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天地之气,记春秋变化,写人文之实,诉世间冷暖!
本书以诗化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精巧的艺术构思,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追问、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艺术真谛的探寻。感物咏志,文思隽永;意境清新,自成一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乾坤静音--社会变革世间百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金后子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养天地之气,记春秋变化,写人文之实,诉世间冷暖! 本书以诗化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精巧的艺术构思,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追问、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艺术真谛的探寻。感物咏志,文思隽永;意境清新,自成一格。 内容推荐 本书为了体现“乾坤”之意和“静”的色彩,打破了以往按文章类别分类的做法,而按文章成稿的时间分设,为春、夏、秋、冬四档,落脚在“冬天恬静”上。体现自然天成的味道,四季轮回,冬去春来,可能有点寓意。通过诗文交织的形式,使读者在阅读时更能体味出跳跃变化和情绪的起伏,不至于过于乏味,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 目录 序 新春拾零 奔年 除夕 初 打牌(外一首) 炮响 观灯 鸟巢 修脚工(外一首) 俺也能报销了 二月香雪海 嗨,多大点的事呀 祭母笃恭 假如没有您 井冈山感怀 留给 民工 漫步清华园 台上台下 我们去植树 新手少乎? 阳光心态 永存那份美好 由外到内想下去 走近蟠龙山 夏雨纷飞 80后的孩子们(外一章) 病榻上的父亲 处暑 搭车 风雨的盾牌 红灯经济 寄存 监狱 见过面 客来边疆 苦涩的礼品 门票一 难忘那15首歌 悄然的变化 喂,我给你写幅字吧 五“xi”之说 心灵的约定 夜宿胡山 云长云消 照片背后 这车还学不学 装修 国殇 福建之行 秋风飒鲡 城东那棵柳 飞来的燕儿 高楼之上 呵,你也有今天 画了半个圆 开会 帕瓦罗蒂(外一首) 食堂 为啥不打110 我书登上王府井 污染的河 一间小屋 椅子·门·车 找人了吗 只向真理低头 周日小憩 自杀的小狗 冬日恬静 保安·保险·土地 沉重的借条 吃酒三部曲 大不了从头再来 广场一隅 回归 局里来了考察组 开车(外两首) 临帖有感 你加俺也加 说说她们 医院即景 远去的酒令 这年可咋过 侄女的婚事 纸糊楼 冬与春 要玩就玩点高档次(代跋) 后记 试读章节 鸟 巢 42毫米的平均降雨,终于改写了齐鲁大地几十年春旱的历史。 天高地阔,雨洗过的天空湛蓝湛蓝,一丝云儿都没有,广袤的鲁北平原靠着车轮的驱动在眼前飞速延伸。路旁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在春风的爱抚下辫梢渐绿,正用它们的那特有的率真,衬托得同样延伸的高速路更加平坦、宽阔、笔直。我轻轻地打开一丝车窗,感觉微风里含着湿气,料峭中透着春意,大地嗅着这微微的气息,开始了它悄悄地一天比一天生机盎然的变化。 女儿就坐在我的身旁。她的头倚在我的肩上,释放着对父亲和家的眷恋。我习惯性地拿过女儿纤细的手,握在自己的手里,如同捏着一根风筝的引线,抚摸着,用无声的语言表达着为父者对女儿的亲昵和爱恋,就像一只成鸟亲呢爱抚着一只雏鸟。开学了,一个多月的寒假,被一场透地的春雨终止。可能,返校对于女儿是复杂的,几十天休闲安逸日子就此结束,也意味着新生活的放飞,女儿就像一只站在巢边的鸟儿,而沙沙作响的车轮正是放飞的信号。 “爸,快看!”我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看去,嗬,就在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上,一群黑白相问的喜鹊正在光溜溜的树杈上跳上蹿下,时而发出一声声叽叽喳喳的呜叫,时而翘起长长的尾巴低下尖尖的嘴巴,时而张开宽宽的翅膀扑扑楞楞地飞向别的树枝,它们在柔和的阳光下,尽情地享受着美妙的春光,使充满生机的大地上又多了些跳动的音符。 看着,看着,我突然发现,就在这一群群快乐的喜鹊队伍里,其中有一只喜鹊正从一个大大的鸟巢里露出灰白的脑袋,嘴里叼着一根长长的树枝,随后把树枝撂到了窝巢的沿上,不一会儿又把一根比刚才那根短且粗壮的树枝叼放在了窝巢的另一边沿上。喜鹊的所有动作是机敏的,机敏得甚至你不仔细看就容易忽略过去。 噢,喜鹊这是在清理自己的房舍。它们在别的地方躲避了严冬,刚刚飞回,像一个离开故乡的民工,劳碌了一年,带着少有的盘缠,携家带口,打开闲置多日、落满尘埃的老屋一样。就在这只清理房舍的喜鹊前方的另一个鸟巢上,同样站着两只喜鹊,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我想它们肯定是在寻找自己久别的家吧,相互的提醒、争论、回忆,力求从各自脑际中搜出房前屋后的记号,以尽快安顿下来,开始一年的劳作。 为了看得清楚,听得亲切,我与女儿已把车窗上玻璃的缝隙摇大了许多,外面的风把车窗吹得嗡嗡直响,响声惊动了司机老刘,示意我把车窗摇上,他说这样会影响车速。可就在我按下车门上那个泛着红光的小小塑料按钮时,扑楞楞!路边的树上突然发出了一阵阵响动,我的心也随之颤抖。顺着声音猛抬头望去,呀,就在两只喜鹊飞走的同时,从一枝窄窄的树权上掉下了几根粗细长短不等的树枝,啊,不知是什么惊动了筑巢的喜鹊,使它们刚刚奠基的房子化为了泡影,是不是我们的汽车,还是其他声音?看来它们不得不重新选址,重新建房了,也不知它们又要付出多少艰辛。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跑着,架在白杨树上的鸟巢一个个从眼前掠过,如同茫茫大海里的一只只海胆。