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地一书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周涛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书生”在我们的心目中,也许是酸腐迂执,百无一用的意思,又或者是带着清新文雅,充满活力、敢说敢言、无知无畏的冲劲。然而在作者心目中的“书生”并不弱,反而有一点粗犷,有一点雄阔,有一点满不在乎的放达,有一点高天大野背景下的自我。

那何谓“天地一书生”?他不是孔夫子,不是李敖,也不是眼前的哪位写家,他正是作者本人——周涛!

翻开本书,且看这书生讲“天才”、论“时空”,敢“哭泣”、好“饕餮”,说“女人”、爱“肉体”,崇拜“大树”、指点“长城”,阔论“写作”、笑谈“官场”……

内容推荐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军旅作家,周涛无论行文、做人都极有特点,多次得到余秋雨的由衷赞扬。本书选择了他所有作品中的精华,以格言形式呈现。共分为血脉、宿命、饕餮、欢爱、鸟兽、江河、体育、写作、官场、战争、戏谑等50个主题。

《天地一书生》,主要是展示,是表露,是真切,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展现在读者面前,不掩饰、不做作,坦诚相对,谈笑风生。

在作者心目中的“书生”并不弱,反而有一点粗犷,有一点雄阔,有一点满不在乎的放达,有一点高天大野背景下的自我。荒原一马,漠风吹长鬃;戈壁独驼,双峰两书卷。

目录

何谓天地一书生

一 血脉

二 宿命

三 自白

四 天才

五 坦言

六 哭泣

七 饕餮

八 时空

九 成长

十 生死

十一 男人

十二 女人

十三 肉体

十四 欢爱

十五 婚姻

十六 友谊

十七 神吹

十八 文化

十九 寓言

二十 感悟

二十一 喻物

二十二 英雄

二十三 古人

二十四 鸟兽

二十五 土地

二十六 大树

二十七 江河

二十八 山川

二十九 长城

三十 新疆

三十一 音乐

三十二 舞蹈

三十三 体育

三十四 丹青

三十五 写作

三十六 读书

三十七 状人

三十八 写景

三十九 诗人

四十 精神

四十一 官场

四十二 世象

四十三 战争

四十四 文革

四十五 真假

四十六 金钱

四十七 梦境

四十八 酒话

四十九 短句

五十 戏谑

读周涛

试读章节

一 血脉

一口井。它就是一村人的血脉,一村人的口音、容貌、肤色、筋骨和眼神。通过我的父亲,这口井的水,也一定正在我的身体里流动。“谢谢你啦,亲爱的老井!”你深沉,你神秘,你是一个永远被打捞的生活是简朴乡村的筑向土地深处的喷泉式纪念碑。你落后,你古老,你即将被消灭而且正在被消灭,但是我爱你。我爱你不仅仅是从文化和美的角度,你比自来水龙头更有乡土气,更有个性,也更有人情味,你使我想起“有水井处便有柳词”……我希望,在你被自来水龙头彻底取代的时候,你还能以生活纪念碑的方式坐落在某些地方。给落伍的生活方式留下一角,不但不说明你落伍,反而恰恰证明你不落伍。

中国人的家乡观念好像是比别的国家的人更重一些,他们出外混事的时候,家乡是一只从背后望着他的眼睛,是奋斗的动力源,是与坎坷命运抗争的全部支柱,害怕“愧对江东父老”是准则;混好了,“富贵不还乡,若着锦衣夜行”;混不好,宁肯冻死饿死也不回来丢人败兴,这叫“好狗不死家门”。

世界之大有中国,中国之大有山西,山西有榆社县,榆社有坂坡村,而那里,便是我一脉血缘祖辈生息的地方。

外国人把这叫作根,我们叫老家。即使对我这样一个少小离乡的人,家乡的观念也通过各种细微的渠道渗透到我心里,唤醒我血液中积淀了数百年或者上千年的家乡意识,这恐怕一千年也不能改变,爱国主义的精神我想就是这种古老观念的延伸或放大。

“热土难离”不是守旧,而是一般人都具有的正常感情。故土是一个人一段生命历程的评价,唯有它能真切地调动你的回忆,牵动你的情怀。不是土地,而是难以割舍自己的那一段生命。

因为我断定,每个人都是一整部人类发展史,不管他是否必然延续,但他都肯定承接了以前的全部。在他的脸上,皮肤上,手掌上,眉宇间,血液里,骨骼中,以及他的毛发、细胞和什么什么上,肯定,写满了所有祖先的生活故事和复杂经历。遗传,变异,返祖,进化,但决不会消失或中断。

