原来这垣墙里是孟家的后花园。这时候,恰巧赶上孟姜女带着丫环出来逛花园。孟姜女冷不丁地看见丝瓜架下藏着一个人,她和丫环刚想喊,范喜良就赶忙钻了出来,上前打躬施礼哀求说:“小姐,小姐,别喊,别喊,我是逃难的,快救我一命吧!”

孟姜女一看,范喜良是个书生模样,长得挺俊秀,就和丫环回去报告员外去了。老员外在后花园盘问范喜良的家乡住处,姓甚名谁,何以跳墙入院。范喜良一五一十地做了回答。员外见他挺老实,知书达理,就答应把他暂时藏在家中。范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两口见他一表人才,举止大方,就商量着招他为婿。跟女儿一商量,女儿也同意。给范喜良一提,他也乐意,于是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

那年月,兵荒马乱,三天两头抓民夫,定了的亲事,谁家也不敢耽搁。老两口一商量,择了个吉日良辰,请来了亲戚朋友,摆了两桌酒席,欢欢喜喜地闹了一天,孟姜女和范喜良两人就拜堂成亲了。

常言说:“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小两口成亲还不到三天,突然闯来了一伙衙役,不容分说,就生拉硬扯地把范喜良给抓走修长城去了!

这一去肯定是凶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没有盼到,信儿也没有盼来。盂姜女实在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准备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她爹妈看她这样坚持,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孟姜女打点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过一道道的山,越过一道道的水。

孟姜一路辛苦跋涉。饿了,啃口凉饽饽;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

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

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是刮着风也走,下着雨也走。一天,她走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天黑了,人也乏了,恰好看见一个破庙,于是就进去歇息。破庙挺大,里面只有半人深的荒草和龇牙咧嘴的神像。她孤零零的~个年轻女子,怕得不得了。可是她也顾不上这些了,找了个旮旯就睡了。夜里她梦见了自己正在桌前跟着丈夫学书,忽听一阵砸门声,闯进来一帮抓人的衙役。她一下惊醒了,原来是风吹得破庙的门窗在响。她叹了口气,看看天色将明,又背起包裹上路了。

一天,她走得精疲力竭,又觉得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歇脚儿,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她苏醒过来,才发觉自己躺在了老乡家的热炕头上。房东大娘给她做汤面,沏红糖姜水,她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她出了点汗,觉得身子轻了一点,就挣扎着起来要继续赶路。房东大娘含着泪花拉着她说:“孩子,我知道你找丈夫心切,可你身上热得像火炭一样,我能忍心让你走吗!你再看看你那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哪儿还是脚呀!”

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脚,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她在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利索就又动身了。大娘一边掉泪,一边嘴里念叨:“这是多好的媳妇呀!老天爷呀,你行行好,让他们夫妻团聚吧!”  孟姜女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她问修长城的民工:您知道范喜良在哪里吗?打听一个,人家说不知道。再打听一个,人家摇摇头。她不知打听了多少人,才打听到了邻村修长城的民工。邻村的民工热心地领着她找到和范喜良一块修长城的民工。

孟姜女问:“各位大哥,你们是和范喜良一块修长城的吗?”

大伙儿说:“是!”

“范喜良呢?”

大伙儿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眼含着泪花,谁也不吭声。盂姜女一见这情景,脑袋嗡的一声。她瞪大眼睛,急忙追问:“俺丈夫范喜良呢?”

大伙儿见瞒不过,吞吞吐吐地说:“范喜良上个月就,又累又饿,死了!”

“尸体呢?”

大伙儿说:“死的人太多,埋不过来,监工的都叫填到长城里头了!”

大伙儿话音未落,孟姜女手拍着长城,就失声痛哭起来。她哭啊,哭啊,只哭得成千上万的民工个个低头掉泪,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扬波。正哭着,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的人骨头。那么多的白骨,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记起了小时候听母亲讲过的故事:亲人的骨头能渗进亲人的鲜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她又仔细辨认破烂的衣扣,终于认出了丈夫的尸骨。盂姜女守着丈关的尸骨,哭得死去活来。

正哭着,秦始皇带着大队人马巡察边墙,从这里路过。

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城墙,立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率领三军来到角山之下,要亲自处置孟姜女。可是他一见孟姜女年轻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就要霸占孟姜女。孟姜女哪里肯依啊!秦始皇派了几个老婆婆去劝说,又派中书令赵高带着凤冠霞帔去劝说,孟姜女死也不从。最后,秦始皇亲自出面。孟姜女一见秦始皇,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这个无道的暴君面前。但她转念一想,丈夫的怨仇未报,黎民的冤仇没伸,怎能白白地死去呢?她强忍着愤怒,听秦始皇胡言乱语。秦始皇见她不吭声,以为她是愿意了,就更加眉飞色舞地说上劲了:

“你开口吧!只要依从了我,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金山银山都行!”

孟姜女说:“金山银山我不要,要我依从,只要你答应三件事!”

秦始皇说:“别说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你。你说,这头一件事。”

孟姜女说:“头一件事,得给我丈夫立碑、修坟,用檀木棺椁装殓。”

秦始皇一听,说:“好说,好说,答应你这一件。快说第二件!”

“这第二件事,要你给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灵车后面,率领着文武百官哭着送葬。”

秦始皇一听,想:这怎么能行!我堂堂一个皇帝,岂能给一个小民送葬!

“这件不行,你说第三件事吧!”

孟姜女说:“第二件事不行,就没有第三件事!”

秦始皇一看这架势,不答应吧,眼看着到嘴的肥肉吃不着;答应吧,岂不让天下的人耻笑?又一想:管它耻笑不耻笑?再说谁敢耻笑我,就杀了他。想到这儿,他说:

“好!我答应你第二件事。快说第三件事吧!”

孟姜女说:“第三件,我要逛三天大海。”

秦始皇说:“这个容易!好,这三件都依你!”

秦始皇立刻派人给范喜良立碑、修坟,采买棺椁,准备孝服和招魂的白幡。

P5-11

序言

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广大小学生的需求,本书编写组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了这套《小学生新课标必读》。在编写过程中,结合小读者的认知特点,文章力求简明活泼、生动有趣,但又不失原有风貌。同时为了配合读者的语文学习需要,本套丛书中的大部分还专门设置了“阅读导航”、“阅读反馈”和“文章脉络”三个栏目,以激发读者在阅读中思考分析问题的兴趣,从而能有更多收益。全书还配有精美插画,能为阅读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另外有些书设有附录,附有专家对本书代表性作品的解读。

《中外民间故事》一书选取了二十余篇中外民间故事,主要侧重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以及有关事物的来历,如《东坡肉》、《张小泉剪刀》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2: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