面对这些注满艰辛的物体,内心深处浸满了对鸟类,更确切地是说对喜鹊的敬佩。身旁的女儿也静静地看着窗外,突然她问道:“爸,喜鹊筑巢太不容易了,它们就不会寄身于别处?比如说堰头、沟底、洞穴什么的。” 我并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提问,而是沉思了片刻才说:“自然万物的生存规则是严谨的。非洲热带雨林里的河马,饭后就有专门为它们剔牙的小鸟。喜鹊筑巢于树上自有它的道理,它们不知探索了多少年、多少代,才做出这样的选择。家安在树上,防潮、防腐,可以躲避蛇兽的侵害,可以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光透,可以充分体味劳动和创造的乐趣,当然还是别的原因。为父母者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像喜鹊一样,具有抵御风雨的能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呀。” 抚摸了一下女儿的头,我接着说:“别看鸟巢的外面粗糙,其实里面是精细的,就像我们楼房的外粉内饰,它们的床不亚于我们的席梦思。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小时候的伙伴二壮子曾带着我从高高的杨树上拆下过喜鹊的窝,当然为的是那几只令人流口水的鸟蛋。当时,外枝内草、外粗内细,鸟窝的结构牢牢印在了我的脑子里。喜鹊是聪明的,环境的舒适,不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更是为哺育新的生命。我不知多少次对咱老家堂屋前的大榆树观察,喜鹊筑巢的过程是艰辛的,两只喜鹊,一公一母,不知要飞来飞去地衔枝多少次,才能筑起它们的小家。筑巢最难时,当属起初,需要把光溜溜的枝条固定在滑滑的树权上,没有工具,没有绳索,完全凭着自己的嘴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喜鹊筑巢最初的那几根枝条是怎么固定住的。为了解开这个谜,每当春风刮起的时候,我就站在家中的老树下看呀,等呀,等呀,看呀,可一不留神,树上的鸟窝就筑成了,就从一个馍头长成了一个大大的西瓜。” 谜,终归是谜,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甚至伴我一生,一个人的认知太有限了。 “我明白了。怪不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是一个鸟巢的造型,看来人类也得向其他动物学习,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女儿兴高采烈地讲着:“高中时我学过,直升机就是借鉴了蜻蜓的外形,海里的潜艇是从鲸鱼身上得到启发才造出来的……” 在父女的对答中,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学校到了。我帮着女儿扛行李、整理房间、晾晒被褥、打水买饭,好一阵忙碌,当确认一切安排妥当后,才告别依依不舍的爱女,踏上了归程。 路上,我倚在车窗的一角,继续观察着一个个肥硕的鸟巢,午后的阳光柔和、金黄,在阳光的照射下,路边高大的白杨树上已隐隐约约地长出点点绿芽,这是初春的迹象。 “你的手机响了。”司机老刘提醒道。果然,我腰间的电话发出了嘟嘟的叫声,我忙打开机盖,屏幕上跳出了一组熟悉的字母——是女儿打来的,忙接。 “喂,怎么啦?” “爸,不好啦,我晒到操场上的被子不知让谁拿走了。” “嗨,我当什么大事哪。”我把女儿急躁的情绪稳住,接着又说:“你想想那些筑巢的喜鹊,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哼。” “真烦人。” 电话挂断了。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我接到女儿发来的手机短信:“我已在晒被处贴了寻物启事,并组织5名同学挨个宿舍帮我找被。”我笑了笑,把手机恢复了原状。 车回到了自己的城市。就在我踏进家门的那一瞬间,我又接到了女儿的短信:“被子已找到,是附近大二的同学拿错了。人家按照寻物启示上的地址把被子给我送到了宿舍里。” 我大笑起来,这笑很快就融到了浓浓的春光里。 (写于2007年3月6日) P24-27 序言 从1978年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在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三十年来,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如此深广地影响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无时无刻不在激荡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我时常在想,如果能把这些鲜活的生活素材记载下来,小而言之,可以怡情赋彩、修身养性;大而言之,可以描摹时代、传之后世。金后子先生就是这方面的有心人。他默默却又坚韧地以笔为犁,在现实生活的沃土里不懈耕耘,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收成。 1979年,金后子先生从农村考学进城的时间,恰是实行改革开放之初。从乡到城的巨大跨度,三十年来的拼搏进取,使他见证了我国浩浩荡荡的社会变革历程,也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活水,继《日月清音》《天地箫音》两本散文集后,他又一鼓作气,推出第三本集子《乾坤静音》,不但使他构思多年的“变革时代三部曲”得以珠联璧合,而且也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纵览这三本逾百万字的散文集,我颇受触动。金后子先生作为一名机关工作者,经年累月从事办公室工作,整日忙于大量繁琐的具体事务,是从哪里挤出时间来搞文艺创作的?后来通过与其交谈以及旁人介绍,我才了解到,他完全是凭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高雅诗文的自幼痴迷,仗着一股顽强拼搏的创作韧劲,工作之余在文学艺术的羊肠小道上默默攀登。