父亲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不是一个词汇,而是一团扑面而来的血统的气味,一座属于你的伟大的山峰,一个永远无法用理性去分辨是非的感性的百慕大三角,一位上天委任给你的命定的神……你无法挑剔,也无法选择。你的魂魄在茫茫宇宙间微粒般飘荡遨游,无根无脉,浑然不知;但是你将因为他被显影,你将因为他被捕捉住,被固定下来,被囚禁在母亲幽暗温暖的子宫里,等待重见天日的时刻。

父亲,就是赋予你生命的人。

但是你却从来没有感谢过他。

你反过来占有了他的精力,剥夺了他的时间,消耗了他的生命,可以说,你毁了他的一切,而且,你还任意地埋怨他、利用他对你的爱泛滥自己的粗暴和任性。

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不合理的事吗?

只有父亲,可以这样。在他强大的时候,他庇护你、容忍你;在他衰老的时候,却耻于依靠你。而且,在人们不约而同地把一切美好的颂歌、养育的恩德奉献给母亲时,父亲微笑着,觉得理所当然。他丝毫不觉得自己也应该享受一点,常常是他倒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完全不知道,在这一点上,他无意中又表现了真正男性的襟怀和品格。

……

P1-P4

序言

何谓天地一书生?

周涛

数年前得了一块石头,正好和一位搞金石书法的朋友同车,他要给我刻个闲章,问“刻什么?”我想了一下,随口说“刻个‘天地一书生’吧。”

书生这个叫法,很有些来历了。古时候估计也时髦过,大凡小姐们的绣球总会落在这类人手里;后来名号渐渐不好听了,成了讥讽的对象。书生若是高考得中做了官,便不再是书生,而成了老爷。书生若是干脆历经艰辛革命成了功,也无人再叫他书生,而成了主席、总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过去的身份,实在也是书生,“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嘛。

所以“书生”这个词,是个很难断定是褒是贬的词,既含有酸腐迂执,百无一用的意思,又带着清新文雅,充满活力、敢说敢言、无知无畏的冲劲。书生者,读书人也。我觉得当一个读书人挺好,好读书不求甚解,好读书不求做官,好读书而不好为人师,求知也,自乐也。如此,“书生”是一个比较妥帖的词。

书生若只寄身于书斋之内,则书生小。青灯黄卷,皓首穷经,是一种令人敬佩的治学精神,但不是我;我好读书但不能治学,我视上学为畏途,视治学为苦役。我喜欢读些个闲书、杂书、有趣的书、无用的书,以此来帮我领悟、认识人生社会这部大书。我以为,书生若是吐纳于天地之间,则书生大。

这还是又扯到读书和实践的关系,如果读书是文、实践是武,那又会扯到自古以来就纠缠不清的“文武之道”上。“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看来,概括得远远不够了。人而无文,其心必愚;文而无武,其志必弱。文武之道岂只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一智一强也。

写点散文,虽不免被视为雕虫小技,却以千古文章待之,此谓认真也。数十年文运兴衰,却未曾有离弃之念,此谓坚定也。书生意气,大地山河,此谓文武之道可以互补也。

吾一生处乎文武之间,时而受文制,时而受武约,文非正宗,武非正道,吾泰然受之。不受制约,何以受滋养?制约也是一种滋养。譬如寄身天山南北,长达半个世纪,有没有制约?当然有了。但是在此处受制约却会在彼处受滋养,天高地回,落日孤烟,民族杂处,农牧相间,无花果暗香浮动,番石榴别具风味。虽然不能楼台近水,却能独得长风沐浴。无论怎样,总会得到别一种腔调,别一种风格。

我心目中的“书生”并不弱,反而有一点粗犷,有一点雄阔,有一点满不在乎的放达,有一点高天大野背景下的自我。荒原一马,漠风吹长鬃;戈壁独驼,双峰两书卷。

如此,幸蒙上海人民出版社不弃,又加上老友朱建新错爱,勇担此任,挥汗如雨日夜兼程,从几十卷、数百万字杂作中筛选扒梳、整理编排,乃得此书。朱建新从十几岁与我在球场上遭遇,打了一场平生最难赢的比赛,不想年届六旬又拼了老命来编这本书,是友谊,是理解,也是缘份。可以当作那场比赛的余绪,武遭遇打出了文情结,也算一种“人间词话”。几十年岁月过去了,人生也是一片卵石累累的河滩,朱建新像是一个寻玉者,他想找到真正的和田羊脂玉。

