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逝去的大师/从平凡走向伟大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艾伯特·哈伯德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逝去的大师》是艾伯特·哈伯德十四辑丛书《从平凡走向伟大》的第一辑。本书收录了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十四位伟人的足迹。他们中有政治家、实业家、发明家、小说家、诗人、戏剧家、文艺评论家和画家等。

作者出于心底对伟人的渴慕,带着朝圣的心情,跋山涉水,循着伟人们生活的轨迹,双足踏遍了美国、法国、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等地。或设法登门拜访,与伟人直接会面对话;或在他们的出生地歇足、在他们当初灵感泉涌而出的故居流连,亲见真实环境如何转变成书中精彩的场景;或已融入真实与虚幻之中,与伟人的灵魂对话、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悲喜。

内容推荐

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世界文明史上曾留下诸多伟人的足迹,时至今日,他们的思想依然是睿智和闪亮着的。本书选取了最为浓墨重彩的十四位,特纳特立独行的个性、萨克雷的辛辣笔触、狄更斯的多才多艺、莎士比亚的学博才高、雨果的狂放不羁、惠特曼的真挚朴实、华兹华斯的羞怯敏感、爱迪生的勤勉执着、格莱斯顿的高贵自律……作者用一枝生花妙笔,用充满人生大智慧、小幽默的手法,徐徐引导我们,走进大师们的心灵世界,并驶入他本人的思想海洋。

目录

前言:永远的哈伯德

序:哈伯德的伟人们

第一章 大器晚成——乔治·艾略特

第二章 切尔西圣哲——托马斯·卡莱尔

第三章 天才单身汉——约翰·罗斯金

第四章 四任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

第五章 风景画宗师——约瑟夫·玛路德·威廉·特纳

第六章 爱尔兰的格列佛——乔纳森·斯威夫特

第七章 美国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

第八章 法兰西骑士——维克多·雨果

第九章 湖畔的吟者——威廉·华兹华斯

第十章 名利场的幽默家——威廉·M.萨克雷

第十一章 看尽人间冷暖的一代文豪——查尔斯·狄更斯

第十二章 嬉笑怒骂品人生——奥利弗·戈德史密斯

第十三章 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威廉·莎士比亚

第十四章 世界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致加西亚的信》作者艾伯特·哈伯德自传

试读章节

沃里克郡为世界贡献了威廉·莎士比亚,它同时也是玛丽·安·埃文斯的故乡。无人会质疑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领域里最伟大的名字。而在所有活着以及逝去的作家中,在英伦三岛或是外面的世界,也没有哪位女士像乔治·艾略特那样精妙洞察,能展示出微妙内心的暗流涌动、激情澎湃、矛盾交织、人性沉沦与可悲可叹。

莎士比亚生活在三百年前,据记载,他的父亲在1563年买下了亨里街的一套房子,这条街在艾佛河边的斯特拉福德。对这位生活在三百年前的文豪,我们只能推断他诞生于此。而且我们已经知道,此人掌握了当时所有的科学知识,并对所有的学术领域都了解深刻。他显然通晓五门语言,并且知识范围是全球性的。但他从哪儿得到如此广博的学识?我们无从知晓。

但乔治·艾略特的时代就在昨天,而我们对她年轻时候的了解,并不比对沃里克郡的另一位居民知道得更多。

一位传记作者说她出生在1819年,另一位则说是1820年,但谁也没给出具体的日期。另一方面,最近某作者在他的作品中,却大方地给了我们一个有用的信息,“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1563年4月21日,一个暴风雨凌晨的两点十五分”。

与对莎士比亚生平的穷追不舍相比,没人关心乔治·艾略特的孩提时代,甚至她的出身也模糊不清。据1880年一本权威性不低于《美国百科全书年鉴》的书讲,她压根儿不是个弃儿,更没有被一个富有的退休牧师领养,从而有了非凡的学生生活。可是作者忽然又变得口齿不清,只是反复唠叨这些,而且承认不知道她是在哪儿受的教育——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谢谢他。