读着一行行饱含心血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长夜孤灯下那个执著的身影。 翻阅着“变革时代三部曲”中一篇篇生动诙谐的文章,我仿佛感到社会变革的洪流滚滚而来,字里行间蒸腾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往往只有亲吻过土地的人,2-能肩负这土地般厚重的责任。这本《乾坤静音》中的“观灯”“二月香雪海”“夜宿胡山”“城东那棵柳”“俺也能报销了”等篇目,无不诠释着作者这份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凝聚着浓浓的土地情结,展现着人性的善良和美好,这些恰恰是现代社会需要珍视的东西。 细品金后子先生的作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老实说也会感到一丝不足和缺憾。比如有些文句还不够精练,有些故事情节的描述还不够畅达,有些人物的把握还不够准确等,这都有待于他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完善。 清泉照月,玉树临风。党的十七大把加强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2-是充满自信、不可战胜的。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爱好读书写作的话,建立文明和谐社会的步伐或许会更快一点,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会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平和安详,而平和安详正是人生幸福的要义所在。“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这是金后子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也是他矢志不渝的人生坐标。他正用自己扎实的行动,使平淡的生活变得艺术化,使高深的艺术变得生活化,这是多么美好的追求! 希望金后子先生在理想之路上越走越远,我们期待着。 2008年4月 后记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一年多的时光又消逝在了平淡和从容中。望着镜中日渐增多的白发,大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感。正因为有了这种感觉,所以手中的笔就不敢懈怠,心就不忍停歇。 一个穷汉三个帮。去年年初,就在我完成《天地箫音》书稿的时候,帮我校稿的成远方老先生说:“看你现在劲头正足,何不完成‘三音曲’?既然前两本叫《日月清音》《天地箫音》,那第三本干脆就叫《乾坤静音》。”此话一出,直惊出我一身冷汗。由于过于激动,就不知深浅地点头应诺下来。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可一旦应诺下来,才发现自己真的是黔驴技穷了。值得欣慰的是,成老先生鼓励着把第三本书写出来,并与俞阳先生再次主动承担了校稿任务,真不知让我说什么好。 正在我写作的迷茫之际,学车教练老路一句“不怕慢,就怕站”的话启发了我,自己就挤牙膏似的想着,写着,力求在笔耕的道路上找到些兴奋点,或者说是叫灵感。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自己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党政机关调至林业部门。神圣的事业、朴实的人们、安详的面孔,使我耳目一新。特别是由于工作关系,常常置身于茫茫林海之中,大山无言,清风飒飒,有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在向自己欢呼,真是宠辱皆忘、心旷神怡,发自内心的认为“这是心灵的回归,这是自己向往的地方”。心胸开阔了,观察事物的视角自然拓展开来,所写的文字也就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这一点,是听我的两位铁杆纠错员彭子钢、陆家鹏说的。因为他们在对每篇文稿进行校对、斧正的同时,也最先领略了作者的喜怒哀乐,最先读懂了作者的心灵心声。也正是在他们的鼓励下,自认为渐渐开辟出了一条创作的新蹊径。为此,子钢先生还写跋记叙了这段有滋有味的历程。 “乾坤静音”。为了体现“乾坤”之意和“静”的色彩,本人在文稿布局上,打破了以往按文章类别分类的做法,而按文章成稿的时间分设,为春、夏、秋、冬四档,落脚在“冬天恬静”上。一则可以体现自然天成的味道,四季轮回,冬去春来,可能有点寓意。二则通过诗文交织的形式,使读者在阅读时更能体味出跳跃变化和情绪的起伏,不至于过于乏味,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再是,有几篇文章的取舍,我是在矛盾的心理下进行的,若大家感到不合时宜或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的话,敬请谅解。还有一事需要交代,书中插入了本人的几幅书法作品,落款用的是真名“李炳锋”。为了防止读者的误会,避窃物之嫌,所以就在“作品介绍”栏目里加以注释,在此说明。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该书定稿的时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济南市政协徐长玉主席写了一封信,恳请老领导为书作序,没想到几天之内就有了回音,令我激动不已。长玉先生的序高瞻远瞩、文采飞扬,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拙文的粗劣,实为幸事。另外,该书能够得以顺利出版,还得到了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008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