我不知道他找到的是玉还是石头。

后记

周涛值得读。

值得用心读。

他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文武双全,遐迩闻名。

周涛八十年代写诗,诗集《神山》获全国第二届新诗(诗集)奖;九十年代写散文,《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文两登峰,当今文坛第一人。周涛“因对中国新诗和散文这两种文体做出的贡献而被载人中国文学史。”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以上下两集的篇幅介绍了周涛。

两年前,中国出版集团隆重推出“中国文库”,向广大读者推荐“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内中就有《周涛散文选》。

周涛转向散文创作不久,率先提出了“解放散文”的口号,写出了一篇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大散文。他“以狂飙突进之势把中国散文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历史与山河同在》一书的导语如是赞美周涛:“其文章汪洋恣肆,纵横捭阖,在自然景色的描写中融人了理性的思索和寻找人类文明的宏大命题,具有庄严的生命色彩,雄厚、苍凉的文字中不失细腻敏锐的灵性和智者的幽默,构成了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中蔚为壮观的一幕。”

周涛的散文精彩绝伦。

“周涛的文章,我一看到就想认真的读,认真地关注,这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关注。”余秋雨这样说。

读周涛,真正是一种愉悦和享受,字里行间,往往会使人眼前一亮、心头一热、会心一笑,拍案叫绝!

我喜欢读周涛的书。

他每有新书出版,我都会四处搜寻,求购一本。实在买不上,就直接上门讨要。周涛重情义,有求必应,不仅赠书,还赠言。

十多年前,周涛的第一本散文集《稀世之鸟》出版,在送我的书上题写了“少年不识人间事,误将乒乓作地球——书赠建新,戏说当年打球事”。情深意长,“乒乓老友”心中暖洋洋。

周涛说:“有时候,我们面对一个人就是面对一段自己的历史。”

老友如酒。

我爱周涛。

我希望天下能有更多的人阅读、了解、欣赏周涛。

可惜,一般的读者阅读范围有限,读周涛的文章并不很多,也不可能像我这样把他所有的文集都搜罗齐全。因此,我提议选编一本“周涛语录”,搭一座桥,提供一个平台,使周涛走向更广泛的读者群……

周涛一反“狂”态,问:“有必要吗?”

当然必要,很有必要。

我找了几本外国的、古代的、台湾的、内地的一些名作家的《语录》,让他翻翻。

“好吧!”周涛回答说。

更令人叫好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与我竟然不谋而合。

周涛多次提到:“上海似乎和我有某种‘缘’,这种缘之所以可贵,在于上海的文学刊物和出版社总是和我保持这样一种自然形态的联系,可以说是支持,也可以理解为知遇。”他还说:“在我的文学生涯中,上海的支持往往雪中送炭,因而使人格外难以忘怀,愈发感受到上海的某种特殊的文化胸怀与风格。”

能够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这本书是周涛的意愿,也是选编者的幸运。

出版社的意见是:“扣住人生的各个方面,面要宽,角度要有趣,个性色彩要浓郁,只有真正个性的,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

这使我信心倍增。

个性,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

《天地一书生》,不是孔夫子,不是李敖,也不是眼前的哪位写家,他是周涛!

周涛说“散文没有章法,我就是章法”。就是说要打破所有规范对散文创作的束缚,还散文以天足!同样,选编这本“语录’’也不能跟在别的“语录”后面爬行,人云亦云,须得辟出一片新天地!

《天地一书生》,主要是展示,是表露,是真切,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展现在读者面前,不掩饰、不做作,坦诚相对,谈笑风生。

“浩歌警世俗,

狂语任天真。”

且看这书生讲“天才”、论“时空”,敢“哭泣”、好“饕餮”,说“女人”、爱“肉体”,崇拜“大树”、指点“长城”,阔论“写作”、笑谈“官场”……

撇弃学究气,不当教师爷,一不说教,二不掉书袋,三不谆谆教导,只是让读者静静地去读,去想,去体会,去品味,去情不自禁地寻找原著,再仔细去读《周涛散文》、《天似穹庐》、《山河判断》、《纸上的风景》……

《天地一书生》,不会让你失望。

相信我。

一册在手,仰俯自如;文化会餐,享受快感;妙语如珠,目不暇接;养育精神,元气大增……以书为伴,与智者同行,其乐无穷。

读周涛。不亦乐乎!

朱建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29:33