莎士比亚留下了五个签名,每个的写法都不一样。现在有一帮出色的学者,经研究后宣布莎士比亚就是培根。

正如我们不清楚乔治的真名,到底是玛丽·安·埃文斯,还是玛丽·安妮·埃文斯,或是玛利亚·埃文斯一样,威廉·温特——一名温文尔雅的评论家、诗人和学者——向我们宣布,十四行诗证明了莎士比亚道德记录上的污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以慈善为名的美国妇女缝纫小组,也曾这么暗示过乔治·艾略特来着。其实,这两人都在伦敦发现了讣天才之花开放的阳光雨露,早期作品均匿名出版,而最终他们都将才华转换成了财富——他们过世的时候,都已身家丰厚。

戈黛娃夫人骑马穿过考文垂的街道——我是步行,而且一直从斯特拉德福德走过来,路过沃里克郡和肯尼渥斯。

我在城堡入口对面那稀奇古怪又挺精巧的客栈过夜。好心的女房东让我住进了沃尔特·司各特爵士住过的那间房,当时他来到这里并写下了《肯尼·渥斯》的第一章。

可爱的小房间里装点着漂亮的白棉布窗帘,蓝色缎带镶边,镜子周围也是同样的装饰。床是那种巨大的、带遮蓬的——我得站在一把椅子上,才能一头栽进柔软如羽毛的被窝深处——一切都非常干净整洁,考究的亚麻布散发着熏衣草的芳香。我只朝窗口外望了长满常春藤的占堡一眼——它被升起的月亮照得银光闪耀——之后就陷入了沉沉梦乡。

我梦见我与莎士比亚、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玛丽·安·埃文斯,还有一个我打小就知道的名叫比尔·赫西的少年,一起在肯尼渥斯堡玩捉迷藏。我们互相追逐,穿越吊桥、闸门,沿着光滑的石板路进入主楼,或绕着壕沟,登上石阶直到楼顶。最后莎士比亚被抓住,但他生气了,不肯再玩。沃尔特·司各特说“这不公平”,比尔·赫西则恶狠狠地把中指关节摁得劈啪响,自告奋勇要“干”掉那个来自斯特拉德福德的小于。然后玛丽·安·埃文斯过来,迅速平息了可能发生的风暴——如果不是房东闯进门问我是不是叫她了,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迷瞪了一会儿,为梦中的大喊大叫感到羞愧。我发现已是早晨:“别,别把那个倒了,那是我的剃须水,谢谢。”

吃过早餐,房东的儿子开价五个先令,带我坐驴车去乔治·艾略特的出生地。他解释说那房子得往北走七英里,但俗话说巴兰的快骑跑不快,因此我决定自己走过去。在考文垂,一辆出租马车车夫做过类似的提议,不过他说那地方是在肯尼渥斯附近,得花十二先令。坐车游览肯尼渥斯的好处是,可以一边游览一边让思绪飞扬,但我是决计不听莎琳的歌声的。我在旅馆享用了一顿不错的午餐,然后间经理他是否知道乔治·艾略特出生的地方,他摇摇头,不过说可以带我参观艾略特一家居住过的街角。

然后我走进了纽尼顿,感觉相当不错,路过一些精巧的老房子,有的是茅草顶,有的是瓦屋顶——玫瑰从门边攀爬出来,篱笆墙开着白色的山楂花。

偶尔,我会碰上一辆农夫的大车,由那种高贵、肥大、温顺的夏尔马拖着,跟乔治·艾略特描写的一模一样。一切都弥漫着平和富饶、安静悠闲的气息。在我去村庄的路上,到处是绿色的田地、野花、百灵鸟的鸣唱,以及阳光、垂到水面的垂柳和古老的拱石桥——所有的这些,我都已经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感受过了。

我找到了传说中的这位小说家的出生地,那是一座朴素的、刷着白石灰的石头房子,有两百多年历史了。有两层楼,二楼的房间比较低,有三角装饰的窗户。旁边的小花园鲜花盛开,甜牛蒡和洋葱、甜菜一起生长,到处是谦恭简朴和家居细心的氛围。门前有一株大栗子树,路边则是两棵古老的榆树,漂亮的鸟儿在上面做了窝。

就在这儿,母亲过世后,刚步出儿童时代的玛丽·安·埃文斯,便担任起了女管家的角色。那时她身材高挑,神情温顺,一点儿也谈不上强壮。她做饭、擦地、洗衣,照顾自己和兄弟姐妹。她的父亲是个木匠,给富有的地主干活儿——作为一个严厉的人,他有条理、认真、勤勉、慎重。在旅行中他会带上这位个子高挑、眼窝深陷的女儿,跟她说一些外面世界的美妙事情。很快,她就成长为一个大人,与慈父的一些信仰和意见发生了分歧,这深深地伤了他的心。而女儿为了减缓他的失望而对他的额外关心,只能让他更加难过。在乔治·艾略特的许多作品中,流露出一种柔软和压抑的悲伤,也许这就是原因。

P3-6

序言

《逝去的大师》是艾伯特·哈伯德十四辑丛书《从平凡走向伟大》的第一辑。本书收录了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十四位伟人的足迹。他们中有政治家、实业家、发明家、小说家、诗人、戏剧家、文艺评论家和画家等。

作者出于心底对伟人的渴慕,带着朝圣的心情,跋山涉水,循着伟人们生活的轨迹,双足踏遍了美国、法国、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等地。或设法登门拜访,与伟人直接会面对话;或在他们的出生地歇足、在他们当初灵感泉涌而出的故居流连,亲见真实环境如何转变成书中精彩的场景;或已融入真实与虚幻之中,与伟人的灵魂对话、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悲喜。

一代文豪雨果鲜明的个性跃然纸上:巴黎剧院我为君狂的热烈与涌动的人潮、流放地根西岛上那传奇的古宅、玻璃写作间、滔天之巨浪与月光下的幽灵;戈德史密斯《旅人》开篇中展示出的感人肺腑的兄弟之情,读来让人心弦震颤、余音不绝;书中唯一的女性传主乔治·艾略特(玛丽·安·埃文斯),年近四十已届不惑之年,才在丈夫的鼓励下动笔写作并一举成名;惠特曼长长的飘动的洁白胡须,朴实、纯洁、磊落的心灵,成名之后仍住在一处低微的居民区,与他所热爱的人民一起;华兹华斯略带羞怯、不自信的性格,然而天性敏感,抱有对大自然的热烈的爱,而他对蝴蝶、布谷鸟和水仙花等的歌颂,使他在文学上青史留名;爱迪生争分夺秒地做实验,不惜牺牲健康而不停的喝咖啡、抽雪茄来提神,他的名言是“永远不要看钟”;几乎不会读、不会写的卡莱尔的母亲,在情深似海的母爱驱动下,削尖了羽毛笔,哆哆嗦嗦地给儿子写起了信……

特纳特立独行的个性、萨克雷的辛辣笔触、狄更斯的多才多艺、莎士比亚的学博才高、雨果的狂放不羁、惠特曼的真挚朴实、华兹华斯的羞怯敏感、爱迪生的勤勉执着、格莱斯顿的高贵自律,这一切都使他们名列史册。这让我想起这句话来:“天生我才必有用”。无论上天赐予我们怎样的性格特点,我们不必怨天尤人,说长道短,只须把我们拥有的发扬光大,物尽其用,人生便是完满的。

作者用一枝如花妙笔,用充满人生大智慧、小幽默的手法,徐徐引导我们走进大师们的心灵世界,并驶入他本人的思想海洋。艾伯特·哈伯德,这位《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也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伟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